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美两个大国,越南有相向而行的动机,却也有无法拥抱的理由
【财新网】(记者 张远岸)随着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对美国的访问,昔日战场上对手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但意识形态的差异、越战历史、人权等问题,两国关系虽然持续升温,但继续走近的难度并不低。
张晋创于当地时间7月23日抵达美国华盛顿,24日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克里,25日会晤了美国总统奥巴马。这是张晋创自2011年7月担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出访美国。自美越1995年7月建交以来,曾有两位越南最高领导人在此之前对美国进行过国事访问。2007年6月,张晋创的前任、前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访问美国;2008年6月,越南总理阮晋勇访问美国。
对越南来说,经济无疑是其外交中的一个关键词。在过去近40年间,越南经济飞速发展。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后,越南便将重心放在重建和发展上。但由于多年战争造成的严重破坏、政策疲弱以及国际处境艰难,越南经济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面临长期危机。为克服这些困难,越南于1986年开始 “革新开放”(Doi Moi),包括将基于公有制的中央计划经济向基于市场的多元化经济转变,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往等。在改革推动下,从上世纪90年代起,越南GDP年均增长率达7.5%,直至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
由于全球经济放缓,越南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在近五年中受到严重冲击。2012年,越南的经济增速降至13年来最低纪录5.03%。6月越南央行宣布,越南盾兑美元汇率贬值,这是自2011年11月以来的首次。国内经济形势恶化使越南政府面临越来越大、越来越紧迫的经济改革压力,尤其是银行业改革、国企改革和公共开支改革。越南的银行坏账问题十分严重,其中多数是由在经济中占主导的国企大鳄所欠。而由于既得利益集团的势力强大,改革阻力重重。
因此,加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联系成为近年来越南外交的主旋律。
作为邻国和越南最大贸易伙伴的中国,却与越南在南海存在领土纠纷。为避免领土利益被经济利益挟持,越南渴望加强与别国的经济联系,美国作为其第二大贸易伙伴是个不错的选择。2012年美越双边贸易额创下245亿美元的记录,越南贸易顺差达148亿美元。美越双边贸易额预计将于2015年达到330亿美元,2020年达到500亿美元。
此外,自6年前加入世贸组织(WTO),越南享受了出口和外资大幅增长的红利,但由于该国基础设施薄弱、人力资源质量较低、体制尚未完善,维持红利的难度日增。因此,越南迫切希望通过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再次助推其经济快速增长。
在TPP问题上,美越步调一致。在25日发布的《美越联合声明》中,美越重申致力于实现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这一谈判。
在加强国防合作上,美越似乎也“情投意合”。2010年8月,美越举行首次副部长级国防对话;同年,美越进行首次南海联合演习。越南希望借美国之力在南海问题上抗衡中国,而美国则可能打算利用越南进一步发展其亚太“再平衡战略”,改进和提升美国在该地区的同盟关系。张晋创是奥巴马今年在白宫会见的第四位东盟国家领导人。此前,他已经会晤文莱、新加坡和缅甸领导人。
美越关系看上去互惠互利,但由于意识形态差异、越战历史、人权等问题,两国更近一步的难度也不小。在此次会晤中,奥巴马与张晋创讨论了越南的人权问题。5月,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罗伊斯(Edward R. Royce)在众议院提出一项法案,呼吁美国国务院以越南违反宗教自由为由,将越南重新列为“特别关注国”。这一分类可能导致一系列后果,从公开的总统谴责到经济制裁。2006年,美国国务院将越南从“特别关注国”名单上移除。
对中国而言,预计短期内并不会看到越南在中国和美国间“选边站”。越南并不在美国给亚太地区部分国家提供共同防御或安保条约的名单上。在访问美国之前,张晋创于6月19日至21日访问了中国。他近期曾表示,越南不会与一个国家联盟来对抗另一个国家。
近十年,中越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2001年为30亿美元,2012年则增至412亿美元。在国防方面,中越通过防务安全磋商机制和国防部直通电话,增加双方互信。在6月发表的《中越联合声明》中,中越双方同意在海上争议最终解决前,保持冷静和克制,不采取使争端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
领土争端的解决往往耗时长久,人权状况的改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与中美两个大国,越南有相向而行的动机,却也有无法拥抱的理由。在重大变化发生前,越南预计会继续实行“大国平衡”策略,而不会“选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