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虎首页 加入收藏夹  
 
内部论坛会员入口: 密码: 申请入会 | 访客留言 | 好文推荐
 斑竹推荐 More...
 
[NEW!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
[HOT!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
[NEW!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COOL!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
[COOL!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COOL!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
[COOL!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COOL! 河内:拥抱之难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
[NEW!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
[NEW!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COOL!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
[NEW!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NEW!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COOL!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站内搜索  
 
搜索类别:
关 键 词:
搜索类型:
 
 友情链接 More...
 
杰创达科技
 ·老亨的博客  ·薛涌评论
 ·王方每周评论  ·朗咸平先生
 ·半求地产评论  ·谢国忠先生
 ·贺承军建筑评论  ·陈志武先生
 ·王绍培的菜园  ·章星球文化本位
 ·新华网深圳论坛  ·南云楼
 ·财新网  ·沈宏非
 ·凤凰网  ·参和网
 ·天涯城市社区  ·洪晃找乐
 ·深圳新闻网  ·炎黄春秋
 ·奥一深圳  ·凯迪社区
 ·深圳之窗  ·商人王石
 ·中国选举与治理  ·尚书吧
 ·金心异南方评论  ·安妮宝贝
 ·公民陈绍华博客  ·王樽之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  ·张继合
 ·韩寒  ·中国新闻网
 ·张五常先生  ·FT中文网
 ·王受之先生  ·MBA智库
 ·刘家田

贾西津:什么是非营利组织?
作者:贾西津
来源:WWW.InterHoo.Com   类型:公民社会 ,      2009/1/23 18:35:12 点击5261次

 

非营利组织可以被定义为:在政府、家庭和企业之外的领域中,公民自发组建、志愿参与、自主管理的公益性或互益性的组织。比如各种民间的协会,公益基金会,民办非营利性的教育、医疗、养老机构等。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非营利组织经历了两次发展的高潮。第一次是在1980年代。王颖等人曾对浙江省萧山市社会团体在1980年代的发展进行过统计,据他们的调查,从1978年到1990年的12年间,该市的社会团体数量增长了近24倍。这个个案数据是整个中国1980年代社会团体蓬勃兴起的一个局部反映。据统计,至1989年,全国性社团增加到1600多个,是1978年的16倍;地方性社团则增加到20万,是1978年的33倍。

1989年,国务院颁布《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同时对社会团体进行了清理整顿。条例的颁布对社会团体的成立加以了更加严格的限制条件和要求,这使得在法律框架内的社会团体的数量增长趋于缓慢。至1998年底,全国性社团为1800多个,地方性社团为16.56万个。1989~1998年这十年间,在注册登记范围内的社会团体的数量增长虽不明显,但是在实际发展和分布结构上已经发生了悄然的调整。其一,分别依据《基金会管理办法》(1988年)和《外国商会管理暂行条例》(1989年),一批基金会和外国商会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基金会的发展促进社会公益模式的进一步转变。其二,在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各部门的体系之下,民办的学校、医疗机构、科技、文化场所等实体性服务机构发展起来。根据一些部门调查数据估算,在1998年《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出台以前,这些各部门下属的民办非营利机构的总量已经达到约80万家。其三,199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市场中自下而上内生出的社会自治空间,使得草根性民间组织的发展呈现出一个高潮。草根组织中的许多由于受到登记管理条件的限制,并没有以“社会团体”的身份存在,而是以单位挂靠、工商登记等变通的方式出现,但是从功能作用而言,它们同样构成了生长中的社会自治空间的一部分。

非营利组织的第二次较大发展时期是从1998年至今。这一阶段民间组织的发展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制度化建设。1998年至今的数年间,关于民间组织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出台。1998年修订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同年国务院发布《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开始将民办非营利的实体性机构纳入民间组织的登记范围,到2001年底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对各种类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了统一的登记确认。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出台,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2004年出台了《基金会管理条例》等,反映了各方面对民间组织的立法工作都在大力加强。第二个特点是多元化发展。这些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数量增长上,更重要的是类型愈渐多样化,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展,主要体现在:社会团体的类型更加多样;民办非企业单位大力发展;行业组织探索单独立法的发展途径;各种草根民间组织迅速生长;社区自治组织发展壮大;事业单位改革以非营利组织作为重要演进方向之一;其他各种新型的社会组织不断呈现。民间组织多样的发展和活跃状态体现了中国社会自主性的增长。可以认为,非营利部门发展的制度与组织环境正在逐步形成。据民政部的资料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各级社会团体16.8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4.6万家。

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发展和规范律师、公证、会计、资产评估等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展和规范各类基金会,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供自律性和诚信度。”这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带来了较好的契机。

发 表 评 论』『打 印 本 页』『关 闭 窗 口
 相关文章 全部相关文章... 
 
 - 自由是艺术的灵魂  - 贾西津:西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历程  - 公民自由及其限制--为什么应该慎
 - 社会企业:用企业家精神创新公益  - 贾西津:什么是非营利组织?  - “思想库”的特性与作用
 - 贾西津:中国公民社会图纲  - 贾西津:什么是公民社会?  - 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与前景
 - 贾西津:“非”政府、“反”政府、  - 美国:“民”如何“主”  - 公民意识以私权的名义崛起
 - 贾西津:中国民间组织管理体制概述  - 从非营利组织历史看中国民间社会特  - 贾西津:NGO专家
 - 贾西津:中国社会组织的历史  - 当前中国NGO的发展状况  - 印度非营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文章评论 全部文章评论...  
 
发 表 评 论
网上大名:  *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请不要超过500字)
*
验证码: 
       
  真情告白 |   | 访客留言 | 申请入会 | 民意调查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外贸B2C商城建设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98314号
本站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转载、合作或业务咨询邮箱:interhoo@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