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想就世博会发表任何看法,尽管这几天里关于它的报道铺天盖地,但是那只是一场幻相而已。然而有朋友强烈要求我说说世博的深圳馆,该不该用“大芬丽莎”作深圳的代表作品。
我的回答当然是否。“大芬丽莎”当然是一个很不好的深圳形象代言人。实在不明白深圳官方为何要选择它来让世人了解深圳。
“大芬”村想表达出深圳一种怎样的城市精神呢?是说深圳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吗?可那明明提临募而非原创;是说深圳很市场化吗?然而这一产品市场有强烈的侵犯知识产权的嫌疑;是说深圳很有文化和艺术氛围吗?显然“大芬”不是一个很好的证据,也许双年展比大芬更有说服力。“大芬丽莎”想表达深圳“很山寨”吗?假如深圳认为山寨式创新也具有革命意义的话,那么华强北也许比大芬更适合来代表深圳的山寨创新精神,哪怕是表扬深圳从抄袭走向自主创新。
让我们假设一下,老外们看到“大芬丽莎”将会是何等的愕然和迷惑不解:是要解构“蒙娜丽莎”吗?还是反讽?展现中国对西方文明入侵的颠覆性反作用力?如果真当此等理解,那也算是高度总结概括了中国崛起对西方的影响和改变。中国把西方的所有主流价值体系全都搞乱套了。中国人自以为自己有特色,是创新,西方旧的世界价值体系没什么不可以颠覆的。问题是,除了颠覆之外,中国能为世界创造些什么?
官方的策划团队说“大芬丽莎”想表现出深圳是中国梦想实验场,这话更让我疑问:这个国家现在有什么梦想?这个城市现在还有什么梦想?“大芬丽莎”而代表梦想,可是这梦想除了“赚到钱”外还有别的什么呢?“集装箱”?集装箱里装的是流水线作业生产出的低价复制性产品。“蒙娜丽莎”为世界贡献的是其微笑所代表的文艺复兴的力量,“大芬丽莎”只代表“流水线复制”和“赚到钱”。
我们确实需要总结一下,深圳这30年,为世界贡献了什么。为中国贡献了什么已不用多说了,相关论述已经汗牛充栋了,但是深圳为世界、为人类文明贡献了什么呢?我们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向世界展示的东西?如果没有,深圳这城市何以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