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世界人口约70亿,在本世纪中会达到100亿,先进国家人口下降,第三世界国家人口爆炸,此消彼长,会造成人口的流动,先进国向第三世界引进人口,未来学家说这是人种的交融,是大同世界的先兆。
可以想象,下个世代,人类面对很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层层相因,像是污染,不再是局部问题,像烟雾,会飘散到邻国,大而广之会影响环球气候。再如禽流感,会随着人口流动传到别的地域。
食物、水源、能源,衣食住行,很多很多的问题,需要专家发挥创意去解决。就以交通来说,如何解决越来越繁忙的交通需求,成了多方的挑战。
城市设计师提出邻里的概念,让人们在小范围内活动,减少交通需求,也有人提出在家办公。
在新加坡,很多中产阶级都拥车,许多时候都是一个人使用,浪费汽油、占据公路和停车空间,许多人一天只驾上数十公里,行程只在数十公里范围内,有没有必要拥车是一个疑问。
于是很多工程专家提出不同的理念,好像不污染环境的电能车、铝制或化纤车身的轻型车、可折叠的一人小车。但是要把这些原型(Prototype)加以落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会面对传统阵营的抗拒,因为电能车对汽油厂商是一大打击,化纤车身影响对钢铁的需求,牵一发动全身,影响的是一连串的产业链和工作。
房子亦然,一些豪宅只住几个人,很是浪费,房子再大,每晚睡觉也不过是两三个平方米的床。我很欣赏旅店住房的设计,孤家寡人,二三十个平方米的空间足矣。
小公寓(Studio apartment)和家居办公室(Small Office Home Office,SOHO)更妙,香港和日本绘测师是这方面的高手,我很爱参观这类的小寓所,尤其SOHO,三四十个平方米的空间可以有卧房、客厅、书房、甚至厨房,它充分利用高处的空间做壁橱,巧妙地利用间隔,比方以推移式书柜划分卧房、客厅,沙发床一物两用,微波炉是厨房的主角。
电脑也扮演重要角色,它是电视、收音机、音响系统,光碟播放机的整合体,一架电脑取代了很多视听器材,大大地节省了空间。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更是了得,可以下载成千上万本书,一个小机子,能容下一个大书房也装不下的书本。
在新加坡为什么花钱养一辆车,面对种种的税收,什么拥车证、路税、保险、汽油税、公路电子收费、停车费,修车换零件,还包括了消费税。出门坐巴士地铁、高档一些坐德士,这么一来就可以节省很多资源。
为什么家里要弄个运动室,甚至游泳池,每天可能只你一个人在使用,公共运动室器材多、公共泳池宽敞,运动游泳更惬意。
有人的房子装修豪华,很好的视听器材、沙发和水床,但他经常出国,很少享用,倒是益了女佣和她的男“性”朋友。
未来世界,公用的概念会流行起来,人口多对土地的需求增加,但是我们不能无限度地开发树林做住宅区,做农牧场生产肉类食品。解决这些问题,须要创意,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意。
作者是新加坡联合早报新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