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参加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深圳团分组讨论时的讲话
到深圳团来,是因为我觉得,去年的深圳是广东最为不易的一个城市。作为广东经济外向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在去年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同时,深圳还有一个特殊性,就是出了许宗衡案件,作为主要领导的腐败给这个城市带来的冲击是更为严重的。在这种情况下,深圳仍然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刚才讲到了是10。5%,比省里还高一个百分点,同时社会稳定,政治和谐,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你们经受的困难比全省大,但成绩比全省好,深圳在去年还出台了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实现了大部制改革。可以说,在最困难的年份,深圳在全中国又独领了改革风骚。这的确是更为难能可贵的。因为,面临这么多困难的时候,还推出这么大力度的改革,那是非常不容易的。
与此同时,你们不仅保了当年的发展,而且还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做了一些工作,为未来发展进行更积极的谋划。比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规划,还有新设立了坪山新区,等等,这些都是为未来发展积极谋划,打下坚实基础。刚才,玉浦在发言中讲,深圳去年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这里我再给你加10分,你们交了一份“十分”漂亮的答卷。
许宗衡案子出来的时候,我到深圳发表了一个讲话,我就讲过,不能把一个人的腐败看成是整论个深圳干部队伍的腐败,要把一个人和干部队伍区别开来。深圳去年的实践再次证明,深圳的党组织是坚强有力的,深圳的广大干部是靠得住的、有战斗力的,三十年改革开放打下的基础和它内在的底蕴在关键时候是发挥了作用的。我当时很顾虑,全国很多地方出了事后,大家都不去了,冷清了,但深圳没有冷清,仍然是中国甚至世界关注的中心。这当中,在座各位都是骨干,都是做了贡献的,你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你们自己。
所以,省委省政府对深圳的工作是满意的。这里也要再加10分,是“十分”满意的。你们的工作做得确实不错。今天来,很重要的一个想法,就是在你们面前对深圳的工作说几句好话,你们确实值得我说几句好话。
好话说完了,我接着往下讲。我觉得,去年是深圳最为不易的一年,今年仍然是最为不易的一年。为什么?按道理,今年经济形势比去年好转了啊?这是因为,今年是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处在这个历史的节点上,深圳人、深圳的班子和深圳的干部怎么填今年的答卷,它的标准和要求是不一样的。我觉得,今年深圳除了完成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一系列全省都要完成的任务之外,你们还要围绕特区成立30周年来认真回答几个问题,这是广东其他城市所没有的。这里我强调几点。
第一,“三十而立”,那么在这个而立之年,你们要回答:过去30年深圳立起了什么?接下来要回答的是,你们靠什么实现三十而立?回答后面这句话,比回答前面一个更为重要。回答第一个的时候,你可以说我经济如何,文化建设、社会发展如何,都有一个套路了。但是你们到底靠什么实现的?这里面如果你们把它总结好了,就会是你们未来发展的重要财富。当然,这里面有靠解放思想,靠改革开放,这是都可以说的,但还有什么?这里面应该有很多东西值得总结。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还要通过深入的思考才能回答出来。除了靠解放思想,靠改革开放,靠地缘优势,靠特殊政策,这当中有一些将来是财富,还有一些像特殊政策等等就没有了。所以你们要深刻思考、认真总结,作出回答。
第二个问题:迎接特区成立30周年,深圳能做什么?深圳经济特区到8月份就是30周年了。实际上,今年一年中,你深圳迎接30周年都会是全市、全省、全国甚至是世界的一个话题。那么,这一年中,你们能够为迎接特区30年做什么?这也要作出回答。当然,深圳首先要十分漂亮地完成今年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刚才玉浦讲了,今年的目标是11%,还要争取超过11%。如果是11%的话,你们今年会超过9000倔。如果要超过一万亿的话,今年得增长21%。这在深圳的历史上是可以做到的,当然现在估计是困难了。我们也不提这个要求。但你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一定要完成。另外,在特区成立30年这一历史节点上,怎么把迎接特区成立30年的过程变为深圳发展上水平的过程,变成为更长时期又好又快发展打基础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些大的策划,因为处在一个历史的节点上,常常是争取政策、动员群众的最好时机。不光是市委市政府,我们各个区委区政府,在这个30年节点的时候,我们怎么能够十分漂亮地完成今年的任务,又能为更长时期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基础。深圳应该思考,利用特区成立30年的历史节点能争取什么政策,怎样动员群众,有什么大的策划。你们要回答这个问题。现在,市委市政府也有一些考虑,那已有的考虑怎么实现?还有没有更多的考虑?前年我们搞了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当时跟国务院领导汇报时就是说在改革开放30年这个历史的节点,能不能给一个让广东在未来30年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工具,或者说一个武器。我们就利用这个节点争取到了珠三角《规划纲要》。那么,我们今年迎接特区30周年,深圳该怎么办?这是你们回答的问题。
第三个要回答的问题:未来30年深圳再干什么?过去的30年,深圳是排头兵,是特区,经济发展首当其冲,因为全党的任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然后,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包括党的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那么今后30年,深圳再干些什么?这也是要回答的问题。当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题、宗旨。但是,到底靠什么去实现深圳未来30年的想法、目标?这也是要做深刻思考、深入研究的。我们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模式,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创新。但这里面有很多问题是要研究的。因为,深圳前30年的发展,特别是发展最快的时期,就是因为有地缘优势,有政策优势,现在随疳丰扩大开放,地缘优势不那么突出了,政策优势也几乎没有了,那么我们还靠什么?
我刚才在想,过去30年,深圳是靠什么人发展起来的?是靠一帮有理想、想干事、敢创新、甚至敢冒险的人,是以这些人为主体干起来的。深圳最早搞起来,是靠全中国很多有梦想的人,不管是发财的梦想,还是干事业的梦想。想干事,很多人辞去了原来的工作,连档案也不要了,来就是为了在这个新的环境下干事的。另外,也是敢创新的。这些人到了特区,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但是现在,包括你们在座的,当年都是满腔激情,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环境的好转,社会地位的提高,人就会发生一些变化,激情慢慢不那么热烈了。另外,我们深圳现在还能有当初那样的人才不断补充进来吗?可能也是有一定问题的。就是说,至少没有当年那样“孔雀东南飞”的形势了。事是人干出来的,未来30年深圳要再想领中国的风骚,就要在人才上领中国的风骚。但是我们现在的人才环境怎么样呢?与30年前不一样了。30年前,深圳作为特区,是因为很多方面“没有规矩”,因而对人才有巨大的吸引力,他可以不受拘束地去发挥自己的才能。但是30年后的今天,我倒是觉得,一个法制化的环境才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现在很多地方,一个人的生存发展不是靠法制环境,很大程度上看关系、背景,这种环境是没有吸引力的。过去深圳是个渔村,大家都是新人,都要去找拚,现在不是了,关系网形成了,利益格局形成了,外面的人才来了可能就没办法适应,因此就要靠你的法制环境。为什么现在全世界人才都对美国趋之若鹜?因为它在人才的成长上有一个法制化的环境,大体上这个人是什么水平,到那里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认定。有法制化的环境保证他的报酬、生活以及他的科研环境、发展环境,到了什么水平就知道自己的前景是什么样。很多人回国后就说,人家就是靠这个吸引人才去。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个环境,很多人才到了一个新地方,都觉得自己前途叵测,没有保证。当然,我这是举个例子,我们过去靠“没有规矩”,现在要靠“有规矩”,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是有很多的。我举这个例子来说明,未来30年深圳要靠什么,供你们思考。
吸引人才需要法制化环境,经商也是这样的。过去“没规矩”是深圳快速发展的条件,现在深圳要快速发展,就需要一个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实际上也是一个有法律保障的环境,而不是靠人情、靠批条子。这些问题如果深圳能够在迎接特区30年的时候,在谋划未来30年发展的时候,能够做出深入的思考,并且形成一些工作举措,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落实好,我相信那才能保证深圳在未来30年仍然能够成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
总之,希望深圳用好特区成立30周年这一重要的历史契机,最大限度地总结和发扬过去30年给我们创造的财富,为今年30周年的当年作出更大的成绩,并且为未来30年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去做出努力。30年的历史证明,深圳在广东的城市里是最有活力的城市,是最有创造力的城市。希望你们今年在迎接特区30年的时候,再次证明这一点。我在这里提前预祝你们在30周年的时候交出一份“十分”漂亮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