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虎首页 加入收藏夹  
 
内部论坛会员入口: 密码: 申请入会 | 访客留言 | 好文推荐
 斑竹推荐 More...
 
[NEW!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
[HOT!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
[NEW!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COOL!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
[COOL!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COOL!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
[COOL!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COOL! 河内:拥抱之难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
[NEW!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
[NEW!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COOL!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
[NEW!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NEW!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COOL!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站内搜索  
 
搜索类别:
关 键 词:
搜索类型:
 
 友情链接 More...
 
杰创达科技
 ·老亨的博客  ·薛涌评论
 ·王方每周评论  ·朗咸平先生
 ·半求地产评论  ·谢国忠先生
 ·贺承军建筑评论  ·陈志武先生
 ·王绍培的菜园  ·章星球文化本位
 ·新华网深圳论坛  ·南云楼
 ·财新网  ·沈宏非
 ·凤凰网  ·参和网
 ·天涯城市社区  ·洪晃找乐
 ·深圳新闻网  ·炎黄春秋
 ·奥一深圳  ·凯迪社区
 ·深圳之窗  ·商人王石
 ·中国选举与治理  ·尚书吧
 ·金心异南方评论  ·安妮宝贝
 ·公民陈绍华博客  ·王樽之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  ·张继合
 ·韩寒  ·中国新闻网
 ·张五常先生  ·FT中文网
 ·王受之先生  ·MBA智库
 ·刘家田

谁把外债当回事
作者:哈罗德·詹姆斯
来源:WWW.InterHoo.Com   类型:HOT! , 全球视野 , 国际社会 ,      2011/10/13 14:22:28 点击5247次

当前,世界正面临重演2008金融崩溃的危险——甚至更厉害。这回的震中是在欧洲,而不是美国。而这次出事的金融工具,不是高度复杂的结构性产品,而是一种最古老的金融工具——政府债券。

  尽管有关政府和央行急着想对策,但有一种深刻的心理机制阻碍着债务问题的有序解决:我们不太把欠陌生人的债当回事儿。

  如果债权人远在他乡又素不相识,就会有比较强的冲动,想要索性违约,一了百了。2007至2008年,是购房者还不起钱,如今换成了政府。但不论是当时还是今日,债主都是遥远的陌生人。美国人的按揭(抵押贷款)并未留在本地银行的账上,而是被打包成玄奥的金融工具卖到全世界。同样地,希腊国债也有很大一部分攥在外国债主手里。

以史为鉴——英荷的财政革命

  鉴于西班牙和法国在近代早期曾多次违约,而希腊自从1830年独立以来更是习惯性违约者,有人便揣测,是不是民族性格令有些国家染上了违约的瘾。但追溯这么漫长的历史连贯性有些想当然,因为忽略了决定某国是否能保持债务稳健的一个关键因素:谁是债主。

  在是否按时、迅速还债的问题上,这个变量影响巨大。近代早期法国和西班牙经常上演的壮观的破产闹剧,大多数跟欠外债有关。16世纪的哈布斯堡王朝以极高利息向佛罗伦萨、日内瓦和奥格斯堡的商人借债。“旧制度”统治下的法国也发展出相似的行为模式,总是向阿姆斯特丹和日内瓦借钱,用来打仗,16、17世纪跟西班牙人打,到了18世纪跟英国人打。

  但荷兰和英国走的就是另外一条路。它们的外债远远不如内债多。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废黜了信仰天主教的国王詹姆斯二世,不仅把来自荷兰的新教徒威廉·奥伦治扶上英国王座,也把偏好内债的荷兰模式带到了英国。

  事实上,光荣革命也促成了一场财政革命。尤其是议会权力的确立,使得预算从制定到执行的全过程都逃不开债权人阶级的代理人的监督。他们督促国家保持财政稳健并偿还债务,也连带着保护了外国债权人的利益。立宪君主制限制了宫廷的奢侈浪费和军事冒险,这两样可以说是近代早期专制君主制(如法国和西班牙)的招牌。

  简言之,近代世界的财政革命依托于一种政治秩序——债权人构成政治阶级,这种秩序是后来普遍民主制的先声。那种模式传播到许多国家,成为近代财政稳健的基石。

外债比重上升引起赖债心理

  二战以后,发达国家的财政原本也是内债优先的,仍然保守着1688年的传统。后来,事情起了一些变化。随着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全球金融市场自由化,外国信贷资源变成可及之物。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成为净债务国,对外债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

  欧洲也步其后尘。20世纪80年代兜售欧洲一体化的广告词,有一条就是,一体化以后借债变得更容易。20世纪90年代,统一货币构想对意大利和西班牙政客的主要吸引力就在于,引入新货币既能压低利率,又能打开外国人的钱袋子,使政府可以实现廉价融资。

  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欧元启动前夕,欧盟国家的国债还大都是内债:1998年,主权债务中外债比重只有五分之一。欧元引入后,外债比重迅速上升。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夜,葡萄牙国债的四分之三、西班牙和希腊国债的一般、意大利国债的四成多都成了外债。

  随着外债比重上升,向外国人转嫁债务成本的政治诱惑也越来越大。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及其后一段时间,世人曾有一种强烈的情绪,认为债权人就是一帮非法、败德的吸血鬼,于是当时违约成风。当德意志帝国银行行长沙赫特(Hjalmar Schacht)对富兰克林·罗斯福说,纳粹德国将要对外债违约,包括欠美国一些银行的债务时,这位美国总统竟然一拍大腿,笑着说:“华尔街银行家罪有应得!”请看今日欧洲,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萨科齐屡屡苛责银行家们“愚蠢”,岂不也在纵容希腊人赖账的决心?

  “统一货币需要统一财政”,这句经济学家的老生常谈,其实揭示了一条更深刻的关于债务的真理:若没有责任共担之心,便难有可靠之债。只有遵循这个道理,才能打消赖账之心,让债务变得安全而便宜。

  最终,欧洲只有团结起来,分担重担,才能平安走出当前危机。但那需将政治责任和权力大大集中起来,远远超越欧洲人今日所能做到之程度。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欧洲国家还只顾今天能挥霍,不管明天要还钱。

作者:哈罗德·詹姆斯(Harold James)是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和国际事务教授、欧洲大学研究院(佛罗伦萨)历史学教授。近著有《全球化周期》。翻译:马俊

英文原题:Bleed the Foreigner

版权: Project Syndicate, 2011.

发 表 评 论』『打 印 本 页』『关 闭 窗 口
 相关文章 全部相关文章... 
 
 - 37年,深圳一直是个意外!  -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 平等、民主与西方的伊斯兰难题
 - 震惊!深圳或成“最不互联网的城市  -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数”  - 中国重蹈日本覆辙
 - 企业直播:风口将至,未来已来  -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 中国是否会爆发金融危机?
 - 深圳+香港,失去想象力了吗?  - 河内:拥抱之难  -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 民营经济之中国市场地位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学”理论  - 日本的中国通与中国的日本盲
 - 社会主义制度浅议  -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  欧洲的错误给亚洲的启示
 - 超级水网:巨大包袱?天大馅饼?  -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待乳声中  - 或许中国需要撒切尔夫人式的政治家
 - 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 没有粘结在一起的金砖
 - 从1814到2014:英美靠什么  -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穷人更多  - 丧钟为谁鸣?
 - 草根评价邓小平  -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 龙象共舞——中国和印度须直面的三
 -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中国要警惕塞浦路斯式陷阱
 - 救救孩子们吧!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 “国五条”的猫鼠游戏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中国对朝鲜必须旗帜鲜明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风骨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产葡萄酒登上英国王室御用酒庄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前海期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 中国学不了新加坡
 -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的改革  - 经济改革的核心经验和教训  - 衡量通胀,看科长指数
 -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街关注!  - 中国未来成功的民众基础  - 被中国一再误读的新加坡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参与踊跃  - 中国人大:全球富人最集中的议会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 中国高调和美国不干涉的外交姿态  - 中国的国际形象危机
 -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作吗?  - 中国崛起进程中最艰难的选择  -  中国在财富面前惊慌失措
 文章评论 全部文章评论...  
 
发 表 评 论
网上大名:  *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请不要超过500字)
*
验证码: 
       
  真情告白 |   | 访客留言 | 申请入会 | 民意调查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外贸B2C商城建设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98314号
本站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转载、合作或业务咨询邮箱:interhoo@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