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得越来越焦虑。我从未对欧洲人或日本人抱有多少期望。但我确实曾期望,在受欢迎的新总统领导下,美国能够比以往更为果断。然而,美国国会正沉湎于癫狂的民粹主义情绪之中;而政府凡事都从好处着想。
如果有人对这些危险表示怀疑,他们只需要阅读一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分析报告。报告预计,今年全球产出将萎缩0.5%至1%,发达国家的经济将会萎缩3%至3.5%。毫无疑问,这是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要出台刺激需求和拯救银行系统的方案,必须把这种可怕的背景考虑进去。人们的关注重点必然会放在美国,因为它是此次危机的发源地,也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但这里已滋生出对金融业的巨大敌意。美国国会正在讨论征收惩罚性的奖金税,所针对的不只是没落的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而是所有依据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接受政府资金的公司;同时,纽约州总检察长安德鲁?库默(Andrew Cuomo)打算列出受救助公司中奖金获得者的名单。这当然会招致毁谤。
不过,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显而易见:这场危机打破了美国的社会契约——人们的成功或失败不受约束,也得不到援助。如今,打着系统性风险的旗号,纾困行动已经向拖垮经济的失败机构注入了数目惊人的资金。国会的反应是一场灾难。如果得以实施,这些想法会导致大批合格员工离开美国各银行、削弱银行扩张信贷的意愿、摧毁人们与政府打交道的信心,并威胁到法治。我推测,立法者希望总统拯救他们于愚蠢之中。这类想法居然会被考虑,就足以说明愤怒是实实在在的。
同样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财政部长蒂姆?盖特纳(Tim Geithner)周一公布了“公/私合作投资计划”。用美国财政部的话说,“利用750亿至1000亿美元的Tarp资金和来自私人投资者的资金,公/私投资计划将会产生5000亿美元的购买力来购买遗留资产——随着时间的流逝,购买力还可能扩大至1万亿美元。”根据该计划,美国政府实际上会提供所有的资金,承担几乎全部的风险,但利用私人部门对资产进行定价。反过来,根据它们的表现,私人投资者将通过股权参与与财政部共同获得收益——可能会非常丰厚。
我将此视作“兀鹫基金救助计划”。但它行得通吗?这取决于如何定义“行得通”。这不是一个真正的市场机制,因为政府会补贴风险承担行为。价格或许不够低,不足以吸引买家,或者不够高,不足以让卖家满意。不过,这项计划可能会改善银行交易账户的可怕状况。这不可能是一件坏事,对吗?哦,不,如果它阻碍了更为根本的解决方案,就有可能是件坏事,因为几乎没有人认为(财政部肯定不这么认为),这项计划会结束美国金融业长期资本不足的状况。实际上,它可能会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银行长期账户上还有多少资产需要减记。
为何这项计划可能会阻碍必要的注资?原因有二:第一,美国国会可能会认定,这项计划会降低注资的重要性;第二,也是更为重要的一个理由,这项计划可能会使政府注资变得更加不受欢迎。
如果这项计划行得通,许多基金经理将会获得丰厚回报。我担心,这会使美国普通民众相信,他们的政府是华尔街利益的代言人。现在设想一下,如果针对美国大型银行的“压力测试”完成之后,政府的结论——令人惊讶,十分惊讶——是,它需要提供更多的资金,那将会发生什么。它将如何说服国会埋单?
危险在于,这项计划最多只能实现不是特别重要的目标——增强过往贷款的流动性,代价却是增加了实施根本性措施的难度——调整银行资本结构。
这很重要,因为政府已经排除了不用政府多花钱就能重组银行财务的唯一方式:债转股,或真正的破产。我所尊敬的经济学家——例如,威廉姆?比特(Willem Buiter)——指责称,这种不情愿是不合时宜的。毫无疑问,保证所有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的债权人都完好无损,这种决定造成了对未来的担忧:必须做些什么来解决由此产生的“太重要以至于不能破产”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财政部坚持表示,现在出现破产浪潮,会削弱政府以往承诺的可信度,并会带来新的巨大不确定性。唉,这个观点并不是危言耸听。
然而我担心,事实将会证明,另一个选择——充足的公共部门注资——是不可能的。对于愈益愤怒的公众而言,向银行提供公共资金是不可接受的,而对于仍然颇具影响力的银行家而言,政府获得受注资银行的所有权也是不能接受的。这似乎是一个僵局。唯一的出路——即评判本周一计划是否成功的标准——是,新资金提供的更高透明度,让大型银行能够从私人市场上筹集到充足的资金。如果筹集到了必要规模的资金——我们说的是数千亿美元,甚至是上万亿美元的资金——新计划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但我认为,对遗留资产和贷款进行定价——即使成功了——也不足以保证该目标的实现。在全球萧条的背景下,投资者会愿意向复杂的庞大金融机构提供它们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吗?这些机构管理不善的记录已经得到证实。信任,一旦被摧毁了,就不会如此快速地恢复。
唉,结论是令人沮丧的。没有人能够确信,美国已经找到解决银行业灾难的可行方案。相反,随着公众被激怒,国会产生敌对情绪,总统畏手畏脚,依赖于政府向资金不足的机构注入公共资金能力的政策得以实施,美国已陷入僵局。
找到出路取决于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当他下周在伦敦参加20国集团峰会时,他将无法宣称自己已经这样做了。如果这还不令人害怕的话,我就不知道什么可以令人害怕了。
*《全球经济政策和展望》(Global Economic Policies and Prospects),2009年3月13-14日,www.imf.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