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虎首页 加入收藏夹  
 
内部论坛会员入口: 密码: 申请入会 | 访客留言 | 好文推荐
 斑竹推荐 More...
 
[NEW!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
[HOT!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
[NEW!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COOL!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
[COOL!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COOL!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
[COOL!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COOL! 河内:拥抱之难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
[NEW!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
[NEW!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COOL!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
[NEW!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NEW!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COOL!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站内搜索  
 
搜索类别:
关 键 词:
搜索类型:
 
 友情链接 More...
 
杰创达科技
 ·老亨的博客  ·薛涌评论
 ·王方每周评论  ·朗咸平先生
 ·半求地产评论  ·谢国忠先生
 ·贺承军建筑评论  ·陈志武先生
 ·王绍培的菜园  ·章星球文化本位
 ·新华网深圳论坛  ·南云楼
 ·财新网  ·沈宏非
 ·凤凰网  ·参和网
 ·天涯城市社区  ·洪晃找乐
 ·深圳新闻网  ·炎黄春秋
 ·奥一深圳  ·凯迪社区
 ·深圳之窗  ·商人王石
 ·中国选举与治理  ·尚书吧
 ·金心异南方评论  ·安妮宝贝
 ·公民陈绍华博客  ·王樽之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  ·张继合
 ·韩寒  ·中国新闻网
 ·张五常先生  ·FT中文网
 ·王受之先生  ·MBA智库
 ·刘家田

增长致乱(growth is destabilizing)
作者:郭国理
来源:WWW.InterHoo.Com   类型:智囊团 , COOL! , 中国视线 , 中国改革 ,      2011/8/2 21:31:50 点击4335次

 

这次的动车追尾事故,出人意外地在中国民众中掀起了一场颇为不小的风波;大有阿拉伯之春意。这是当局始料未及的。看来中国正在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社会动乱的时代。不仅中国如此,世界也如此,尤其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全球层面上,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和其他所谓的新兴市场国家所组成的一列高速前进的经济列车,赶上了并从后边撞上了发达国家这辆缓缓前行的列车,对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使其焦头烂额,忙得不亦乐乎:经济疲软,债务危机,失业率高企,政治纷争激烈,冷战后形成的意识形态之统一忽然分崩离析,优越感彻底扫地。然而新兴市场国家却也不能因此而幸灾乐祸,因为它们不仅不能从中获益,反被其祸累及——全球化已经将经济稍发达一点的国家都捆绑在同一辆战车上了。就像这次的动车追尾事故,后面的列车也损失惨重。美国国务卿希拉莉(希拉里)上任后第一次访华时说,中美两国在这个世界上是“同舟共济”;她对形势看的倒是很准。

  从中国形势来看,新兴国家同样不能过于乐观。发展政治经济学中有一个定理:(经济)增长致乱(growth is destabilizing)。这其实很好理解: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造成现有社会秩序的解体,引起社会利益的再分配,从而导致社会冲突。政府能不能有效地控制和化解这些矛盾冲突,是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从这次追尾事故来看,中国政府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这次群众的激烈反应的最大特点,是其怒气直冲政府而来,并且表现出对政府的几乎是本能式的不信任。这是相当可怕的。

  毫无疑问,这种对政府的强烈的对立情绪,和政府中的腐败久治不愈且越演越烈直接相关。而中国政府面对民众这种普遍的不满和不信任情绪,却采取了一个很蠢的对策:全力以赴地压制,特别是对公众舆论的压制和封锁。在这样的一个信息时代,此乃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其结果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为无数次中外经验所反复证明了的。中国当局置这些铁的教训于不顾,一味地崇尚“人民民主专政”,必然有其苦衷。

腐败像癌症一样扩散

  深究其里,人们很容易发现,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已经在政府内部造成了许多利益集团,使政府和民众的利益往往相对立。政府在处理与内部利益集团的利益相关的事件时,往往不能或不愿退让。封堵镇压便成为不二选择。结果是政府作为公权的信义(integrity)丧失,使自己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就像这次事故后发生的,政府说的话,无论是真是假,民众一律不信。腐败成了人民判断政府行为的一个最基本的预设。

  这是中共始料未及的,它也很觉得冤枉。凭良心而言,中国政府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为中国,为中国人民兢兢业业办了许多好事;如果它被打倒,很可能用不了多久,人民就会对其产生怀旧的感觉,就像生活在民主自由的韩国人,有许多还怀念朴正熙的独裁年代,正如今天中国有许多人怀念毛泽东时代一样。但由于它固执地拒绝政治改革,使腐败在其内部像癌症一样扩散,利益集团(往往是腐败的载体)蓬勃发展,不仅使其作为公权的信义大打折扣,它对言论自由,对宗教和对公民社会的压制,也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丧失了道德力量的支撑。

官方道德标榜成笑话

  从毛泽东时代起,中国共产党就从不间断地推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英雄模范”以供社会效法学习。可见它也企望建立一个有道德的社会,因为只有有道德的社会才是稳定的、和谐的。但是,中共为了维持一党专制,对传统的道德支柱——宗教,社会舆论,公民社会和法制大加操控和限制。企图以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来支撑社会道德大厦。在这方面,共产党也确实下了大功夫。但不知是出于天真还是无奈,它竟然对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视而不见:党内长盛不衰的腐败,使共产党完全丧失了作为社会道德支柱的资格。

共产党内不乏高尚的,有道德的,和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人;但党内的腐败使这些人的努力全部作废,毫无公信力,甚至成为笑柄。笔者在中国游历时,就听到不少对当时当局正大肆宣传的“英雄人物”的不敬也不雅的传言和故事。这些传言和故事未必真实,但它们对这些英模形象的损害却是无可置疑和致命的。在腐败和专制的阴影下,对这些人物的官方宣传显得格外苍白无力,甚至可笑。

  于是,中国的执政党陷入了这样一种困境:它急需道德的力量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但它由于自身的腐败而不能扛起道德的大旗,又害怕别处崛起的道德力量威胁自己的统治地位,因而要拼命压制。结果是中国社会尔虞我诈,贪腐成灾,厚黑大行其道,使社会不能健康发展。这样的社会是不可能长治久安的。从这次动车追尾事故民众超乎寻常的激烈反应来看,历史给中共留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难道中共避免了蹈苏东波的覆辙后,又要随中东波而被历史席卷而去不成?

  作者Lance Gore是美国伯顿学院(Bowdoin College)政治学教授

发 表 评 论』『打 印 本 页』『关 闭 窗 口
 相关文章 全部相关文章... 
 
 - 37年,深圳一直是个意外!  -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 平等、民主与西方的伊斯兰难题
 - 震惊!深圳或成“最不互联网的城市  -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数”  - 中国重蹈日本覆辙
 - 企业直播:风口将至,未来已来  -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 中国是否会爆发金融危机?
 - 深圳+香港,失去想象力了吗?  - 河内:拥抱之难  -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 民营经济之中国市场地位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学”理论  - 日本的中国通与中国的日本盲
 - 社会主义制度浅议  -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  欧洲的错误给亚洲的启示
 - 超级水网:巨大包袱?天大馅饼?  -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待乳声中  - 或许中国需要撒切尔夫人式的政治家
 - 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 没有粘结在一起的金砖
 - 从1814到2014:英美靠什么  -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穷人更多  - 丧钟为谁鸣?
 - 草根评价邓小平  -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 龙象共舞——中国和印度须直面的三
 -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中国要警惕塞浦路斯式陷阱
 - 救救孩子们吧!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 “国五条”的猫鼠游戏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中国对朝鲜必须旗帜鲜明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风骨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产葡萄酒登上英国王室御用酒庄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前海期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 中国学不了新加坡
 -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的改革  - 经济改革的核心经验和教训  - 衡量通胀,看科长指数
 -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街关注!  - 中国未来成功的民众基础  - 被中国一再误读的新加坡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参与踊跃  - 中国人大:全球富人最集中的议会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 中国高调和美国不干涉的外交姿态  - 中国的国际形象危机
 -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作吗?  - 中国崛起进程中最艰难的选择  -  中国在财富面前惊慌失措
 文章评论 全部文章评论...  
 
发 表 评 论
网上大名:  *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请不要超过500字)
*
验证码: 
       
  真情告白 |   | 访客留言 | 申请入会 | 民意调查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外贸B2C商城建设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98314号
本站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转载、合作或业务咨询邮箱:interhoo@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