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大战昨天下午见分晓,黄氏家族落败,仅留一分薄面,其驱逐陈晓、夺回公司控制权的目标完全没有达到,陈晓为代表的管理层仍然控制着国美公司。
媒体和互联网上的反应可谓是铺天盖地、众所纷纭。许多媒体将事情的意义引向了公司的力量、公司治理甚至国家治理的层面。老金不否认可以这样的合理延伸,但问题的关键是,在这场纷争中,人们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一个角色,那就是把黄光裕送进监狱里的那股力量。
大部分人的立论似乎假设这个事件发生在完全正常的市场经济体系里面,发生在法治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在此基础上讨论一间上市公司国美的内部治理问题。甚至,大部分对黄陈之争的分析似乎忘记了黄光裕是一个被关在监狱里的大股东,他与陈晓的战争处在一个完全不对等的条件之中。
所以讨论国美之争,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黄光裕为什么会被送进监狱里?请不要单纯而可爱地说,他触犯了刑律。他当然犯了法,有法院的判定为据。但是他犯法而被追究的原因,一定是某种力量想要把他送进监狱,从而借机夺取国美这个公司的控制权。许多人以为陈晓的背后是代表贝恩投资的利益,但是贝恩投资的风格虽然是获得并购公司的控股地位然后主导这企业的发展,并从中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但其重心仍在投资收益(此种操作有些类似新桥投资),而不是所谓的“控制中国的零售及物流体系”,更不是谋夺黄氏家族的财产。陈晓之所以敢冒着巨大的道德风险站在夺取国美公司控制权的第一线,原因很简单,他被把黄光裕送进监狱的那股力量挑中了成为代理人,站在前台继续打理这间公司。
许多人忽略了陈晓对媒体讲过的一句话,大意是,黄先生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政治生命已经终结了。财富和利益之争,公司控制权之争,内部经营和治理的分歧,正常来说应该跟政治扯上不边,可是陈晓为什么讲出这样一句关键性的话?
因为国美虽然是一间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但却是一间大陆的公司。投票虽然在香港进行,但事件的发生却是在大陆,一个决不正常的准市场经济体系里面,一个绝非正常法治的社会里面。表面上公司争夺战适用香港的法律和游戏规则,实际上却是大陆的游戏规则在起作用。所以陈晓的那句话才是最关键的:决定黄光裕输掉的不是在香港的投票,而是黄光裕在中国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了,他不被允许重新夺回这间公司的控制权。把黄光裕送进监狱的那股力量,在国美未来的控制权争夺战中仍然说了算。
所以虽然在狱中却仍然困兽犹斗的黄光裕,也许确实是有点儿“不识大局”,未看清楚事情的本质。对黄氏家族来说,所幸的是选择了在香港上市,所以还能保有着第一大股东的地位,还可以保有那30%多股份所代表的财富。黄光裕聪明的话,就别再心疼自己创办的这个企业啦,别再眷恋国美这份事业啦,这已不是你黄光裕的国美,黄光裕的最好出路,是认输出局,逐步地在较高的价位上套现国美的股份,减持到让别人感受不到威胁的水平,之后靠这间公司未来可能的成长而保持财富增值。至于减持套现的部分财富(可以想见也是数以十亿计),则可以作为黄光裕未来东山再起的资本,无论是作PE投资人,还是另行创办一间公司,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负,均是理想选择,何必非要在国美这棵树上吊死?
也许笔者的“阴谋论”猜测过于阴暗了些,但是也许这是最接近于真相的一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