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虎首页 加入收藏夹  
 
内部论坛会员入口: 密码: 申请入会 | 访客留言 | 好文推荐
 斑竹推荐 More...
 
[NEW!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
[HOT!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
[NEW!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COOL!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
[COOL!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COOL!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
[COOL!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COOL! 河内:拥抱之难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
[NEW!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
[NEW!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COOL!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
[NEW!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NEW!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COOL!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站内搜索  
 
搜索类别:
关 键 词:
搜索类型:
 
 友情链接 More...
 
杰创达科技
 ·老亨的博客  ·薛涌评论
 ·王方每周评论  ·朗咸平先生
 ·半求地产评论  ·谢国忠先生
 ·贺承军建筑评论  ·陈志武先生
 ·王绍培的菜园  ·章星球文化本位
 ·新华网深圳论坛  ·南云楼
 ·财新网  ·沈宏非
 ·凤凰网  ·参和网
 ·天涯城市社区  ·洪晃找乐
 ·深圳新闻网  ·炎黄春秋
 ·奥一深圳  ·凯迪社区
 ·深圳之窗  ·商人王石
 ·中国选举与治理  ·尚书吧
 ·金心异南方评论  ·安妮宝贝
 ·公民陈绍华博客  ·王樽之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  ·张继合
 ·韩寒  ·中国新闻网
 ·张五常先生  ·FT中文网
 ·王受之先生  ·MBA智库
 ·刘家田

吴再:深圳诗坛的“堂吉诃德”,
作者:黄昊鹂
来源:WWW.InterHoo.Com   类型:菁英文章 ,      2008/12/8 9:44:01 点击5125次

吴再简介:

1969年6月6日出生于海南岛

199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1992年至2000年在《海南日报》担任记者编辑

2000年至2001年担任《足球报》主编

2001年至今 供职于香港星岛新闻集团担任《星岛日报》副总编辑

 

吴再的智慧诗是对梨花体诗歌的一次矫正和救,清新的意象与会心一笑的哲理是他惯用的药方;吴再的智慧诗也是对中国诗歌伟大传统一次蓄谋已久的回归。深厚的诗歌传统矗立在那儿,你没法遗忘,也不能遗忘。

                          

 

近几年诗歌羸弱,我一直在想,究竟什么是诗歌?诗歌该如何在迷局中突围?2006年赵丽华的诗歌被网民恶搞,诗人这顶帽子成为很多文艺青年忌讳的称谓。繁忙的都市生活也让很多人失去诗意情怀。在慨叹现代诗歌像跷跷板随着物质的上升而没落的同时,相信有很多人都在迷茫,这还是屈原、李白的国度吗?

 

最近听说深圳有个诗人出版了他的煌煌大著《智慧如诗》,一次性出版了5000首诗歌!这样的壮举在我国现代诗史上绝无仅有,甚至可以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这个事情引起了各媒界的关注!经寻访,我找到了作者:吴再。

 

此前吴再的身份甚为悬疑,也不为人所熟知,据说在业内圈子他素有“奇才、通才、急才”之称,现为《星岛日报》副总编辑。一个华文大报的老总,一个商业时代的新闻大腕,为何“屈尊”热衷诗歌?他的诗歌基因从何而来,因何而去?

 

“急才”的奔放与柔情

 

吴再出生在海南的一个小地方,小时候家庭条件并不好,加上他貌不惊人,并非是社会学校的“宠儿”,这更使他懂得奋发图强努力学习。说来传奇的是,吴再的母亲只是初中毕业,那年恢复高考,她竟然考上了海南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吴再继承了父母的聪明才智,高中毕业后也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成为海南当地的“状元”。

 

然而,吴再当年并非是个受女孩子欢迎的人,因为他不爱说话,也不懂得讨好人。只有他现在的夫人慧眼识英雄,力排众议,嫁给了他,所以直至今日,吴再对他夫人心怀深情,发誓要以一生的爱去偿还和守护她。

 

 现在吴再的工作很忙,在很多方面他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写文章更是个快刀手,速度快,质量好。有一次海外分社打电话过来说有紧急新闻要出外号,而中国这边已经下班,海外正清晨,这个时候报纸都快要出街了,当时整个编辑部只剩下两个同事,其中一个还是新来的编辑,对许多事情都还不了解。这时吴再亲自上阵,有条不紊地统筹安排了版面和稿件处理方法,从策划到出稿完成仅仅花了二十多分钟,而且效果也得到海外的认可,因此在业界吴再素有“急才”之称。

 

在假日里,吴再喜欢和朋友们踢球,他踢前锋,很自信,喜欢自己过人后射门,一场球赛下来,常常进球一二十个,这个数字有些夸张,但在无拘无束的球场,他表现出的却是奔放。

 

吴再总有许多想法,他常常在下班后,习惯开车逛一逛深圳,在这中间都就有些奇思妙想,或者观察行人的行为、表情,然后会写下来,虽然不成大篇章,但都成为智慧诗的素材,有时候他也因此而回家晚了,因为就这样边驾车想问题而忘记了回家。

 

吴总是文人,除了工作上的理性,在生活小事上表现出来的更多是感性。在他的诗中他说他舍不得踩死一只蚂蚁,因为他觉得不仅踩死了一个生命,而且踩死了自己的怜悯。吴再喜欢的东西都是那些淡雅的,宁静的事物,不需要大红大绿,不需要色彩斑斓,就好像一杯清茶,品一品就知道其中的真味,正所谓“清茶一盏也醉人”;吴再喜欢谭詠麟声音中的清澈,不含一点尘埃;他还喜欢张国荣忧郁的气质中散发出来的人生意味……

 

一次蓄谋已久的回归

 

在我面前的这位中年男子神闲气定,内敛而稳重,说话条分缕析,华发微斑显露出作为一位思想者的忧郁,谈吐间不时会跳出一两句精彩如诗的话来,让你如品香茗,久久回味。

 

打开吴再的诗集,我就像打开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透过一本书,你就可以看到世间万物,隐藏在背后的道理也简单而明白地向你一一道来。它是诗歌吗?其实是也不是。

 

吴再说它的智慧诗“像杂文,但不是杂文,像语录,但不是语录,像清言,但不是清言。像短信文学,但不是短信文学。”智慧诗似道似禅,读起来让人如醍醐灌顶。吴再的诗歌不是传统的诗歌,是一种非常自由的杂交体。一般来说,文体的创新在文学史上尤其有价值。

 

吴再说他是个很懒得说话的人,特别是面对公众或者陌生人的时候。看文章也特别不喜欢那些繁琐的语句。吴再喜欢精辟,简短的语言。他说,正如尼采所说,“我的虚荣心是想用自己的一句话去说别人想说的十句话”。

 

吴再的诗歌,是智慧的写作,是幽默的,宽厚的,却也是严肃的,尖锐的,他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对社会的种种弊端和国人的陈腐观念,对现代公民社会和公民道德的建设,尤其关注。“嬉笑怒骂皆文章”,很多文字大多看似信手拈来之物,但其中又寓意深刻,见解独到,有时候不得不为其短短几字便能一针见血、击中要害而拍案叫绝:比如《奶瓶的困惑》——“喂奶喂了一辈子/却无乳房的待遇”;《剃须刀》——“要讲面子,得动刀子”。

《人生》:来/去/苦/乐,这短短的四个字把人生的各种姿态和况味都说透了。比如《幼稚》——世界始于幼稚/世界终于幼稚/成熟只是其中的过程”,这短短二十一个字,能让二十一万字的繁琐哲学醋意大发,气不打一处来。

 

再如《弥勒佛》:笑/容,说到弥勒佛,人们就会想到那憨态可拘的笑;可他的笑与常人不一样,因为那是智慧的笑,作者的绝妙和智慧之处在于用一个字以“点睛”的方式道出“笑”的先决和要义,那就是“容”——容是友善,容是胸怀,容是平和,容是知足,无欲则刚,有容乃大,容就是快乐之本。读罢不得不让人感叹吴再先生的观察力。经典从来就是删繁就简,生活何其复杂,然而生活却又如此简单......

 

尽管梨花体的喧嚣已过,但它作为中国现代诗坛的伤与痛,将长久地缝合于人们的记忆之中。梨花体是中国躁动的诗心与网络杂交的畸形儿。这种把日常的俗句分行成诗的行为艺术,经过网络的无限放大竟成为轰动一时的流行话题。这正是中国现代诗羸弱的病症。

  

国内最年轻的新锐学者和文学评论家谢有顺曾经在与于坚的对话中说过:“反抗一个话语世界,最有力的方式就是创造一种新的话语方式。诗歌的革命,就是要创造一种新的话语方式,建立一个新的语言世界。”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吴再的智慧诗是对梨花体的一次矫正和救赎,清新的意象与会心一笑的哲理是他惯用的药方;吴再的智慧诗也是对中国诗歌伟大传统一次蓄谋已久的回归。深厚的诗歌传统矗立在那儿,你没法遗忘,也不能遗忘。

 

只要你认真读,每个读者都可以在作品里找到一个快乐的广场。据说有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在深圳报纸看到了吴再的几首诗歌,哭着喊着要妈妈帮忙找吴再的《智慧如诗》,后来费尽周折才买到了这两本诗集。另外,深圳天主教堂圣安东尼奥堂的神父有一天到书店见到吴再的诗集,赞赏不已,掏腰包购书的时候,还一个劲地向卖书的小妹子说:这套书非常好!有一位大老板说:智慧就是生产力啊!这比什么《谁动了我的奶酪》之类的舶来品更适合中国人阅读!

 

一个人的诗经

   

 吴再199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毕业之后就走进了媒体,先后在多家媒体从事新闻工作和高层管理工作。2000年,时为《海南日报》记者的他完成了45万字的《词谏》,指出《现代汉语词典》这本享誉中外的权威词典的错误与遗漏达100条暨5000处。他笑称,那时他表达的是一个年青文字工作者的“愤怒”,是个愤青。

 

现在吴再,年近四十不惑之年,但是由于他是个传媒人的关系,作为《星岛日报》的副总编辑,他每天负责几十个版的新闻内容,开着覆盖着美国,欧洲,澳州的国际工作会议,放眼看世界,眼界自然开阔。他已经有着超越他年龄的智慧和豁达,所以下笔也是十分从容和淡定。

 

吴再放了一个五行相克的图案在自己的办公室的几案上,目的是提醒自己:“世界是紧密相关的,任何人都不是这个世界的主角。任何人也不能够控制世界。各个方面都有相克相生的关系,比如水能够把火灭掉,水能够把木浇大,火能够烧成金,土里能长出金。”看着这个图案,他的心态就会很平衡,就不会偏激。

 

曾经有个诗人说,“当你觉得写诗歌是辛苦的时候,你便是心里有了诗。”虽然现在的诗坛上是一盘散沙,没有形成主流,很多诗歌也越来越晦涩难懂,各种流派都有;现在的诗坛就像古代冷宫里的嫔妃,但是我相信真正的诗依然美丽着,真正的诗人还在。在重商主义盛行的深圳,不但出产如华为和中兴的世界级商业产品,也出产诗歌。商业时代的诗歌没有死亡。

 

吴再就是这样一个独行者,默默走在一条唤醒麻木、拯救灵魂的路上,寻找一个被权钱伤害的群体的归宿,寻找一个被浮躁淹没的失落的天堂:那个天堂,处处是智慧的花果,处处是诗意的栖居。吴再在诗歌中宣言:我要当现代诗坛的堂吉诃德。“诗歌如果真的死了/我愿意当诗歌的守墓人/诗歌如果真的废了/我愿意当诗歌的守护人/诗歌如果真的疯了/我愿意当诗歌的监护人/诗歌如果真的垮了/我愿意当诗歌的救护人/……”

 

吴再智慧诗世界,风吹哪页读哪页。诗歌也许并不负责提供真理(提供真理可能会闪了诗歌的腰肢),但我们无疑有理由要求现代诗歌负责提供智慧。我赞同N.弗莱的看法:智慧是一种长者的方式。弗莱的言说实际上已经包含了这样一层意思:智慧也是一种成熟的方式。

 

 

对话

记者:为什么会想到在这个时候推出这麽厚的一本诗歌?

吴再:第一,在当代还没有一部诗歌的大作品出现。五四的杂文是因为有了鲁迅的如橼大笔,我希望做现代诗歌界的堂吉诃德。

第二,在这个年代的人更像是经济动物,缺乏人文诗意,这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一个很大的悲哀。等到我们的孩子长大后审视我们,会发现我们这代人除了赚钱,一无所获。你有两辆奔驰,最终也会报之于黄土,你有一百栋别墅,最后也不能够带走。但是假如有一首诗歌能够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那样流传千古,就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在月光下,在夕阳里去背诵。我们的GDP不管飞上天,但是目前深圳的文化界却面临着一场干旱的的沙尘暴。

 

记者:以前的你好象是个愤青,后来文章怎么常常歌功颂德呢?

吴再:以前的我就像那大渡河奔流激荡,后来我进入《星岛日报》工作后,视野开阔了,在上面领导的指引下,我感觉自己生命中的那条河好象汇入大海,变得平静但是开阔了!

 

记者:作为一个诗人,你认为现在诗歌为什么难以发展起来呢?

吴再:“为什么中国很多诗人越写越窄呢?要不写疯了,要不不写了,要不搞行为艺术但又达不到目的,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缺乏才气,诗歌需要天赋,第二,没有很好的智慧做底色。看世间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大悲大喜,写得比较小,写到自己腻了,就开始意淫。”

  

记者:你觉得该如何发展深圳文化呢?

吴再:“深圳有身份证登记的人口是1200多万人,它的经济毫无疑问,它的GDP是可以笑傲江湖的,但是深圳的文化却严重滞后。这主要是因为深圳的对文化的重视不够,文化需要什么,文化需要代表人物,需要扶持一批本土有的作家和作品。就好象王安忆对上海的意义,池莉对武汉的意义,贾平凹对西安的意义,叶兆言对南京的意义,应该是这样的。”

 

记者:在你所写的诗歌中,有不少是歌颂深圳的,为什么你对深圳较少批评呢?

吴再:“我为什么会写一些歌颂的诗歌呢?像我这样接触了很多资讯的人,在认识到社会的一些黑暗和不公之后,我仍然歌颂它,我的歌颂决不是一个叫花子突然有人给了一碗饭,而在那里欢呼不已。那是因为我想从正面弘扬这个地域,这个城市,希望它的明天会更好。”

 

原载:深圳青年杂志菁英版

发 表 评 论』『打 印 本 页』『关 闭 窗 口
 相关文章 全部相关文章... 
 
 - 向城市道歉  - 写封家书吧  - 普通城市
 - 奔跑的深圳生活  - 谁解“黛玉”深圳缘?  - 深圳夜空开始寂寞
 - 烧烤人生  - 深圳的灵魂藏在哪?  - 王石的脾气
 - 电梯的气味  - 梅毅:深圳的“历史狂人”  - 庶民的胜利
 - 酒吧无艳遇  - 对深圳的评价,深圳100:  -  80后时代的难题
 - 我也是老板的女秘书  - 武汉大学曾是中国的小深圳  - “小细节、大市民”特别采访活动
 - 我的职业生涯流水账  - 深圳,一个整了容的美女  - 创维不败神话
 - 2006,津京沪深四城亲历记  - 深圳不相信眼泪  - 大梅沙笔会掠影
 - 大眼界·美利坚专辑  - 漂在深圳  - 深圳,谁为你坚守?一位21年深龄
 - 翻翻香港的里子  - “深圳”是种时代病,也是流行病  - 少愽士,,
 - 敬畏香港人  - 从理想到现实  - 作家央歌儿,,
 - 八卦是一种生活态度  - 让白领心力交瘁的6个城市  - 《华为真相》背后的真相,
 - 选择香港  - 上海的现实主义  - 吴再:深圳诗坛的“堂吉诃德”,
 - 深圳的启示  - 香港故事不好说,但要说的还是要说  - 深圳:3000未成年人的公民试验
 - 深圳是座农民城  - 另类双城记:上海和香港  - 人生如履薄冰,我们决不下沉,
 文章评论 全部文章评论...  
 
 
  评论者: 因特虎访客
    回复:吴再:深圳诗坛的“堂吉诃德”,
    垃圾的典范

         --发表日期:2010/8/22 15:11:14     [来自: 124.225.*.* ]
 
发 表 评 论
网上大名:  *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请不要超过500字)
*
验证码: 
       
  真情告白 |   | 访客留言 | 申请入会 | 民意调查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外贸B2C商城建设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98314号
本站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转载、合作或业务咨询邮箱:interhoo@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