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佬·名人
一个人的离去能够让深圳举城关注的,10年来只有两例,1997年有第一例,到2007年才有这第二例。
谁解“黛玉”深圳缘?
● 蒲公英
深圳下了一场大雨为陈晓旭送行
2007年5月19日,郭海鸿在自己的博客上抒发对陈晓旭深圳仙逝的感慨——
昨天下午,从17点20分起,久旱不雨的深圳突然乌云密布,东西两向先后下起了暴雨,电闪雷鸣,雨水如注。从我的办公室推窗而望,第一高楼“地王大厦”已经完全笼罩在黑幕之中,不见其影。从近期天气预报看,这场雨水是必然的,入夏以来,深圳多时未有降雨记录了。而昨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一件特殊的事情正在深圳进行——“林妹妹”陈晓旭的遗体刚刚在这里火化,亲友们刚刚把她送走。这场雨,难道是上天在为林妹妹送行? 对众多的深圳人来说,也许不会相信,陈晓旭就这样成为深圳的一个尊贵过客。 在昨天下午陈晓旭的送别仪式上,深圳殡仪馆挂出的挽联是——上品上生,慈悲遍国土,爱心满人间。
为什么是在深圳?这对于所有深圳人来说也许是个迷团。 从陈晓旭去世的消息爆出到火化告别,也就是短短的几天,而消息却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先说是在云南去世,而后说是在深圳,即使证实是在深圳后,对其去世和道场地点也出现了一些“误传”,一直迷惑媒体的地点是深圳南山区,包括深圳警方,也被这个“误传”迷惑,出动警力为传说地点警戒。而实际上却是在离笔者住处仅仅一步之遥的宝安区西乡街道黄麻布村。这个地方我再熟悉不过了,但是,从来没有注意到有什么“道场”设施。这是个老工业区,四周是各类工厂,青山环绕,算是闹市中的安静一隅。
据说,陈晓旭剃度之后,哪里也没去,一直就在这里念经闭关,还特别对这个道场做了装修。虽然红尘热闹,虽然关于她的消息一直不曾停息,但是,谁也无法猜想到,这样一个出家人,就隐身在深圳这个喧嚣之地。
“为什么是在深圳”?这两天,朋友们、同事们见面的交谈,都少不了这个话题。陈晓旭生前与深圳有什么具体的联系?是生意上的,还是其他方面的?有的人甚至猜想,深圳有个“世邦公司”,是不是陈晓旭北京“世邦”的分公司?当然,这些已经不重要了。“林妹妹”已经成为深圳的一个特殊过客,也是这个烟火人间的过客。
为什么是在深圳?这对于所象郭海鸿一样关注陈晓旭的人实在不在少数。事实上,已经有人撰文指出,一个人的离去能够让深圳举城关注的,10年来只有两例,1997年有第一例,到2007年才有这第二例。陈晓旭为什么缘聚深圳、圆寂深圳?深圳人为什么对陈晓旭特别垂青、特别关注?
“宝、钗、黛”都有深圳缘
在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扮演贾宝玉的是欧阳奋强。还在拍摄《红楼梦》以前,欧阳奋强曾在一部剧中跑龙套,认识并追求起该剧的女主角康丽。刚开始康丽没感觉,后来渐渐被这个小伙子打动了。正在热恋之际,一个偶然的机会,欧阳奋强被《红楼梦》导演相中,去北京拍戏,一去就是3年。
《红楼梦》的成功并没有使欧阳奋强踏上星途。导演王扶林直言不讳地劝他改行:“你适合演贾宝玉这个角色,就说明在今天这个时代,你不适合演别的角色。你的外形长相和气质,都是娃娃脸,还有体形比较矮,都不太适合在文艺界里发展,最多演几个小角色,你改行就是对了。”结果拍完红楼梦,欧阳奋强便考了深圳大学的影视专业,改行到幕后当起了导演。
《红楼梦》也未给欧阳奋强带来什么经济上的好处。“拍《红楼梦》时,我一集的报酬是80元,36集我拍了三年,报酬加起来不过几千块。”拍完《红楼梦》,欧阳奋强和康丽两人准备结婚,钱就成了头疼的问题。当时正在深圳大学深造的欧阳奋强没什么收入来源,一度还倒卖起了香烟,“深圳的香烟便宜,我们每个星期天到市里面买8条烟回来,然后寄回四川,托朋友卖掉,每条能赚10元钱呢。”
无独有偶,87版《红楼梦》中薛宝钗的扮演者张莉也曾经在深圳大学读书。在得知陈晓旭去世的消息后,张莉专程回了一趟国,“原本打算去深圳参加晓旭的葬礼,但是与她的家人取得联系后已经来不及了。”张莉说自己一直不敢相信消息是真的,她去年5月底,还和晓旭,以及她的先生郝彤一起吃饭,大家有说有笑。当时晓旭还说如果去加拿大一定去找她。为此,张莉还特意把北美的手机号留给了她。在对媒体谈及近20年的生活时,已经定居加拿大的张莉透露说,“1987年拍完《红楼梦》后,我就去深圳大学读书了。1990年又去加拿大继续学习,当年还参与了一部加拿大电影《浮云》的拍摄,还被送去国际电影节参展。后来就学习房产投资并一直在从事这个行业,直到现在。”
在拍完《红楼梦》之后,张莉和陈晓旭同时出演了《家春秋》,陈晓旭扮演梅表姐,张莉扮演鸣凤。这两个《红楼梦》里的竞争对手,现实生活中据说最是要好。还是张莉在深圳大学读书的时候,有一天,临到圣诞节那天,陈晓旭突然出现在深圳大学,张莉惊喜,问你怎么就来了。陈晓旭还是像林妹妹那样的表情,歪着头说:“我来看姐姐啊,一起过圣诞节。”两个女孩子就在深圳逛街,张莉陪着晓旭剪头发,“晓旭是一个特别爱美的女孩子,很喜欢漂亮衣服”,她们在市场上看到一件从香港进来的裙子,陈晓旭特别喜欢,结果一翻价格居然要一千多。这个价格在80年代末已经非常贵了,那时红楼演员还没有开始“走穴”,生活其实也很艰苦。张莉好一点,她被分配到中央电视台电视剧中心,拍戏的时候就有工资拿,所以好一些。陈晓旭舍不得买,就拉着张莉走了,可是没过一会又转回来看。张莉决定买下它,作为圣诞礼物送给晓旭。“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很正式地过圣诞节,也很难忘,我们一起吃了圣诞大餐,还在圣诞老人面前合影。”
深圳:明星大腕的新栖居地
晓旭为何来深圳出家修行?有人说是因为深圳四季如春,有人说是因为陈晓旭在深圳淘到了人生最大的一桶金。其实不妨简单些,大家都是现代人,出家也要选个生活方便的地方啊。真要去深山老林修炼,不要说象晓旭这样的病人不合适,就是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人,也会感觉落后时代太远。大隐隐于市,深圳仙湖的香火这么旺,还不就是因为离市场近,大家方便?
出家是如此,安家其实也是如此的。深圳经济发展,人文宽容,城市环境日益改善,近年来在深置业、定居的名人越来越多。据估计,如今居住在深圳的影视、文体名人大概有200名左右,深圳已经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后的中国第四大影视文体名人安居置业基地。
在2006年7月的华侨城狂欢节开幕晚会,久未露面的杨钰莹与昔日搭档毛宁对唱一曲《心雨》,勾起无数观众的美好回忆。这是已经定居深圳好几年的杨钰莹为数不多的一次公开亮相。在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我很喜欢深圳,这是一个轻松的、美丽的、自在的、有海的城市。”
张艺谋“御用”摄影师、执导过《茉莉花开》的著名导演侯咏,1988年就在深圳安家了。 谈起当年来到深圳的境况,他记忆犹新:“当初大学毕业分配到四川,我感觉不满意,这时候已经在深圳电视台工作的郭宝昌介绍我到深圳工作。当时我想,深圳是新成立的特区,建设还不成规模,许多领域的发展都在探索当中,尤其是文化方面需要开发,在这里可以施展我的才华。于是在深圳工作了一年以后,我决定留下了,到现在我的关系都还在深圳电影制片厂呢。”如今,侯咏的妻子和女儿都在深圳生活,他则为了工作天南地北地到处跑。他认为,深圳的市民生活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应该是首屈一指的。比如,深圳居民在许多年前便开始享受水、电、气的银行划账自动缴费,除却了许多繁琐的手续,而直到目前,许多城市依然要望其项背。另外,义工、社会爱心活动服务蓬勃发展,市民积极投入的情况令人感动,因此“这是座没有冬天的城市”,令人感到很温暖。“有时在外头奔波久了,就会想念家。深圳是家的载体,这个载体令人很舒服。”
中国第一位花样滑冰世界冠军、素有“冰上蝴蝶”美誉的陈露1998年退役后,为了继续滑冰去了美国,但毕竟身处异乡,一直有种漂泊感,2004年,她选择回国定居深圳,揭开了事业的崭新一页。“当时一个我期待多年的机会摆在了面前——华润集团在深圳开的万象城内办了一个国际标准滑冰场,并有意请我回来搞一个俱乐部。既可以从事我所喜爱的运动、又可以回到国内,是我的梦想。”经过一番思量,她和俄罗斯男友丹尼斯来到了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并在香蜜湖买了平生第一套房子。陈露在深圳的生活可用四个字形容——幸福美满。事业上,她担任了冰纷万象滑冰总监,这个符合奥林匹克标准的滑冰场令她“把滑冰项目在南方推广起来”的梦想得以实现,同时,以她名字命名的陈露国际滑冰俱乐部也办得火红。感情上,她在深圳与俄罗斯“冰上王子”丹尼斯双双踏上红地毯,她成为了幸福的妻子。
因为主持《锵锵三人行》和《夜来女人香》而广有观众缘的台湾靓女郑沛芳最近把家搬到了深圳华侨城,看来是准备常住了。这个美女主持来深圳已经五年了,每年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会呆在深圳的小窝里。当被问起当初选择居住深圳的原因,她说:“因为这里去香港和内地都比较方便,如果我要去深圳、香港、广州的电视台做节目,都不必为交通苦恼。”郑沛芳休闲时喜欢喝咖啡、逛超市,她说喜欢万象城、中信广场这样的大型商场,里面的装潢设计和商品摆放都赏心悦目。她还向记者透露:欲在深圳觅夫婿!
更有大牌明星如章子怡等据说都在深圳拥有私宅。既然事关隐私,外界知道的当然就少了,业内知情人士也不方便向媒体透露,就象陈晓旭在深圳拥有这么多物业,此前谁知道呢?
同是天下淘金人,晓旭深圳有知音
当年《红楼梦》红遍大江南北时,曾有一次大辩论,就是在当今这个社会你到底选择薛宝钗还是林黛玉为妻。那时几乎一边倒的结论,都认为薛宝钗更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林黛玉太柔弱了,不适合现代社会。对此,陈晓旭不敢苟同:“薜宝钗适合你初级阶段的需要,也就是很实用。我们现在的人首先要生存,我相信等你衣食无忧的时候你会再去追求林黛玉的,因为林黛玉活的是一种境界。如果你能满足这种平平淡淡的初级生活的话你可以选择薜宝钗,但在完成了初级阶段的追求之后人是会追求精神上的东西的,这个时候林黛玉是你高层次的追求。只是你还没有到那个阶段,没有发现而已。”她认为,即使在现代社会,黛玉因为更有原则而更能适应企业管理,而“像薜宝钗那样的管理者,她想发脾气的时候她也不会发,她对每个人处理得很好,但她不一定能留住人。”
1996年央视《半边天》节目里,陈晓旭曾这样说过:“我觉得林黛玉肯定会成功的,因为林黛玉所有的行为都很有创造性,比如说葬花这个举动,除了有丰富的诗人气质之外,她能做出这种特别美的行为,做广告也是要有创意的。”
陈晓旭用自己的经历演绎了一个成功的、商界版的林黛玉。
息影之后的陈晓旭独自漂泊北京。出国梦断之后,陈晓旭不能确定自己该做什么,直到1991年阴差阳错地转入商界。陈晓旭的创业资金是买股票赚来的。那时,中国的股市也是刚刚起步,她拿演出积攒的两三万块钱跟着别人买原始股,没想到股票翻了好几倍,她成了先富起来的人。1996年陈晓旭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世邦广告公司,担任董事长。经过15年的发展,她的世邦公司已成为一家年营业额近2亿元的4A广告公司。她被“中国2005年度经济风云人物”。
然而,令今天深圳人心头一颤的不是陈晓旭商业上的成功,儿而是她商业成功后对信仰的选择。
从商的起初几年,陈晓旭也曾经很专注于赚钱,努力让父母家人过更好的生活。“后来,我发现物欲的增长并没有给我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我变得越发忙碌和烦躁,很少有时间和父母相处。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父亲母亲不知何时开始衰老、虚弱了,好像随时都有离开我的可能。而我给了他们什么呢?这一切他们又能带走什么呢?这种心痛使我从喧闹中安静下来。我开始想:如果我的父母去世了,他们会去哪里,我们还能见面吗?”
1999年,她偶然在朋友的车上听到净空法师讲解的《无量寿经》的录音带, “突然我的心明亮了。”两个月后,她听说净空法师在新加坡讲经,便立即办理了签证,飞了过去。
从此,陈晓旭踏上了学佛的道路。每天早上,陈晓旭以诵读《无量寿经》作为一天的开始,在入睡前读诵《地藏经》,来检讨和忏悔自己当天的过错,替一切正在造罪业和受苦的众生忏悔,祈愿他们能和自己一起断恶修善。
一位深圳网友在纪念陈晓旭的博客中写道:物欲横流的社会向我们展示了更多的诱惑,而我们想要的东西总是太多,而且愈来愈难以满足。我们很累,为房子,为票子、为职称,为地位,为权势......即使曾经渴望高傲的心,在滚滚红尘和世俗面前,也往往一堪不击,太多的牵涉与羁绊使我们的生活日益庸俗,生命日益枯萎。周而复始,难以超脱。况且又有谁想到要超脱这一切呢?要超脱这一切,又是多么艰难困苦的事情啊。
陈晓旭经历了《红楼梦》,经历了《家春秋》,经历在了红尘俗世的打拚,在功成名就、身价亿万之后,毅然舍弃这一切,遁入空门,以自己生命的最后华章结缘信仰,这不是所谓的噱头,也不是借这种方式赚取什么,而是用另一种方式注释生命,用另一种方式延续自己的生命,是在红尘俗世,是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现实生活中对自己的一次精神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