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虎首页 加入收藏夹  
 
内部论坛会员入口: 密码: 申请入会 | 访客留言 | 好文推荐
 斑竹推荐 More...
 
[NEW!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
[HOT!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
[NEW!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COOL!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
[COOL!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COOL!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
[COOL!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COOL! 河内:拥抱之难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
[NEW!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
[NEW!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COOL!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
[NEW!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NEW!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COOL!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站内搜索  
 
搜索类别:
关 键 词:
搜索类型:
 
 友情链接 More...
 
杰创达科技
 ·老亨的博客  ·薛涌评论
 ·王方每周评论  ·朗咸平先生
 ·半求地产评论  ·谢国忠先生
 ·贺承军建筑评论  ·陈志武先生
 ·王绍培的菜园  ·章星球文化本位
 ·新华网深圳论坛  ·南云楼
 ·财新网  ·沈宏非
 ·凤凰网  ·参和网
 ·天涯城市社区  ·洪晃找乐
 ·深圳新闻网  ·炎黄春秋
 ·奥一深圳  ·凯迪社区
 ·深圳之窗  ·商人王石
 ·中国选举与治理  ·尚书吧
 ·金心异南方评论  ·安妮宝贝
 ·公民陈绍华博客  ·王樽之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  ·张继合
 ·韩寒  ·中国新闻网
 ·张五常先生  ·FT中文网
 ·王受之先生  ·MBA智库
 ·刘家田

亚裔成美最大移民群体
作者:薛涌
来源:WWW.InterHoo.Com   类型:COOL! , NEW! , 全球视野 , 国际社会 ,      2012/7/9 11:38:54 点击3535次


  最近《华尔街日报》发表一篇文章,题为《美国的新虎移民》(America's New Tiger Immigrants),借用的是蔡美儿的《虎妈战歌》中的“虎”字,来形容亚裔在美国社会的崛起。

  有些数据是令人吃惊的。2000年,美国的移民有60%左右为拉美裔,亚裔仅为20%。难怪美国的反移民浪潮主要是对着拉美裔的。但是,最近十年拉美裔占移民的比率持续降低,亚裔稳定上升。2007年,进入美国的拉美裔还达到54万,亚裔只有39万,但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亚裔的移民就超过了拉美裔。到2010年,亚裔占移民总数的36%,拉美裔下跌到31%。亚裔实际上是目前的进入美国的第一大移民群体。

  更重要的是,亚裔移民和拉美裔移民的素质形成的鲜明的对比。拉美裔的特点是教育水平低,缺乏技能,甚至不懂英语,大量是非法越境。他们的数量之所以近年来大幅度消减,主要是因为美国房市崩解,许多建筑工地的低薪工作消失,使他们在经济上难以立足。同时,墨西哥出生率急剧下降,经济发展迅速,劳动力奇缺,机会相对增多。这就减少了墨西哥人冒死翻越美墨边境的动机。亚裔移民的增长,则基本不受“大衰退”的影响,其素质不仅远高于墨西哥移民,甚至高于本土的白人。

  不妨看看如下的数字。

  在年龄25岁以上的亚裔人口中,有一半具有大学学历。在美国的总人口中,这个比率仅为28%。其中亚裔拥有硕士、博士等高级学位的比率达到20%,一般美国人只有10%拥有这类高级学位。

  亚裔具有更加乐观进取的精神和更好的工作伦理。69%的亚裔认为靠着个人努力能够成功,只有58%的美国人相信这一点。另外,93%的亚裔认为自己属于努力工作的种族。这也难怪,39%的亚裔认为自己的族群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同时有60%的亚裔认为美国人对孩子太过放松。

  家庭价值,更是亚裔的传统优势。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民调,只有16%的亚裔孩子是婚外所生。这个比率在一般美国人中高达41%。80%的亚裔孩子在双亲家庭中长大,在一般美国人中这个比率仅为63%。美国一系列的社会学研究证明,在婚姻中出生、在双亲家庭长大的孩子,远较非婚生或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成长得健康。

  这一切都反映在亚裔的经济成功上。亚裔家庭的中等家庭年收入为6.6万美元,中等家庭资产为8.35万美元。一般美国人中等家庭年收入为4.98万美元,中等家庭资产为6.85万美元多一点。

  令人特别意外的是,亚裔是最为开放的种族。皮尤民调显示,亚裔中有22%是清教徒、19%是天主教徒。这意味着来自儒家和佛教故乡的亚裔,有一小半是基督徒。另外,亚裔也是最容易和其他种族通婚的。在2008至2010年间,有29%的亚裔和其他种族通婚。这个比率在拉美裔中为26%,在黑人中为17%,在白人中仅为9%。

多是靠高学历和技术而移民过来

  蔡美儿的《虎妈战歌》,把“中国妈妈”描述为一种“顽固不化”地坚持儒家教育传统的家长,并以此为“优越”。其实,“中国妈妈”们进入美国社会后,对美国式的教育吸收得非常快。比如,我们邻近的一个镇,是波士顿附近著名的中国人聚集区,学校里亚裔占学生总数的20%。但是,当我们把小女送到那里的游泳队训练时,发现游泳队里的孩子一半以上是亚裔。教练开玩笑地说:“我们这个叫‘爱国者’的队,也许应该改名叫‘熊猫’队了。”我们询问了一下周围的中国朋友,发现许多家庭的孩子参与的课外活动是以体育为主体。看来,林书豪也并非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异类。

  根据2010年美国的人口统计,亚裔(包括与其他种族通婚者)人口为173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5.6%(皮尤研究中心最近则称亚裔人口已达1800万左右,占美国人口的6%),其中52%为国外出生,说明亚裔的主体是移民。人口学家推测,2008至2050年间,亚裔人口将增加161%,到达4100多万,占2050年美国人口的9%以上。

  如今美国房市已经触底,有了明显的回升迹象。建筑行业复兴后,墨西哥移民可能卷土重来,数量很可能再次超过亚洲移民。不过,亚洲移民多为技术移民,现在仍然被工作签证的上限所抑制。如果这个上限被突破,亚洲移民的数量也会大幅度上涨。

  从历史上看,亚裔最初在美国大规模登陆是在19世纪。到1870年为止,中国劳工占据了加州劳动力的20%。但是,1882年的排华法案把中国移民从那年的将近4万人消减到1887年的10人。随之填补华人空缺的,是日本人和韩国人。但是,1906年旧金山学校委员会下令将日本人在公立学校中隔离,引发了日美外交危机。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和日本政府达成“绅士协议”,日本政府从此许诺停止对美的移民。从1917到1965年,亚裔移民美国基本上被禁止。所以,到1965年,亚裔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率不到1%。如今亚裔在美国人口中的比率,则至少比那时增加了六倍。

  这一复杂的历史,构成了亚裔在美国社会中相当特殊的地位。按说,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历史经验看,亚裔在美国完全属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族群。但是,这部分人口现在占了绝对的少数。如今,亚裔最大的族群是中国人。特别是1980年代后,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成为亚裔中最大的族群。随后是菲律宾、印度、越南、韩国、日本的移民。90%左右的亚裔人口,实际上是在1965年以后进入美国。这正是美国对少数族裔的政策和态度迅速好转的时期。而这些新移民,多是靠高学历和技术而移民过来,起点比较高,不仅不弱势,反而有些优位,和拉美裔、黑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亚裔在政治上还没有足够的代表性

  美国异常复杂的种族历史,孕育着至今仍然大行其道的认同政治,大家往往根据肤色投票,黑人和拉美裔以压倒优势支持共和党。亚裔因为人口比例少,很难被任何其他种族当作自己人。另外,亚裔本身非常多元化,缺乏内部的认同。比如,奥巴马作为北非黑人和白人的混血儿,很容易被美国黑人接受为“自己人”。来自东亚背景的亚裔,则很难对印度裔产生任何亲和力,反而不如和白人更为接近。这当然要在选举政治中吃亏。

  但是,因为亚裔优异的表现,也常常能够创造奇迹。其中,印度裔的表现就特别出众。印度裔在美国人口中仅占0.9%,不及华裔,但教育水平非常高,68%拥有本科学历,2009年的中等家庭收入超过9万美元,远远高于亚裔的中等水平线以上。在政治上,印度裔颇露头角。当今的南卡罗来纳州州长哈利(Nikki Randhawa Haley),1972年生,39岁,该州第一位女州长,也是美国最年轻的州长,是印度裔;京达尔(Piyush “Bobby” Jindal),1971年生,40岁,路易斯安那州州长,美国第二年轻的州长,也是印度裔。这两位就占州长中的4%,远高于印度裔在美国人口中的比率。

  在其他领域,印度裔更是群星灿烂,如哈佛的经济学教授阿马提亚·森(Amartya Sen),不仅赢得了诺贝尔奖,而且在正义理论等哲学领域颇有建树,成为美国思想界的领袖。另外印度裔还获得过物理学、化学和医学的诺贝尔奖。诺利亚(Nitin Nohria)则是哈佛商学院院长;古玛(Sunil Kumar)为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院长;努伊(Indra Krishnamurthy Nooyi),则是PepsiCo总裁。

  再看宏观数据:1995至2005年,印度移民创立的工程技术企业比英国、中国、台湾、日本移民加起来还多。硅谷三分之一的工程师是印度裔。7%的高科技企业为印度裔的首席执行官(CEO)领导。

  总体来说,亚裔在政治上还没有足够的代表性,而这并不能仅仅归结于人口比率过小。在2008年大选中,亚裔的投票率为48%,虽然比2004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但还远落后于总人口投票率(56.8%),是各种族中投票率最低的。这和亚裔最大的族群来自于缺乏选举政治的中国大陆恐怕多少有些关系。从印度裔在政治上的成功可以看出,亚裔有着巨大的教育和经济优势,一旦接受了选举的规则,在政治上的代表性就可能远远超过其人口比率。事实上,亚裔在技术层面,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顶梁柱之一。政治的觉醒,则是亚裔成为美国社会中坚的最关键因素。

  (2012-07-06)

  作者是美国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发 表 评 论』『打 印 本 页』『关 闭 窗 口
 相关文章 全部相关文章... 
 
 - 37年,深圳一直是个意外!  -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 平等、民主与西方的伊斯兰难题
 - 震惊!深圳或成“最不互联网的城市  -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数”  - 中国重蹈日本覆辙
 - 企业直播:风口将至,未来已来  -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 中国是否会爆发金融危机?
 - 深圳+香港,失去想象力了吗?  - 河内:拥抱之难  -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 民营经济之中国市场地位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学”理论  - 日本的中国通与中国的日本盲
 - 社会主义制度浅议  -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  欧洲的错误给亚洲的启示
 - 超级水网:巨大包袱?天大馅饼?  -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待乳声中  - 或许中国需要撒切尔夫人式的政治家
 - 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 没有粘结在一起的金砖
 - 从1814到2014:英美靠什么  -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穷人更多  - 丧钟为谁鸣?
 - 草根评价邓小平  -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 龙象共舞——中国和印度须直面的三
 -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中国要警惕塞浦路斯式陷阱
 - 救救孩子们吧!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 “国五条”的猫鼠游戏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中国对朝鲜必须旗帜鲜明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风骨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产葡萄酒登上英国王室御用酒庄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前海期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 中国学不了新加坡
 -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的改革  - 经济改革的核心经验和教训  - 衡量通胀,看科长指数
 -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街关注!  - 中国未来成功的民众基础  - 被中国一再误读的新加坡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参与踊跃  - 中国人大:全球富人最集中的议会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 中国高调和美国不干涉的外交姿态  - 中国的国际形象危机
 -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作吗?  - 中国崛起进程中最艰难的选择  -  中国在财富面前惊慌失措
 文章评论 全部文章评论...  
 
发 表 评 论
网上大名:  *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请不要超过500字)
*
验证码: 
       
  真情告白 |   | 访客留言 | 申请入会 | 民意调查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外贸B2C商城建设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98314号
本站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转载、合作或业务咨询邮箱:interhoo@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