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和离去——我的设计历程
感谢曾经经历的那些糟糕的环境和自己的不满足,使我渴望离去,从而到达新的起点,也到达下一次离去。这是不断重复的过程,周期性地重复。人生也许就是这样,像一列火车一样地不断地到达和离开。那些城市,或许就是生命中为了理想的实现而经过的一个个车站。
设计的道路也许是注定的,自己只是不知道罢了。那些从小就热爱的东西,无不是为从事设计做准备,写写画画,剪剪贴贴,捏泥塑型,甚至有模有样画些自己心目的城市的街道布置,对装饰性的线条和纹样异常着迷,这些几乎是从小就热爱的。当然,那个时候不知道什么是设计,只是知道自己喜欢的叫美术,印象和设计比较接近的是父亲在沙地上用树枝教我写仿宋字,大概算是我最早的字体学习了。从初中就为学校设计黑板报和画插图,也可以算是自己最早的设计了;大学时期开始为学校设计过许多的大型活动标志与广告牌、也为自己热爱的诗社设计我们自己办的杂志封面等许多算是平面设计的东西了。这个过程中,为求学,更也为心中的理想,从家乡出发,到达和离开了许多的地方,这些或许就是自己的设计前传了。总结这些对之后的影响,其实都是设计之外的综合素质的积累,今天看来,是至关重要的。
1993年,大学毕业之后,经历了短暂的去烟台做室内设计的经历,还是决定回来留校语文报社工作,担任报纸的美术编辑,这算是到达了一个正式的起点,可以从事自己热爱的美术编辑和写作工作。进入报社伊始,就负责当时报社的主要报纸的设计工作,很快得到好评,接着我又负责了其他的报纸和杂志的设计工作。那个时期,经历了报纸美编、也可以说是我从事平面设计最初的形态,如画版、植字、画墨稿、拼版以及相关的插图和摄影等工作。报社深厚的人文传统也使我受益匪浅,自己在文学和设计两个方面都得到鼓励,期间出版了自己的个人诗集。
由于所在城市的狭窄压迫的精神空间越来越难以忍受,于是我选择了离开,那是1996年,我离开了那个城市——山西临汾,前往我当时可以触摸的另外一个大一些的空间——山西的省会太原。到达太原可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可以真正开始接触平面设计以及一个大一些的精神空间。特别是1997年年末,我和设计师王春声先生进行了一次深圳之行,在深圳拜访了心目的偶像陈绍华老师和韩家英老师,同时对深圳的平面设计有了了解,受到非常大的震撼和影响,以及买了很多当时内地买不到的设计书刊,如《平面设计在中国96展作品集》以及王序老师所编的《平面设计师之历程》等等,这些对自己的设计也起到了相当大的鼓舞和促进,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对设计的动力。
回来轰轰烈烈地在山西大干了一番。1998年,开设自己的设计公司,并迅速有模有样地做了不少大的商业设计;并与1999年与山西设计同仁一起筹办山西的平面设计协会,并做了几次像样的展览,与外界进行交流,其中还得到著名设计家吕敬人老师的指点和教导,自己在专业上迅速得到提升。在打开眼界之后,深感自己在专业上的缺失,所以就在1999年秋天去无锡学习了一段时间,得到国际设计大师冈特·兰堡、靳埭强、林家阳等前辈的教诲,受益良多。在太原之后,又一次感到当时环境的局限性,无法忍受这个城市里落后的思想观念,以及对设计道路的寻找,急于寻找一个新的出路,从无锡回山西,就强烈地希望有一个新的环境,于是就又一次选择了离开。
这一次选择了点燃中国平面设计之火的地方——深圳。2000年夏天到达了到深圳。这是开始的是一段美好的旅程,这个阶段,有幸得到众多的设计前辈和同辈好友的教诲和鼓励,如王序、王粤飞、陈绍华、韩家英、毕学峰、张达利等诸位对我的影响,还有如梁小武、王文亮、黄扬等许多年轻一辈的设计师的友谊和帮助,我为能和这些我心目中的英雄们一起参与和推动深圳乃至中国的设计浪潮而激动,从此热情地参与到深圳设计事业的发展之中。从2003年起,作为骨干人员参与到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的重建工作之中,并和大家一道,于2005年重新成立了具有辉煌传奇的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主要参与和组织策划了“深圳设计03展”、“95-05深圳设计展”、“平面设计在中国05展”、“平面设计在中国07展”等等平面设计历史历程碑的设计事件。于此同时,自己在专业上也得到一定的进步,获得了不少国际专业设计奖项,特别是2004年,王序老师策划了我与深圳五位前辈的《深圳平面6人展》,使我在惭愧中既荣幸又不安;2005年,我设计的深圳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申办标志中标,得到了社会的肯定。这些小小的成绩也为自己赢得了一些客户,自己的设计公司也在数年间迅速成长,成为一支充满朝气和创意的精英团队。
2006年,受设计大师靳埭强院长的邀请,我但任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教职,这其实又是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在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几年时间,我认为有必要使自己冷静下来进行梳理和思考,梳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思考自己的缺失和未来发展。担任设计教职,希望可以通过教学逼迫自己进行整理和学习,补充自己设计的理论不足,使自己也从中得到完善和提升。尽管没有离开,但是这其实又是一次开始。运城、临汾、烟台、太原、无锡、深圳、汕头……许多的城市在我的生命中依次驶过。在这样一次次地到达和离开之中,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通往成功,但是我知道,自己是在成长。韩湛宁2009.2.3
载《包装与设计》2010年第2期(4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