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虎首页 加入收藏夹  
 
内部论坛会员入口: 密码: 申请入会 | 访客留言 | 好文推荐
 斑竹推荐 More...
 
[NEW!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
[HOT!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
[NEW!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COOL!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
[COOL!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COOL!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
[COOL!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COOL! 河内:拥抱之难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
[NEW!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
[NEW!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COOL!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
[NEW!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NEW!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COOL!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站内搜索  
 
搜索类别:
关 键 词:
搜索类型:
 
 友情链接 More...
 
杰创达科技
 ·老亨的博客  ·薛涌评论
 ·王方每周评论  ·朗咸平先生
 ·半求地产评论  ·谢国忠先生
 ·贺承军建筑评论  ·陈志武先生
 ·王绍培的菜园  ·章星球文化本位
 ·新华网深圳论坛  ·南云楼
 ·财新网  ·沈宏非
 ·凤凰网  ·参和网
 ·天涯城市社区  ·洪晃找乐
 ·深圳新闻网  ·炎黄春秋
 ·奥一深圳  ·凯迪社区
 ·深圳之窗  ·商人王石
 ·中国选举与治理  ·尚书吧
 ·金心异南方评论  ·安妮宝贝
 ·公民陈绍华博客  ·王樽之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  ·张继合
 ·韩寒  ·中国新闻网
 ·张五常先生  ·FT中文网
 ·王受之先生  ·MBA智库
 ·刘家田

“真”改革还是“假”改革?
作者:金城
来源:WWW.InterHoo.Com   类型:网议深圳 , COOL! , 深圳视点 ,      2011/5/14 9:57:18 点击5719次

  2011年5月5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召开改革工作会议,并提出今年的32项改革计划,而且还出人意料地宣布由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张思平分管改革工作。看电视新闻时,我看着本市的父母官,那脸上高深莫测的和蔼可亲,以及炯炯有神但不知在想些什么的眼睛,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是真改革还是假改革?在大运会把深圳这城市搞得焦头烂额并且令全国为之侧目的当儿,两位博士忽然来开这个会,玩的什么把戏呢?
  老实说,对最近两年内深圳的改革,我从未有如今这般的灰心失望。正如这城市的主政官在改革工作会议上所揭示的那样:这已是一个“不愿改、不敢改、不会改”的城市,它早已从精神内核上“去特区化”。
  还记得有好几年时间里深圳窝心于不能获得“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名头吗?那几年时间里,深圳反而每年都有令人寄予希望的改革计划,而且还每年都念叨着“综合配套改革”的事情。但是自从2008年底到2009年中,深圳拿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牌子之后,这两年,反而根本不见深委深府提“综合配套改革”这六个字了,不信你翻一遍两年来的《深圳特区报》,或者最近一年来的书记、市长的所有重要讲话。自从深圳拿出综改的《方案》并报国家发改委批准之后,事实上,这个《方案》到现在为止基本上被“雪藏”起来了,还记得它有一个“三年改革计划”吗?有没有谁较一下真,问一下“三年改革计划”落实得怎么样了?还记得“三年改革计划”还要细化分解为每年的年度改革计划吗?分解到第三年,怎么就没影子了呢?
  这次的2011年度改革计划,似乎就要羞于提“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个帽子了,看一看改革工作会议上,除了市长提了一次这个名字外,书记似乎都不愿意提起了。据说,书记对“综改”兴趣欠奉。
  既然没兴趣,为什么还要在5月初莫名其妙地开一次改革工作会议,宣称要搞项改革?我的猜测只能是:出于政治需要?比如,毕竟人们对深圳特区的期望,仍在改革开放方面;比如广东省委向深圳施加了一些压力,要求深圳推动改革;比如由于大运会的连串丑态百出的表演,这届委府面临巨大的压力,因而需要有所回应,但又不愿意直接回应具体事件,所以就以改革作为“回击球”,忽悠人们相信深圳仍是“改革之城”。
  在所谓8项重点的改革项目中,据说最重者为“社会改革”,我听见这话就笑了。在十二五规划和市政府工作报告都不敢再提“公民社会”四个字之后,深圳的社会改革还要怎样走?我不否认碎步的改革,“积小胜为大胜”,我也不否认可以“说的不做,做的不说”,“不会叫的狗才咬人”,“偷偷地进村,打枪的不要”,但是你觉得现届深委府是这样的用意吗?打死我也看不出来。
  许多政治学家都已指出了,中国社会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公民社会”的治理模式,政府得其位,“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其权力约束在法治之下,更多的事情交给社会来自治。这种政府、企业、社会各得其位的治理模式就是“公民社会”。现在当局连“公民社会”这四个字都害怕,足以说明执政者并不想推动社会转型,而只想维持绝对一元垂直管治的模式,不服者以高压弹压之,“只管医直,哪管医死”。在这样的状态下,深圳的社会改革又能走到哪里去?
  所谓“纲举目张”,有时纲不举,目就是不能张,栅栏的缝隙,头若不能过,身就不能过。我认为社会改革就是如此。公民社会的总目标不能确定,社会改革其实改无可改,绕来绕去就是绕不过去。有些人或许以为,总要慢慢积累成果,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只要过程不可逆,做得越多,就越不可逆,最终会迫使总纲也要改。这道理似乎说得过去,但是眼见得,有许多事情并没有按照我们善意的方向演绎,有时关键一步跳不过去,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大倒退——“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谁说“不可逆”?“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并不是没有可能。温总说“倘若不推动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的成果也有可能被断送”,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现状就是如此。
  不敢提“公民社会”的深圳社会改革真的能获得突破吗?我现在是深深地怀疑。社区居民自治,始终绕不过“社区工作站和居委会”的关系问题,只要社区工作站代表行政权力强势,居委会自治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基层选举,无论是居委会选举,还是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始终绕不过党和政府控制与真正的民选之间的矛盾问题;社会组织登记和管理体制改革,始终绕不过是放手发展还是严格控制的问题,始终绕不过政府是否放权的问题;就连慈善事业改革,也绕不过资源是掌握在国家政府手里,还是掌握在民间的问题。理念和认识的问题不解决,社会改革就是缘木求鱼。
  我不否认深圳的领导班子或执行部门中,有真心想推动社会改革的官员在,但是改革固然需要智慧,需要政治技巧,但更需要的是勇气和决心。老实说,这届的委府,我看不出这种勇气和决心,更看不出他们为什么要具有这种勇气和决心。在从上到下都只想做官不想做事的气氛中,对他们的仕途来说,搞改革是一件没有正面价值只有负面价值的事情。干吗要改革,傻了不是。
  所以在现今的深圳,或者说现今的中国,其实也许没有“假”改革还是“真”改革的问号,答案就象秃子头上的那什么,明摆着呢。所以思平同学摆明了要被消费一次,改革办绝无重振雄风的可能了。

  作者:jincheng918 提交日期:2011-5-13 0:05:00

  不要说我是信口开河。这篇文章完全可以立此存照,一年半以后我们再来验证一番。当然,王博要是指斥老金是妖言惑众的话,那么就请您老人家拿干货来,干几件硬碰硬,让深圳一洗颓废之气的事情来,让我们瞧瞧。那时老金愿意真诚向您道歉。
  
#日志日期:2011-5-13 星期五(Friday) 晴 送小红花 推荐指数:复制链接 举报


评论人:jincheng918 评论日期:2011-5-13 0:12
  这算是一篇迟来的评论吧,前几天一直在出差中,忙忙碌碌,没有静下心来写文章的心绪。其实出差也只是一个借口,这半年来,越来越没有心情写深圳的事情了。我对这城市的热爱,这十多年来首次出现了消退的状态,眼看着她向下沉沦,然而我们却不能阻止她的沉沦(把她往下拉的力量太强大了),这真教人灰心且无奈。


评论人:dontrushme 评论日期:2011-5-13 0:40
  “那脸上高深莫测的和蔼可亲,以及炯炯有神但不知在想些什么的眼睛”

金生好文采~


评论人:北邙山樵 评论日期:2011-5-13 1:11
  呵呵,若金兄这么坚定和坚韧的改革鼓动者都这样了,那我们对于这个城市还能有什么期待呢?


评论人:jincheng918 评论日期:2011-5-13 7:29
  也许在呙中校抛弃深圳之后,金心异也该抛弃深圳了。但是金心异之抛弃深圳,与呙中校之抛弃深圳应该有完全不同的意味。


评论人:刘乘云 评论日期:2011-5-13 9:05
  到了香港,为什么没写《香港,你被谁抛弃》,因为香港不在乎这个,而深圳极在乎。金兄若离开深圳,恐也难有用武之地。
1997年以来,笼罩在深圳上空的只有两个字“失落”,当然,对于大多数空降的领导干部,内心感受又只能以“惊喜”来形容。据说王到深圳后三个想不到,第一个就是想不到深圳这么有钱。
失落与惊喜两种矛盾的感受,交织成了整个特区的政治特色,就是嘴头的改革与手上的保守相表里,金兄就是那张嘴,而更多人是那只手。这手和这嘴是唇齿相依,不可或缺的,此为本地政治生态的一大特色。这一点,华东、华中、华北、西南、西北、东北都不具备。所以建议金兄还是留下来,必要的时候发挥建言建策的作用,以美特区之视听。


评论人:jincheng918 评论日期:2011-5-13 9:15
  乘云兄,要说香港不在乎被中央政府抛弃,不在乎被人唱衰,我可有点儿不太相信哩。


评论人:刘乘云 评论日期:2011-5-13 9:17
  失落与惊喜交织的局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前期积累的蛋糕足够大,二是中期分蛋糕的手易主,国内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地区,除了深圳,大邱庄吧。
未来的路怎样,先把蛋糕分完,蛋糕分完,那只分蛋糕的怪手就会抽走,从零起步,到那个时候,才可能依靠热爱着这片土地的人,重新建设一个新深圳。


评论人:刘乘云 评论日期:2011-5-13 9:22
  金兄,香港的路,是自己走的,深圳的路是被安排的,角色心情大不相同。也许一部分香港人在乎被谁抛弃,但大部分人更在乎明主的制度,开放的市场。



评论人:jincheng918 评论日期:2011-5-13 9:26
  另,深圳的嘴是市委宣传部、深圳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甚或王许本人,而不是老金或各位。我们只是意淫者。


评论人:等我点一支烟 评论日期:2011-5-13 9:58
  除了享受“改革”秀/口号的好处,没见王这两年来做了啥实事。

忽悠全国人民的好处政客享受尽了,还忽悠的债则让深圳这个城市背负。

(时不时高喊“改革”的行径已让大家厌倦,边际效益已为负数)


评论人:北邙山樵 评论日期:2011-5-13 13:33
  推荐李承鹏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7ba4101016yar.html突尼斯城管?呵呵,P民们或许不懂得,但是他们懂得……我也相信他们最终能看到大眼这篇让人泪奔的博客。此事若不妥善处理,只怕天下千千万万的父亲们都将学会激情杀人!


评论人:刘乘云 评论日期:2011-5-13 14:09
  重新看上面的回贴,觉得说话冲了,我有位好友,政治学博士毕业,现在广西省委学校,我曾推荐金兄的博客给他,认为可以借鉴于此,在地方改革和城市发展方面多做文章,可是他说一点用处也没有,当地干部对这些话题完全没有兴趣,才明白,这种对于局部文化的自重,可能是深圳的一大特色。


评论人:刘乘云 评论日期:2011-5-13 14:26
  城管的问题,其实是一个暴力执法VS暴力抗法的问题,这就牵引出一个法本身的公正性问题了。
法是善法还是恶法?
为什么发达国家需要有参、众两个议院,而某些国家只有参议院,或者说参议院+寥寥无几的平民代表,这样一来,所谓的立法当然就不能保证公平,而更多的侧重于效率或者说利益。
恐怕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而不在于是否采用了暴力。
暴力是自身利益受害时的诉求手段,无论是执法者还是抗法者,归根结底在于其维护的是否正当利益,这个正当性由法律来判定,而法律,不能由少数派制定。


评论人:偶系岭北人 评论日期:2011-5-13 18:25
  大家还是洗洗睡睡吧,对深圳心已碎,情可堪!


评论人:jincheng918 评论日期:2011-5-13 19:17
  这篇文章有点儿武断了些,不应该如此否定深圳主政官作出改革姿态的努力。不过要是自己删除了这帖子,又不符合老金的风格,要死吊朝天,由他去吧。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评论人:szlittleman 评论日期:2011-5-13 22:44
  别无他途,坐以待变也许是最好的方法。
深圳的问题就在于蛋糕太大了。


评论人:ggcjs 评论日期:2011-5-13 23:20
  几年说,就在博客还是什么地方,听说过深圳有几百亿的现金,不知道怎么花好,好像是投向外地搞什么开发,类似于现在中国及一些国家搞的主权基金吧。如果属实的话,不知道现在成效怎么样了?如果布局真有这么早,估计现在也该到收获期了吧。
当年,某人打死不离开深圳,最后被人成功挤掉,以致成为今年5月的谈资,间接说明了这个深圳这块水土养人呐......

 

 

发 表 评 论』『打 印 本 页』『关 闭 窗 口
 相关文章 全部相关文章... 
 
 - 37年,深圳一直是个意外!  -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 平等、民主与西方的伊斯兰难题
 - 震惊!深圳或成“最不互联网的城市  -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数”  - 中国重蹈日本覆辙
 - 企业直播:风口将至,未来已来  -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 中国是否会爆发金融危机?
 - 深圳+香港,失去想象力了吗?  - 河内:拥抱之难  -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 民营经济之中国市场地位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学”理论  - 日本的中国通与中国的日本盲
 - 社会主义制度浅议  -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  欧洲的错误给亚洲的启示
 - 超级水网:巨大包袱?天大馅饼?  -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待乳声中  - 或许中国需要撒切尔夫人式的政治家
 - 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 没有粘结在一起的金砖
 - 从1814到2014:英美靠什么  -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穷人更多  - 丧钟为谁鸣?
 - 草根评价邓小平  -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 龙象共舞——中国和印度须直面的三
 -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中国要警惕塞浦路斯式陷阱
 - 救救孩子们吧!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 “国五条”的猫鼠游戏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中国对朝鲜必须旗帜鲜明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风骨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产葡萄酒登上英国王室御用酒庄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前海期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 中国学不了新加坡
 -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的改革  - 经济改革的核心经验和教训  - 衡量通胀,看科长指数
 -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街关注!  - 中国未来成功的民众基础  - 被中国一再误读的新加坡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参与踊跃  - 中国人大:全球富人最集中的议会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 中国高调和美国不干涉的外交姿态  - 中国的国际形象危机
 -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作吗?  - 中国崛起进程中最艰难的选择  -  中国在财富面前惊慌失措
 文章评论 全部文章评论...  
 
 
  评论者: 因特虎访客
    回复:“真”改革还是“假”改革?
    
王什么都不做,过两年升官走人。

         --发表日期:2011/5/14 17:52:00     [来自: 113.106.*.* ]
 
发 表 评 论
网上大名:  *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请不要超过500字)
*
验证码: 
       
  真情告白 |   | 访客留言 | 申请入会 | 民意调查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外贸B2C商城建设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98314号
本站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转载、合作或业务咨询邮箱:interhoo@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