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可以组织为深圳拍几部纪录片?
我们总在讨论深圳的重商主义什么的,其实可能把深圳最具优势的工业文明的东西搞忘了。
遍布深圳关外的大量工业区和生产厂其实是深圳极重要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以前说过,好多跨国公司在深圳建研发或者设计中心其实最看重的是这里原材料采购和上下游配套方便)。
中国人骨子里都爱钱,但表面上都要说冠冕堂皇的一套,你说重商肯定有阻力。但是对于工业文明,他则没有理由抗拒。
找一个摄制组,最理想的是Discovery或者National Geography,NHK这几个的摄制组(Discovery和NHK经常拍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完全具有可行性。千万一定不要找北京的,找北京的一定会沾上粪坑的屎味),针对大众感兴趣的产品,比如苹果的iphone,mbp,然后在众多工厂中找几个条件好的(其实很多工厂的环境一点都不差),将全流程,包括最初的材料选购,设计,开模,生产,测试,封装,以及随后的物流,分发到最后的终端市场,做一个全记录。我相信覆盖整个环节的一流厂商都可以在深圳找到,深圳也完全有资格代表中国制造的最高水平,拍这样一个纪录片属于责无旁贷。
好处:
可以为制造业正名,现在的制造业好像变成低端的代名词了,政府要搞双转移,只放血,不引导,不贷款,民间也热衷于炒房,包括金心异等民间意见人士也不待见制造业。所有这一切对于支撑深圳发展的制造业来讲太委屈了。
可以扩展深圳的影响力。这种纪录片(或者制成书籍)完全可供中小学和大学教育用(学校,至少深圳的学校,应该教这些实际的内容,代表当前的行业水平甚至世界先进水平的知识。这是教育的话题了,不扯远),当然,社会传播更没有问题。这比推广重商主义要容易得多。
最后,这个是纯技术相关的,没有任何政治风险。
当然,内容还可以扩展,记录相关的一些人文,比如打工妹的真实生活。另外,深圳的城中村也是一笔宝贵财富,现在政府和kfs已经把城中村毁得差不多了,也很有必要留下纪录片。或者更有现实意义一点的,纪录深圳几个业内顶级企业的研发流程--比如华为腾讯等几个公司的流程--也可以推动深圳全行业水平的发展。
所以这一切其实都不用太费脑筋,直接学NHK或者discovery(再说一遍,不是央视走进科学那个探索发现)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