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虎首页 加入收藏夹  
 
内部论坛会员入口: 密码: 申请入会 | 访客留言 | 好文推荐
 斑竹推荐 More...
 
[NEW!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
[HOT!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
[NEW!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COOL!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
[COOL!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COOL!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
[COOL!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COOL! 河内:拥抱之难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
[NEW!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
[NEW!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COOL!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
[NEW!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NEW!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COOL!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站内搜索  
 
搜索类别:
关 键 词:
搜索类型:
 
 友情链接 More...
 
杰创达科技
 ·老亨的博客  ·薛涌评论
 ·王方每周评论  ·朗咸平先生
 ·半求地产评论  ·谢国忠先生
 ·贺承军建筑评论  ·陈志武先生
 ·王绍培的菜园  ·章星球文化本位
 ·新华网深圳论坛  ·南云楼
 ·财新网  ·沈宏非
 ·凤凰网  ·参和网
 ·天涯城市社区  ·洪晃找乐
 ·深圳新闻网  ·炎黄春秋
 ·奥一深圳  ·凯迪社区
 ·深圳之窗  ·商人王石
 ·中国选举与治理  ·尚书吧
 ·金心异南方评论  ·安妮宝贝
 ·公民陈绍华博客  ·王樽之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  ·张继合
 ·韩寒  ·中国新闻网
 ·张五常先生  ·FT中文网
 ·王受之先生  ·MBA智库
 ·刘家田

小修小补无益
作者: 谢国忠
来源:WWW.InterHoo.Com   类型:㊣! , 中国视线 , 中国改革 ,      2012/6/15 9:16:03 点击3134次

 

   中国的首要问题是应该如何在政府和家庭部门间分配

  【财新网】(专栏作家 谢国忠)中国的经济管理过度依赖信心的作用了,总是鼓励以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为基础的投机活动。信心游戏带来的需求只会导致为持有土地、期货这样的投机性资产而产生的过度债务需求。在建的房屋,已售出的空置物业,以及钢铁和有色金属等商品的库存,以目前市场价值计算已经超过了GDP。库存上升夸大了中国经济在过去五年内的增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打破了中国由资产到库存的泡沫。但政府鼓励银行系统强行向经济注入信贷,从而恢复了库存积累和资产泡沫,令中国经济困难倍增。

  现在要恢复库存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根据库存规模,这需要信贷每年增长40%。尽管近来官方数据显示良好,但当前的通胀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像2009年那样的信贷快速增长可能会导致货币贬值、恶性通胀以及社会动荡。

  就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而言,房地产泡沫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尽管数据显示财政收入仍在上升,实际情况却可能恰恰相反。

  因此一些地方政府试图放松对购买多套房产的限制。这样的放松政策不太可能起作用。购买多套房产的人希望房价上涨。当信贷不可能快速增长时,其需求就会消失。



软着陆未必是好事

  近来的放缓信号并不意味着硬着陆。只有在债权人对无力还款的债务人取消抵押品赎回权时才会出现硬着陆,否则经济就不太可能经历大的下滑。这就是日本在1992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没有经历衰退,而美国在2008年发生了大衰退的原因。硬着陆未必是坏事,同样,软着陆也未必是好事。

  如果债权人不取消抵押品赎回权,泡沫的破裂就是缓慢的。

  在中国,初级市场主导房地产销售。银行不强迫房地产开发商按时偿还贷款,于是开发商宁愿接受销量下滑也不降价。由于所有开发商都如此行事,市场并没有出现价格崩溃,反而出现了销量崩溃。

  销量崩溃就好比是用银行的钱来投机。对于大多数开发商而言,放缓销售并没有什么负面影响;相反,如果降价以清空库存,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了。持有存量房至少给他们提供了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当然,这都是花银行的钱。当大多数开发商都这么做,市场的调整方式就是销售持续低迷而价格缓慢下调。

  这种缓慢的调整路径,势必导致房地产开发商投资的减少。低迷的销量让他们难以购买土地。地方财政主要依赖房地产投资,所以也会经历硬着陆。中央政府势将建立或容许新的地方政府融资渠道。

  例如,“建设-转让”(BT)和“建设-经营-转让”(BOT)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将贷款从地方政府转向了建筑公司、设备供应商或私人投资者,成为地方政府的另一个资金杠杆。

  随着土地价格下跌,地方政府正在迅速失去借贷能力。BT和BOT也弥补不了。这个缺口一定很大。可能中央政府会建一个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特殊渠道。

  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股市本来有希望接过接力棒。但这并没有发生。房地产泡沫破裂在两种情况下将会导致股市牛市。首先,房地产泡沫破裂能够刺激消费,因为低房价可以降低储蓄的需求,从而令很多行业的企业盈利好转。其次,困在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得到释放,部分进入股市,股市规模比房地产市场规模小,因此资金重新分配将会产生巨大影响。但是,当前这种缓慢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对股市并没有帮助。

  在当前的房地产调整模式下,开发商因为持有大量未出售的存量房而使资金大量囤积。资金重新分配进入股市的空间并不大。同时,因为房价下跌速度很慢,对储蓄行为影响有限。

  中国政府正在对股市的某些技术层面实施改革。比如,IPO审批制向注册制过渡,政府对内幕交易的打击力度比以前有所增强。这些改革措施的确令股市有所改善,但是不足以重振股市。

  从历史标准来看,股市的市盈率还是比较低的,这是积极现象。但是,盈利势头已经下降了,银行会为软着陆付出高昂代价。

  股市背负着沉重的历史负担。一批在20世纪90年代加入劳动力市场,并且从2006年开始参与股市的散户投资者损失惨重。2007年底股市崩盘后,他们又听信官方宣传,几度大笔砸钱,最终对股市失去了信心。

  对股市的技术性改革,以及选择性地打击内幕交易,无法振兴股市。中国股市的建立初衷就是为国有企业和少数被挑中的私有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而不是为了让投资者赚钱。一大批散户投资者已经对股市失去信心,不看到根本性的改革是不会重回市场的。

投资不可能重启增长

  浙江高利贷泡沫的破裂,推动中央政府开启了一系列改革,以规范非正式借贷市场,降低私有资本进入小银行的障碍。

  然而,这些措施并不会改变中国政府对金融系统的控制,也不会解决浙江的融资困难问题,反而错误地传达了一种印象,即浙江的问题某种程度上是由于金融系统的不完善造成的,依靠金融改革就能解决问题。尽管从长期来看改革是件好事,但它在短期内掩盖了实质问题,给一些陷于困境的中小企业带来了错误的希望。

  浙江的问题在于其商业模式,各个行业的企业都在借钱来进行土地、股票、商品、名酒和现代艺术等方面的投机。由于资产价格下跌,它们破产了。它们从哪里以何种方式借钱都不重要。政府的职责就是执行债务合同,清算债务人资产以偿还债权人债务。

  像小额贷款公司这样的新型融资平台,可能会通过从银行贷款或募集存款来支持投机者持有库存。我怀疑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急于支持改革的原因。倘若果真如此,金融改革就只是放缓了泡沫破裂的过程。

  政府正在加快一些投资项目。然而,中央政府必须为这些项目找到新的融资渠道。地方政府的信贷杠杆已经山穷水尽。只有资金到位,政府投资才能有效支持经济,为经济下行保底。

  尽管投资加速可以缓冲经济下滑,但是,这并不能重启像2009年至2010年那样的强劲增长,原因有三。首先,基数过高,中国已经投资过度,在如此高的基础上继续追加投资,很难再达到一个新高度。其次,在可预见的未来,出口很可能将会疲软,2009年至2010年的出口恢复,为投资热潮提供了资金,没有强劲的出口,过多的借贷只会导致货币贬值。再次,投资推动的乘数效应可能很低,很可能不到一,也就是说投入1元,最后产出不足一块钱。中国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投资成本过高,并且仍在增长。因此,不可能以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开启一个良性周期。

只有改革才能繁荣

  中国家庭部门在经济中的比重不足。劝说家庭部门减少储蓄、扩大支出,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宣传战。这种劝说本身就是误导。

  家庭部门的可支配收入过低,只占GDP的43%,原因在于大多数一二线城市房价、教育成本、医疗成本过高,约为家庭收入的20倍。现在通胀已经侵蚀了实际购买力。家庭部门没有足够的收入来支撑消费。

  由于家庭部门在经济中的比重不足,因而给予其更多可支配收入或购买力的政策将会非常有效。我曾经建议过立即减税一万亿元人民币。政府应采取这一政策避免经济进一步下滑。

  中国人年均收入为5500美元,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中国工人的生产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投资者现在不愿投资,因为他们看到经济结构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中国能够做出正确的改革,世界各地的资金就会涌入中国投资。

  现在的头号问题就是家庭收入不足,产能过剩的工业部门仍在过度投资。同样,公共支出的浪费和渗漏成为宏观问题。如果政府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经济就能快速走向繁荣。

  减税对经济有很大帮助。更重要的是制定规则明确政府部门筹集和支出资金的限制,这将在未来增加投资者的信心。

  中国的吸引力在于其作为人口大国的消费潜能,但是,如果政府任意收税,对于投资者来说就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中国的首要问题是应该如何在政府和家庭部门间分配。

  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力度不足,阻碍了投资者从长计议。现在投资者长期投资的动力很低,都想赚快钱。中国泡沫经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法治。

  十年以前,中国加入WTO,将过剩劳动力输送给全球经济,从而带来了十年的高速增长。现在,过剩的劳动力已经耗尽,中国必须依靠提高供应方面的产品附加值,在需求层面促进消费,才能再有下一个十年的繁荣。这只有靠实施下一轮改革,才能实现。

  作者为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经济学家

发 表 评 论』『打 印 本 页』『关 闭 窗 口
 相关文章 全部相关文章... 
 
 - 37年,深圳一直是个意外!  -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 平等、民主与西方的伊斯兰难题
 - 震惊!深圳或成“最不互联网的城市  -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数”  - 中国重蹈日本覆辙
 - 企业直播:风口将至,未来已来  -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 中国是否会爆发金融危机?
 - 深圳+香港,失去想象力了吗?  - 河内:拥抱之难  -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 民营经济之中国市场地位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学”理论  - 日本的中国通与中国的日本盲
 - 社会主义制度浅议  -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  欧洲的错误给亚洲的启示
 - 超级水网:巨大包袱?天大馅饼?  -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待乳声中  - 或许中国需要撒切尔夫人式的政治家
 - 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 没有粘结在一起的金砖
 - 从1814到2014:英美靠什么  -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穷人更多  - 丧钟为谁鸣?
 - 草根评价邓小平  -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 龙象共舞——中国和印度须直面的三
 -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中国要警惕塞浦路斯式陷阱
 - 救救孩子们吧!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 “国五条”的猫鼠游戏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中国对朝鲜必须旗帜鲜明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风骨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产葡萄酒登上英国王室御用酒庄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前海期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 中国学不了新加坡
 -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的改革  - 经济改革的核心经验和教训  - 衡量通胀,看科长指数
 -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街关注!  - 中国未来成功的民众基础  - 被中国一再误读的新加坡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参与踊跃  - 中国人大:全球富人最集中的议会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 中国高调和美国不干涉的外交姿态  - 中国的国际形象危机
 -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作吗?  - 中国崛起进程中最艰难的选择  -  中国在财富面前惊慌失措
 文章评论 全部文章评论...  
 
发 表 评 论
网上大名:  *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请不要超过500字)
*
验证码: 
       
  真情告白 |   | 访客留言 | 申请入会 | 民意调查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外贸B2C商城建设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98314号
本站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转载、合作或业务咨询邮箱:interhoo@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