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中国最前卫的城市,它紧靠香港,有意无意地进行一场模仿秀,而且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深圳许多方面都让香港相形见绌。这里有比香港更豪华的楼群,有比香港更耀眼的玻璃幕墙,有更令人眼花缭乱的购物广场,更价廉物美,无所不有的食街,更开放迷离的卡拉OK、娱乐城。就连艺术和文化,都成为产业,小说论字算成果,油画集装箱出售....如果说香港是个夸张的城市,深圳就是个梦幻般的城市,可是光怪陆离的梦醒后,什么是真实?
深圳的媒体,每天都在宣传爱心,爱心活动名目繁杂。可是,走在街头,你觉得两旁的玻璃幕墙,透射出来的是令人心悸的寒光。如果有个新到深圳的外地人上前问路,被问者马上退避三舍,用戒备的眼光盯着对方,赶快饶路。巴士上,如果遇到小偷,就算你大声呼喊,除了小偷的同党外,没人会理你。街上,你看到有人抢劫,想仗义上前帮忙,你的同伴会拉住你,说:“你帮了他,谁帮你?”也许这就是深圳人与人关系的写照。在深圳,人与人的关系冷漠隔绝。就是多年的朋友,也被功利色彩污染,形同陌路。平常极少有时间友谊往来,互诉衷肠。大家只有时间互通有无。一接电话,本能首先想到:“他有什么事情找我?”
深圳是个移民城市,从各省来这里闯世界的打工仔打工妹,赚钱是唯一的动机。这些年轻人,竭尽全力拼博而又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生计担心,拿着每个月千把块的工资,小心谨慎地过着每一天。可是疲累下班后,他们害怕寂寞,恐惧诱惑。他们无处可去,无人可谈,网巴就成了他们的好去处,他们像寄生动物一样依附在网络里。在虚拟的世界里消磨发泄,在网络的郁闷和厌恶中挣扎。离乡背井的孤单和生理渴望,推波助澜让ONS充斥。但瞬间欢娱过后,剩下的是更多的疲倦以及生命的空虚感。
繁华闹市里熙熙攘攘的新生代,不是富翁,却有钱又有闲。不是企业精英,却是都市白领。不是年青俊才,却是花花公子。他们是新潮先锋,以叛逆、大胆妄为来对抗生活的平庸、虚伪。用爱情游戏刺激几乎麻木的情感,在名牌的包装中寻找自我价值。每天晚上,灯红酒绿的酒巴常见他们流连的身影。“今朝有酒今朝醉”变成一种流行病。醉生梦死,风流快活后,是更苍白的灵魂,更模糊的面目。千金散尽后,又各施浑身解数,叱咤风云。赚够钞票,又再次挥金如土。这是否就是所谓的良性循环带动着市场经济的脉搏,也调校了政治的色谱?
深圳的咖啡座,意大利的Espresso,轻软悠长的色士风音乐,灯光幽暗,座位舒适,可是,在哪里,无论如何酝酿不出泡咖啡那种悠雅的心情。也许是因为咖啡店里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人群,也许是旁边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也许是张扬躁动的邻座客人...在垃圾都闪闪发光的深圳城市,很难做一位都市的闲逛者。
深圳是位整了容的美女,有着顺应市场需要的魔鬼身材和漂亮面孔。只是,缺少心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