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声卫视 深圳青年菁英版联合采编 策划 老亨
马化腾:困在“瓶底”的深商
他们不得不入这个“瓮”,入了这个“翁”又未必能 “发好声”,结果就被困在了“瓶底”,说起来,真是有些无奈。
6月底,虎年的雨季还没有结束,一组深圳民间观察行为就搅动了众多媒体,在延续了城市“政治季”的同时,也让一批声望卓著的深圳商人陷入了“惊悸”。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一个以“深圳农民工”自居的、名叫吉峰的年轻人,在关注了一连串的民生事件之余,又把注意力投向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他以人大、政协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为依据,给近年来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了一个排行。排行的依据仅仅是提交议案、提案的数量而已,这点并不稀奇,并无创意。有意思的是,他为这个排行榜起了有趣的名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瓶盖瓶底排行榜”,而排在“瓶底”的很多是这个城市颇有知名度的商界代表。
招商局蛇口公司的总经理,平安保险的财务总监,华润深圳公司的董事长,华强集团的总裁,雅昌印刷、华大基因、东江环保、广东核电、世纪晶源、人人乐连锁超市的高管,个个名列瓶底,尤其是腾讯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瓶底排行榜的名单上分外刺目。媒体抓住明星商人大做文章,质问这些知名企业家既然忝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却为何在参政议政中屡屡失声,一年一条意见和建议都没有,甚至连个附议的名字都看不到,议案、提案、建议数量统计表上,他们的名字后面竟然是一连串的“零鸭蛋”?
排行榜是在离深圳市民中心不过两里远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啤酒馆里发布的。可能是因为开车禁酒的缘故,这家名叫“巴伐利亚”的西餐酒廊其实没有什么酒类可卖,但是排行榜的发布者却送出了一批又一批啤酒、香槟,甚至茅台、五粮液,只是在马化腾们面前亮出的是一只又一只空瓶底。
事后,笔者给几位联系得上的企业家朋友打电话,他们像我一样不知道本届南非世界杯的赛程,却清楚地知道自己上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瓶盖瓶底排行榜”。在多少有些故意的轻描淡写之余,他们都很诚恳地表示,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少都有些荣誉色彩,至于建言,“两会”未必是好说话的地方。他们不得不入这个“瓮”,入了这个“翁”又未必能 “发好声”,结果就被困在了“瓶底”,确实是有些无奈。
创世纪27-28:“愿 神赐你天上的甘露、地上的肥土、并许多五谷新酒”。
瓶盖:是保存、开启酒酿的控制开口和通路,也是酒瓶的最上面、最顶部。没有瓶盖,酒要么变味,要么是空瓶。表示提出最多或最好建议、议案和提案的代表和委员。
瓶底:是酒瓶的最低部,瓶盖开启后,酒酿喝光,露出了瓶底,变成了空瓶,变成了花瓶,所谓瓶底、最低之意。表示处在瓶底排行榜上没有提出建议、议案和提案的代表及委员。
酒(瓶):美好佳酿,有益于人,既能兴奋身体,也能畅快人心,饮酒和赠送,代表着美好,也代表着对瓶盖排行榜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祝贺、奖励、尊重和希冀。在瓶盖瓶底排行榜中,酒表示着又多又好的建议、议案、提案、尊重和奖品。
瓶盖瓶底排行榜之意:表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履职的排行榜首和末底。瓶盖排行榜表示领先,瓶底排行榜表示落后。
瓶盖瓶底的寓意:民意希望的是装满好酒的酒瓶,而不是一瓶无酒而露着瓶底的空瓶或瓶底。同时,酒瓶也寓意民意的漂流瓶,希望代表、委员多接受民间的民意漂流瓶,多提建议、议案和提案。
黄光裕:在“闷声发财”中“跌倒”
黄光裕已近不惑,还在以不读书为荣,已经成为首富了,还在以街头小贩的伎俩与国家法度“躲猫猫”。人们可以在“闷声”中苟活,人类文明岂可在“闷声”中成就?
中国商人,尤其是广东商人,信奉“闷声发大财”。所谓“行胜于言”,是很多睿智儒商的座右铭。一些潮汕商人甚至走向极端,把文化程度低的李嘉诚、黄光裕奉为典范,不读书,只经商。
4000元,17岁,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北京闯江湖。从2004年起,连续5年被胡润选入中国富豪榜,其中三次都名列第一,所以首富的称号就落在他的头上了。他很具有典型性和偶像性,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让人惊讶和推崇的不仅仅是他的财富,还有他小学毕业的文化程度。
黄光裕被誉为平凡人的标杆。黄光裕不同于张朝阳、丁磊。因为他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做的行当技术要求高,一般人做不了。他们的成功离大众很远。而黄光裕却不是,他发家的行业是人们容易做到的:进入门槛极低的零售店。
黄光裕对于刚刚出来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是当之无愧的偶像。中国人喜欢贫民英雄,推崇白手起家,习惯于把尊敬献给赤手空拳打天下的成功者,原因不外乎是这能给平凡人希望。
说起黄光裕,就不得不说一下赖昌星。不可否认,这二人都是商业奇才,赖昌星小学文化,黄光裕初中未毕业,最后都将事业做到了巅峰状态,不约而同,他们也都最终被自己和环境毁掉。
黄光裕从草根到首富的神话,结束得太快了。前不久,黄光裕案判决,法院认定黄光裕犯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单位行贿罪,三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4年,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明清石:《黄光裕的逻辑败给了社会的逻辑》)
《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重磅文章《潮商绝地》,称黄光裕的落马,是潮商多米诺骨牌效应的第一张牌,潮商在经历了“失去的十年”之后,不仅败给了自己的对手温州商人,甚至将在解不开的商业死结中陷入“绝地”。
此前,还传出了黄光裕自杀的消息,还曝出他身后有一条官商勾结的暗河,几位省级地方官员被带走调查,传说涉案的人黑白两道都有……
一时间,黄光裕仿佛变成了一个可怕而充满罪恶的名字,在诸多描述里,此案情复杂无比,将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会捅破天。
现在传递出的信息表明,黄光裕案的水并不深。
《第一财经周刊》历数黄光裕办砸了的几件事,人们会发现他离老谋深算还差了好几个量级。
与大多数内幕交易案不同,黄光裕操纵股票不仅没有获利,而且还赔了。黄光裕显然是个不太懂“技巧”的庄家,而且他们兄弟俩搞的动静太大了,操作也过于频繁,从而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最惨的是,黄光裕还被深度套牢了——在中关村股票停牌的6个多月里,A股从6124点暴跌至3700点,他手里14元的平均成本后来跌至两元多,他此前不停割肉也并未减少损失。
曾有人把黄光裕称为黑社会,还说其案是建国以来最大的黑金贿赂案。但直到现在大家才发现,他虽然的确算不上守规矩的生意人,但那些“鸡毛蒜皮”的事还抵不上这个称呼,涉案之事大多与他的发家史及公司生意有关,而涉嫌受贿者中除了一个公安部经侦局副局长相怀珠,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大人物了。
而再回头看黄光裕在并购上走过的道路,他一直扮演着一个大头救世主的角色。2006年以52.68亿港元(换股+现金方式)收购了永乐,表面上看是国美成就了统一大业,但当时永乐已位于崩溃的边缘,受累于其与摩根士丹利签下的对赌协议,一些账目的背后并不像外表看上去那样风光。而2007年,国美以36.5亿高价从苏宁手中抢走大中电器,整个游戏里,恐怕只有巨额套现的张大中称得上是赢家。其后,国美曲线并购三联商社也令其难以下咽。
这个做过如此多“蠢事”的人,就是中国曾经的首富。而迄今为止他做过的最蠢的事,恐怕就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相对于其财富而言)去涉足那些谁都不愿趟的浑水,还为此深陷囹圄——他完全可以选择安全又合法的方式赚到同样的钱,比如做个天使投资人,就像张大中现在所做的那样,或者干脆砸钱去打新股—实在是一件很诡异的事。
黄光裕很多表现看起来都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我们这些看客,大约同样是高估了一个首富的智力或者能力。
还原黄光裕,不过是个读书少、肯卖力做生意的苦孩子。像他的很多潮汕同乡一样,黄光裕在不完善的商业环境中得手、失手,甚至既不知道何以得手,也不知道何以失手。
黄光裕没能像他的另一个同乡——华人首富——潮商李嘉诚先生那样幸运,可以藉由自身的修养和商业制度的完善而凤凰涅槃。黄光裕已近不惑,还在以不读书为荣,已经成为首富了,还在以街头小贩的伎俩与国家法度“躲猫猫”。
人们可以在“闷声”中苟活,人类文明岂可在“闷声”中成就?但愿黄光裕可以在狱中浴火重生,再出江湖时,已不再是“愣头青”形象。
任志强:“大嘴”商人的尴尬
商人成大嘴,有得,有失,得意有时,尴尬有时。可惜,能像任志强、王石般坚韧,能像任志强、王石般挺得到现今,活得还算平安的,太少了。
2010年7月8日,几乎所有网络门户都把这条新闻列为头条或头几条:《地产大嘴任志强开大奔撞翻三轮车》。新闻内容很简单: “当日早上8点30左右,任志强开着奔驰车,从北京西单购物中心南侧小路准备右拐弯向北行驶时,将一辆由南向北的三轮车撞翻,三轮车上一女子左手掌受伤流血,左手大拇指疑似骨折。十分钟后交警赶到,经调查取证认定任志强负全责。事故处理完后,任志强驾车自行离去。”换掉“任志强”这三个字,这条新闻就不是新闻,而任志强如此吸引眼球,则因为他是个出了名的“地产大嘴”。
2008年4月11日晚10点半,刚刚参加了博鳌论坛的潘石屹在回酒店的路途中与同路人半开玩笑地说:“任志强经常口无遮拦,得罪了许多人,据说已经是中国人‘最想揍的人’排名第二名。”
两年后,任志强从潘石屹玩笑里“中国人最想揍的人第二名”成了“扔鞋门”里实实在在的男主角。2010年5月7日下午,任志强在大连某房产论坛上被两只“飞来横鞋”袭击。当天晚间,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其微博上发文称,任总上台说了第一句话,“底下一哥们就朝台上扔了两只鞋,大叫‘去死吧’!个别人也跟着起哄,边拍手边叫好。扔鞋的哥们大摇大摆地走出门去。任总在台上说‘看来我的待遇能比得上总统了’,然后心态超好地开始作报告”!
“扔鞋门”事件后,任志强的受关注度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几日,各路媒介上口水战“狼烟四起”:喊打喊杀者有之;冷嘲热讽者有之;幸灾乐祸者有之;叫屈不平者有之。然而,在各大好事网站搞出的“扔鞋门”投票中,大呼“过瘾”的看客占据压倒性优势。
任志强“何德何能”,能招致如此大的“公怨”?
回顾这位有“任大炮”之称的房产商的言论,大概就不难理解他目前的处境了。在任志强的“经典语录”中,房地产行业不知不觉被塑造成一个对立富人与穷人的“血腥”行业。
“房地产就是暴利行业”;“商品房就是盖给富人住的”;“房价降了,房地产开发商有权不盖房”;“买不起房可以回农村去”;“历史证明房价永远都上涨”。长期鼓吹房价上涨,偶尔嘲讽一下买不起房的中低收入者,任志强的上述言论,无论哪一条拿出来,都足以让他成为时下被房所困的中国人的“箭靶”。
然而,在大光其火后,仔细梳理任志强的言论,不难发现,成为媒体“宠儿”的这几年里,任志强多少有点“任人装扮的小姑娘”的意思。
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副秘书长陈宝存一直是力挺任志强的业界人士,他甚至把任志强捧为“中国楼市的良心”。谈到任志强,他不无唏嘘,他说:“志强的很多话都被媒体加工曲解了。这也造成了志强有话不好好说的个性。其实不是他不好好说,而是媒体为制造噱头不想好好表达他的观点。”
其实,“嘴硬”的任志强也有“嘴软”的时候。他一度抱怨媒体断章取义。他说:“我很早就提出建立穷人住房保障系统,最早建议拿出土地出让金的一定比例建廉租房,这是住房市场化的必须条件,但是这些都没有人提。媒体只到处宣扬‘商品房是给富人盖的’,省略了政府应首先为穷人提供保障。” ( 刘洋:《任志强:两只飞来“横鞋” 一张楼市“大嘴”》)
同样遭到舆论妖魔化的还有同是地产大嘴的王石。
2008年的“5·12”地震发生在四川,但是因此而饱受攻击的人物却是深圳万科地产的董事长王石。他关于万科为四川地震“捐款200万是合适的”、公司组织员工捐款应该以10元为上限的言论遭到了网民炮轰。很少人去留意,王石几乎是在汶川地震后第一时间作出的表态,那时关于汶川地震的信息还很缺乏;也很少有人去分析,王石限制公司组织员工进行10元以上的捐款,但是并无限制员工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去作私人捐款;更少人留意到,王石是在自己的私人博客里发表意见,而他的私人博客已经比一些公众媒体的传播力更强大。
建筑评论家、也是社会评论家的贺承军博士评论说,地震悲情在积累,汇成一座座心理上的堰塞湖,哪怕一点点山体的裂变,都可能成为悲情堰塞湖的泄水口。王石,就不幸成了这么一个悲情池水口。因为他太敏感,首先走到悲情堰塞湖的堤坝上,而因为他到得太匆忙,以至于没有带上可以加固堤坝的沉重荷载,他甚至还出于习惯带上了登山镐,登山镐落在堤坝上,就不经意间挖出了一道泄水渠,王石被悲情之洪流裹挟而下,一个登山英雄,就这样被自己滑落的登山镐挖成的泄洪渠中汹涌洪流所淹灭。对于久惯登山的王石,这洪水是一场空前的考验。王石和万科的炼狱之旅,会成为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精神锤炼过程中重要的片断,若干年后,当人们冷静地回顾这一幕时,一定会不胜唏嘘。
真实情况可能不完全像贺博士说的这样。因为事后人们发现,当时许多故意、恶意的攻击来自王石的地产同行。万科做得太牛比,同行早就嫉妒在心,乘了地震这个由头,把内心积怨全部发泄出来。
有人说,王石震后几天就消瘦了5斤体重,但是他的博客还是照常更新。这个顽固的家伙,比人们想象的有韧性得多。
商人成大嘴,有得,有失,得意有时,尴尬有时。可惜能像任志强、王石般坚韧,能像任志强、王石般挺得到现今,活得还算平安的,太少了。试设想,2010年7月8日,任志强开着大奔,撞了三轮车,不是“狗都平安”,而是更加严重,最后,血肉模糊的就不知道是谁了。
犹太商人:一只鹰,有两只爪子
犹太人的另一只爪子则深入到人类的心灵。最初让电影成为可怕的文化产业的正是犹太人。最初开始电影产业的,也就是犹太人。好莱坞初期的八大电影公司的大头头都是犹太人。
很多人把潮汕人、温州人誉为“中国的犹太人”,世界上很多人却认为:犹太人像中国人一样,是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扎根的民族。犹太民族的历史浸透了血和泪,但就像高温锻造的钢铁,越是敲打越是坚硬,越磨练、越痛苦,他们就越团结,内心越坚强。
没有祖国、没有土地、没有公民权、没有从事农业和不动产业的权利,犹太人只好经商、放贷。在金融方面,犹太人首先跻身于阿姆斯特丹,为活跃的荷兰工商业者融通资金;接着介入英国伦敦,创办了可以发行货币的英格兰银行;继而通过摩根银行,打通了美联储。借助罗斯柴尔德家族左右世界金融的力量,犹太人掌握了杜邦公司、美国钢铁以及石油、汽车、电气、电信、电话、化学产业,曾经打造了拥有四分之一美国财产的财富帝国。但这只是犹太人的一只爪子。
犹太人的另一只爪子则深入到人类的心灵。最初让电影成为可怕的文化产业的正是犹太人。最初开始电影产业的,也就是犹太人。好莱坞初期的八大电影公司的大头头都是犹太人。以电影产业初期最有名的演员查理·卓别林为代表,费尔班克斯、巴斯特·基顿、马尔克斯兄弟等都是犹太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三大报纸《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要么归犹太人所有,要么是在犹太人手下经营。世界级通讯社UPI(合众国际社)也归犹太人所有。英国最大的通讯社、世界第三大通讯社路透社,也是犹太人创办的。美国三大电视台NBC、ABC、CBS也属犹太人的势力范围。以世界级周刊《时代周刊》为代表,美国数得着的报纸、广播、杂志等媒体,事实上都归犹太人所有。设立普利策奖的报业大王普利策,是从欧洲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纽约时报》的最顶级政论家李普曼也是一个犹太人。诗人海涅、音乐家门德尔松、学问家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影星伊丽莎白·泰勒、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科学家爱因斯坦、哲学家卡尔·马克思,都是影响人类心灵艺术的大师。
面对如许杰出而众多的“另类”犹太人,潮汕人、温州人,还有自称“中国犹太人”的底气和自信吗?尽管李嘉诚也介入了传媒与大学,尽管马化腾就是个互联网骄子,尽管深圳已经率先把创意文化产业作为城市支柱产业来规划,然而,掩饰不住的现实是,我们周边的潮汕商人、深圳商人,声音依然不爽朗、不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