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jincheng918 提交日期:2011-5-13 0:05:00 |
|
2011年5月5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召开改革工作会议,并提出今年的32项改革计划,而且还出人意料地宣布由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张思平分管改革工作。看电视新闻时,我看着本市的父母官,那脸上高深莫测的和蔼可亲,以及炯炯有神但不知在想些什么的眼睛,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是真改革还是假改革?在大运会把深圳这城市搞得焦头烂额并且令全国为之侧目的当儿,两位博士忽然来开这个会,玩的什么把戏呢?
老实说,对最近两年内深圳的改革,我从未有如今这般的灰心失望。正如这城市的主政官在改革工作会议上所揭示的那样:这已是一个“不愿改、不敢改、不会改”的城市,它早已从精神内核上“去特区化”。
还记得有好几年时间里深圳窝心于不能获得“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名头吗?那几年时间里,深圳反而每年都有令人寄予希望的改革计划,而且还每年都念叨着“综合配套改革”的事情。但是自从2008年底到2009年中,深圳拿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牌子之后,这两年,反而根本不见深委深府提“综合配套改革”这六个字了,不信你翻一遍两年来的《深圳特区报》,或者最近一年来的书记、市长的所有重要讲话。自从深圳拿出综改的《方案》并报国家发改委批准之后,事实上,这个《方案》到现在为止基本上被“雪藏”起来了,还记得它有一个“三年改革计划”吗?有没有谁较一下真,问一下“三年改革计划”落实得怎么样了?还记得“三年改革计划”还要细化分解为每年的年度改革计划吗?分解到第三年,怎么就没影子了呢?
这次的2011年度改革计划,似乎就要羞于提“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个帽子了,看一看改革工作会议上,除了市长提了一次这个名字外,书记似乎都不愿意提起了。据说,书记对“综改”兴趣欠奉。
既然没兴趣,为什么还要在5月初莫名其妙地开一次改革工作会议,宣称要搞项改革?我的猜测只能是:出于政治需要?比如,毕竟人们对深圳特区的期望,仍在改革开放方面;比如广东省委向深圳施加了一些压力,要求深圳推动改革;比如由于大运会的连串丑态百出的表演,这届委府面临巨大的压力,因而需要有所回应,但又不愿意直接回应具体事件,所以就以改革作为“回击球”,忽悠人们相信深圳仍是“改革之城”。
在所谓8项重点的改革项目中,据说最重者为“社会改革”,我听见这话就笑了。在十二五规划和市政府工作报告都不敢再提“公民社会”四个字之后,深圳的社会改革还要怎样走?我不否认碎步的改革,“积小胜为大胜”,我也不否认可以“说的不做,做的不说”,“不会叫的狗才咬人”,“偷偷地进村,打枪的不要”,但是你觉得现届深委府是这样的用意吗?打死我也看不出来。
许多政治学家都已指出了,中国社会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公民社会”的治理模式,政府得其位,“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其权力约束在法治之下,更多的事情交给社会来自治。这种政府、企业、社会各得其位的治理模式就是“公民社会”。现在当局连“公民社会”这四个字都害怕,足以说明执政者并不想推动社会转型,而只想维持绝对一元垂直管治的模式,不服者以高压弹压之,“只管医直,哪管医死”。在这样的状态下,深圳的社会改革又能走到哪里去?
所谓“纲举目张”,有时纲不举,目就是不能张,栅栏的缝隙,头若不能过,身就不能过。我认为社会改革就是如此。公民社会的总目标不能确定,社会改革其实改无可改,绕来绕去就是绕不过去。有些人或许以为,总要慢慢积累成果,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只要过程不可逆,做得越多,就越不可逆,最终会迫使总纲也要改。这道理似乎说得过去,但是眼见得,有许多事情并没有按照我们善意的方向演绎,有时关键一步跳不过去,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大倒退——“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谁说“不可逆”?“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并不是没有可能。温总说“倘若不推动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的成果也有可能被断送”,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现状就是如此。
不敢提“公民社会”的深圳社会改革真的能获得突破吗?我现在是深深地怀疑。社区居民自治,始终绕不过“社区工作站和居委会”的关系问题,只要社区工作站代表行政权力强势,居委会自治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基层选举,无论是居委会选举,还是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始终绕不过党和政府控制与真正的民选之间的矛盾问题;社会组织登记和管理体制改革,始终绕不过是放手发展还是严格控制的问题,始终绕不过政府是否放权的问题;就连慈善事业改革,也绕不过资源是掌握在国家政府手里,还是掌握在民间的问题。理念和认识的问题不解决,社会改革就是缘木求鱼。
我不否认深圳的领导班子或执行部门中,有真心想推动社会改革的官员在,但是改革固然需要智慧,需要政治技巧,但更需要的是勇气和决心。老实说,这届的委府,我看不出这种勇气和决心,更看不出他们为什么要具有这种勇气和决心。在从上到下都只想做官不想做事的气氛中,对他们的仕途来说,搞改革是一件没有正面价值只有负面价值的事情。干吗要改革,傻了不是。
所以在现今的深圳,或者说现今的中国,其实也许没有“假”改革还是“真”改革的问号,答案就象秃子头上的那什么,明摆着呢。所以思平同学摆明了要被消费一次,改革办绝无重振雄风的可能了。
不要说我是信口开河。这篇文章完全可以立此存照,一年半以后我们再来验证一番。当然,王博要是指斥老金是妖言惑众的话,那么就请您老人家拿干货来,干几件硬碰硬,让深圳一洗颓废之气的事情来,让我们瞧瞧。那时老金愿意真诚向您道歉。
#日志日期:2011-5-13 星期五(Friday) 晴
推荐指数:复制链接 举报
这算是一篇迟来的评论吧,前几天一直在出差中,忙忙碌碌,没有静下心来写文章的心绪。其实出差也只是一个借口,这半年来,越来越没有心情写深圳的事情了。我对这城市的热爱,这十多年来首次出现了消退的状态,眼看着她向下沉沦,然而我们却不能阻止她的沉沦(把她往下拉的力量太强大了),这真教人灰心且无奈。
“那脸上高深莫测的和蔼可亲,以及炯炯有神但不知在想些什么的眼睛”
金生好文采~
评论人:北邙山樵 评论日期:2011-5-13 1:11 |
呵呵,若金兄这么坚定和坚韧的改革鼓动者都这样了,那我们对于这个城市还能有什么期待呢?
也许在呙中校抛弃深圳之后,金心异也该抛弃深圳了。但是金心异之抛弃深圳,与呙中校之抛弃深圳应该有完全不同的意味。
评论人:刘乘云 评论日期:2011-5-13 9:05 |
到了香港,为什么没写《香港,你被谁抛弃》,因为香港不在乎这个,而深圳极在乎。金兄若离开深圳,恐也难有用武之地。
1997年以来,笼罩在深圳上空的只有两个字“失落”,当然,对于大多数空降的领导干部,内心感受又只能以“惊喜”来形容。据说王到深圳后三个想不到,第一个就是想不到深圳这么有钱。
失落与惊喜两种矛盾的感受,交织成了整个特区的政治特色,就是嘴头的改革与手上的保守相表里,金兄就是那张嘴,而更多人是那只手。这手和这嘴是唇齿相依,不可或缺的,此为本地政治生态的一大特色。这一点,华东、华中、华北、西南、西北、东北都不具备。所以建议金兄还是留下来,必要的时候发挥建言建策的作用,以美特区之视听。
乘云兄,要说香港不在乎被中央政府抛弃,不在乎被人唱衰,我可有点儿不太相信哩。
评论人:刘乘云 评论日期:2011-5-13 9:17 |
失落与惊喜交织的局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前期积累的蛋糕足够大,二是中期分蛋糕的手易主,国内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地区,除了深圳,大邱庄吧。
未来的路怎样,先把蛋糕分完,蛋糕分完,那只分蛋糕的怪手就会抽走,从零起步,到那个时候,才可能依靠热爱着这片土地的人,重新建设一个新深圳。
评论人:刘乘云 评论日期:2011-5-13 9:22 |
金兄,香港的路,是自己走的,深圳的路是被安排的,角色心情大不相同。也许一部分香港人在乎被谁抛弃,但大部分人更在乎明主的制度,开放的市场。
另,深圳的嘴是市委宣传部、深圳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甚或王许本人,而不是老金或各位。我们只是意淫者。
评论人:等我点一支烟 评论日期:2011-5-13 9:58 |
除了享受“改革”秀/口号的好处,没见王这两年来做了啥实事。
忽悠全国人民的好处政客享受尽了,还忽悠的债则让深圳这个城市背负。
(时不时高喊“改革”的行径已让大家厌倦,边际效益已为负数)
评论人:北邙山樵 评论日期:2011-5-13 13:33 |
推荐李承鹏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7ba4101016yar.html突尼斯城管?呵呵,P民们或许不懂得,但是他们懂得……我也相信他们最终能看到大眼这篇让人泪奔的博客。此事若不妥善处理,只怕天下千千万万的父亲们都将学会激情杀人!
评论人:刘乘云 评论日期:2011-5-13 14:09 |
重新看上面的回贴,觉得说话冲了,我有位好友,政治学博士毕业,现在广西省委学校,我曾推荐金兄的博客给他,认为可以借鉴于此,在地方改革和城市发展方面多做文章,可是他说一点用处也没有,当地干部对这些话题完全没有兴趣,才明白,这种对于局部文化的自重,可能是深圳的一大特色。
评论人:刘乘云 评论日期:2011-5-13 14:26 |
城管的问题,其实是一个暴力执法VS暴力抗法的问题,这就牵引出一个法本身的公正性问题了。
法是善法还是恶法?
为什么发达国家需要有参、众两个议院,而某些国家只有参议院,或者说参议院+寥寥无几的平民代表,这样一来,所谓的立法当然就不能保证公平,而更多的侧重于效率或者说利益。
恐怕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而不在于是否采用了暴力。
暴力是自身利益受害时的诉求手段,无论是执法者还是抗法者,归根结底在于其维护的是否正当利益,这个正当性由法律来判定,而法律,不能由少数派制定。
评论人:偶系岭北人 评论日期:2011-5-13 18:25 |
大家还是洗洗睡睡吧,对深圳心已碎,情可堪!
这篇文章有点儿武断了些,不应该如此否定深圳主政官作出改革姿态的努力。不过要是自己删除了这帖子,又不符合老金的风格,要死吊朝天,由他去吧。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别无他途,坐以待变也许是最好的方法。
深圳的问题就在于蛋糕太大了。
评论人:ggcjs 评论日期:2011-5-13 23:20 |
几年说,就在博客还是什么地方,听说过深圳有几百亿的现金,不知道怎么花好,好像是投向外地搞什么开发,类似于现在中国及一些国家搞的主权基金吧。如果属实的话,不知道现在成效怎么样了?如果布局真有这么早,估计现在也该到收获期了吧。
当年,某人打死不离开深圳,最后被人成功挤掉,以致成为今年5月的谈资,间接说明了这个深圳这块水土养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