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虎首页 加入收藏夹  
 
内部论坛会员入口: 密码: 申请入会 | 访客留言 | 好文推荐
 斑竹推荐 More...
 
[NEW!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
[HOT!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
[NEW!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COOL!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
[COOL!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COOL!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
[COOL!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COOL! 河内:拥抱之难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
[NEW!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
[NEW!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COOL!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
[NEW!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NEW!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COOL!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站内搜索  
 
搜索类别:
关 键 词:
搜索类型:
 
 友情链接 More...
 
杰创达科技
 ·老亨的博客  ·薛涌评论
 ·王方每周评论  ·朗咸平先生
 ·半求地产评论  ·谢国忠先生
 ·贺承军建筑评论  ·陈志武先生
 ·王绍培的菜园  ·章星球文化本位
 ·新华网深圳论坛  ·南云楼
 ·财新网  ·沈宏非
 ·凤凰网  ·参和网
 ·天涯城市社区  ·洪晃找乐
 ·深圳新闻网  ·炎黄春秋
 ·奥一深圳  ·凯迪社区
 ·深圳之窗  ·商人王石
 ·中国选举与治理  ·尚书吧
 ·金心异南方评论  ·安妮宝贝
 ·公民陈绍华博客  ·王樽之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  ·张继合
 ·韩寒  ·中国新闻网
 ·张五常先生  ·FT中文网
 ·王受之先生  ·MBA智库
 ·刘家田

美驻华大使寒酸抵京,震撼国人
作者:东方日报评论
来源:WWW.InterHoo.Com   类型:HOT! , 中国视线 , 国际社会 ,      2011/8/16 10:22:05 点击2966次

香港东方日报发表评论称,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抵京履新,作为首位华裔驻华大使,骆家辉“衣锦还乡”对推动中美关系能否发挥积极作用有待观察,但他出现在北京机场时的“寒酸”场面已先声夺人,让中国人心里五味杂陈。

  镜头里的骆家辉,双肩挎着背囊,脚穿休闲皮鞋,身后同行的妻子和三名子女,亦是手提肩扛各自的行李。除了几位美方陪同人员,没有正儿八经的欢迎场面,更不见前呼后拥的接待和保安人员。据称,骆家辉发现大使专用的加长版凯迪拉克轿车只能坐夫妇二人,便带着一家人坐上后面一辆七人商务车。

  有媒体调侃,这样的场面就如同“一个普通华人带着家人度假归来”。在中国老百姓眼里,就算内地一个九品芝麻官都算不上的小村长出门,派头都要比这位美国大使牛。强烈的反差,引起了民众热议。

  官场文化 中美殊异

  在中国,官员不论是下基层还是出访,莫不前呼后拥,前有警车开道,后有下属护送,还有大批传媒跟随采访,其阵势之大,威风之盛,比过去皇上出巡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早前提及两件难忘的事。有次在某机场看到一位县委书记出国考察,竟有三四十位下属送行,“县太爷”喳喳呼呼,目中无人,在场旅客十分反感。另一次,他在意大利某小镇出席一个国际性会议,有位像邻居大妈一样的老太太独自进门,礼貌地对他点点头后坐在旁边。会后一打听,才知道她竟是荷兰女王,简直匪夷所思。

  中国官场弥漫着追求大排场、大气势、大派头、大规格、华而不实的歪风,“三公消费”尾大不掉,官员贪图享乐,追名逐利,不仅劳民伤财,更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近年来,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为所欲为,一言九鼎,讲排场,比阔气,作威作福的官员,最终因贪腐罪行曝光而丢官的,可谓数不胜数。

  美国驻华大使比普通人还要普通,反衬出中国官场的骄奢淫逸,官员的不可一世。中美官场文化的差异,体现了价值观的差异,孰优孰劣,国人自有判断。

  美国人不会因自己驻华大使的“寒酸”而觉得丢脸,中国老百姓也不会因为自己一个村官的派头比骆家辉还大而觉得长了面子。骆家辉这个黄皮白心的“百分之百美国人”,并无辜负奥巴马总统重托,旗开得胜,先将了中国政府一军。

发 表 评 论』『打 印 本 页』『关 闭 窗 口
 相关文章 全部相关文章... 
 
 - 37年,深圳一直是个意外!  -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 平等、民主与西方的伊斯兰难题
 - 震惊!深圳或成“最不互联网的城市  -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数”  - 中国重蹈日本覆辙
 - 企业直播:风口将至,未来已来  -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 中国是否会爆发金融危机?
 - 深圳+香港,失去想象力了吗?  - 河内:拥抱之难  -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 民营经济之中国市场地位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学”理论  - 日本的中国通与中国的日本盲
 - 社会主义制度浅议  -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  欧洲的错误给亚洲的启示
 - 超级水网:巨大包袱?天大馅饼?  -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待乳声中  - 或许中国需要撒切尔夫人式的政治家
 - 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 没有粘结在一起的金砖
 - 从1814到2014:英美靠什么  -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穷人更多  - 丧钟为谁鸣?
 - 草根评价邓小平  -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 龙象共舞——中国和印度须直面的三
 -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中国要警惕塞浦路斯式陷阱
 - 救救孩子们吧!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 “国五条”的猫鼠游戏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中国对朝鲜必须旗帜鲜明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风骨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产葡萄酒登上英国王室御用酒庄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前海期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 中国学不了新加坡
 -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的改革  - 经济改革的核心经验和教训  - 衡量通胀,看科长指数
 -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街关注!  - 中国未来成功的民众基础  - 被中国一再误读的新加坡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参与踊跃  - 中国人大:全球富人最集中的议会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 中国高调和美国不干涉的外交姿态  - 中国的国际形象危机
 -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作吗?  - 中国崛起进程中最艰难的选择  -  中国在财富面前惊慌失措
 文章评论 全部文章评论...  
 
 
  评论者: 0000
    薛涌:骆家辉需要挑战中国式的种族主义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抵京履新,引起不小的轰动。作为首位华裔驻华大使,本该“衣锦还乡”的他,却“寒酸”入京,其平民做派和前呼后拥的中国官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要宣示“美国价值”以及美国的“软实力”,似乎没有比这样的开局更有效的了。不过,骆家辉还必须面临一个更大、更长期的挑战。那就是清除中国式的种族主义。

  中国人喜欢把到海外居住的华裔叫“二等公民”。在骆家辉就任之前,百岁老人杨绛的一段话被广泛报道:“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钱钟书、杨绛夫妇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罕见的奇人,对西方文化也相当熟悉。杨绛说这种话,当然有相当的影响力。但是,钱杨夫妇的西方经验,主要限于二战以前。当时在整个西方社会,确实有着对东方人强烈的种族歧视。一位史学前辈告诉我,包括陈寅恪在内的许多史学前辈,游学哈佛时都住在同一栋房子里。因为当时肯租给他们房子的就那么一家房东。说那时中国人是“二等公民”,千真万确。

  但是,二战后西方在这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所谓“中国人是二等公民”这样的话,美国的白人是不会说的。为什么?这叫种族歧视。你敢说这话,工作和事业还要不要?朋友还要不要?上网查一下就知道,骆家辉出生那年,中国人(即所谓华裔)在美国人口中占0.1%。但占成功人士的比率至少大十几倍。即使是他们那代人,也是在种族歧视中长大的,只是境况比二战前大为改观。特别是民权运动后,种族歧视如果不是非法,至少也属于“政治不正确”。所以骆家辉一代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远比一般的美国白人成功。到了今天的华裔孩子,即使骆家辉那代人所受的歧视大多也已不太能想象了。与此同时,华裔的比率已经在美国人口中提高了十几倍。下一代华裔在美国社会的成就,恐怕是现在这代人很难想象的。

  然而,许多中国人还按照老黄历生活。这里有多重原因。首先,自鸦片战争以来长期屈辱的历史,使中国人有着严重的“受害者情结”。虽然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秩序的受益者,中国人还习惯从受害者的角度想问题,似乎凡事都是中国受欺负。中国人在西方生活也肯定会被欺负。第二,这种受害者情结,刺激了“大中华沙文主义”的傲慢,乃至对于中国人选择在别的国家生活感到难以接受。1996年的一次国际学术活动,我亲眼看见一位来自中国的教授,无法理解一位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博士生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中国人歧视海外华人

  我那时在美国学习刚两年,对两头的心态多少都有些理解:中国开放不久,即使是这位常出国的教授,见到的第二代华裔美国人也不多,不能想象一个顶着中国姓氏、黄皮肤的年轻人怎么会觉得自己不是中国人。第二代华裔,在常青藤很集中,我已经接触了不少。他们在美国土生土长,不会说中文。而且他们长大的时代中国比较封闭,父母不会像我们这代人一样带着孩子到中国过暑假,中国认同就更少。更不用说,他们那代种族歧视比现在厉害得多。他们一天到晚抗议白人不把他们当美国人。所以,有时你如果流露出他们不是美国人的看法,他们会很不快。我当时坐在两人中间,直接感受到了气氛的紧张。还好,什么都没有爆发。大家的教养都很好。但是我还是出了身冷汗。

  不过,这种好教养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有时中国式的种族主义会以最赤裸裸的方式爆发。以下是央视著名主持人杨锐的微博:“五年前,我去美国使馆采访美国前司法部长,遇到长得很丑的一位二鬼子,她搬了一张巨大的沙发给部长,她的美国主子,而只给我摆了一张小椅子在对面,靠,我像个被告席上的,当时就跟丫翻脸了,我说你必须给我找来一样大小的沙发,她说没有,后来我坚持把五星国旗放在我身后,我是一个大国的主持人。”

  根据这位“大国主持”的自我介绍,他是“04年央视十佳主持人,英语频道唯一金话筒最佳主持人,创办Dialogue和Global Debate,并主持New Money”,可见其影响力。在美国住过几年的人都知道,如果美国哪家电视著名主持人敢这么对华裔说话,肯定立即丢掉工作。但是在中国,这种对黄皮肤的歧视则一直畅通无阻。

 

 当然,更深层的原因,还是许多中国人自己的生活不如意,看到明明应该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在外面能挺直腰杆做人,就心理不平衡,有一番阿Q式的苦涩。我1994年离开中国后确实尝到过一次当“二等公民”的滋味。那是1996年暑期学术活动时到中国。我属于耶鲁团队的一员,很受到些特别照顾,从来没有感觉到在中国别人会对我这么客气。不过,有一次人家确实不客气了。那是在上海接待单位的楼里乘电梯。同行的是耶鲁社会学系主任。当时我虽然刚刚进硕士班,但她一直把我当朋友相待,我们还是邻居,大家彼此很随便。等电梯门打开,本来站在她前面的我刚想走出去,接待单位的领导暗暗地用一直手狠狠把我顶住,保证让她先走。我当时一股火上来:我知道让领导先走、让外宾先走的规矩,但现在我又不是你单位的了,而且还是外面来的客人,凭什么管我?但看看那位笑眯眯的系主任朋友,天真地全然不知道暗中的这些小动作,我要发作,岂不让她尴尬?还是帮朋友维持一些合作关系吧。不过,啥是“二等公民”,这一课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当然,由此也理解了中国人总把在美国的中国人看成“二等公民”的道理。

  世界在变,中国人的观念不管多么顽固,也要跟着变。在20年后,中国人将面临着一代远比骆家辉更成功的美籍华人。他们甚至可能作为美国的领袖出现。华人乃至亚裔,在美国的政治中,也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选民。他们对“二等公民”、“二鬼子”这样的称呼还能忍耐多久呢?希望骆家辉能以自己的亲身经验,扫荡这种中国式的种族主义。这对于未来的中美关系,也绝非是件小事。

作者是美国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发表日期:2011/8/24 11:06:01     [来自: 112.95.*.* ]
 
发 表 评 论
网上大名:  *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请不要超过500字)
*
验证码: 
       
  真情告白 |   | 访客留言 | 申请入会 | 民意调查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外贸B2C商城建设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98314号
本站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转载、合作或业务咨询邮箱:interhoo@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