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其实就是通过产业重新布局,来增强自己在长三角、环渤海,及即将试水博彩业的海南几大经济区域的方案。在珠三角区域,又自然地分为了“深莞惠”“广佛肇”和“珠中江”三个经济圈。在这三个圈中,惠州的楼价是最低的。上周去惠州参加惠州房地产走势论坛,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惠州是珠三角楼市的价格洼地,这里他山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惠州无“地王”
他山认为惠州之所以成为珠三角楼市的价格洼地,最主要的原因在与惠州没有“地王”。 2009年上半年惠州土地市场挂牌200宗,其中商住及综合用地151宗,出让土地以惠城区和惠阳、及博罗县为主。09年上半年惠州土地市场挂牌成交206宗,其中商住及综合用地127宗,合约500.6万平米,是08年全年成交量的5倍。09年上半年惠州市商住用地成交均价969.88元/平米,同比08年下降39%各片区土地成交,惠东成交量最大,其次是惠城区区为主(下半年官方没公布)。时间再往前回顾,可以发现,广深的土地市场炒爆的时候,惠州的土地还没有苏醒。
近几年来,惠阳市交易主要以协议为主,政府没有从城市运营的角度围绕土地作文章。从整个珠三角产业的布局来看,惠州的优势是高于佛山、中山、番禺之类的位置的,佛山、中山、番禺地价的拉伸,得益于广州,佛山、中山、番禺的土地价值并入广州市场,一起运作,产生“地王”,业整体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土地价值。而惠州在深圳一小时生活圈内,从来没得益于深圳土地价值的辐射,所以有人提出把惠州并入深圳,从享受深圳土地价值的辐射角度来看,非常有道理。另外,“地王”确实能吸引全国一线品牌开发商进入,长沙“三角洲地王”就是经典案例,把长沙从价格洼地提升出来了,惠州可以学习。
■惠州缺“一”不可,营销过于沉迷“山水”
惠州本身缺乏全国一线品牌开发商,虽有保利、华茂进入,都没有做出标志性物业和轰动全国的营销案例,不具备唯一性和独特性。他山认为这只是一线开发商跃跃欲试的姿态,看政府的态度,看整个区域产业格局变化给楼市带来的影响。另外,惠州也缺自己本土成长起来的,具备与一线开发商对话的实力开发商,像光耀集团,还需要成长,不像中山有自己的老大“雅居乐”,香港上市公司,可以与外来一线品牌开发商一拼。只要惠州房地产市场有二虎相拼,价格洼地的局面才能打破。
从营销的角度来看,惠州现有的开发商过于沉迷“山水”,在销售中过于强调“山水”。这表明的惠州现有开发商营销手段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珠三角区域来讲,哪个城市都有山水,深圳的龙岗十年前就“卖”山水龙岗了,“山水”对惠州来讲不具备唯一性,人家贵阳的山水黔城卖到北京、上海、深圳,把“山水营销”做到了高峰,海南岛的“山水”也是全国卖,惠州还跟着嚷“山水”,不要说京沪的投资客不睬这一套,广、深、港的投资客也宁投海南岛,不去惠州呀!
■惠州甘当“二奶”
进惠州的高速公路入口,他山看到一块大广告语:“先生的湖,又一湖!”湖,水也,暗示女性。解读这句广告语,就是“先生的女人,又一个女人!”。大家知道,在香港娶一个大房,再续一个二房是合法的。不少香港人在香港娶个老婆,再到惠州养一个小老婆,正好吻合了“先生的湖,又一湖!”的含义。这种营销的口号,从心理上就把惠州定位为香港和深圳的“二奶”了。如果一个城市 “被二奶”了,那它的品味、文化、和城市价值能高到哪里去?
深圳曾经是香港的“二奶”,上沙下沙,及梧桐山村曾经是著名的“二奶村”。他山最近到梧桐山村去的时候发现,这个“二奶村”已经转型,变成“艺术村”了。建筑的外立面全部改造,把大芬村的画家邀请了过来,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来创作。他山与子葛梧桐山下喝茶时谈到“梧桐山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摆脱‘二奶’的阴影!”。惠州房地产开发岂不是比较晚的,定位应该一开始就有一个高起点,不要在老“二奶”身上做文章。一个“被二奶”化的城市,其楼价的竞争力又怎么可能与“正房”城市抗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