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生活 是我内心向往
《打工文学》创刊3周年,我作为其读者、作者,写下这篇短文表达祝福和感谢,刊发2011-07-31日《打工文学》总第149期。http://barb.sznews.com/html/2011-07/31/content_1684162.htm
◎周家兵
作者简介
周家兵曾用笔名:周枫、麦田。祖籍湖北随州,现居深圳。有中短篇小说、散文、论文等一百余万字,近年来作品散见《文艺报》《散文》《散文选刊》《华夏散文》《中国散文家》《做人与处世》《辽河》《江门文艺》《东方青年》《打工文学》等,并被多家文摘类杂志转载,入选多种文学集。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深圳作协会员。
每天在城市之间穿梭,在飞机上俯瞰祖国的山川和河流,在讲台上“妙语连珠”,在一场场培训讲台上串讲知识和演绎激情,一年中无数个夜晚在酒店度过,或在机场飞奔赶往另一个城市的讲台。身后总有一个Samsonite(新秀丽)的欧洲版皮箱,里面装满了行李、电脑、客户资料和上课的案例提示。当然少不了还有一份报纸——《打工文学》周刊,让我在候机楼或酒店的床上,可以翻阅和品读,让我不忘自己是她的一名作者,一名读者,一名在深圳找到心灵归宿的“流浪者”。
忙碌是深圳人的表现,压力是深圳人的感受,欲望是深圳人的内核,流浪是深圳人的迷茫。太多的思想和考量都在物质的层面反复“磋商”,多少心灵的呼喊在城市任何一个十字路口都找不到方向。我们在推动着城市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在另一个层面找寻出口和力量。文学是一盏吹不灭掐不熄的灯,总在你内心疲惫和挫折时点亮你的胸腔,温暖你渐行渐冷的精神之魂。在你期盼和渴望之际,宝安日报《打工文学》周刊就是这样一盏灯,点亮在深圳,点亮在深圳每一个匆忙脚步之间,点亮在深圳的每一个工业区的流水线上。没有人可以拒绝和抗拒,没有人可以逃脱和回避,无论你是否表达爱和不爱,她都在每个周六的一早,投递到你手中或摆在街头的报刊售卖摊点。那些文字是你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细节;那些文字是你亲身经历中一段忽略不了的记忆;那些文字总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温暖你孤寂的心。无论你是否愿意,她总在发出自己的光。我就是那个被她照耀着的孤寂的心,一晃三年了,时间是永不消失的爱人,无论你容颜逝去还是两鬓苍苍,她都会依旧如初的爱着你,就像你爱她一样。
她召集散落在深圳宝安的文学写作者,就像一串不为人关注的珠链,串起宝安文学的珍珠项链,在这些珠宝之中,她还发现了那颗颗闪亮的“吊坠”,让更远更多的人关注他们。她在宝安公园的聚会中绽放自己的散淡的文学修养;她在水煮鱼的热辣中犀利的碰撞着各自的观点;她在逼仄的小屋里释放宏大的愿景和鼓励。我在这些集会中找寻到组织的力量和心灵深处的归宿。让我在喧哗和浮躁的现实中可以冷静下来,安静下来,聆听自己心的声音。
世界可以强迫你的思想和价值观,现实可以强迫你的身体和时间,可是,任何人都不可强迫你真实的内心,就算自欺欺人,你都无法说服真实的自己。感知内心的召唤,我总在不为人知的某个角落和某个夜晚倾听内心的声音,这是我内心想要的生活,这是我穿梭在城市之间的动力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