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时候由深圳晶报举报、新华社大肆跟进的违法建筑“海上皇宫”,其意义在于向中国人揭示海岸线的意义,诸报仅仅把它当作权钱交易、违法建筑——暴露出一个“仍然没有出三峡”内陆国家的目光如豆。
上周末,在深圳观澜高尔夫东莞会所,深圳特区报地产部总经理王月华先生主持了一个关于“全球优质资产”的论坛。深圳大学的魏达志教授、中国最早的地产中介桂强芳先生、深圳高职院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邓志旺先生和我,应邀作为嘉宾。
与会的听众中,有好几位丰乳而翘臀的美貌女士,我的思维就禁不住有些发散:这些女士成规模的出现,就是中国中产阶级形成、市民社会发展的显著标志。
上一次“全球”或者说“全世界”概念在我国肆虐时,紧紧相伴的是“无产者联合起来,解放全人类”——实际底蕴是:需要解放的恰恰是我们自己。
这一次“全球”,却跟“资产”联系在一起——实际情况是:我们对美帝国主义的华尔街的突围,似乎还真有点作用。
于是,我由对“全球优质资产”这种看起来不着边际的概念,追溯到1610年的万历38年的大明王朝之困顿,以及日本江户幕府变革中,堺港一带的商人们如何以世界视野影响三河武士们、进而推动天皇改革,对比而得出,日本人的世界眼光,是400年前就有了,尽管400年前日本人的世界视野仍然是很幼稚的。
我们现在的“全球优质资产”观,可能很幼稚,但,有意义。
现在写博客,确实不如一年前那么勤快了,有些观点就只能从简。
对于优质资产来说,置于全球背景,首先就是一个产权70年(严格来说是使用权),这是“优质资产”的致命伤;
对于大名鼎鼎的李嘉诚的名言“地段、地段还是地段”而言,应该完整地理解,文化、情感、历史,也是地段概念的一部分;
好地段,会越来越多,比如,如今世界上的好地段,比100年前的好地段多得多;
中国的海岸线一旦开放,将释放出好多适于建房的好地段,由此可以带一句,早些时候由深圳晶报举报、新华社大肆跟进的违法建筑“海上皇宫”,其意义在于向中国人揭示海岸线的意义,诸报仅仅把它当作权钱交易、违法建筑——暴露出一个“仍然没有出三峡”内陆国家的目光如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