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虎首页 加入收藏夹  
 
内部论坛会员入口: 密码: 申请入会 | 访客留言 | 好文推荐
 斑竹推荐 More...
 
[NEW!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
[HOT!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
[NEW!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COOL!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
[COOL!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COOL!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
[COOL!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COOL! 河内:拥抱之难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
[NEW!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
[NEW!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COOL!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
[NEW!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NEW!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COOL!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站内搜索  
 
搜索类别:
关 键 词:
搜索类型:
 
 友情链接 More...
 
杰创达科技
 ·老亨的博客  ·薛涌评论
 ·王方每周评论  ·朗咸平先生
 ·半求地产评论  ·谢国忠先生
 ·贺承军建筑评论  ·陈志武先生
 ·王绍培的菜园  ·章星球文化本位
 ·新华网深圳论坛  ·南云楼
 ·财新网  ·沈宏非
 ·凤凰网  ·参和网
 ·天涯城市社区  ·洪晃找乐
 ·深圳新闻网  ·炎黄春秋
 ·奥一深圳  ·凯迪社区
 ·深圳之窗  ·商人王石
 ·中国选举与治理  ·尚书吧
 ·金心异南方评论  ·安妮宝贝
 ·公民陈绍华博客  ·王樽之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  ·张继合
 ·韩寒  ·中国新闻网
 ·张五常先生  ·FT中文网
 ·王受之先生  ·MBA智库
 ·刘家田

食尚主义:像绅士那样享受雪茄
作者:李延平
来源:WWW.InterHoo.Com   类型:趣味杂谈 , 深圳族群 ,      2010/1/25 8:38:35 点击3541次
 

  珍惜且尊重你手中的雪茄,被看作是诸多雪茄礼仪中的重要一环,南美部族的祭司最早是将雪茄当作与神沟通的灵媒,因此雪茄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很强的仪式感。雪茄进入欧洲以后,因其独有的魅力,很快成为了上流社会新的生活方式,于是,日渐演化出一套雪茄礼仪。

  一、抽雪茄前的环境与时间准备

  一定的环境与时间配合是雪茄礼仪的基础,也就是说你必须有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悠闲时间,以保证在不受打扰的情况下享受你的雪茄。比如一个人静思时的独处,好友相聚的下午茶,以及与商务伙伴紧张洽谈后的轻松时刻。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可以保证你能充分体验一支中等尺寸的雪茄之美,如果你手中的是一支COHIBACANONAZO SIGLO VI,那你就要准备更多的时间。

  频繁事件的发生,会多次中断你的雪茄时刻,心境因受到影响而起伏,导致你无法平静地享用,影响到抽吸的速度与力度,进而令你无法领略丰富变化着的雪茄魅力,同样道理,在坏情绪的景况下,建议你也不要拿出你的雪茄。

  过快或过慢的雪茄时刻,都会使雪茄的风味与口感发生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影响到雪茄所含有的坚果、橡木、果香与泥土等香氛的流失,直接导致雪茄变得不那么可口。以一支ROMEO NO.2为例,享用它的时间最好在55分钟至1小时10分钟之间。

  正式点燃雪茄之前,你还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让雪茄得以充分发育成熟,这是因为在保湿盒或铝管中的雪茄处在休眠期,雪茄一旦接触空气,就意味着进入了快速发育的过程,这个时间需要15-20分钟,目的是去除掉雪茄的青涩,使其更加醇和。

  二、燃点雪茄的秘诀

  当你使用雪茄刀剪去雪茄帽顶时,一定要记住刀锋必须锋利、操作必须果断,参差不齐的切口不但影响雪茄风味,还会导致偏火。切口的大小也要十分当心,一般为帽顶圆弧面的三分之一,切忌过大,那样燃烧过快,口感会过分浓烈,独特风味也会被高温蒸发,而过小,又会令抽吸变得异常困难。

  点燃雪茄必须使用专门的雪茄打火机,即可以喷出蓝色火焰的打火机,燃料为丁烷气,汽油打火机过重的汽油味会令雪茄被瞬间污染,含硫的火柴也一样,除非使用专业雪茄火柴。

  点燃雪茄需要时间与耐心来掌握,首先用左手的拇指握住雪茄上方,另外四个手指轻托雪茄,然后轻轻转动,打火机的火焰均匀地接触雪茄燃火面,当雪茄燃火面充分燃烧,圆周出现一圈细窄的黑边时,雪茄就被点燃了。

  此时,你还需要用左手握住雪茄轻轻甩动几下,让雪茄中的杂质向燃火面集中。此时,请不要忘记,享用雪茄的第一口要向外吹,这是要把集中于雪茄前端的杂质去除掉。然后,你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品尝你心爱的雪茄了。

  三、享受雪茄的基本规则

  在享受雪茄的过程中,仍然要遵守基本的规则,一是保持嘴唇的干爽,不要让口水打湿雪茄,否则就打破了温度与速度的均衡,破坏了雪茄的风味。二是千万不要图方便,试图将一支火柴或牙签插入雪茄尾部,那会令你仪态尽失,且破坏雪茄的结构。

  不要在开始享受雪茄时,就动手撕去茄标,这是因为茄标是雪茄品牌的Logo,不仅是为了美观,它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收紧茄衣,不让茄衣因抽吸的原因胀裂。茄标应在雪茄燃烧至剩四分之一部位时撕下,以享受雪茄生命的全过程。

  手持雪茄的方式也非常讲究,通常一支粗胖型的雪茄,可以用右手拇指托住雪茄、其余四指轻按茄体。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弓起食指,拇指与中指从下方轻轻托住雪茄。

雪茄要一口一口地抽,每一口之间,稍作几秒停留,让饱满的烟体飘荡于口腔中的各个部位,以充分感受雪茄在齿颊之间多彩各异的美味。也不要像抽香烟那样一支接着一支不停地抽,最短的间隔也不能低于25分钟,在品尝第二支雪茄前,一定要用清水漱口,以免不同雪茄间相互影响。

  通常来说雪茄的茄灰越长越白,说明雪茄的品质越好,但茄灰过长可能会阻滞燃烧的通畅性,不过一定不要像对待香烟那样弹烟灰,而是当茄灰超过2.5厘米时,可用拇指与中指、无名指、小指托住茄体,用食指轻点雪茄,茄灰会随即掉落。

  一支雪茄燃烧到接近茄标的位置时,也就意味着雪茄生命中最华美的部分已近尾声,再抽下去,会有辛辣的不良口感,甚至会将烟草碎片吸入口腔,此时享受雪茄的全过程宣告结束。四、完美的谢幕

  在一支雪茄生命终结的时候,它需要一个完美的谢幕。你不能像摁灭香烟那样对待雪茄,那么做会令雪茄发出难闻的味道,也让雪茄像是一个肢体残缺的孩子,令人不忍目睹。你只需将雪茄轻轻放置于雪茄缸上,在继续闪耀光芒与散发出迷人的气息之后,她会在短短的几十秒里静静地走过生命的最后时刻。

  文章来自《商务旅行》。作者为深圳烟斗客俱乐部创办人。李延平 

发 表 评 论』『打 印 本 页』『关 闭 窗 口
 相关文章 全部相关文章... 
 
 - 37年,深圳一直是个意外!  -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 平等、民主与西方的伊斯兰难题
 - 震惊!深圳或成“最不互联网的城市  -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数”  - 中国重蹈日本覆辙
 - 企业直播:风口将至,未来已来  -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 中国是否会爆发金融危机?
 - 深圳+香港,失去想象力了吗?  - 河内:拥抱之难  -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 民营经济之中国市场地位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学”理论  - 日本的中国通与中国的日本盲
 - 社会主义制度浅议  -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  欧洲的错误给亚洲的启示
 - 超级水网:巨大包袱?天大馅饼?  -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待乳声中  - 或许中国需要撒切尔夫人式的政治家
 - 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 没有粘结在一起的金砖
 - 从1814到2014:英美靠什么  -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穷人更多  - 丧钟为谁鸣?
 - 草根评价邓小平  -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 龙象共舞——中国和印度须直面的三
 -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中国要警惕塞浦路斯式陷阱
 - 救救孩子们吧!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 “国五条”的猫鼠游戏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中国对朝鲜必须旗帜鲜明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风骨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产葡萄酒登上英国王室御用酒庄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前海期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 中国学不了新加坡
 -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的改革  - 经济改革的核心经验和教训  - 衡量通胀,看科长指数
 -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街关注!  - 中国未来成功的民众基础  - 被中国一再误读的新加坡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参与踊跃  - 中国人大:全球富人最集中的议会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 中国高调和美国不干涉的外交姿态  - 中国的国际形象危机
 -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作吗?  - 中国崛起进程中最艰难的选择  -  中国在财富面前惊慌失措
 文章评论 全部文章评论...  
 
 
  评论者: 因特虎访客
    李延平:点燃一支雪茄 体验不同感受
    















   说起抽雪茄,李延平堪称绝对掌握“话语权”的人物。他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抽雪茄了,这在一般人听来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他说那时候有位小学同学的外公是留英的博士,在英国待了14年,对雪茄有独好。他们一帮小孩到同学家去玩的时候,老爷子喜欢跟他们逗,就说“来来来,一人抽一口”,于是李延平平生第一次抽雪茄的经历就此诞生。
 
   我问李延平:“第一次抽雪茄是什么感觉?”
 
   李延平笑呵呵地回答我:“晕,抽晕了,醉烟。”
 
   这可能是因为雪茄的焦油含量和尼古丁的含量虽然不高,可是它那种发酵的方法让雪茄的烟碱度非常高,刚开始抽的确会不习惯,会发生“醉烟”这种状况。甚至有些人即便有一定的抽雪茄经验了,倘若抽得急或者是空腹的时候抽,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李延平抽烟抽得不多,虽然他说他是在某卷烟厂的家属院里长大的,周围的叔叔阿姨都抽烟,但在这样的环境渲染之下,他竟然对烟这种东东能保持一定的距离,还是挺不可思议的事情。
 
   早年国内雪茄的品牌并不多,像现在被大家熟悉的古巴雪茄当时国内基本没有,较为常见的倒是菲律宾的吕宋雪茄,进入国内市场早,价格相对也便宜。还有一种国产的雪茄,是四川什邡产的,曾经用过“什邡”这个牌子,也有用“长城”这牌子,都属于当时比较便宜的雪茄。最初李延平抽雪茄,纯属是为了享受,自然净挑一些好的牌子来抽,花费也跟着水涨船高,李延平说他抽雪茄最鼎盛的时期每个月单是买雪茄的钱都要花出去一两万元。通常他会到香港、澳门去买,因为价格比内地便宜。身边的朋友也有很多被他带着开始抽雪茄,经常一起混深圳烟斗客俱乐部。
 
   现在李延平自己日常抽的雪茄,开始回归理性了,可能不一定是最贵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自己喜欢的。他比较欣赏的几个牌子,有古巴COHIBA、哈瓦那MONTECRISTO、ROMEO、PARTAGAS 以及DAVIDOFF 等等,相对来说DAVIDOFF 和PARTAGAS 都属于口味比较淡一些的,更得李延平的青睐,而且PARTAGAS在国内目前知道的人不多,价格上还占有一定的优势。其实这个牌子是哈瓦那一所老牌雪茄厂的出品,连COHIBA的一些雪茄都会在这所雪茄工厂进行加工。
 
   当然,李延平说自己抽雪茄和他那帮朋友搞一些Party的时候与其他人一起抽雪茄可不是一个概念,那种场合他可能会更有针对性一点,建议朋友们试抽哪个品牌的雪茄,这事一般都是他当仁不让的。李延平对于各种口味、各种品牌的雪茄都挺乐于尝试,他说自己并不是特别固定在某一类口味的雪茄上,比如一定要抽浓烈的或者一定要清淡的,他没有这样的执着,他乐于体验不同的感受,品更多的雪茄。 



         --发表日期:2010/1/25 8:41:16     [来自: 218.17.*.* ]
 
  评论者: 因特虎访客
    抽烟四十多年之趣谈
    
 


烟草在线据烟悦网编辑整理  






 




  第一次抽烟大概是我五六岁时,也就是1953年或1954年的时候。当是爷爷领我去串门,到一个村里人叫他闷汉的人家里。他岁数比较老,抽的是那种旧时的黄铜制作的水烟袋。当时我还很小,他一抽就呼噜呼噜的响,我很是好奇,就瞪眼看他抽。他见我那模样就说,咋着,你也吃一口(我们那里管抽烟叫吃)?我说吃就吃,拿过来就孟的一口,当时也没听到呼噜声,就感觉给呛得人都要跌跟头了。



  我正经抽烟是1965年底。那时我已到县财政局上班,正赶上验兵,村里来做征兵体检的在县医院做完体检,就来找我。管他们吃饭不算,还提出要我买烟给他们抽。那时候的农村很苦,一般人是买不起纸烟的(就是香烟)。在村里要抽烟,就是弄个旱烟袋,抽的烟叶都是自己家里种的。我记得是三年困难时期,那是我虽然很小,可是每逢寒暑假和农忙假,都没时间去玩,而要去生产队里干活。有的时候队长就会弄盒一毛三分钱的福字烟,给干活的人不论男女老少每人发一根。后来理解当时这在农村也应该算是一种福利吧。这烟到我手里,我不抽,年龄大的人就要抢了去。和我一般大小的大都有他爸爸在场,就给了他爸爸,因为我爸爸那时候是教员没人可给,加上那是困难的时候,是人都不愿意嘴吃亏的,所以烟一发到我手里就赶紧点上,装模作样的胡乱吃一通,弄得又是鼻涕又是眼泪的。

  说到困难时候,也就是有名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现在来看那时候的烟应该不叫“烟”的。大概是1961年的秋天,我们学校的学生(那时候我念六年级)都被老师赶出去到地里去扫柿子树落下的干叶子,后来才知道是抽烟的老师要把它卖到县上,用来换纸烟的。几百斤换一条烟现在不记得了,换来的烟里自然也就少不了柿子树叶子的。一说抽烟难忘的事就多,说征兵体检的找我要给他们买烟,就想到了困难时候。当时我们那里一般人吃的好烟就是“拖拉机”牌的。这烟现在还模模糊糊的有印象,是浅蓝色的盒子,一盒当时卖两毛三分钱。在那时候挣钱的一点不敢得罪挣工分的。我就赶紧去卖两盒“拖拉机”回来。光给他们吃还不行,我还得陪着他们吃,就这样我在1965年十七岁时学会了吃烟。

  那年我把年龄多报了一岁,死缠硬磨的也参加了征兵的体检,并在最后达到目的,到了后来的第二炮兵其前身的某部队。正月十二县里集中,正月十五上路,次日到了山西大同市。那时候当兵的津贴费是头一年每月六元,次年七元,第三年八元,第四年十元,第五年十五元,第六年起每月二十元。我当兵走的时候,身上装了一盒天津出的“海河”烟,等到了大同市走出火车站,一摸兜儿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给弄丢了,就丢这一盒烟,让我后悔了好几天的时间。那时候抽烟但烟瘾不大,每个月也就四盒烟,基本花一元钱。就这一元钱,我们副班长没少找我谈心,说什么有这一块钱,在农村里就可吃半年的咸盐。当兵的抽烟现在想起来也挺是有乐子的。那时候我们连队“伸手”牌儿太多。有的人舍不得给人烟,又抹不开脸面,当他抽烟有人“伸手”向他要一支时,他就把那烟盒一攥说这是最后一根,说完把攥过的烟盒往远处一扔。等他抽完烟“伸手”的也走了,他就快步跑过去把扔了烟盒捡起来,因为那里面起码还得有三、四棵烟的。

  我们当兵那时候,抽烟还不像现在的限制那么多,比如上课,我们就可以抽烟。我们的连长是抽烟斗的,他抽的那个“琴鸟”牌烟丝现在知道了是外香型的,他一抽旁人就闻到一股香味,连不抽烟的人都喜欢闻。所以有一阵子闹的我们连好多抽烟的都置办了一个大烟斗一个烟丝夹,大家一起抽起来“琴鸟”牌烟丝。一上课几十个大烟斗一起冒,满屋子都是烟香味。我们指导员是专抽大前门的,弄得他讲着课就来一句“抽烟斗的都掐死。乖乖的。弄得我这大前门也成了烟斗丝的味道了”。

  1970年的后半年,我们去新疆执行原子弹试验的任务。那还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当时是什么娱乐都没有的。原来在内地还挺能管住自己的,一到了漫无边际的大沙漠里,可就天高皇帝远了。我们在那里面当时司务长那里就卖两种烟,一是新疆产的“雪莲”,一是当时的“古巴烟”,这烟是红色或蓝色的扁硬盒,烟支也是压得有点扁的,一合一毛八分钱。正是因为那盒是硬纸板的,不知道是谁就动了脑子,一个盒撕开正好能做两扑克牌,在上面画上红桃梅花等,沙漠扑克就诞生了。一副扑克要二十七盒烟,为了尽快的制作出够完大家一起玩的扑克牌,凡是抽烟的都停止购买“雪莲”,只能买“古巴烟”,弄得只要一抽烟就是那怪里吧叽的味道飘起来,也就是现在人们说的脚后跟臭味。这时抽烟成了附带的,弄烟盒成了正经事。后来又发展到制作中国像棋等,抽烟的所有人狠是一起抽了一段时间的“古巴烟”,任谁也没得可选择。

  1971年转业来到了北京当时的国防科委下面的某研究所,集训完了分到了“三线办公室”。这里的老人大都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弄到牛棚里去才刚解放出来不久的,他们抽烟多是卷大炮。那时候北京最火的烟丝是塑料袋装的“工农”牌的,烟丝特细,用买来的专门卷大炮的卷烟纸一卷,又粗又实,点着得用劲去嘬才好。我抽了一段时间,实在嫌费劲,就又改去抽当时北京生产的“北海”和“工农”香烟。这烟还是贵,实在是经济承受不起,这时候正好市面出来一种云南生产的“大公”烟,一个圆纸筒里装100支,才几毛钱的。我们就都相约开始抽起来“大公”烟。

  那时候高喊着“抓革命,促生产”,可就是市场上什么货都缺,就连买一双尼伦袜子都要零点一的工业劵。平时抽最烂的烟对付是为省钱,可逢年过节就要派场一下,不能太寒酸的不是。偏是好烟可就越来越难买了,等到过年时,每户凭副食本在春节前才可以买到5合好烟。那一年又来个定点供应,我们那个点就给了三盒“碧鸡”烟和两盒“香山”烟。五盒好烟自己都不敢抽,要留着招待客人。那时候不象现在,那时候流行过年时同事互相上门大拜年,就是自己不抽那好烟,弄得年没过去就捉襟见肘了呀。那时候过年能抽一支中华烟,决不压于现在抽一支价值2000多元的雪茄的了。

  我记得是1969年春,我在河南灵宝一中训练我们部队的新兵。有一天一个北京的新兵叫邵勇,要去县城,我让给我带五合“红灯记”烟回来,结果他给我一下买回来一条“三门峽”。当时给我气得差点背过去气去。咋回事?“红灯记”烟一盒才一毛四分钱,可“三门峽”一盒就要三毛二分钱的呀一条就是三元两角的?我当时就跟他急起来,这小子还是满不在乎的,笑着说:班长,要抽就抽好的,要么就不抽,干脆戒了。我正在气头上,马上就回道:不抽就不抽,抽完着要命的“三门峽”就再不抽了。可是直到现在吧,几十年都过去了,还是一直在抽烟,这就是抽烟的人。


         --发表日期:2010/1/25 8:43:16     [来自: 218.17.*.* ]
 
发 表 评 论
网上大名:  *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请不要超过500字)
*
验证码: 
       
  真情告白 |   | 访客留言 | 申请入会 | 民意调查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外贸B2C商城建设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98314号
本站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转载、合作或业务咨询邮箱:interhoo@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