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原居于香港,现于南洋理工大学作为期一年之交换生,至今居于狮城已达数月,期间略作狮城与香港之比较,且容我稍作分享。
初抵南大之时,深为南大学生之勤奋上进而惊讶。甫开学日余,校园内外之长椅,餐厅充斥埋首研读之学生。这在香港简直是不可思议之事!笔者在香港所读之大学已属数一数二的学府,然而,若论学生自觉奋发向上之气氛,蔽校学生实不及南大,这实令笔者汗颜。
深思一层,由何原因驱使南大学生如此奋发?又由何因素使香港学生不如彼?笔者以个人的观察,以及询问南大教授公共政策的老师,得出一结论:危机及希望。
香港实在是一块福地,非言其背靠中国之地利,无大型天灾之时,或繁荣兴盛之外表,乃曰:香港一地实长久有他者支撑。在殖民地年代,香港人几乎无需过问国土安全,因其有英国这强大的后盾;及后回归,后盾变成中国,可谓更形强大。由此,香港一直以来的角色,不过像是被大人拥在怀里的小孩,无须考虑任何安全问题,香港人只管赚钱,享受太平盛世的纸醉金迷,奋斗与否仅属个人选择。
相反,狮城非仅一城,它亦是一国,且是四临狼虎强邻之小国。自从马来西亚独立而来,新加坡人天天如坐针毡,那时害怕邻居中断供水,这时忧心资源危机。
故此,李光耀先生曾言:“我们必须在区内领先诸国,否则将有危国之虞。”此言甚当,一无天然资源,二周有强邻,新加坡人若不奋发使其成为区内一等一之人材,则狮地再无凭藉,国运亦难继续,故国民有必须奋发之实际需要。
再观香港。数十年前,港人以勤奋务实闻名于世,此言实不差。然而时移势易,近代的港人已不复当年。究其转变,社会环境的变化乃是主因。早年之港人,辛劳过后必定会获得回报,今天奋发多一点,明天家里的面积就大一点,且社会流动性高,“白手兴家”,“布衣宰相”并非难事;然而今天之香港,社会流动性几近闭塞,无数巨型企业垄断市场,年轻人若想创业?说不定明天便被大财团控告侵权!
此外,香港楼价之高世界闻名。亿元坡币的住宅并不罕见,即使是仅供容身的窝居,年轻人也要工作个十余年才能付“首期”,然后一辈子被房债压得喘不过气来。而这也是仅就香港的年轻才俊而言,才能一般者,不是在金融界,专业界里工作的年轻人,买楼简直是天方夜谭。
今天,香港年轻人头上的天空是:极难创业、难以自开领域的社会;像珠峰般高的房价,令人绝望的资本主义。身处这样的社会,香港年轻人实难有对前途的希望,难有为前途奋斗的拼劲。
反看狮城。姑勿论社会流动性,盖笔者于此尚未有深彻了解。单就住房经济而言,狮城政府实在功德无量。笔者曾观狮城住房的资料,了解狮城之住房大多为政府所建,由私人地产商建造的私房并不占多。
故此,政府控制房价得宜,新加坡年轻人购房置业并非难事,购房供款,对一般中产收入而言,不过五分一左右(甚至更少)。
从香港人角度观之,新加坡的房屋简直像是政府大赠送般!由此,狮城人能安居,前提既足,乐业自然随之而来。安居乐业,对家庭的未来充满希望,此岂非最大的奋斗因素?
狮城与香港长久乃竞争之兄弟,两者理应各擅其长。然而,仅就两地年轻人之奋发向上之气象而观之,狮城人实胜一筹。此非偶然,乃由狮城人之危机感,及政府所提供的安居德政而来。望狮城人珍而重之,勿失此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