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虎作为深圳民间智库,首要是为深圳主政者提供民间意见。我就给王荣许勤诸同志善意提点一下。
谁都知政绩是为官的本钱。但是何为政绩?这里头有讲究。
三十年前,深圳特区带头搞基建,当年的背景是,上海五十年没有基建,最好的房子还是1930年代帝国主义帮忙盖的那些老房子。深圳基建搞得好,反差当然很大。邓大人来看了,三天一层楼,很高兴,挥笔题词一肯定,特区成功了。结果特区经验滥觞下去,各地都搞基建,做形象工程,整个China成了“拆那”,从此特区不特,你那三板斧又没有专利权,人家都学会了嘛。
薄熙来就不一般。他认定在重庆打黑最容易出政绩,打黑无需尚方宝剑,完全在其权限之内,比给马路两旁楼房刷遍漆还省钱,最多也就花个大连女子骑警队的预算而已。即便贺国强汪洋这些前任内心不自在也说不出口,私底下可能责骂身边的饭桶“智囊团”没给想到这黄金点子。薄熙来甚至都懒得去求胡总的题词,他用不着这种“背书”。从胡温以降,哪位大员口头上敢不支持这种民心工程?
从梁湘到薄熙来,三十年间,政绩从形象工程向民心工程转变, 这叫做“与时俱进”,薄熙来喝了头啖汤。
话题回到咱们深圳。深圳市的财政是全国最富庶的。举例来说,我住南山区,几年前,区建设局为了完成年度预算,年底突击花钱,将马路两侧好端端的水泥路沿全部拆掉,换以昂贵超过30倍的水磨花岗石,仅此一项形象工程,据说完成了10亿元。我的朋友中有来自北欧、北美的老外们,尽管每天仍向路边的乞丐们施舍,但见到深圳市政府的这种奢侈,无不目瞪口呆。
政府的财政信息并不公开。但据说全国连北京上海要搞市政基建都要借贷款,只有深圳的财政是每年有盈余。市政府为了以基建拉动急抵屁,每年下硬指标给建设局,花不完预算要受处分。王荣许勤同志,你们掌握着这么巨大的财政资源,而且对之握有绝对的酌处权,无需向任何人汇报。你们只要有薄熙来的1/10头脑,就应该想到,为什么不拿这些钱去收买民心?例如,学习香港建设和提供廉租房、提高低保待遇、将深圳户口家庭所享受的待遇普及非深圳户口家庭、为农民工子女就读深圳学校提供助学金、补贴公共交通亏损等等许多德政。这银子本来就取自于市民,把它用于降低市民的苦难指数,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无论如何也比糟蹋在更换马路牙子上强。把金字塔基座部分的百姓们的基本生活改善了,可以缓解民工荒、产业外迁压力、社会治安压力、提高深圳的城市吸引力,还大大降低政府维稳成本,经济上也是划算的呀。你们如果这样做不仅是帮党和国家改善与人民的关系,而且也给你们自己赢取了政绩。到了那个时候,你们的底气足了,主动发起市民选举市领导,成了新一代的明星政治家,那会是何等风光?袁庚同志当年没有做到的,等着你们去成就呢。好好想想,我说的是否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