因特虎首页 加入收藏夹  
 
内部论坛会员入口: 密码: 申请入会 | 访客留言 | 好文推荐
 斑竹推荐 More...
 
[NEW!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
[HOT!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
[NEW!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COOL!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
[COOL!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COOL!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
[COOL!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COOL! 河内:拥抱之难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
[NEW!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
[NEW!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COOL!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
[NEW!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NEW!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COOL!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站内搜索  
 
搜索类别:
关 键 词:
搜索类型:
 
 友情链接 More...
 
杰创达科技
 ·老亨的博客  ·薛涌评论
 ·王方每周评论  ·朗咸平先生
 ·半求地产评论  ·谢国忠先生
 ·贺承军建筑评论  ·陈志武先生
 ·王绍培的菜园  ·章星球文化本位
 ·新华网深圳论坛  ·南云楼
 ·财新网  ·沈宏非
 ·凤凰网  ·参和网
 ·天涯城市社区  ·洪晃找乐
 ·深圳新闻网  ·炎黄春秋
 ·奥一深圳  ·凯迪社区
 ·深圳之窗  ·商人王石
 ·中国选举与治理  ·尚书吧
 ·金心异南方评论  ·安妮宝贝
 ·公民陈绍华博客  ·王樽之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  ·张继合
 ·韩寒  ·中国新闻网
 ·张五常先生  ·FT中文网
 ·王受之先生  ·MBA智库
 ·刘家田

大眼界·美利坚专辑
作者:深圳青年菁英版
来源:WWW.InterHoo.Com   类型:菁英文章 ,      2009/1/3 15:35:10 点击5655次

·导语

 

总有人说,深圳象美国,深圳很美国。

美国史学家H·S·康马杰在研究美国移民时谈到:“他们野心勃勃,甚至最不着边际的计划他们也认为能够实现。他们终于得到这样一个信念: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这同样是深圳人特别是早期深圳创业者的精神写照,也是很多人投奔深圳的原因。

勇于探索,敢为天下先;善于学习,海纳百川;平等,包容,少成见。这种鸡尾酒式的移民文化,两者的确很相似。但是,鸡尾酒的调制之道绝不是随意的混合与杂拼,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才是自由的要义。

本期不打算精研美国历史与文化,也不打算细致比较美国梦与深圳梦,只推荐几篇精美短文,供最具有美国精神的深圳人一读。深圳与美国的同与不同,美国人的简单还是不简单,就可以略知大概了。

 

 

大眼界·特约

 

上帝的确在美国人的心中。

 

我们到底相信什么?

 

● 特约撰稿  呙中校

 

 

在纽约近郊的纽瓦克机场,我第一次使用了美元,买的是一瓶饮料,但感觉比较复杂,尽管很早以前就见过美元了。仿佛我买的不是饮料,而是一种体验,一种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的直接体验,我一直在想,这一张纸凭什么风行全球,美国人又是如何让这张纸成为强大、富裕、全球化甚至霸权的代名词?

给我饮料的同时,服务生还找给我叽哩哐啷一把硬币,一美分也不差。看来,即使在美国,一美分似乎都不是可以放弃的小数目,尽管美元贬值贬得厉害。似乎美元的强势地位正在丧失,经济学家们不断谈论起美元的崩溃,但是美国人并不担心,他们相信上帝能保佑美国,就想美钞上印的那样,就像美国宣誓效忠所说的那样,就像美国非官方国歌唱的那样。

美国纸币背面图案的上方或下方都印有“我们相信上帝(In God We Trust)”几个字,而《上帝保佑美国》(God Bless America)则自诞生之日起就广受美国人民喜爱,成为美国非官方国歌,而官方钦定的国歌《星条旗永不落》因为难唱而不是那么受欢迎。让我不解的是,美国是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这早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即得以确立,但是为什么让“上帝”如此深入到百姓生活中?

实际上,美国也有人对“上帝”不满并开始发难。2002年加利福尼亚州府萨克拉曼多市一名学生家长迈克尔·纽道是一名无神论者,他认为美国学生对国旗的效忠宣誓是在向学生灌输宗教,因为效忠词里含有“忠于在上帝保佑之下的祖国”,违背了宪法中要求美国政教分离的基本原则。加州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当时作出裁决,支持纽道的上诉,但没想到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美国参议院以99票赞成对0票、众议院以413票对3票,反对加州法院通过这个裁决,而支持现有的效忠词,另外美国民众也指责原告纽道多事。尽管如此,这个纽道一点也不让步,三年后又发起诉讼,认为美钞上印有In God We Trust也是违宪的,要求改变。

为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效忠词原本没有“上帝”字样。美钞上最早出现“上帝”字样是在1864年的两分硬币上。1954年,在当时的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支持和推动下,美国国会批准在效忠词和美元纸钞上加入“上帝”字样。艾森豪威尔认为,修改过的“效忠词”代表了人民对国家和造物主的忠诚以及美国具有无往而不胜的力量。

美国朋友解释说,在无神论共产主义盛行的年代,艾森豪威尔当时也许有加强民众精神信仰的考虑,但美国宪法和制度始终确保宗教不能影响公共政治领域,同时也维护宗教自由和信仰自由。上帝只是确立一个至高无上的存在,让民众有所依归。事实上,早在1984年,联邦最高法院曾经在一项裁决中判定,在美国钱币上印着“我们信任上帝”字眼,并没有违反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确立条款”,因为这种字眼的宗教寓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重复使用中,事实上已经消失殆尽了……有这个判例在先,纽道起诉的结果就不难知道。据当时《新闻周刊》民意调查,60%的美国人认为,领袖们公开表示信仰上帝,这对国家有好处,87%到89%的美国人支持在忠诚誓言中保留“上帝之下”的字眼。

不管“上帝”还是不是宗教意义上的“上帝”,也不管美国人是否信仰宗教,“上帝”已然是美国人精神和文化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一种意念的存在。在佛罗里达的坦帕(Tampa),美国人告诉我,他们如何信仰“上帝”。在Tampa一所由教会办的拉美新移民子弟小学里,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不但为新移民的小孩提供教育,也为当地贫困人口提供救助,每周还会为那些赤贫者提供膳食,他们排队来领取即可。我问,他们是否对那些穷人的身份进行核实?如果不是穷人的人也过来混饭吃怎么办?负责人回答说,他们自己对上帝负责。

这个回答让我感想颇多。中国人是没有什么信仰的,皈依基督现在还是少数,信佛的大多数也都是求财求子求富贵求健康,功利性很强。没有什么信仰,我们在维护社会道德秩序时,最后的要求通常是:“你要对自己的道德良心负责。”但是,道德良心始终不是一种信仰,自我约束在自我欲望的膨胀下顷刻间土崩瓦解,道德底线也就一降再降,良心不是被狗吃了而是被自己吃了……

脆弱的道德良心不是上帝。四月中旬我们还在明尼苏达大学的时候,美国杜克大学富科(FUQUA)商学院传来二十多名中国留学生因为作业舞弊被起诉的消息,CNN、《华尔街日报》、《纽约日报》都在报道。中国人在国外的形象已经越来越不好,而这个事件更让美国华人感到丢脸。到四月底我们离开美国的时候,校方公布了处分结果,中国学生八名开除,五名停学。对此,大多数美国和国际学生都认为处分太轻,而受处分的中国学生则认为太冤,竟然跑到院长办公厅门口去静坐示威。“有一位受处分的中国学生在宣布会还散发了这样的传单:停学?开除?我们花钱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惩罚!”从一开始,中国留学生就认为这事没有什么大不了。中西方的道德标准难道有那么大差距吗?其实,正直诚实不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吗?但现在在哪里呢?

美国学校经常会有各种开卷作业、无人监考,也有人作弊,但是绝大多数人还是很自觉,因为他们认为要对自己坚持的那个纯正信仰负责,无论“上帝”是否存在。说起来,美国人的这种坚持、这个“上帝”有点像禅宗的“佛”,不是那种全知全能的神,而是心中的追求,“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在Tampa街头,我见到一个在中国是决不可能存在的“自动售卖机”——全美十大报之一的《圣彼得堡时报》在当地销路第一,但在那个街头他们的售卖机大概是坏了,于是就在旁边摆上报纸,报纸上放一个铁盒收钱,再挂上塑胶纸牌,上面写着“周一到周六35美分,周日1美元”。这样消费者自己投币,自己找零,自己拿报。

美国人相信这个至高无上的存在,难道就能获得艾森豪威尔所说的那种 “无往而不胜的力量”吗?这个“上帝”与美国的文明进步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呢?一个深夜,有个美国老太太过马路时遇上红灯,那时候马路上没有车经过,周围也没有人,老太太闯红灯也不会被人看见,但是她宁愿在寒风中等着……这有点像寓言,更像禅宗的公案,美国人似乎喜欢以故事来讲述他们的理解,他们认为老太太坚持的就是自己能够始终如一遵守规则和承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违背对“上帝”的承诺。这个承诺是诚实,守信,正直,这个“上帝”是公平和正义。这个承诺也体现在美国宪法中,虽然刚开始瑕疵甚多,但他们不断完善以臻至境。颁布美国宪法的1787年就被美国学者称为“上帝之年”。

上帝的确在美国人的心中。自从“五月花号”在普利茅斯登陆开始,追求纯洁、正直、公平和正义已经是美国人至高无上的价值信仰,也就是他们的上帝。纵观美国,区区两百年间就能将一个蛮荒大陆建成一个高度发达的世界头号强国,不就在这个“上帝”的庇佑之下?反观中国,纵横五千年却面临信仰真空的危机。

在这个信仰的真空里,所有的道德教育都是对牛弹琴,所有的道德重建都是空中楼阁。有鉴于此,每个中国人都要扪心自问:我们到底相信什么?

 

 

 

大眼界·美利坚专辑

 

私人持枪的震慑力可能就是持枪本身。

 

美国为什么不禁枪

     香蕉客

 

我第一次到导师家里,就见客厅墙上悬挂着一支步枪,他不以为然地告诉我说:还有两支!我的一位同事也经常携带着枪,他上班时,手枪就放在汽车座位旁边。不少美国女士的手袋里,往往都装有一支精致小巧的手枪,这是威力最大的“防狼器”。

枪,在美国随处可见,到处可卖。美国三亿人,民众持枪多达两亿七千万枝。且不说成行成市的专业枪店和名目繁多的枪支展销会,就是在星罗棋布的WALMART超市连锁店里,卖枪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早期的殖民者为了在陌生险恶的环境中保全身家,几乎人手一枪,全民皆兵。因此美国一直有“民兵”传统。任何成年公民,随时都可以拿起枪保卫社区和国家的利益,成为“民兵”。直到今天,美国仍有普通公民组成的部队——国民警卫队,其成员来自普通民众,平时各操其业,定期集中训练,随时听从国家征召编组成军,执行军事任务。

美国一些州的正当防卫立法允许被害人在遭受犯罪侵害的情境中使用“致命武器”,这种武器主要指的就是枪支。佛罗里达州1名妓女出于自卫开枪打死了一名72岁的嫖客,她被免于刑事责任。该州一居民因为倒垃圾的事与邻居发生口角,后来用枪射杀了这名邻居,最后也因为属于正当防卫而未获刑罚。

美国每年因枪支事故致死的人数据说有1300多人。偶尔还有在公共场合大开杀戒的心理变态的持枪者,例如弗吉尼亚工学院发生的这次校园枪击案,可以说就是后果最严重的典型一例。

但是舆论哗然之后会不会导致美国禁枪呢?

首先要看美国人要枪做什么?

虽然在美国南部因为打猎的传统而更多一些持枪者,持枪论者也多在美国南方,但是美国人的枪很少用于打猎或者运动,更何况是那些强力攻击型武器如自动步枪、机枪、冲锋枪呢?

要说用于自卫也颇为牵强。美国犯罪率虽高,但暴力犯罪也不见得比其他地方更多,以武器成功自卫的情况是很少见的。1992年洛杉矶暴动时,电视新闻里播出强悍的韩国店主持枪守卫、开火击退劫匪的场景的确非常戏剧化,但是中国店主或一般美国人不会象那个韩国人一样因身外之物与亡命之徒以性命相博的。

私人持枪的震慑力可能就是持枪本身。因为你持有枪,因为你随时可能用枪来自卫,所以歹徒在心生歹意的时候就不能不有所顾忌,社会地位强势的人在面对弱势群体时也会因此有所收敛,不至于太过猖狂。枪,使得不同体力、不同阶层的人们处于相对平等的交流地位,至少表面看起来是如此。如果你不想使一次讨论和谈判变成一次流血事件,那么大家都要学会克制和尊重。美国私人空间和私人权利之所以得到比较好的保护,某种意义上说,与私人持枪不无关系。

当然,美国人对持枪权利的坚持,还有更深层次的根源。美国人秉持西方文化的传统政治观念,对政府和权威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认为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政府是必要的邪恶,稍一放松就会出轨,因此需要加以严厉的监督和制约。制约的方式除了代议制政府,三权分立,无数的牵制分权系统等等,还有保留民众持有武器的权利。这样,在暴政产生时,民众就不会处于任人宰割的无力状态,武力反抗就成了最后的有效手段。

美国人已积累两百多年实践经验和阅历,已思考、讨论、争论和权衡了两百多年。有人主张美国民众放弃这个权利,有人主张民众不能过度地相信和依赖政府,因为政府是人组成的,美国民众还是保留这个权利。我想提醒的是,私人广泛持枪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公民社会的基础上。否则就是“有枪就是草头王”了。“再糟糕的政府也比无政府强”,平民持有武器的非公民社会必然实行丛林法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也曾经想买一支中等口径的手枪,这是男人都喜欢的玩具,也难保没有真用得上的时候。但嫌麻烦:射击须去专门场地或无人地区,平时怕放在外面不安全,放在保险箱里临时要用时又难得及时取出,晚上放在枕头下面又没有必要,最后也就算了。

 

 

大眼界·美利坚专辑

 

清教徒的金钱信条:拼命地赚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

 

常青藤是节俭的

     薛涌

  刚来美国的中国人总会发现,美国人的手头之紧,往往超过中国人。要看花钱的作派,似乎美国人比中国人还穷不少。我的一位美国朋友,父亲是一个顶尖名校的校长,年薪50多万美元,她姐妹二人,都是在常青藤受的教育,自己刚刚拿到博士学位,夫君(一位著名物理学家之子)也开始在一所常青藤名校教书了。可是她的“穷相”,却常常令我吃惊。

  有一次,我正需要一台计算机,向她咨询应该买什么样的好。她马上告诉我她丈夫正好有一台旧的想出手,只要700美元。她丈夫经常开国际会议,急需一台“笔记本”,但这台旧的不卖掉,就舍不得买新的。我觉得她是开玩笑,根本没有当真,但他们出的价格,确实便宜,况且又是熟人,质量应该有保障,所以就把那台旧计算机买下来。后来发现,在我付钱的第二天,她丈夫还真的就满心欢喜地把梦寐以求的“笔记本”买到了手。看来还真是迫不及待。

  另有一次,为送我妻子去日本研修,她和她丈夫开车带我们出去吃晚饭。回来的路上,她突然问我们是否介意绕一下,去给她即将出生的孩子买几件衣服。她此时怀的是第一个孩子,什么衣服还都没有。我们当然满口答应。但令人吃惊的是,她竟开到了一家旧货店,买了几件人家用过的婴儿衣服回来,路上还一个劲儿地说,小孩的衣服太贵了,实在买不起等等。我妻子听了心里直“摇头”,觉得她太亏待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了,于是到日本后,赶紧买了一套上好的婴儿新装,航空寄给她。

  但你可别误会,我们的这位朋友可不是个小气人。相反,她待人接物中规中矩。其实在我们所在的耶鲁大学,像她这样的节俭决不是个极端的例子。耶鲁之富,在美国是出名的,乃至能把一个学生餐厅修得像个宫殿。一位艺术史系的前辈一次对笔者开玩笑说,把耶鲁艺术画廊的名画卖几张,就够在中国建个大学了。无怪乎耶鲁能成为美国传统的贵族学校。最近一位社会学教授作的研究表明,虽然经过多年平民化的改革,如给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奖学金等等,但富裕家庭对耶鲁这种精英学校的垄断,比布什他们上学时还要严重。不过,在耶鲁周围的街头,你还是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旧床垫已经被扔到垃圾箱那里,但两个学生模样的人对之审视一通后,就高高兴兴地抬回了家。学生买旧东西的习惯,更不用说了。

  美国是个优遇富人的社会。但在美国社会最受人尊重的、最出风头的,还是所谓白手起家的富人,即英文中的所谓selfmademan。即使是富贵家庭,也非常注意让孩子吃苦、自立。甚至有些富人会有这样的意识: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养尊处优,等于是剥夺了他们成为自己这种selfmademan的机会,从而使他们领略不到真正的人生,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因此,孩子从小为挣零花钱而打工,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年轻人哭起穷来,也从不像许多中国人那样遮掩。我那位朋友作为大学校长的女儿,生了孩子后,全家挤在顶层的一居室里,过得紧紧巴巴。双方父母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每周都兴高采烈地来看自己的第一个孙子,但看完之后都是一拍屁股就走人,经济上谁也不伸手接济一把。唯一的经济支持,是她父母把自己用旧了的一辆车,以优惠的价格卖给她。我看了看那辆车,满打满算也就几千块钱。大学校长还开这种破车,多少叫我有些吃惊。

摘编自《江南时报》

 

 

大眼界·美利坚专辑

 

你不能什么都不会!你必须会一样,你要竭尽全力把它做到极限。

 

你必有一样拿得出手

     林夕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

  大凡去美国的人,都想早一点拿到绿卡。他到美国后3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

  他笑笑说:“不需要那么久,3个月就可以了。”

  朋友用疑惑的目光看着他,以为他在开玩笑。

  3个月后,他去移民局,果然获得批准,填表盖章,很快,邮差给他送去绿卡。他的朋友知道后,十分不解:“你年龄比我大,钱没有我多,申请比我晚,凭什么比我先拿绿卡?”他微微一笑,说:“因为钱。”

  “你来美国带了多么钱?”

  “10万美元。”

  “可是我带了100万美元来美国,为什么不给我批反而给你批呢?”

  “我的10万美元,在我到美国的3个月内,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于投资,一直在使用和流动。这个,在我交给移民局的税单上已经显示出来了。而你的100万美元,一直放在银行里,没有消费变化,所以他们不批准你的申请。”原来如此。

  美国是一个十分注重效率和功利的国家,你要对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益,美国才能接纳你。在美国拿绿卡,只有两种人可以:一种是来美国投资或消费;还有一种人,就是有技术专长。

  这位商界朋友前不久回国,给我讲了一个他在美国移民局亲眼目睹的事,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美国。

  他在美国移民局申请绿卡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位中年妇女,从她被晒成古铜色的皮肤看,可以断定是一位户外工作者。出于好奇,他上前和她搭话,一问才知,她来自中国北方农村,因为女儿在美国,才申请来美。她只读完小学,汉语都表达不好。

  可就是这样一位英语只会说“你好”、“再见”的中国农村妇女,也在申请绿卡。她申报的理由是有“技术专长”。移民官看了她的申请表,问她:“你会什么?”她回答说:“我会剪纸画。”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一把剪刀,轻巧地在一张彩色亮纸上飞舞,不到3分钟,就剪出一群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图案。

  美国移民官瞪大眼睛,像看变戏法似的看着这些美丽的剪纸画,竖起手指,连声赞叹。这时,她从包里拿出一张报纸,说:“这是中国《农民日报》刊登的我的剪纸画。”

    美国移民官员一边看,一边连连点头,说:“OK。”

    她就这么OK了。旁边和她一起申请而被拒绝的人又羡慕又嫉妒。

  这就是美国。你可以不会管理,你可以不懂金融,你可以不会电脑,甚至,你可以不会英语。但是,你不能什么都不会!你必须会一样,你要竭尽全力把它做到极限。这样,你就会永远OK了! 

 

 

大眼界·美利坚专辑

 

自己的儿子就是自己的儿子,无论地位多么悬殊,作为自己的儿子,他们是平等的。

 

影响中国的三个美国老太太

     佚名

 

一个掀起中国房地产热的美国老太太

 

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美国老太太与一个中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辛苦苦攒了30年的钱,晚年终于买了一套大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临终前终于还清了全部贷款。”

有的版本说美国老太太不是在天堂,而是来到中国旅游偶遇一个中国老太太,两人拉家常时说了类似的话。

不管是天堂,还是人间,总之,美国老太太的话让人感觉她来自幸福的天堂,在那里,她可以贷款买房。也就是说,她不需要有太多的钱,就能够一辈子住上宽敞明亮的大房子。想想我们祖祖辈辈住过的低矮简陋狭小的茅草房、木质房、砖瓦房,想想后来我们的工人阶级们托党的福虽然住上了楼房,但都如同一个个小小的鸽子笼,想想我们的大上海曾经有多少普通市民尝够三代甚至四代同处一室的尴尬和痛苦……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觉得美国老太太享受的是天堂级的待遇。

于是美国老太太的消费方式在中国大地不胫而走。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很快催生出中国式的住房贷款消费模式。于是古老的神州大地到处是建筑工地,一幢幢现代化的住宅拔地而起,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与神奇。

多高的价格也有人买。每平方米1000元,那太便宜了,简直就是白拣了一个金娃娃;那就翻一番,2000元,嘿,还是便宜,一般般啦;那就再翻一番,4000元,也不算贵;6000元,8000元,10000元,照样有人买。住大房子的欲望实在是太强烈了,不超过一百平方不买,两百三百个平方也不算太大;三室一厅太小,三室两厅还凑合,四室两厅五室三厅那才叫宽敞。一次消费三五十万,那是小菜;七八十万,那叫正常;超过百万,千万,甚至过亿,那才牛。反正可以银行按揭,十年还贷不行,那就二十年,二十年不行,还有三十、四十、五十年呢,现在什么时候,人生七十早就不稀了,活过耄耋的大有人在。实在不行,还有儿子,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只要今生今世能住上大房子,哪怕让儿子的孙子来还贷也成!

我的一个朋友,在深圳打工十年,挣了近二十万,一直筹划着回家建一栋漂漂亮亮的小楼房,过舒畅日子,可就是犹豫不决。一次,他的正上高中的女儿给他讲了美国老太太的故事,末了,女儿说:“老爸呀,学学美国老太太吧!再不抓紧,就算你有一天建好了房子,也享受不了多长时日了。”我的朋友立马卷起铺盖,回到家乡,一年后,一栋三层小洋楼就矗立在家乡的土地上了。

 

一个影响中国人人才观的美国老太太

 

据说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有位客人前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道:有哈里(指杜鲁门)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老太太的话像一束绚丽的光,划过我们传统思维的单向灰白的天空。我们一直认为,让人感到自豪的人必须是有出息的人。做了省长、市长,我们自豪;做了艺术家、科学家,我们自豪;做了劳动模范、人大代表,我们自豪……,我们从来不为普通的、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尤其是庄稼汉喝彩,更不要说自豪。但这位美国老太太,竟然把自己种庄稼的儿子与堂堂的美国总统相提并论,并毫不含糊地宣称:他们都让我自豪!

美国老太太的说法,其实也在情理之中:自己的儿子就是自己的儿子,无论地位多么悬殊,作为自己的儿子,他们是平等的。推而广之,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因此,在上帝眼里,人人生而平等。欧洲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其理论基础应该是源于此吧。顺便说一句:我一直以为,人文精神应该是欧洲贡献给全人类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从人文精神的教育和更新角度讲,我们正在进行一场文艺复兴,强调个性,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说都是这场复兴的表现。著名作家毕淑敏的散文《我很重要》,就是关于个体价值的强有力宣言书。我们不能凭社会地位、身份、名望等给一个人定价。人人生而平等,对和谐社会而言,每一个普通劳动者都是宝贵财富,都是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的!

 

一个让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美国老太太

 

看了下面的故事,你就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了——

一位来中国观光的美国老太太,用她那根曾指点过世界许多名胜的手指,在一群中国孩子中指点了三下。于是三个孩子:一个10岁的女孩,一个7岁的男孩和一个大约5岁的女孩,站到了这位美国老太太的面前。

美国老太太拿出一只玻璃瓶子,瓶肚很大,瓶口很小。三只刚能通过瓶口的小球正躺在瓶底。小球上各系着一跟丝绳,像青藤一样从瓶口爬出来,攥在这个美国老太太的手里。

美国老太太狡黠自负地一笑,对一旁的中国主人说:都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现在我要试一试。

三个中国孩子露出紧张的神色。

她宣布游戏规则。这三个小球分别代表你们三个人。这个瓶子代表一口井,你们正在井下玩。突然,干井冒出水来,水涨得很快,你们必须赶快逃命。记住,我数七下,也就是七秒钟,如果你们谁还没有逃出来,谁就被淹死在井里了。

她把三根丝绳递给了三个中国孩子。

空气突然凝滞了,好像死神在四周徘徊。美国老太太做出了一个表示开始的手势。只见那大约5岁的女孩很快地从瓶里拉出了自己的球;接下来是那个7岁的男孩,他先是看了一眼比自己大的女孩,接着迅速地将自己的球拉出瓶口;最后是那个10岁的女孩,从容又快捷。全部时间不到五秒。

美国老太太惊呆了,本来一场惊心动魄的游戏,竟这么平淡乏味地结束了。

她先问那个小男孩,你为什么不争先逃命?小男孩摆出一副很勇敢的劲头,手指着那个最小的女孩:“她最小,我应当让她呀!”她又问那个10岁的女孩,女孩说:“三个人我最大,我是姐姐,应当最后离开。”老太太又问,那你不怕自己被淹死?女孩答到:“淹死我,也不能淹死弟弟妹妹。”

泪水唰地就从美国老太太的眼里涌了出来。她说她在很多国家试过这种游戏,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孩子能够这样完成它,他们争先恐后,互不相让……

聪明不仅仅是思维敏捷,它还是一种明智的处世方式,它是一种豁达,一种无私无畏的品格。

感谢这位美国老太太赞美的泪水。我们总是在比较中生出自卑,但这个老太太的比较第一次让我们觉得自信:原来我们的孩子这么棒啊!

我们的孩子是棒的,我们还要努力!

 

 

大眼界·补白

 

美国人没有书房,然而却能随时随地读书。

 

美国人的读书态度

     梁厚甫

     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去看一个中国画家的画展。 
    其中有一幅画,画一个书生正在读书,其旁站一个女人,替他加上炉香。不用问:画题必然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这个美国朋友不断地追问,这一幅画的意境是什么。我只能说,中国人与美国人对读书的态度有所不同。中国人对读书的观念过于隆重;而美国人对于读书视为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其平常有如搔头和抓耳朵一般。 
    我曾见过一个美国青年人,倚在大球场的铁丝网上,金鸡独立般地一脚着地,读一本书,读上两个钟头,没有变换位置,直到他的书读完以后才走开。 
    中国人能这样读书的我似乎还未见过。中国有一点钱的人家,都有一间专为读书而设的书房,较次的,也会在自己的卧室里设一张书桌。这一种豪华的设置,一般美国人是没有的。美国人家中有书桌的,百中无一;美国人要读书,都在吃饭的桌子上边。美国人不见得家家都有饭厅,没有饭厅的人,吃饭的桌子就在厨房内,因此,厨房就是美国人的书房。 
    书籍放在什么地方呢?书籍放在车房壁上的架上边。把新书买回来,就放到车房去。 
    美国人没有书房,然而却能随时随地读书。美国人读书不必找宁静的环境。在闹市中,经常有一块小草地,草地上有一两张椅子,上面坐着的就是读书人。 
    在美国,随时随地都可看见人读书。这不是说美国人勤学,而是中外的读书态度有所不同。 
    历史上,中国的读书人是一种特殊的人物。《幼学诗》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由于读书人是一种特殊的人物,因此,读书也变成一种神秘的事情。神秘至极,便变成为“红袖添香夜读书”。平心论事,红袖添香,未尝不好,如果非要红袖添香才能读书的话,那就不免过于隆重其事了。 
    由于读书要隆重其事,因而,便有人不肯读书,并为自己不肯读书来解脱。记得20多年前看到了一本好书,介绍朋友去看。朋友皱眉道:“白天我要上班,晚上回到家中,太太每晚都设麻将局,叫我怎有机会看书?” 
    一个真正肯读书的人,不要说旁边有人打麻将可以看书,即使旁边有人打架也照样可以看书。 
    毛病在于中国人把读书看得太隆重。其实,读书之平凡有如搔痒,不见得有人在旁就不可以搔痒的。 
    先要把读书看得平凡才可以读书。如何使自己在心理上把读书看得平凡,那就首先要忘记读书人是一种特殊人物。 
    其次,对读书的结果不要期望过高。正确的读书态度是有空便要读书,不读书,浪费光阴,未免可惜。 
    至于读书是否有收获呢?仍应该相信古人的话:“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美国人的读书态度之所以可取,就是因为美国人把读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摘自《华文读者文摘》

发 表 评 论』『打 印 本 页』『关 闭 窗 口
 相关文章 全部相关文章... 
 
 - 向城市道歉  - 写封家书吧  - 普通城市
 - 奔跑的深圳生活  - 谁解“黛玉”深圳缘?  - 深圳夜空开始寂寞
 - 烧烤人生  - 深圳的灵魂藏在哪?  - 王石的脾气
 - 电梯的气味  - 梅毅:深圳的“历史狂人”  - 庶民的胜利
 - 酒吧无艳遇  - 对深圳的评价,深圳100:  -  80后时代的难题
 - 我也是老板的女秘书  - 武汉大学曾是中国的小深圳  - “小细节、大市民”特别采访活动
 - 我的职业生涯流水账  - 深圳,一个整了容的美女  - 创维不败神话
 - 2006,津京沪深四城亲历记  - 深圳不相信眼泪  - 大梅沙笔会掠影
 - 大眼界·美利坚专辑  - 漂在深圳  - 深圳,谁为你坚守?一位21年深龄
 - 翻翻香港的里子  - “深圳”是种时代病,也是流行病  - 少愽士,,
 - 敬畏香港人  - 从理想到现实  - 作家央歌儿,,
 - 八卦是一种生活态度  - 让白领心力交瘁的6个城市  - 《华为真相》背后的真相,
 - 选择香港  - 上海的现实主义  - 吴再:深圳诗坛的“堂吉诃德”,
 - 深圳的启示  - 香港故事不好说,但要说的还是要说  - 深圳:3000未成年人的公民试验
 - 深圳是座农民城  - 另类双城记:上海和香港  - 人生如履薄冰,我们决不下沉,
 文章评论 全部文章评论...  
 
发 表 评 论
网上大名:  *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请不要超过500字)
*
验证码: 
       
  真情告白 |   | 访客留言 | 申请入会 | 民意调查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外贸B2C商城建设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98314号
本站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转载、合作或业务咨询邮箱:interhoo@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