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虎报告0014
全球高校校长论坛
因特虎竭力举荐的大运狂欢节方案(详见《因特虎报告0006》)最终不敌自家敲鼓自打锣的“家庆”方案。官民同乐的城市狂欢节没了,提振城市产业的商机也没了,全部开销政府埋单,纳税人只能隔岸观秀了。
“避孕”时节,本不想再说大运,《因特虎报告》为此就已经自觉休息好些天了。在该冒泡的时候冒个泡,只想表明民间的不死心。
WR先生带着江浙人的小资情调来到深圳这块满是乡土气息的淘金地,碰巧有个机会可以将深圳的容貌装点一下。客观说,效果还是得到蛮多深圳市民的认同的,成本性价比姑且另说。但是深圳的当下,最缺的真不是“表”而是“里”,不是“模样”而是“灵魂”。城市穿衣戴帽,穿什么衣,戴什么帽,不是取决于工程承包公司的设计员,而是取决于城市精神的概括、提炼和升华。大运会,除了狂欢,除了穿衣戴帽,也可以有锤炼内涵的机会的。2009年10月,因特虎曾以正式文件方式提交关于在大运会期间举办“全球高校校长论坛”的策划建议,该建议看起来也被采纳了,但是会落实得如何,效果最终怎样,现在心中真是没底。且把建议案的几段文字和媒体的相关报道贴一下,算是因特虎的一次特别报告了:
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因特虎网友自发组织“高等教育民间关注组”,热烈讨论高等教育改革问题;正好2011年,世界大学生论坛在深圳举行,结合深圳创建“南方科技大学”的创新,我们认为围绕大学做文章,是个好主意。
大运会是世界大学生的体育盛会,大学、大学生,才是大运会的关键词,借体育赛事,做大学文章,才能把第26届大运会真正办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来。
深圳作为大学生为主体的青春创业之城,主体人群是大学生,但是大学并不密集。缺大学、缺产业基础、缺人才后劲,是深圳奇迹的“阿喀琉斯之踵”。如果能借大运会的机会,取得突破口,最终达到“以创新模式,发展高教产业”之目的,那么大运会就将为深圳产业升级立下丰功伟绩。
而高等教育产业正是全球竞争的角逐焦点。高科技的源泉、创意文化产业的基础、城市文明的根基、社会价值观的标尺……,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大学密切相关。美国正是以常春藤大学的枝繁叶茂,保持了在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英国正是以牛津剑桥为基础,孕育了创意文化产业的新枝;深圳、香港,也因此先后把创意文化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中国传统的大学布局偏向北方,而且弊端重重,深圳、香港,乃至整个岭南,高教产业虽然并不深厚,但是小荷已露尖尖角,一些全新品质、创新格局,已经初露端倪,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客观地说,2011年深圳大运会,不会是体育竞技的最高峰会,甚至也未必是大运会历史上最具竞技水平的盛会。但是,如果能在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举办的同时,举办“全球高校校长论坛”,邀请全球著名高校校长、著名学者、大师、著名高等教育产业投资者、经营者、政府高官等等云集深圳,那么26届大运会将使得深圳如同达沃斯、博鳌一样,具有全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且最终也为大运会注入超越竞技和友谊的新元素。深圳和大运会的形象都将因此而改变。(摘自因特虎《关于在深圳大运会期间举办全球高校校长论坛的建议》)
大运网讯(记者 周元春)6月8日,记者获悉,大运会期间,深圳将举办世界大学校长(深圳)论坛。这在世界大运会历史上还是首次。
目前,该论坛筹备工作、外国高校校长的邀请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已有49个国家和地区的53所高校校长确定参加论坛,预计参加论坛的国内外大学校长将达200人。
据介绍,世界大学校长(深圳)论坛将于8月13日举行。在参会校长邀请方面,教育部通过我国驻外使馆,向100多个国家的大学校长发出邀请,目前,已有49个国家和地区的53所高校校长参加论坛。国内著名大学的校长邀请工作也在进行中。记者了解到,本次世界大学校长论坛的参与者将具有广泛性——邀请众多参与大运会国家的校长参与,又具有代表性——受邀的大学校长,能体现世界大学校长水平。200名世界大学校长聚深讨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对于中国教育提高国际化水平将有重大意义。
目前,深圳市建立了世界大学校长(深圳)论坛工作网站。该网站具备协同办公等多项功能,预计6月15日上线试运行。(来源:深圳特区报 | 编辑:李蔚然)
因特虎智库
interhoo@qq.com
201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