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虎首页 加入收藏夹  
 
内部论坛会员入口: 密码: 申请入会 | 访客留言 | 好文推荐
 斑竹推荐 More...
 
[NEW!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
[HOT!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
[NEW!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COOL!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
[COOL!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COOL!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
[COOL!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COOL! 河内:拥抱之难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
[NEW!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
[NEW!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COOL!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
[NEW!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NEW!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COOL!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站内搜索  
 
搜索类别:
关 键 词:
搜索类型:
 
 友情链接 More...
 
杰创达科技
 ·老亨的博客  ·薛涌评论
 ·王方每周评论  ·朗咸平先生
 ·半求地产评论  ·谢国忠先生
 ·贺承军建筑评论  ·陈志武先生
 ·王绍培的菜园  ·章星球文化本位
 ·新华网深圳论坛  ·南云楼
 ·财新网  ·沈宏非
 ·凤凰网  ·参和网
 ·天涯城市社区  ·洪晃找乐
 ·深圳新闻网  ·炎黄春秋
 ·奥一深圳  ·凯迪社区
 ·深圳之窗  ·商人王石
 ·中国选举与治理  ·尚书吧
 ·金心异南方评论  ·安妮宝贝
 ·公民陈绍华博客  ·王樽之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  ·张继合
 ·韩寒  ·中国新闻网
 ·张五常先生  ·FT中文网
 ·王受之先生  ·MBA智库
 ·刘家田

美国政治:反精英主义PK“常春藤专政”
作者:于时语
来源:WWW.InterHoo.Com   类型:COOL! , 全球视野 , 重商主义 ,      2009/8/20 4:52:12 点击2928次

 

  美国政界新近两大要闻,无过于“共和党新星”、去年总统大选中麦凯恩的搭档萨拉·佩林突辞阿拉斯加州州长职位的风波,以及奥巴马总统提名的第一名拉美裔大法官人选索托马约尔在参议院的提名听证会。

  两桩新闻的要角凑巧都是女士,体现了美国妇女社会地位的上升。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两位女强人反映了共和、民主两党的不同社会基础和政治哲学的抗衡。

  佩林代表的是最近二三十年来共和党最主要的草根基础--大城市地区之外、教育程度不高的白人和保守派基督教徒,以及这些选民中强烈的白人民粹主义和反精英主义。佩林在她的辞职演说中对美国主流媒体和华盛顿政治圈的攻击,迎合的正是这样的下层白人心态。

  对比之下,索托马约尔是波多黎各移民的女儿,在纽约布朗克斯贫民区长大,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本科,最后在全美最难考进的耶鲁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像奥巴马夫妇一样,她代表了新一代的民主党上层精英:城市居民、少数民族和常春藤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

  这一情形反映了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社会上升机会(upward social mobility)的演变,这期间推动美国多元化的两大重要社会机构是军方和常春藤名牌大学。军方的多元化与二战之后“好男不当兵”的社会趋势有关,前国务卿鲍威尔将军是个典型例子,此处不论。

  与军方一样,常春藤名牌大学多元化的首要因素是重视“凭才择人”(meritocracy)原则。其次则与军方对少数民族开放有被动因素不同,美国名牌大学受平等意识强烈的知识界领导,相当主动地贯彻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积极招收少数民族和妇女中的佼佼者。几十年下来,常春藤名牌大学由此向美国“上层建筑”输送了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和妇女精英人士,奥巴马夫妇、希拉里·克林顿(希拉莉)和索托马约尔是杰出例子。

东北部精英恢复主导  

  笔者数次指出,奥巴马上台意味着东北部精英恢复主导美国,他的“常春藤内阁”是个明证。《纽约时报》的保守派专栏作家布鲁克斯(David Brooks)新近如此形容“我们今天的统治阶级”:在常春藤学校受的教育,主张凭才择人,小心谨慎而又野心勃勃;来自SAT高分考生(SAT是美国大学入学标准考试),开放和多元。

  按照这样的总结,时下的美国简直可说在实行“常春藤专政” 。这样的精英主义领导,尤其是其中的少数民族多元成分,自然引起美国中下层保守白人的被排斥悲情和种族主义反弹,尤其是精英知识分子主张照顾少数民族的平权法案,被保守主义的白人尤其是教育程度低下的男性白人视为“逆向歧视”。转学多次才勉强在一家三流州立大学毕业的佩林,成为这种反精英主义的自然领袖。

  笔者已经指出:民主党的卷土重来不仅没有造成共和党向中间靠拢,反而因为区域化更加右倾,黑人和拉美裔人口比例远低于美国平均水平的阿拉斯加州的州长佩林,因此成为共和党内呼声最高的2012年总统候选人。在她宣布辞去州长职位之后,居然有71%共和党选民支持她参选总统。

  与此同时,明知无法在民主党绝对多数的参议院击败索托马约尔的大法官提名,共和党保守派还是加强了对她的攻击,而平权法案导致的“逆向歧视”成为其中的重要题目。《旗帜周刊》新近甚至声称索托马约尔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优异成绩,也是出于平权法案对少数民族的照顾。

  但是草根之外,共和党上层不乏常春藤精英。就以曾煽动利用反精英主义的布什总统为例,不但本人是常春藤产品,任上提名两位大法官也都是常春藤人士。布什曾经提名二流学校毕业的亲信女律师出任大法官,却遭到共和党高层的一致反对而被迫退出。另外便是众人皆知的人口大势:反精英的下层保守白人占美国选民比例持续下降。

  所以佩林尽管享有共和党草根的有力支持,共和党上层却对她颇有顾虑,除了麦凯恩的大选班子始终将佩林看成去年共和党败选的重要因素,连布什高参卡尔·罗弗(Karl Rove)和“邪恶轴心”的创意者戴维·弗鲁姆(David Frum)都怀疑她在全国范围内的“可选性”。说到底,美国还是“劳心者治人”的国度,常春藤品牌的巨大社会影响,恐怕不是佩林贫乏的知识水平和下层文化“档次”可以匹敌的。

作者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

说到底,美国还是“劳心者治人”的国度,常春藤品牌的巨大社会影响,恐怕不是佩林贫乏的知识水平和下层文化“档次”可以匹敌的。

 

再谈反精英主义PK‘常春藤专政’

 

笔者早先数次指出:奥巴马总统的施政重点在于内政,而美国医疗制度改革,则是奥巴马内政宏图的中心课题。这是因为这一项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民主、共和两党谁将长久控制美国中产阶级的选票多数,所以两党寸土必争。

  果不其然,奥巴马最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推动医保改革计划上,甚至有孤注一掷之势,在7月底的一周连续三次就此发表演讲。与此同时,共和党的反击也空前增强,而且初见成效,使得美国公众对奥巴马内政改革的热情显著下降。

  加拿大《环球邮报》近日分析,为了反对医保改革,共和党对奥巴马发起了一场“文化总体战(total culture war)”。这场文化战的主要形式,便是笔者新近刚评论过的“反精英主义PK‘常春藤专政’”。

  事有凑巧,这篇评论7月17日见于《早报》的几乎同时,也即美国的16日,发生了哈佛大学著名黑人教授亨利·盖兹被白人警察逮捕的的执法争议,事后奥巴马以总统之尊对此发表略嫌轻率的评论,引起轩然大波,尽管奥巴马邀请争议的两位主角——黑人教授和白人警察到白宫小聚,意图大事化小,这一事件还是演变成美国政坛的一场重大风波,也引起华语传媒上的不少报道评论。

黑人教授与白人警察过招

  多数评论都没有注意到,这一黑人教授被捕事件,在共和党和保守派眼中,正是笔者分析的“反精英主义PK‘常春藤专政’”的一场正面交锋。或者按照《华盛顿邮报》的总结,这是一个常春藤黑人精英教授和一个工薪阶层白人警察过招。

  这样的种族和社会档次背景,再加上黑人总统奥巴马的介入,对已经在当今“常春藤专政”之下饱受“逆向歧视”、充满被排斥悲情下层保守白人的刺激可想而知。无怪整个美国右翼评论界(commentariat)全力以赴,借此机会大肆煽动中下层白人中的反精英主义。

  在美国头号保守主义Fox电视网上,右翼评论家贝克(Glenn Beck)竟然公开指责奥巴马不仅是个“种族主义者”,而且对白人或白人文化怀有“深固的仇恨(deep-seated hatred)”。对如此出格的政治咒骂,Fox电视网主管不仅听之任之,还辩护说贝克有权发表他的上述意见。

  在最新的2008-09广播年度,美国Fox电视网的收视率仅次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在2007-08广播年度,Fox电视网的收视率甚至超过了CBS而居全美第一。上述反精英主义宣传的影响和效果可想而知。

  共和党保守派反精英主义攻势的另一最新手法是所谓“出生地怀疑派(birthers)”。这些“出生地怀疑派”认为奥巴马出生于非洲,而不是美国领土夏威夷,没有资格出任美国总统,他的当选乃是常春藤自由派的一场阴谋得逞。这是美国常见的“阴谋理论(conspiracy theories)”的最新例子,一般流行于教育程度不高、判断力有限的社会下层。但是由于共和党的大力炒作,这一“出生地阴谋”居然登上了CNN卫视网这样的“大雅之堂”。

反精英主义的“文化总体战”

  更有甚者,新近居然有11名共和党众议员在国会提出议案,要求今后总统候选人必须出具出生证明,显然是变相为“出生地怀疑派”煽风点火。在如此炒作之下,“出生地怀疑派”在反精英主义盛行的美国南部大行其道。据最新民调,相信奥巴马出生在美国的民众,占美国大部分地区人口的90%以上,在南部地区却不到一半。

  顺便说一下,历史上伪造夏威夷出生地的总统确有其人,这便是中华民国的开国总统孙中山先生。但孙中山以此取得美国国籍是为了反清革命的需要,他在伦敦蒙难、险被清廷递解回国“明正典刑”,充分说明此举的不得已。

  另外,去年与奥巴马竞选的麦凯恩出生在巴拿马运河区,这从来不是美国的正式领土(incorporated territory),所以麦凯恩如果当选,才会引起真正的“出生地怀疑派”危机。

  在共和党大力动员利用下层保守选民反精英主义的“文化总体战”之下,奥巴马的人望下降和医保改革受阻,并不意外。此外,奥巴马“常春藤班子”的若干成员缺乏奥巴马的下层社会出身和因此形成的政治敏感,也会不时授人以柄。例如首席经济顾问、前哈佛校长萨默斯和财政部长、常春藤校友盖特纳同一天在电视上双双失言,承认医保改革造成的巨大开支赤字也许需要增加中产阶级税收来弥补,成为保守派反对医保改革的最新口实。

  奥巴马医保改革的成功与否,眼看将取决于这场反精英主义PK“常春藤专政”的结局。

  作者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

发 表 评 论』『打 印 本 页』『关 闭 窗 口
 相关文章 全部相关文章... 
 
 - 37年,深圳一直是个意外!  -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 平等、民主与西方的伊斯兰难题
 - 震惊!深圳或成“最不互联网的城市  -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数”  - 中国重蹈日本覆辙
 - 企业直播:风口将至,未来已来  -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 中国是否会爆发金融危机?
 - 深圳+香港,失去想象力了吗?  - 河内:拥抱之难  -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 民营经济之中国市场地位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学”理论  - 日本的中国通与中国的日本盲
 - 社会主义制度浅议  -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  欧洲的错误给亚洲的启示
 - 超级水网:巨大包袱?天大馅饼?  -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待乳声中  - 或许中国需要撒切尔夫人式的政治家
 - 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 没有粘结在一起的金砖
 - 从1814到2014:英美靠什么  -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穷人更多  - 丧钟为谁鸣?
 - 草根评价邓小平  -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 龙象共舞——中国和印度须直面的三
 -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中国要警惕塞浦路斯式陷阱
 - 救救孩子们吧!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 “国五条”的猫鼠游戏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中国对朝鲜必须旗帜鲜明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风骨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产葡萄酒登上英国王室御用酒庄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前海期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 中国学不了新加坡
 -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的改革  - 经济改革的核心经验和教训  - 衡量通胀,看科长指数
 -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街关注!  - 中国未来成功的民众基础  - 被中国一再误读的新加坡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参与踊跃  - 中国人大:全球富人最集中的议会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 中国高调和美国不干涉的外交姿态  - 中国的国际形象危机
 -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作吗?  - 中国崛起进程中最艰难的选择  -  中国在财富面前惊慌失措
 文章评论 全部文章评论...  
 
发 表 评 论
网上大名:  *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请不要超过500字)
*
验证码: 
       
  真情告白 |   | 访客留言 | 申请入会 | 民意调查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外贸B2C商城建设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98314号
本站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转载、合作或业务咨询邮箱:interhoo@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