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虎首页 加入收藏夹  
 
内部论坛会员入口: 密码: 申请入会 | 访客留言 | 好文推荐
 斑竹推荐 More...
 
[NEW!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
[HOT!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
[NEW!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COOL!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
[COOL!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COOL!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
[COOL!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COOL! 河内:拥抱之难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
[NEW!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
[NEW!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COOL!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
[NEW!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NEW!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COOL!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站内搜索  
 
搜索类别:
关 键 词:
搜索类型:
 
 友情链接 More...
 
杰创达科技
 ·老亨的博客  ·薛涌评论
 ·王方每周评论  ·朗咸平先生
 ·半求地产评论  ·谢国忠先生
 ·贺承军建筑评论  ·陈志武先生
 ·王绍培的菜园  ·章星球文化本位
 ·新华网深圳论坛  ·南云楼
 ·财新网  ·沈宏非
 ·凤凰网  ·参和网
 ·天涯城市社区  ·洪晃找乐
 ·深圳新闻网  ·炎黄春秋
 ·奥一深圳  ·凯迪社区
 ·深圳之窗  ·商人王石
 ·中国选举与治理  ·尚书吧
 ·金心异南方评论  ·安妮宝贝
 ·公民陈绍华博客  ·王樽之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  ·张继合
 ·韩寒  ·中国新闻网
 ·张五常先生  ·FT中文网
 ·王受之先生  ·MBA智库
 ·刘家田

深圳将错过历史机遇吗?
作者:虎友推荐
来源:WWW.InterHoo.Com   类型:网议深圳 , COOL! , 深圳视点 ,      2010/10/30 21:21:51 点击4500次
深圳将错过历史机遇吗?

 

  作者:jincheng918 提交日期:2010-10-30 9:07:00
 早在2008年笔者就指出,随着深圳获得一项项中央的政策支持,深圳被中央政府有意忽视或“抛弃”的时代就已经结束,深圳已回到中国舞台的前台。因此,从2008年起,深圳就不能再抱怨中央政府对自己不够支持,不能再拿这个当理由来为自己不作为推诿责任了。
 当然首先要强调的一点,地方的发展和改革不能完全依赖中央政府,必须在中央支持的前提下,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而且随着中央政府逐渐的改革,地方的发展也不再是完全由中央决定的事情,老实说,中央政府到底能有多大能耐扶持一个地方的发展,也是一个日渐看淡的事情。
 现阶段来看,中央政府对各地方的支持,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一种是中央财政的直接转移支付,这包括中央财政直接拨付给少数民族地区诸如贵州、西藏、宁夏等众多省份,也包括国务院的总理基金每年随机给付某个地区,据说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给了首都北京,另外会有一些给那些国家重大活动的举办地,比如京奥上世穗亚之类的;一种是中央号召(其实质是逼迫或挟裹)中东部省份对口支援中西部省份,比如援疆、援藏,以及支援四川灾区之类;第三种是中央对某些重大的央企投资项目、中外合资或外资项目,以政治手段诱、逼其投向某个地区,现在不只是央企,外资跨国公司也一般都很识做,会看北京政府的眼色行事,所以这种方式一般比较实惠,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大项目中,颇有一些是这样得来的。
 这几年更流行的方式,也可能是以后较为多用的方式,是中央给帽子,给一些宽泛的政策,方便你造一些概念,然后看你们各自的造化。这种帽子一旦发起来就会控制不住,最后形成事实上的普惠制,人手一顶,雨露均沾。有本事的会要求中央加大剂量,但是最终我们会发现,其实只要未来持续推动政府改革,中央政府能直接给的会越来越有限,更多要靠地方政府自己的努力和各自的造化。说实话,我觉得这是一个进步,等到中央政府手中除了财政转移支付,别的确实没啥东西可给的时候,就是中央一级政府改革基本到位了。
 回过头来说,即便是在优惠政策普惠制的前提下,深圳这两年从中央拿到的帽子,可以说绝对不比别人少,甚至还比别人更多。对一个已发展得较好的沿海地区中心城市,仍给这么多帽子,足见中央对深圳特区的关心,甚至国务院会有遭到中西部地区批评的压力,因此深圳再说中央不重视已完全没有了理由:要重视到什么程度才是没有抛弃深圳?难道非得要深圳直辖吗?
 在《深圳转型》一书中,笔者已罗列了2008年以来深圳得到的中央政策支持:
 2008年4月,民政部确定深圳为全国社会组织6个“改革创新观察点”之一;
 2008年6月12日,国家发改委批准深圳成为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这是国发委批出的首批惟一一个试点城市;
 2008年10月18日,国务院批准深圳前海湾设立保税港区;
 2008年11月26日,国务院法制办与深圳市签署全国第一个法治政府试点城市建设文件;
 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确定深圳为国际贸易人民币结算6个试点城市之一。

 2008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珠三角改革发展纲要”,在《纲要》中,正式确定深圳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该《纲要》还要求深圳“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
 此外温总2008年内两度考察深圳,并且讲出“深圳特区是中国的一面旗帜”和“深圳自主创新抓得早、产业升级抓得早”这两句极为重要的话。
 2009年5月6日,国务院以56号文件正式批准《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
 2009年10月23日,中国证监会在深圳举行隆重的创业板开板仪式,对深圳最为重要的一件实惠政策终于落袋为安;
 2010年6月初,中央同意深圳特区扩大到全市;
 2010年8月中旬,国务院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在国务院的批复中,将深圳城市定位确定为:“深圳市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 2010年8月26日,在深圳特区30岁生日之际,国务院批复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
 2010年8月和9月,温总、胡总先后视察深圳,突显了中央在政治上对深圳特区的高度重视。
 2010年10月26日,深圳接到国家发改委要求,落实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享有计划单列市管理权限政策。
 中央政府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如此密集地给予深圳政策支持,就其宠爱程度来说,即便比不上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但也不遑多让,可以说三者基本上在中央政策层面达到了一个平衡。这些政策中的许多项,都足以让内地一个省份欣喜若狂,但这些政策都在两三年内象暴雨一样倾注到了深圳特区这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虽然其中有多项政策,确实与原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司司长许勤挂职担任深圳常务副市长并晋升担任深圳市长有关,他确实在与国家发改委、国务院进行沟通,为深圳争取政策支持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更重要的,是胡、温显示了对深圳特区的高度重视,中央没有抛弃深圳。
 好了,问题的关键来了:在获得中央如此多的重视,给了这么多帽子之后,这两年里,深圳做了什么?
 中央和全国人民最希望深圳做的,一是继续担当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先锋,二是做产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 应该说,深圳市委市政府在第二项任务上,着墨比较多,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显示出王许两位主政官的高度重视和政府的努力作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出台的政策大多被业界评为“中看不中用,好闻不好吃”,切不中产业的要害,起不到关键性的作用;因而对深圳经济的现状来说,一方面传统产业迁出深圳的趋势不可阻挡,深圳的产业根基正在被掏空;另一方面深圳的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的新增投资和经济效益接续不上,流血不止,输血不足,深圳的产业升级有“青黄不接”的崩溃之险。这两年的GDP增长,倘若不是靠着巨大的基建投资拉动,将会很难看,就这样也很快将会被天津等城市超过,而如此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在大运会结束之后,恐有难以为继之惑,毕竟在2000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交通等基建投资的需求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持续稳定地增长,最多到十二五末期,深圳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就会告基本一段落。那么十三五之后,深圳的新兴产业能不能接续上来?深圳2015年之后的经济增长靠什么?
 在温总8月的深圳讲话之后,可以说吊高了全国人民对深圳特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巨大期待,作为深圳特区,深圳也必须在改革开放上下功夫,作出一些沉甸甸的、拿得出手的改革开放的动作和实绩,才能对中央和全国人民有所交待,才能不负“特区”之名。然而深圳这两年里都做了什么?
 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稍有点影响的改革举措,只不过两项,一是大部制改革,二是8名局级职位和22名副局级职位的公推公选。
 然而大部制改革是中央早已确定了方向并在国务院层面率先垂范的改革事项,算不得深圳的先行先试,更算不上探索,只不过深圳出手重一些、力度大一些,而已。而且由于方案做得不扎实,计划不周,大部制改革在过渡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政府行政效率的大滑坡,引起社会的广泛批评,甚至在政府内部对此项改革的正向价值也产生了怀疑,这意味着大部制改革的过渡期和适应期将被拉长拖慢,而改革的正向效益何时真正完全显现尚不得而知。
 局级干部的公推公选,确有其探索意义,然而与国内包括南京、长沙等地的改革措施相比,深圳的改革显得十分保守和过于谨小慎微,像小脚女人一样步子迈不开,而且还出现了“走一步退一步”的迹象。
 对于老百姓普遍希望深圳市委市政府推动的“公民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这也可以说是政治风险最低的一项改革,但是我们两年来也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而且即便是宣示性的话语,也在显示地方政府在一步一步地往后退。
 对于广东省委最希望深圳做的改革,也是在《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中有明确承诺、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的改革事项,“一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改革,也基本上是只说不做,只宣布了几个试点(坪山新区、光明新区和盐田区),但这几个试点在宣布了一年多之后,仍未见行动起来。
 总的来说,我们看到的是,所谓“一区四市”,在最近半年的党委政府工作和党报的领导人报道中,已基本上不见了“综合配套改革”的字眼;所谓“四个先行先试”,迄今为止我们还没看到任何真正的“先行先试”在深圳这个城市的露脸。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令人失望的状况?以笔者的猜测,可能是以下两个主要原因在起作用:
 首先是主政官缺乏真正的政治勇气,“前怕狼后怕虎,中间还怕小老鼠”,瞻前顾后,不敢作政治决断,只好拖拖拉拉,以“试点”、“稳妥”的名义,层层试点,就是不推进。在现今的中国,要想找一项完全没有任何风险的改革领域,恐怕是难之又难。倘若因为担心风险而不做,那么就请不要再大声喊什么“深圳特区”、“四个先行先试”、“杀出一条血路”之类貌似勇敢的话了,因为只喊而不做,最终只能导致政治信用的破产,反而会对执政者产生极大的负面价值。
 其次是党委政府团队已缺乏了做实事的精神和能力。这个团队从总体上已因为利益因素,而变得毫无改革精神和斗志,更无职业道德基本素养,更没有踏踏实实推动政策落实的个人意愿和战术训练。虽然其中还有一些不满或不安于现状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官员,但是要么是得不到重用,要么是囿于对“改革者没有好下场”的担心,因而安于做太平官,无过即是功,只求升迁,不想做事,由此“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工作方式大行其道,见到利益一哄而上,见到风险和责任一哄而散。这样的团队,怎能担当得起深圳的历史重任?然而具有过客心态的主政官未必愿意下大力气整肃市委市府工作团队,真正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真正不拘一格降人材。
 毫无疑问深圳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一方面深圳重新获得中央政府的重视和全国人民的期待与信任,各项政策工具支持到位,“生存环境”处在自1997年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而国家也正处在一个需要突破的关键历史时刻,“闻鼙鼓而思良将”,中央、省委和全国人民期待深圳有所作为;另一方面,深圳却处在自2000年之后持续的地方政治不健康状态,几任主政官均在深圳只作逗留,任期太短,而且升迁方向相对明确,导致无心长期经营,正对深圳这个城市造成持续的伤害;而整个十二五、十三五这10年时间,既是国家转型的关键阶段,也是国内区域经济格局和城市发展格局将基本定型的10年,对深圳的长远未来至关重要。
 这正是笔者近期内既忧心忡忡却又莫可奈何,因而对深圳未来感到悲观的原因之所在。历史时机稍纵即逝,凭谁问:深圳将无所作为,错过自身命运的关键性历史机遇吗?

#日志日期:2010-10-30 星期六(Saturday) 晴 送小红花 推荐指数:复制链接 举报
 


评论人:深圳主义2011 评论日期:2010-10-30 11:34
 看的出金兄对深圳的感情之深和恨铁不成钢的悲伤之情!不知深圳的当政者们看到你的呼吁心中会作何想呢?哈哈!!.............................

 期待王许的未来表现,不要让1400万深圳人民失望和辜负深圳特区这块牌子!!!.................


评论人:cmouse72 评论日期:2010-10-30 12:39
是啊,现在中坚人才不好做,中小企业不好做,房价太高,有点能力的,想在深圳呆下去,也不容易,都去其他地方了,中小企业要发展,既得不到政府的关照,找一些中高端人才也很难,但是解决就业,留住中端人才,给高端输血的,还是要靠中小企业啊。

华为、中兴、腾讯都会在外面搞研发基本,深圳再不重视中小企业,产业空心化,将持续。中端人才空心化,产业空心化。


评论人:szlittleman 评论日期:2010-10-30 14:00
我们必须面对这个事实:深圳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不会再有小气候。

历史原因造成深圳多方博弈平衡的格局,目前的大气候下不可能形成改变的共识,相反,维持现状,共同分肥却是主导利益者们的最佳路径。

他们是过客,我们也不是主人。


评论人:等我点一支烟 评论日期:2010-10-30 20:19
深圳特区三十周年秀非常成功,也因为太成功,后面如果不让全国人民看到特区的特在哪里,光只会喊口号,那这场城市秀就是一个杯具的开始:提前透支挥霍掉了以后N多年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对深圳的期待,深圳现在的主政官是最大的得利者,以后还债的则只是深圳和这个城市的人民。

发 表 评 论』『打 印 本 页』『关 闭 窗 口
 相关文章 全部相关文章... 
 
 - 37年,深圳一直是个意外!  -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 平等、民主与西方的伊斯兰难题
 - 震惊!深圳或成“最不互联网的城市  -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数”  - 中国重蹈日本覆辙
 - 企业直播:风口将至,未来已来  -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 中国是否会爆发金融危机?
 - 深圳+香港,失去想象力了吗?  - 河内:拥抱之难  -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 民营经济之中国市场地位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学”理论  - 日本的中国通与中国的日本盲
 - 社会主义制度浅议  -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  欧洲的错误给亚洲的启示
 - 超级水网:巨大包袱?天大馅饼?  -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待乳声中  - 或许中国需要撒切尔夫人式的政治家
 - 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 没有粘结在一起的金砖
 - 从1814到2014:英美靠什么  -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穷人更多  - 丧钟为谁鸣?
 - 草根评价邓小平  -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 龙象共舞——中国和印度须直面的三
 -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中国要警惕塞浦路斯式陷阱
 - 救救孩子们吧!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 “国五条”的猫鼠游戏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中国对朝鲜必须旗帜鲜明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风骨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产葡萄酒登上英国王室御用酒庄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前海期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 中国学不了新加坡
 -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的改革  - 经济改革的核心经验和教训  - 衡量通胀,看科长指数
 -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街关注!  - 中国未来成功的民众基础  - 被中国一再误读的新加坡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参与踊跃  - 中国人大:全球富人最集中的议会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 中国高调和美国不干涉的外交姿态  - 中国的国际形象危机
 -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作吗?  - 中国崛起进程中最艰难的选择  -  中国在财富面前惊慌失措
 文章评论 全部文章评论...  
 
发 表 评 论
网上大名:  *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请不要超过500字)
*
验证码: 
       
  真情告白 |   | 访客留言 | 申请入会 | 民意调查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外贸B2C商城建设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98314号
本站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转载、合作或业务咨询邮箱:interhoo@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