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虎首页 加入收藏夹  
 
内部论坛会员入口: 密码: 申请入会 | 访客留言 | 好文推荐
 斑竹推荐 More...
 
[NEW!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
[HOT!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
[NEW!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COOL!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
[COOL!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COOL!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
[COOL!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COOL! 河内:拥抱之难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
[NEW!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
[NEW!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COOL!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
[NEW!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NEW!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COOL!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站内搜索  
 
搜索类别:
关 键 词:
搜索类型:
 
 友情链接 More...
 
杰创达科技
 ·老亨的博客  ·薛涌评论
 ·王方每周评论  ·朗咸平先生
 ·半求地产评论  ·谢国忠先生
 ·贺承军建筑评论  ·陈志武先生
 ·王绍培的菜园  ·章星球文化本位
 ·新华网深圳论坛  ·南云楼
 ·财新网  ·沈宏非
 ·凤凰网  ·参和网
 ·天涯城市社区  ·洪晃找乐
 ·深圳新闻网  ·炎黄春秋
 ·奥一深圳  ·凯迪社区
 ·深圳之窗  ·商人王石
 ·中国选举与治理  ·尚书吧
 ·金心异南方评论  ·安妮宝贝
 ·公民陈绍华博客  ·王樽之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  ·张继合
 ·韩寒  ·中国新闻网
 ·张五常先生  ·FT中文网
 ·王受之先生  ·MBA智库
 ·刘家田

日本地震改变世界
作者: 谢国忠
来源:WWW.InterHoo.Com   类型:智囊团 , NEW! , 全球视野 , 国际社会 ,      2011/3/30 21:13:01 点击2526次

  全球经济将会更加依赖化石燃料,惟一出路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 

  日本9.0级大地震将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增加通货膨胀压力:一,日本央行实行货币扩张政策;二,汽车和电子产业的供应链中断;三,对石化燃料的需求上升。日元今年可能会出现大幅贬值,这也将会给其他亚洲货币带来巨大压力。

  从长远来看,地震破坏了核电工业的声誉。无论核电站设计的多么完美,突发事件和人为错误总是会带来巨大影响。当核电站发生问题,后果就将会是长期的,灾难性的。

  尽管很多政府官员声称民众不必担心,中国还是应该无限期停止核电发展计划,并关闭靠近人口中心的现有核电站。

  全球经济将无限期地依赖化石燃料。其高价将在未来几年使通胀持续居高不下。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削减消费,是未来发展的惟一途径。

  精英主义失败

  灾后,日本人的冷静和秩序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东京,外国人的大批撤离与当地居民的平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对于供应短缺的担忧是那么的显而易见,日本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还是有秩序地排队。

  与日本人出色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领导层再次显示出了自己的无能。日本是一个领导力很差的国家。该国经济的长期下滑就要归咎于这一点。当这种无能应用于核问题,后果可能就会让这个国家终结。

  谁是日本的统治阶级?世界不断见证日本政府的频繁更迭。这给世界留下了不稳定的印象。在现实中,是日本的官僚阶层在统治这个国家。日本官僚是一个非常稳定的阶层。到了一定年纪,他们就会在东京电力这样导致了核危机的公司的高级职位上退休,这种制度被称为“高官空降”。

  从理论上说,日本的官僚阶层应该是这个国家最优秀、最聪明的一群人。官僚阶层的高级人员几乎全部是从东京大学毕业的。他们较之民众的优越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他们的记录却不足以支持他们的这种威信。就产业规划而言,通产省主导的官僚阶层可能没有任何贡献。

  在过去20年里,这个统治阶层的无能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将日本带入了20世纪80年代的巨大泡沫,直到现在还无法走出泡沫之后的萎靡状态。为什么日本人民不推翻这样的统治阶层呢?

  日元面临重估

  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日元在地震发生后不断飙升。理由就是,日本企业将会为了国家重建抛售外国资产而购买日元。因此,日元首先会飙升。如果金融市场是完全垄断的,这种战略是有用的。但是日元市场如此巨大,怎么会是完全垄断的呢?原因就是利率太低,长期持有日元基本上不需要任何成本。因此,投机者都有机会等到最后一分钟,迫使日本企业到了迫切需要的时候再购买日元。

  七国集团干预市场来降低日元价值。很多人认为这是反市场的,在长远看来是不利的。这种疯狂的观点在世界有着大批追随者。金融市场已经演变成了一个赌博获利的体系,原因就是流动性过剩。那么多有钱而又无事可做的人聚集起来创造了这样一个游戏,从无知或行动缓慢的人身上获利。该系统的起源就是央行倾向于用印发货币的方式刺激经济。这种做法导致了国际金融体系里流动性的大量聚集。当体系在2008年崩溃时,世界各国政府又以挽救经济的名义将其保释出来。

  当一个国家像日本这样失去如此大量的财富,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货币就会贬值以反映减少的财富。就短期动态而言,这样的市场情况在一个合理,有竞争力的市场上是不会出现的。日本银行现在拿出了大量资金来支持经济。当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供应增加将导致日元贬值。如果人们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即使在几周内因为日本企业资金回流导致日元价值激增,现在囤积日元也是毫无意义的。日本银行可以暂时借钱给日本企业,让它们可以逐步将国外资产兑换成日元。

  美元兑日元汇率如果今年达到100,我将毫不惊讶。经济损失额可能基本上相当于日本的外汇储备总量。生产的中断可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削弱日本出口。由于核电站关闭,日本需要进口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才能保证经济的运行。日元的基本面已经大大削弱。日元价值应该反映新的现实。

  日本地震带来了2011年的第三场通胀。澳大利亚洪水将会严重影响粮食供应。中东变革增加了油价风险溢价,并可能导致接下来几个月石油产量的减少。日本地震增加了货币供应和对石油的需求,降低了制造业产出。

  “冲击”这个措词似乎暗示其只是短暂现象。我们可以等到其影响显现吗?故事没有那么简单。通胀长期来看是一种货币现象。资金多快可以转换成通胀需要视情况而定。冲击加速了资金转换成通胀的过程。

  在某些情况下,这三次冲击也延迟了货币紧缩政策,增加了货币供应。日本央行可能会将重建费用的一大部分货币化。日本政府的债务已经达到了GDP的225%。市场可能没有能力吸收如此巨大的日本政府债券增量。日本央行不得不吸收很大一部分才能稳定日本政府债券市场。如果日本政府债券利率上升,那么国债利率成本可能就会让日本政府破产。因此,日本央行必须通过购买来维持利率处于较低水平。

  当日本央行通过购买维持住了日本政府债券利率,无疑将会令日元贬值。日元需要迅速大幅贬值,事后再缓慢升值。日本政府债券投资人在日元贬值时没有时间做出反应,事后,因为日元升值将补偿低利率又没有动机抛售。

  日元将迅速贬值,再缓慢升值,这与过去迅速升值缓慢贬值的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2011下半年美元兑日元汇率激增至100,我对此将完全不会感到惊讶。通胀冲击最终会改变市场对美联储利率政策的期望。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美元兑日元汇率就会出现这种变化。

  核电丧钟

  出于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原因,我以前一直都是核能的坚决支持者。发展中国家占全球人口的80%。如果他们的经济发展需要消耗掉跟发达国家同样多的能量,地球将无法承受。后果将严重到无法考量。核能是两害取其轻,因此值得一试。福岛事件改变了我的想法。

  福岛危机提醒我们:人为错误可能会比全球变暖更早灭亡世界。在核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几乎不可能消除人为错误。尽管中国领导人一再向人民表示中国的技术更加安全,我却不断想到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世界最高的交通事故率,以及很多商品普遍的质量问题。再想象一下中国的核电站,这让我惊恐万分。中国已经暂停核电工业的发展。这是正确的决定。实际上,所有靠近人口中心的现存核电站都应该尽快关停。

  福岛事件将会改变其他国家的核计划。全球经济在接下来的几年将会更加依赖化石燃料。这将会加快环境的恶化和成本的上升。对世界来说,解决办法就是减少消耗,而不是寻找替代品。这就意味着要改变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

  中国的发展是十分耗能的,因为它是出口和投资拉动型。中国的能耗和美国相当,但产出只有美国的40%。美国在能源使用方面已经是相当浪费了。这表明了中国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这是不可持续的。或者政府改变其政策,或者市场迫使中国做出改变。中国的石油进口在未来十年可能会超过美国。在油价达到每桶200美元时中国就会出现贸易赤字。由此产生的贬值压力可能会导致整个国家瘫痪。最好是能自愿做出改变,而不是被市场迫使改变。

  在过去20年的全球化浪潮中,全球分工已经变得相当完善了。通常,一个产品会由许多个国家共同制造。除了更细致的劳动分工,准时制管理体系已经被普遍采纳以节约库存成本。两者的结合使得全球经济很难应对类似日本地震这样的供应链冲击。日本专门从事许多电子和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其供应链的中断可能会导致很多大众产品的短缺。

  因为核能已经占到了日本电力供应的30%,核电站的关闭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将会影响日本的制造业。并且,核辐射使得情况更加复杂。这很可能将削弱日本农产品的出口。我们不知道其他国家对这种辐射颇高但又尚未达到危险水平的制造产品会做出何等反应。

  供应链中断通常是短暂的。其通胀效应也会很快消失。但是这次日本的情况不同。30%电力供应的中断使得这种冲击对很多行业的影响时间会更长。核污染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其通胀影响也将持续下去。

  日本核灾难将会减缓或严重削弱世界各国核能工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将会推高化石燃料的价格。惟一出路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减少能源需求。

    本文来源于财新《新世纪》 2011年第12期 出版日期2011年03月28日 作者为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经济学家

发 表 评 论』『打 印 本 页』『关 闭 窗 口
 相关文章 全部相关文章... 
 
 - 37年,深圳一直是个意外!  -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 平等、民主与西方的伊斯兰难题
 - 震惊!深圳或成“最不互联网的城市  -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数”  - 中国重蹈日本覆辙
 - 企业直播:风口将至,未来已来  -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 中国是否会爆发金融危机?
 - 深圳+香港,失去想象力了吗?  - 河内:拥抱之难  -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 民营经济之中国市场地位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学”理论  - 日本的中国通与中国的日本盲
 - 社会主义制度浅议  -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  欧洲的错误给亚洲的启示
 - 超级水网:巨大包袱?天大馅饼?  -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待乳声中  - 或许中国需要撒切尔夫人式的政治家
 - 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 没有粘结在一起的金砖
 - 从1814到2014:英美靠什么  -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穷人更多  - 丧钟为谁鸣?
 - 草根评价邓小平  -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 龙象共舞——中国和印度须直面的三
 -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中国要警惕塞浦路斯式陷阱
 - 救救孩子们吧!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 “国五条”的猫鼠游戏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中国对朝鲜必须旗帜鲜明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风骨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产葡萄酒登上英国王室御用酒庄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前海期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 中国学不了新加坡
 -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的改革  - 经济改革的核心经验和教训  - 衡量通胀,看科长指数
 -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街关注!  - 中国未来成功的民众基础  - 被中国一再误读的新加坡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参与踊跃  - 中国人大:全球富人最集中的议会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 中国高调和美国不干涉的外交姿态  - 中国的国际形象危机
 -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作吗?  - 中国崛起进程中最艰难的选择  -  中国在财富面前惊慌失措
 文章评论 全部文章评论...  
 
发 表 评 论
网上大名:  *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请不要超过500字)
*
验证码: 
       
  真情告白 |   | 访客留言 | 申请入会 | 民意调查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外贸B2C商城建设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98314号
本站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转载、合作或业务咨询邮箱:interhoo@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