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虎首页 加入收藏夹  
 
内部论坛会员入口: 密码: 申请入会 | 访客留言 | 好文推荐
 斑竹推荐 More...
 
[NEW!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
[HOT!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
[NEW!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COOL!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
[COOL!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COOL!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
[COOL!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COOL! 河内:拥抱之难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
[NEW!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
[NEW!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COOL!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
[NEW!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NEW!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COOL!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站内搜索  
 
搜索类别:
关 键 词:
搜索类型:
 
 友情链接 More...
 
杰创达科技
 ·老亨的博客  ·薛涌评论
 ·王方每周评论  ·朗咸平先生
 ·半求地产评论  ·谢国忠先生
 ·贺承军建筑评论  ·陈志武先生
 ·王绍培的菜园  ·章星球文化本位
 ·新华网深圳论坛  ·南云楼
 ·财新网  ·沈宏非
 ·凤凰网  ·参和网
 ·天涯城市社区  ·洪晃找乐
 ·深圳新闻网  ·炎黄春秋
 ·奥一深圳  ·凯迪社区
 ·深圳之窗  ·商人王石
 ·中国选举与治理  ·尚书吧
 ·金心异南方评论  ·安妮宝贝
 ·公民陈绍华博客  ·王樽之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  ·张继合
 ·韩寒  ·中国新闻网
 ·张五常先生  ·FT中文网
 ·王受之先生  ·MBA智库
 ·刘家田

中国人,不妨换一种眼光看世界
作者:虎友推荐
来源:WWW.InterHoo.Com   类型:深圳学派 ,      2010/1/28 4:09:01 点击3388次

公元2006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我把刚从英国买回来的几本书交给学生,请他帮忙编一份书目。学生翻了一会儿,惊讶地问,书是在中国印刷的吗?我接过来一看,版权页上果然有一行小字:PrintedinChina(中国印刷)。呵呵,我们相视一笑。原以为自己早已练就火眼金睛,不会在国外买“中国制造”,不料世事如棋局局新,我跨洋飞一圈,买回来的是中国印刷的英文书。
  这是个人生活经验中的一出轻喜剧,本属小小不言。但是我相信,很多人可以从类似的个人经验中体会到,“世道”已经变了。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规定的五年过渡期于2006年期满。从2007年起,中国就是世贸的正式成员了。不论你喜欢与否,我们每一个人现在都是“组织上的人”了。世界贸易组织不是“国家”,不是“政府”,不是“领导”,也不是中国人习惯讲的“我可找到组织啦”的那个“组织”。但是它能够在全球水平上纵横捭阖,以贸易规则、厂商订单、工作机会等等,润物细无声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境况。
  比如说,房价为什么太高?它与钱太多了烧得慌有关,而钱多与汇率有关,汇率与贸易有关,贸易与低工资有关,低工资与农民工有关,农民工与流动有关,流动与全球化有关,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这种复杂关联,冲破各种时空界限,编织出巨大网络,把整个地球拉成扁平。在这样局面之下,必须换一种眼光看世界,否则不能理解风云变幻,也无从把握个人的生活机会。问题是,谁又能独具慧眼,把结局看破?
  在这个意义上,2006年有一个值得回味的地方,叫做世界与中国,彼此重新打量。外国人看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看得直发晕。而中国也很想按照大国风范,从容看世界。大名鼎鼎的法国思想家萨特说,“看”与“被看”是最基本的人类关系。当你看我的时候,我就成了你的对象。但我不是对象,我是和你一样的独立主体。为了保持我的主体性,基本战略是,我也看你。
  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际舆论将中国看做“顶多是区域性大国”。但是在2006年,所有重要的观察家和评论家都把中国看做是世界大国了。中国已从过去被“围堵”,进入了被“围观”的新阶段。正像很多人喜欢拿美国作为靶子指指点点一样,现在冒出来很多对于中国的指指点点。“被看”的中国人未免有些紧张,对于自己失去信心。有些人打算捍卫中国游客随地吐痰和大声喧哗的“习惯”,某教授则申请国家经费,试图深化改革“龙”的形象。这有点像刚过门的新媳妇,见公婆之前对自己的容颜没把握,一边化妆一边问小姑,“画眉深浅入时无?”
  无巧不成书,正是在2006年,电视文献片《大国崛起》热播。我认为它的播出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和象征性。它是对世界打了个招呼,别老是你看我,现在轮到我看你了!然而仔细比较不难发现,中国看世界和世界看中国,两者的眼光和角度还是有很大差异,彼此之间并非正面对视。
  首先,别人怎么看中国呢?他们非常在意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人。有一篇美联社对中国城市发展的报道,基本意思是,城市过于巨大,建筑过于辉煌,以至于看不到个人细节。这不正是达明一派在歌中所唱的,“我看到了城市的胭脂,看不到你的脸”吗?诺贝尔和平奖给了孟加拉的穷人银行家尤努斯,美国时代周刊将年度人物授予“你”即无名大众,这与中国无关却也有关。它是一种“看”的角度,看公民社会,看平凡大众怎样用另一种方式改变世界。
  然而以《大国崛起》为代表的“中国眼光”,是一种“国家中心观”,一切被聚焦于国家。大国及其崛起固然是事实,但远不是历史的全部,甚至不是最应该关心的部分。太习惯于看什么都只是看国家,会使人忘记很多基本的常识。当年欧洲各王朝为了霸权争得不亦乐乎时,反倒是那些边缘的、从来被看不起的葡萄牙水手、荷兰海盗和英国商人之流,因为另搞一套(比如成功穿越了大西洋)而最终崛起。
  今天的信息技术帮助我们穿越了很多以前被认为不可逾越的界限,其成就绝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在这样的背景下度过了2006年,我的个人总结是,应该换一种眼光看世界。更多地看看公民社会在全球化条件下的成长发展,也许这里有新历史和新机遇。以前有一句肯尼迪说过的名言疯魔很多人: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
  而正在展开的新时代可能会超越这种二元对立思维,对每一个人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既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也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但更重要的是问,你打算通过国家做些什么?谨以此问,回应《时代周刊》的英雄帖:“欢迎来到你的世界”,并迎接2007年的到来。

发 表 评 论』『打 印 本 页』『关 闭 窗 口
 相关文章 全部相关文章... 
 
 - 37年,深圳一直是个意外!  -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 平等、民主与西方的伊斯兰难题
 - 震惊!深圳或成“最不互联网的城市  -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数”  - 中国重蹈日本覆辙
 - 企业直播:风口将至,未来已来  -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 中国是否会爆发金融危机?
 - 深圳+香港,失去想象力了吗?  - 河内:拥抱之难  -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 民营经济之中国市场地位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学”理论  - 日本的中国通与中国的日本盲
 - 社会主义制度浅议  -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  欧洲的错误给亚洲的启示
 - 超级水网:巨大包袱?天大馅饼?  -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待乳声中  - 或许中国需要撒切尔夫人式的政治家
 - 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 没有粘结在一起的金砖
 - 从1814到2014:英美靠什么  -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穷人更多  - 丧钟为谁鸣?
 - 草根评价邓小平  -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 龙象共舞——中国和印度须直面的三
 -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中国要警惕塞浦路斯式陷阱
 - 救救孩子们吧!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 “国五条”的猫鼠游戏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中国对朝鲜必须旗帜鲜明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风骨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产葡萄酒登上英国王室御用酒庄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前海期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 中国学不了新加坡
 -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的改革  - 经济改革的核心经验和教训  - 衡量通胀,看科长指数
 -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街关注!  - 中国未来成功的民众基础  - 被中国一再误读的新加坡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参与踊跃  - 中国人大:全球富人最集中的议会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 中国高调和美国不干涉的外交姿态  - 中国的国际形象危机
 -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作吗?  - 中国崛起进程中最艰难的选择  -  中国在财富面前惊慌失措
 文章评论 全部文章评论...  
 
发 表 评 论
网上大名:  *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请不要超过500字)
*
验证码: 
       
  真情告白 |   | 访客留言 | 申请入会 | 民意调查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外贸B2C商城建设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98314号
本站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转载、合作或业务咨询邮箱:interhoo@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