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很多城市是特色鲜明容易概括的。但是,在一线城市之中,我居住过近20年的深圳,除了空洞非人性化的一些宏大词汇之外,还似乎很难找到一个贴切的专属定语。
从时间线索看,深圳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从197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宝安县更名为深圳市到1989年,这10年是深圳飞速发展的10年,改革大门开启、外商蜂拥而入、资本苏醒萌动、创业风潮涌起、变革悄然而至,这些都在这10年里完成。“深圳速度”和“蛇口试验”第一次让国人领略了什么叫“时间就是金钱”、“发展才是硬道理”。进入1990年,深圳依旧演绎着由“设计师”邓小平定调的“春天的故事”,但风水轮流转,机会和机遇已不全然归于深圳,此时,浦东开始崛起,“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成了接下来10年的一个最精当的概括。深圳终于有了对手。后来,众多质疑深圳的声音也开始此起彼伏。他们——其中包括很多我熟悉的朋友——所持的理由大多是,香港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日益确立,那个当年兼采香港特色和今日上海角色的深圳又该何去何从?对深圳而言,这似乎是这座城市在其发展史上从未遇到过的难题,它突然像失去了定位,失去了方向,它的前路因而变得模糊不清、前景堪忧。
这30年里,有关深圳的关键词应当就是资本、交易、创业、财富,而它们贯穿了深圳发展的整个过程。可以这么说,深圳好比一个磁场,它吸引着全国各地有野心的青年(其中不乏后来成为商业传奇人物的)过来创业、奋斗、拼搏、成功和沉沦,这座城市也因此急剧成长膨胀,一天一个样地发展变化,并曾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和城市发展史的奇迹。仅就这一点,深圳之谜我们今天就破译得太少。简单地用狼性精神和重视研发去归纳深圳成功企业的特点,也明显有点不负责任。
1979年,深圳只有农机、酱菜厂等工厂26间,工业总产值6042万元。2006年,深圳已经是世界工厂,公司遍地林立,工业区、科技园区成片,蔚为壮观,在电子信息等诸多领域傲视世界。诞生了富士康、华为、中兴、创维、康佳、中集、比亚迪、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众多品牌企业,可谓百花齐放。而数不清的中小企业,则创造出深圳电子、服装、机械、珠宝、玩具、印刷、工艺礼品等在全国乃至世界诸多优势产业。
站在30年的历史高点上,回望深圳30年的历程,惊叹之余,我们不禁要问:即使在所谓触及特区存亡的激烈争论之中和之后,是什么力量激发出深圳经济快速增长的高速度?是什么魔力托起令全球瞩目的深圳?
由我这样一个在深圳走访过数百家企业的前财经媒体工作者角度看,真正推动深圳的是类似与当年美国西部牛仔拓荒和冒险行为的创业精神。这是推动深圳以惊人速度扩展增长的根本奥秘。深圳的秘密之一就在于不争论,或者说敢于忽略争论,先赚钱先致富。
1979年,深圳市成立,1980年,深圳被批准设立经济特区,此后,深圳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深圳成为国内解放思想、观念更新和改革重大举措的发源地。奖金激励、建筑招标、土地拍卖等一项项逼出来的改革举措由深圳人创造,推向全国。打破框框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这才是深圳的灵魂,深圳企业的共通核心竞争力。
邓小平他老人家在深圳划了一个圈,此后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奔向深圳,在这块冲破束缚的土地上创业,发挥聪明才智,敢闯敢干,奋斗拼搏,白手起家,创立了财富,成就了人生和事业。可以说,深圳是创业者的圣地。
从企业的发展历程和企业家的命运视角来表现一个城市的创业史,国内外都不多见,《春天的故事——深圳创业史1979-2009》(上卷)在历史的记叙形式上也是一种创新。从某种意义而言,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就是财富的积累过程,因此企业家的创业和企业的活动就成为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主流内容和主要元素。财富会改造一个人,财富繁荣会改变一个城市或者一个民族。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企业家们将城市、民族、社会的命运融入为一体。因此,深圳企业史就是深圳创业史。
不论从深圳还是从中华民族而言,过去的30年,都是风云激荡和激情四射的30年。中国在这30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许多人的命运在这30年里走向改变,特别是一群名不见经传甚至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从一文莫名变身财富不尽的企业家,当然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不论成功失败,他们都在这个时代刻下了自己的痕迹,为这个城市留下了佳话或者是噩梦。作者徐明天激情四射地指出:“深圳就是被这样一些无名之辈、草根、草莽、小人物、另类建造起来的。”
《春天的故事》用编年体的形式,每年一章,记述当年的人物、大事。每一年有一个主题,记录城市的经济、社会、制度、产业等方面的深刻变迁和上升。另外,徐明天既然要写一部“深圳创业史”,所以他在书中又在积极探寻深圳创业史的主线——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逐步向民营企业蜕变。大多数创业者,都在国有企业做过事,或在外资企业打过工,积累了原始资本,积累了技术、管理、市场等资源,自己创业,从小到大,做大做强。不难发现,深圳的创业生态图景与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长三角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很多不同,而这也正是深圳独到之所在。
对比起深圳的经济成就来说,深圳的研究以及深圳创业的研究还非常单薄。从这个意义上看,《春天的故事》迈出的一小步,相信将是推动深圳创业基因解剖、破译和传承的一大步。深圳和深圳的企业,需要更多的评说,更多的手术刀和更多的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