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虎首页 加入收藏夹  
 
内部论坛会员入口: 密码: 申请入会 | 访客留言 | 好文推荐
 斑竹推荐 More...
 
[NEW!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
[HOT!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
[NEW!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COOL!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
[COOL!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COOL!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
[COOL!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COOL! 河内:拥抱之难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
[NEW!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
[NEW!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COOL!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
[NEW!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NEW!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COOL!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站内搜索  
 
搜索类别:
关 键 词:
搜索类型:
 
 友情链接 More...
 
杰创达科技
 ·老亨的博客  ·薛涌评论
 ·王方每周评论  ·朗咸平先生
 ·半求地产评论  ·谢国忠先生
 ·贺承军建筑评论  ·陈志武先生
 ·王绍培的菜园  ·章星球文化本位
 ·新华网深圳论坛  ·南云楼
 ·财新网  ·沈宏非
 ·凤凰网  ·参和网
 ·天涯城市社区  ·洪晃找乐
 ·深圳新闻网  ·炎黄春秋
 ·奥一深圳  ·凯迪社区
 ·深圳之窗  ·商人王石
 ·中国选举与治理  ·尚书吧
 ·金心异南方评论  ·安妮宝贝
 ·公民陈绍华博客  ·王樽之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  ·张继合
 ·韩寒  ·中国新闻网
 ·张五常先生  ·FT中文网
 ·王受之先生  ·MBA智库
 ·刘家田

佛魔同体的美国
作者:吴毅峰
来源:WWW.InterHoo.Com   类型:COOL! , 全球视野 , 国际社会 ,      2011/10/26 9:15:23 点击3584次

 

有人说,美国男人是婚前坏,婚后老实;而中国男人是婚前老实,婚后坏。这种情况与美中两国的立法程序一模一样。美国人立法前辩论激烈,立法后各方遵守;中国人立法前柔顺,立法后大家激烈辩论,然后偷工减料,修修补补,使很多法律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形同虚设。

  最近美国有两件事情与国会有关,也与中国有关。10月6日,美国参议院全票同意为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道歉;10月11日美国参议院以63票对35票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俗称《人民币汇率法案》。

  当两岸中国人分别在庆祝“辛亥百年”和“建国百年”之际,美国的这一手硬一手软让很多人感到有些雾里看花。其实,不少中国人不关心美国的立法程序,所以不明白这其中的奥妙。

  美国立法是一件相当严肃的事情,通过国会中参议院或众议院分别来提出法案,进行审议,听证和通过后,交由对方来审议,听证和通过,最后交由总统签署。如果总统不签署,则经国会全体会议的三分之二议员通过则法律生效。美国是一个分权和互相制约的联邦制国家。但是,这并不代表国会永远都是对的。拿《排华法案》来说,它于1882年通过,其实已经于1943年废除了。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签署废除法案的时候就说过:“国会和个人一样,也会犯错误。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过去的错误”。10月6日参议院通过的是一项决议案(Simple

  Resolution),不是共同决议案(Concurrent Resolution),也不是联合决议案(Joint

  Resolution),更不是法案(Bills)。美国众议院至今还没有对这项废除法案进行道歉。

  搞清楚美国的立法重点,人们就不会出现理解误区了。美国人当年出台《排华法案》的历史背景复杂,包括清朝的劳工在1868年《蒲安臣条约》的鼓励下前往美国受尽凌辱,与美国人发生严重的文化冲突。当时,美国内战刚刚结束,约翰逊总统继任。后来,格兰特总统和海斯总统执政期间清朝劳工和美国人的对立加剧。人们必须结合当时的背景看历史才完整。

  美国虽然分权,但是在很多问题上国会两院和总统是有默契的。《人民币汇率法案》的通过就说明了这种默契。不过,从2006年到现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也的确大幅攀升,幅度近30%。美国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让人民币自由浮动,不允许政府通过央行进行人为的调控。美中之间的汇率之战不局限于经济学上的范畴,更多的是政治上的一种博弈,中国必须谨慎。

  美国自从立国以来,就有一种远大的理想。诚然,美国人的理想在235年间也有很大的变化,比如从不结盟到结盟,比如从关心本国的利益到关心国际事务,比如从关心领土安全到关心国际人权的推广。今天的中国如果简单地说美国好或者不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美国把自己的核心利益与国际事务挂了钩;而中国依然把国家的核心利益简单而坚决地界定为领土完整和政权的稳定。美国的骨子里是反共的,这一点贯穿在它所有的国策中,中国必须明白。

  美国和中国打交道时间很长了,懂得中国国情。格兰特总统(第18任)卸任后于1879年来访过清廷;海斯总统(第19任)对华人有同情心,麦金莱总统(第25任)则对中国提出过“门户开放”政策。后来,美国帮助中国抗日,帮助中国对达赖进行“民主演变”,让他从神变成人,通过《与台湾关系法》提供武器给台湾,收留了大量疆独分子和异见人士,等等。

  可是,正是这个佛魔同体的美利坚却为中国培养了一位“民主前驱”孙中山。您说美国好吗?

 《联合早报网》

发 表 评 论』『打 印 本 页』『关 闭 窗 口
 相关文章 全部相关文章... 
 
 - 37年,深圳一直是个意外!  -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 平等、民主与西方的伊斯兰难题
 - 震惊!深圳或成“最不互联网的城市  -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数”  - 中国重蹈日本覆辙
 - 企业直播:风口将至,未来已来  -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 中国是否会爆发金融危机?
 - 深圳+香港,失去想象力了吗?  - 河内:拥抱之难  -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 民营经济之中国市场地位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学”理论  - 日本的中国通与中国的日本盲
 - 社会主义制度浅议  -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  欧洲的错误给亚洲的启示
 - 超级水网:巨大包袱?天大馅饼?  -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待乳声中  - 或许中国需要撒切尔夫人式的政治家
 - 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 没有粘结在一起的金砖
 - 从1814到2014:英美靠什么  -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穷人更多  - 丧钟为谁鸣?
 - 草根评价邓小平  -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 龙象共舞——中国和印度须直面的三
 -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中国要警惕塞浦路斯式陷阱
 - 救救孩子们吧!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 “国五条”的猫鼠游戏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中国对朝鲜必须旗帜鲜明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风骨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产葡萄酒登上英国王室御用酒庄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前海期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 中国学不了新加坡
 -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的改革  - 经济改革的核心经验和教训  - 衡量通胀,看科长指数
 -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街关注!  - 中国未来成功的民众基础  - 被中国一再误读的新加坡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参与踊跃  - 中国人大:全球富人最集中的议会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 中国高调和美国不干涉的外交姿态  - 中国的国际形象危机
 -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作吗?  - 中国崛起进程中最艰难的选择  -  中国在财富面前惊慌失措
 文章评论 全部文章评论...  
 
发 表 评 论
网上大名:  *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请不要超过500字)
*
验证码: 
       
  真情告白 |   | 访客留言 | 申请入会 | 民意调查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外贸B2C商城建设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98314号
本站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转载、合作或业务咨询邮箱:interhoo@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