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虎首页 加入收藏夹  
 
内部论坛会员入口: 密码: 申请入会 | 访客留言 | 好文推荐
 斑竹推荐 More...
 
[NEW!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
[HOT!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
[NEW!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COOL!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
[COOL!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COOL!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
[COOL!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COOL! 河内:拥抱之难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
[NEW!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
[NEW!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COOL!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
[NEW!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NEW!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COOL!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站内搜索  
 
搜索类别:
关 键 词:
搜索类型:
 
 友情链接 More...
 
杰创达科技
 ·老亨的博客  ·薛涌评论
 ·王方每周评论  ·朗咸平先生
 ·半求地产评论  ·谢国忠先生
 ·贺承军建筑评论  ·陈志武先生
 ·王绍培的菜园  ·章星球文化本位
 ·新华网深圳论坛  ·南云楼
 ·财新网  ·沈宏非
 ·凤凰网  ·参和网
 ·天涯城市社区  ·洪晃找乐
 ·深圳新闻网  ·炎黄春秋
 ·奥一深圳  ·凯迪社区
 ·深圳之窗  ·商人王石
 ·中国选举与治理  ·尚书吧
 ·金心异南方评论  ·安妮宝贝
 ·公民陈绍华博客  ·王樽之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  ·张继合
 ·韩寒  ·中国新闻网
 ·张五常先生  ·FT中文网
 ·王受之先生  ·MBA智库
 ·刘家田

深圳“奇迹”不再重现?
作者:联合早报
来源:WWW.InterHoo.Com   类型:COOL! , 深圳视点 , 中国改革 ,      2010/9/7 14:33:31 点击4103次

 

        20岁的伍杰昨天中午背着背包在深圳罗湖火车站外等候,准备搭乘傍晚的列车回湖南岳阳老家。

  他告诉记者,到火车站的路上感觉巡逻的警察比往日多,他听朋友说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到了深圳访问,好像是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他平淡地说:“什么胡锦涛访问深圳、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对我来说都不重要,也没有什么意义,深圳办得再好,我们外来工也好不到哪里去,反而还会更被边缘化。”

  伍杰说,他今年春节过后第一次来深圳,然后到深圳宝安区的一家制造厂工作。尽管在深圳的工资比在老家高得多,但工厂里没有自由,“讲纪律、缺乏人情味,迟到一点也要罚钱”。

  更让他失望的是,在工厂里工作没有什么晋升的机会,今天是生产线工人,过几年顶多也只是个组长,赚的钱仍然无法让自己在深圳落地生根,当个真正的城市人,更别说入户深圳。

  他无奈地说:“自己个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村人,城里人瞧不起,我在深圳一点都不开心。这次回老家若能在那里找得到满意的工作,就不再回深圳了。”

  伍杰的故事反映的是今天很多在深圳打工的外来工的心声,他们想在深圳闯出一番事业,但没有真正的机会;要自我提升和进修也太迟,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现在遍地都是大专和本科毕业生。

  现在的深圳经济特区跟多年前相比很不一样,多年前,它是外来工的天堂,只要肯付出、肯努力,成功就不会太遥远。笔者印象最深刻的采访之一,就是之前与两名“创造奇迹”的深圳打工妹的访问,她们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获益者,也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年的见证者。

  今年46岁的郑艳萍1982年2月离开家乡韶关来到深圳蛇口的第一家港资企业打工,成为蛇口的第一代外来打工妹,她到了深圳后非常努力,通过自我提升和进修,做到了今天深圳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工会联合会女职工部长的位置;今年44岁的安子当年则是不会说普通话(华语)、穿着土气衬衣及塑料凉鞋的16岁辍学打工妹,今天则成为了知名的作家、诗人和企业家。

 

       

  可惜的是,以上的“奇迹”今天不再重演。过去30年,深圳的竞争平台是公平的,大多时候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往往属于有胆识、愿付出的人。30年后的今天,竞争平台不再公平,外来工来到深圳常常一开始就被瞧不起,甚至被老板剥削,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保障,也没有什么晋升的机会。像伍杰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不但工作压力大,最关键的是,根本没有出人头地的希望,很多最终选择放弃回老家,也有的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例如深圳富士康不久前爆出的员工坠楼潮。

  长期研究广东劳工问题的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潘毅在受访时说,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年轻外来工来到深圳找不到自己的希望。他们所能赚取的工资,无法让他们在深圳过上一个正常城市人的生活,更别说成家立业。很多外来工往往只能在厂区内活动,离开了场区就变得很陌生,根本融入不了深圳。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年后,外来工的命运反而更艰辛了。

  深圳经济特区过去30年的成功不容质疑,30年来,深圳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20%;深圳也从30年前的两万人口的小渔村,发展为目前人口超过1000万的大城市。在企业发展方面,深圳也铸造了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等一批非常成功的民族企业。

  深圳一名资深媒体人兼观察家在接受本报访问时说:“胡锦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说,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如何办得更好呢?很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深圳应该进一步推行政治和社会体制改革(胡锦涛昨天在讲话时也提到了这方面的改革)。我倒认为,深圳经济特区要办得更好,就必须做到更关怀、更包容外来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给予他们希望,而不是取得了一些经济成果后,就全面推行产业升级转型等政策,间接把很多外来工赶出去。”

  温家宝总理上个月访问深圳时也说,要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特别是要保障司法公正,重视保护和帮助弱势群体,使人们在生活中有安全感,对国家的发展有信心。

  一向全力支持深圳推行政治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退休教授郑天祥昨天对本报说,胡锦涛和温家宝的讲话里都提到了政治和社会体制改革,这让人鼓舞,也是个好的开始,但要在短期内取得什么较实际的进展如举行普选却是较困难的,他不抱太大的期望。

  北京一群约15人的知识分子组织聚集在一起讨论温家宝上个月的讲话后也得出同样的结论,他们支持温家宝的观点,但他们不认为中央政府会有什么实际的行动。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报道,他们当中的一人,中国作者、知识分子余杰说,中国领导人一般在任期的最后两年内会避开不必要的争议。

  郑天祥则说,政治和社会体制改革牵涉到官员们切身的利益,所以在执行上料会遇到很多阻力。此外,在胡锦涛和温家宝仅剩的约两年任期里,形式应该比行动多。他认为,深圳现在可以着手推行的,或许是一些较没有争议的改革,例如加强外来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其中包括完善外来工入户深圳的政策,让深圳成为一个更包容、更公平、更有希望的“特区”,这也算是社会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发 表 评 论』『打 印 本 页』『关 闭 窗 口
 相关文章 全部相关文章... 
 
 - 37年,深圳一直是个意外!  -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 平等、民主与西方的伊斯兰难题
 - 震惊!深圳或成“最不互联网的城市  -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数”  - 中国重蹈日本覆辙
 - 企业直播:风口将至,未来已来  -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 中国是否会爆发金融危机?
 - 深圳+香港,失去想象力了吗?  - 河内:拥抱之难  -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 民营经济之中国市场地位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学”理论  - 日本的中国通与中国的日本盲
 - 社会主义制度浅议  -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  欧洲的错误给亚洲的启示
 - 超级水网:巨大包袱?天大馅饼?  -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待乳声中  - 或许中国需要撒切尔夫人式的政治家
 - 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 没有粘结在一起的金砖
 - 从1814到2014:英美靠什么  -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穷人更多  - 丧钟为谁鸣?
 - 草根评价邓小平  -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 龙象共舞——中国和印度须直面的三
 -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中国要警惕塞浦路斯式陷阱
 - 救救孩子们吧!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 “国五条”的猫鼠游戏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中国对朝鲜必须旗帜鲜明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风骨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产葡萄酒登上英国王室御用酒庄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前海期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 中国学不了新加坡
 -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的改革  - 经济改革的核心经验和教训  - 衡量通胀,看科长指数
 -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街关注!  - 中国未来成功的民众基础  - 被中国一再误读的新加坡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参与踊跃  - 中国人大:全球富人最集中的议会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 中国高调和美国不干涉的外交姿态  - 中国的国际形象危机
 -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作吗?  - 中国崛起进程中最艰难的选择  -  中国在财富面前惊慌失措
 文章评论 全部文章评论...  
 
 
  评论者: 因特虎访客
    回复:深圳“奇迹”不再重现?
    
深圳在发展啊,不能继续用“刻舟求剑”的心态看深圳

深圳要想向国际化城市发展,“腾笼换鸟”必须走下去,产业必须向高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向高端走。自己的发展跟不上深圳的要求,这不是深圳的悲哀,而是自身的问题。

         --发表日期:2010/9/7 16:21:28     [来自: 113.82.*.* ]
 
  评论者: 因特虎访客
    回复:深圳“奇迹”不再重现?
    
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不再需要那么多奇迹了,这恰恰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哪来那么多狗屁奇迹?

 

         --发表日期:2010/9/8 22:39:46     [来自: 58.249.*.* ]
 
  评论者: 提琴手
    回复:深圳“奇迹”不再重现?
    不要轰轰烈烈,要扎扎实实。前者容易“浮”,后者才沉下来。

         --发表日期:2010/9/10 9:52:41     [来自: 113.110.*.* ]
 
  评论者: 因特虎访客
    回复:深圳“奇迹”不再重现?
    
发展了30年,如果还是这么低门槛的城市,只能说明改革失败了。

香港的财阀大佬,如李嘉诚之辈,都是30年前就成名了的。

         --发表日期:2010/9/11 13:12:51     [来自: 183.14.*.* ]
 
发 表 评 论
网上大名:  *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请不要超过500字)
*
验证码: 
       
  真情告白 |   | 访客留言 | 申请入会 | 民意调查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外贸B2C商城建设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98314号
本站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转载、合作或业务咨询邮箱:interhoo@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