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避免投机资金在中国操作,必要的时候,国家资本应出手通过公开市场途径来对冲
本文来源于财新网
【背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12月8日报6.3319,较7日下跌23个基点,再次触及当日交易下限区间。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一改此前单边升值的态势,连续七个交易日触及交易区间下限。类似情况曾经在2008年12月初出现,当时人民币汇率曾连续四天触及“跌停”。
另一个值得关注现象是,12月6日更新的央行资产负债表显示,10月央行外汇占款减少了893.4亿元,近八年来央行外汇占款月度余额首次出现下降。市场人士和学者认为,主要是受人民币贬值预期、中国经济回落风险等因素影响,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规模减小,导致央行外汇占款余额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CNH),以及海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1年期美元/人民币在9月下旬已经出现贬值预期。
对于本次人民币连续跌停,我们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态度?这样的跌势,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政策启示?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下跌,可能意味着人民币双向浮动机制正在加速推进。
“从中长期的趋势来看,人民币还是会以升为主。”张茉楠强调,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避免投机性资金在中国的操作,必要的时候,央行和国家资本应该出手,通过公开市场途径来对冲。
她分析说,此次人民币贬值主要是受外围大环境的影响。这几天,人民币连续跌停类似2008年出现的情形。2008年12月,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资本在世界范围内“大逃亡”,人民币汇率连续跌停。此后,中国出口贸易遭受重创,人民币在2009年经历“阶段性贬值”。
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全球经济复苏屡屡受阻。金融市场动荡不定,因此,全球投资者避险需求迅速攀升,买入美元规避风险的需求加大。
张茉楠提醒,近期贬值的不仅仅是人民币,全球资本避险,新兴国家的货币竞相贬值。印度的卢比、巴西的雷亚尔的贬值幅度均很大。过去的四个月,印度卢比对美元贬值幅度近14%。由此可见,资本大规模撤离新兴市场的趋势十分明显。
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也促使资本跨境流出,强化了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对此,张茉楠举例说,今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打击投资等非基本住房需求的行为,而且,近期中央政府对巩固调控成果的态度坚决,这势必大大压缩跨境资本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逐利空间。
同时,全球金融不稳定,给投机者“做空”中国经济以机会,加之恐慌情绪蔓延,加剧了人民币下跌的态势。■
(财新记者 邢昀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