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大陆最近数年的高速发展与惊人变化,中国人本身可能总是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而像我们这些海外华人,一两年左右看上一次,那种对比以后的变化才愈发显得眩人耳目。这其中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年初第一次坐上了高铁,让我有了直观的印象,其中的方便与快捷,只有那些深受过去交通不便之苦的人才能体会。
然而,我知道对于高铁,民间的负面反应颇为不少。诟病最多的就是其票价之高昂,并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中国铁道部的垄断经营。姑且按下此一问题不表,也不考虑目前大量投资这项基础设施,对于当前经济的作用,仅就战略上着眼,大陆当局在数年内投入巨资,集中建设高速铁路,无疑具有深远影响,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超过很多普通民众的切身考虑之外。
连结中国国内及世界的纽带
中国是一个幅员无比辽阔的大国,少年时我经常坐着时速一百来公里的普通火车在这片大陆穿行。有时坐上好几天,看着窗外的气候带逐渐变迁,地形与地貌也逐次变动,食物、衣着,甚至语言、习俗乃至人种都在变化,这真是一片浩瀚的大陆气象。然而,我也看到了因为地域的隔绝,而导致的经济、文化的割裂;只有交通,便利快捷的交通才能改变这一切,而其中最具有战略意义的无疑是铁路。
我记得当青藏铁路修通时,印度当局就对此深为担忧,因为这条铁路不但使中国军队的投送能力极大加强,也使西藏与内地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就长远而言,还会加强尼泊尔与孟加拉国同中国之间的联系。更不要说更具有战略意义的高速铁路了,它可以将这块目前发展相当失衡,而显得有点支离破碎的大陆串成一体,并极大地改变中国内陆的政治与经济文化版图。
中国政府还计划修建由中国经新疆到中亚和北欧;经东北、西伯利亚到西欧;经昆明到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直至我居住的新加坡等地的高速铁路网,其中所表露出来的战略层面上的考虑更是跃然纸上。通过这个高速流动的血脉,整个大陆内部,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就有了相对紧密的联系,这就像一颗恒星,通过这个有形的网络,将周边的星球吸附到了自己一体。所以,我们可以设想在一二十年后,这条条高速铁路所延伸之处,都是中国对外影响的扎根之所。
高速铁路替代飞机的战略考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方面的进步还是无法掩盖飞机工业的严重落后。由于各种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陆的飞机工业一直停滞不前,以至于今日整个民航和军用航空领域,一直严重依赖进口。然而航空工业与其他工业并不一样,它是具有战略价值的一个工业领域。尤其是最近十几年来,中国国内民航业的极大发展,估计未来二十年可能仅仅国内航线,就需要数千架客机。而这些飞机的采购源头,都被欧美的波音、空客等数家航空业巨头所垄断。
虽然中国最近已经幡然悔悟,开始了自己的大飞机项目,但是远水不解近渴,最为理想的替代,就是国内相对较有生产能力的高速铁路。这一方面既可以加快国内人员与物流的流通速度,另一方面又可以培植出一个全新的产业链,而在战略上又没有受制于人,将大量的资源消耗在资助自己的战略对手之上,实在可谓是一石多鸟。如果中国能将这项技术出口海外,去参加国外的高铁建设,这更是不期而至的额外红利。
电力能源vs石油能源的又一重战略考虑
中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尚有一个重要的战略意义经常为人所忽视,即中国本身的能源结构特点的制约。中国大陆的能源有一个鲜明特点:即多煤、少油、缺气。其主要的能源基本都是煤,而缺少目前汽车、飞机等需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尤其是在高速发展了二三十年以后,中国对于石油及天然气的严重依赖,已经使自己在战略资源的占有上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所以,以高铁这种消耗电力,且具有巨大运输能力的战略投送工具,来替代消耗大量自己并不具备的石油制品的飞机,就更具有战略上的价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中国对于石油的严重依赖。更不用说高铁比飞机对于环境而言,更具有相对优势,而这点对于在环境问题上已然受到极大挑战的中国更有吸引力。
高铁在战略上具有以上诸多优点,在中短程国内运输(两千公里以内),时间上比飞机更有优势,较飞机更不容易受异常气候影响,而且运输量之大也非飞机所能比,这些都对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具有极大的好处。然而,一些细节依然会决定整个系统工程的成败,比如运费高、管理水平低、垄断严重等等,可能都会对高铁的未来添加上一些未知数。虽然如此,我还是相信高速铁路能给中国的未来发展插上一对飞行的翅膀。
作者是新加坡佛学院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