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改革是中国近来的最热门话题。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内部矛盾的发展,政改的讨论仍将持续下去,甚至有越来越猛烈之势。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总理温家宝自8月22日在深圳提出政治改革以来近40天时间内,他8次提到政改并誓言在其“能力范围内,推动政治改革,风雨不倒,至死方休。”
其实,温家宝从推崇普世价值到倡导政改,除了他个人因素之外,更主要的是与中国当前现实、改革困境有关。最明显的是,从2005年“国八条”、2006年“国六条”等等,到今年1月10日“国11条”和4月17日“国十条”,国务院、国土部、国资委、银监会等中央各大部委联合频频出击调控房地产,可谓规模空前,最终均是一次次败下阵来,房价越调越高,调控变成了“空调”,房地产泡沫恶性膨胀,已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的稳定。
同样的是收入分配改革。改革至今已提出6年,却一直没有实质进展。而这6年间,居民收入比重不断下降、消费率持续下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进程。今年3月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曾上报国务院,后被退回,直到现在仍在修改过程中。其根本原因是那些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其它种种庄严的改革承诺,迄今也均无重大突破。从现实方面看,中国内部出现越来越激进化趋势。笔者早在今年3月便撰文断言,中国“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执政者越来越感觉权力不够,控制不了而不得不加强自身的权力及不断加强社会各方面、各层次的控制;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民众感自己的权益无法得到伸张,而为了伸张自己正当、合法的权益不得不激进,甚至铤而走险。”随后频频发生校园杀童案,以及为阻止撤迁而出现的自焚案,则证实了笔者的判断。政府过于激进的压制措施,则可能从根本上颠覆了改革的成果及合法性。
更具体点,社会矛盾的激化则进一步消减了政府改革雄心。中国大陆的群体性事件从1993年的 8709起,增加到2003年的“6万起,2008年是12万起,5年间翻了一倍。2009年,是建国60周年大庆,中共下达死命令严防死守,但到年底,群体性事件仍然达到了创纪录的23万起,相比上一年又翻了一番。”这是香港《商报》副总编辑周刚在其文章中透露的数字。如果上面数字可疑的话,那么今年国庆警方68万治安志愿者的基础上,日均投入超过1万1000人警力巡逻则是官方数字。同样,国庆60周年阅兵及今年“两会”,也都动员了70万人参与保安。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中,依然看到同样维稳模式——公安部长孟建柱在北京奥运会刚结束时,提出的要把“奥运经验转变为长效机制”。
从付出的代价上更是惊人,2009年预计投入的“维稳”经费已达5140亿人民币,和中国人民解放军5321亿的军费相差无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列宁的理论来看,统治者无法按原来方式统治下去,被统治阶级无法按原来方式生活下去,意味着革命时机成熟并爆发。实际上,中国在“维稳”上的投入和动员程度,几乎与打一场局部战争相似。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内部早已开始了一场不见硝烟的“内战”,并不为过!
在这种情况下,老的办法已走不通,中国改革与治理模式急需突破。面对空前困境与压力,绝大部分压力无疑落到中国政府CEO——温家宝——的头上。推动中国的政改,以寻求改革突破,也就成为想有所作为的领导人的不二选择,这也是温家宝不断宣示推动政改的大背景和真正原因,但他不真正掌控中国政改的金钥匙。
其实,作为中国国家主席、中共总书记的胡锦涛也始终在讲民主与政改。2004年1月27日胡锦涛在法国国民议会的演讲时指出:“中国的改革是全面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我们不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也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制度,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权利。”
政治改革实际滞后30年
2005年4月,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提到“要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2006年4月,胡锦涛访美在耶鲁演讲时重提“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以后他在不同场合也有相关表述,可是总体上比温相对要模糊,但胡温在改革上相互配合是可见的。
考虑到邓小平在1979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便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的政治改革实际已滞后30年。正如前面论述的那样,中国的现状已是不可持续。正因为如此,温家宝罕见地以总理身份对执政党的腐败提出“人亡政息”的警告,当然意在加速政改。
但在中国现实情况下,依靠政治强人强力推行政改已不现实,中国的改革应该从由原来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式地推进。那么中国政改的“金钥匙”到底在哪里呢?其实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讲话中,已亮出了“金钥匙”——“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其中的“四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亦是指明了中国政治改革的清晰路径,解决了当今中国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人民权利缺乏。这“四权”演绎成通俗语言,政府必须公开、透明、向人民负责;人民则享有言论、结社及抗议示威的自由,和不受任何干扰地选举自己政府的权利。这其实只不过是世界发展几千年沉淀的政治文明与普世价值,也是当今政治野蛮与文明的分水岭。
因此,只要胡锦涛先生把此“金钥匙”真正放手并交还给中国民众,中国政改才可能避免既得利益羁绊和延误,开放成千上万的民众参与并积极投身到改革中来,中国政改也算真正上路,也才能不偏离中国改革设计师邓小平先前所设计的改革方向。只有尽快开放并落实“四权”,让亿万的普通民众成为政改的推动者,中国才有可能建立起惠及中国全体百姓的民主、宪政与法治。这也是中国避免分裂、动荡及和平转型、实现中华民族真正复兴的唯一可行的现实路径。
作者是中国大陆的国际问题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