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城(城世间、市井故事、城市浮世绘、深圳细节、深圳感悟
就是这么一个人,放弃了香港的悠闲日子,来到深圳开二手书吧,以前是书和酒养着他,变做如今他养着书和酒,兼带经营着一份理想。
从理想到现实
● 扫 红
马刀是老板,我是老板娘,乍听上去,我们好像夫妻档,事实上我们只是拍档,是有着信任和默契的好拍档。
第一次见他,在一间名叫“那达慕”的餐厅,他穿一身唐装,以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变出一个漂亮盒子,里面睡着一排雪茄,它们有个美丽的名字,叫“罗密欧和茱丽叶”。事实上,那一晚令我耿耿于怀的,就是那个漂亮盒子,雪茄被人分食后,我很想要那个盒子,但不好意思开口,结果它很快落到别人手中了。那一晚的在场的十几个人中,我只认识一个,其余的全是生面孔,包括马刀。
他们告诉我,这个倜傥的香港人是苏东坡的弟子,职业是伺候红酒和咖啡。接触几次后,发觉他不大懂得大陆的消费习惯,屡次和他一起打的士,他付了钱就下车,完全看不见司机正在找零钱给他。第一次我以为他是付小费,待到第二次、第三次,才发觉这个人的习惯很是不好,于是我接过了找零喊住他,说你怎么老是不要司机找钱给你?他才愕然说:“怎么?还要找钱的么?” 这人话不多,从未见他主动与人说话,总是人家有话题,他有兴趣了,才接下去,如果没兴趣,他就端着一杯酒,在旁边微笑,很优雅精致的一个人,一如他的签名档:“醉中有归路,空杯亦常持”。印象中也见过他很投入的与人聊天,眼睛闪着婴儿般的光,纯净无碍。如果他开怀,笑声就会透明得象秋天的风,从树林中俏皮地穿过。
就是这么一个人,放弃了香港的悠闲日子,来到深圳开二手书吧,以前是书和酒养着他,变做如今他养着书和酒,兼带经营着一份理想。
理想要变做现实,得从现实开始,马刀不再是网上那个虚拟的马刀了,真真切切在网下忙起来,店里的很多东西都是他逐样逐样去看,再一样一样的买来。有次跟他一起去看家私,看中了一件镶着铜片的大红柜子,店主开了一个价,我们听着颇高,看了又看,终于还是走开。到得次日下午,马刀忽然问我:“昨天我们看的那柜子是多少钱?”我说出一个数字,然后见他不动声色地将一张单拍在我面前:“我把它买下来了。”我打开单一看上面的数字,马上跳起来:“你会讲价啦?!”他嘿嘿地笑,说:“跟你学啊!”我拼命地夸他:“虽然只讲下了一点点,可对你来说是了不起的进步哦!有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要夸,要狠狠地夸!”
隔了一天,他又一脸快活地走到我面前,扔出一张淡兰色小票:“我会坐公车了!”我登时一愣,这进步也太快了吧?从打的士不要找钱,到学会坐深圳的公共汽车,这落差……我当即夸他:“这又是一个进步哦!要表扬!大大的表扬!”可是夸完他,我兴奋不起来,就是这么一个理想化的人物,一点点接近现实,似乎是从云端里走下来,染上人间的疾苦,而人间,是应该有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的。
我即担心他完全的被现实同化,又希望他在现实里达成理想,而我能做的,就是一起走一段路,彼此相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