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一个新纪录在深圳特区诞生,34000多人角逐350个公务员名额,创造了深圳公务员应考人数最多、竞争比例最大的历史新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内地出现公务员热尚可理解,因为公务员就没冷过。深圳特区出现公务员热绝对不正常,是在立足市场化的道路上开倒车。
许多人像我一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内地政府机关走出来,来到深圳下海。深圳有的公务员也从官场走向市场。我们下海了,许多人上岸了。“改革者到深圳”的口号听不见了,深圳人想进政府了,公务员得意了,创业者迷茫了。我们放弃的道路,成了今天青年人的第一选择。深圳在改革的路上拐弯了。但是,这种拐弯不能叫“前进”。
深圳的今天是美丽的,深圳的昨天是壮丽的。今天的美丽,是因为昨天的壮丽。壮丽是因为“改革者到深圳”!深圳人钟情创业。深圳的一花一木,都吮吸了创业者的汗水与智慧。一个城市如果只有美丽的外表,没有“壮丽”的内涵,这个城市的美丽是不会持久的。
改革开放对我们最大的考验是什么?是能否立足市场化生存。
深圳特区本质上就是为市场经济而生的。
人们为什么不愿意立足市场化生存了?因为做公务员比做一个白领安逸、实惠、神气。深圳改革在这里出现了缺口。这个缺口如果不能及时堵上,会压抑创业者的激情,改变创业者的信念,动摇到深圳创业者的信心。
深圳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条根本经验,是造就了一个独立的商人阶层,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创业者。当创业者不想创业想做公务员的时候,这个城市的未来不会美好。按照这条路走下去,深圳人到内地打工的日子不会太远。
深圳需要把创业者放在首位的制度。这种制度本来是有的,只是逐渐被另一种制度替代了,所以出现了公务员热。创业者是创造财富的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人。为创业者铺路,可以让创业者创造更多的财富,可以推动社会更快发展。创业者的道路宽广,可以吸引更多人才进入“企业生物圈”,而不是往官场挤。“企业生物圈”里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在美国,公务员的待遇与一般公司员工没有多大差别。在这种制度下,创业自然会成为人才的第一选择。
立足市场生存的人能过好日子,深圳特区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原题:
刘家田:深圳创新高改革大拐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