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虎首页 加入收藏夹  
 
内部论坛会员入口: 密码: 申请入会 | 访客留言 | 好文推荐
 斑竹推荐 More...
 
[NEW!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
[HOT!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
[NEW!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COOL!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
[COOL!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COOL!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
[COOL!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COOL! 河内:拥抱之难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
[NEW!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
[NEW!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COOL!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
[NEW!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NEW!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COOL!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站内搜索  
 
搜索类别:
关 键 词:
搜索类型:
 
 友情链接 More...
 
杰创达科技
 ·老亨的博客  ·薛涌评论
 ·王方每周评论  ·朗咸平先生
 ·半求地产评论  ·谢国忠先生
 ·贺承军建筑评论  ·陈志武先生
 ·王绍培的菜园  ·章星球文化本位
 ·新华网深圳论坛  ·南云楼
 ·财新网  ·沈宏非
 ·凤凰网  ·参和网
 ·天涯城市社区  ·洪晃找乐
 ·深圳新闻网  ·炎黄春秋
 ·奥一深圳  ·凯迪社区
 ·深圳之窗  ·商人王石
 ·中国选举与治理  ·尚书吧
 ·金心异南方评论  ·安妮宝贝
 ·公民陈绍华博客  ·王樽之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  ·张继合
 ·韩寒  ·中国新闻网
 ·张五常先生  ·FT中文网
 ·王受之先生  ·MBA智库
 ·刘家田

西班牙的白银诅咒与中国的美元魔咒
作者:叶檀
来源:WWW.InterHoo.Com   类型:重商理论 ,      2009/12/13 7:20:52 点击2905次

 

2009-10-23 每日经济新闻

 

    正如明末以降,中国可以称为白银中国一样,以现在中国美元储备的增加程度,称为美元中国并不过份。

 

    中国是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今年9月更是大增618亿美元,截止9月底以2.273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与去年底1.946万亿美元相比,增加了16.8%。并不止于中国,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是吸收美元的海绵。各国中央数据显示,9月份亚洲外汇储备激增1116.3亿美元,达到创纪录的4.96万亿美元。

 

    作为全球通行的支付手段,现在的美元与当初的白银性质是一样的。

 

    自从明代以后全球海外贸易大通道打通之后,形成了一条白银交易链条,链条的终端在中国,有如下形成通道:一是从西班牙属美洲流往马尼拉,从马尼拉流往中国;二是葡萄牙、荷兰流往日本长崎、澳门,转向中国;三是经由英国、印度流往中国。随着西班牙菲律宾殖民地的巩固和在明帝国海禁的结束,中西之间贸易也迎来了全新的时代—马尼拉大帆船时代(1573年—1644年)的来临,在英国舰队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之后,在国际贸易中,英国取代了西班牙的地位。

 

    中国获得的白银之多使得中国富得遍地流银,西班牙人抱怨“中国商人把从新西班牙运来的白银几乎全部运走了”。从1571-1821年间,输入马尼拉的美洲白银共计4亿比索之多,其中绝大部分(或说1/2、或说1/4)转输中国。有些外国学者则估计美洲白银总产量的1/3-1/2都流入了中国。仅1631年一年,由菲律宾输入澳门的白银就达1400万两,大约相当于永乐元年至宣德九年(1403-1434年)大明王朝30年鼎盛期内中国官银矿总产量的2.1倍,是万历年间明朝国库岁入的3.8倍。

 

    整个18世纪,中国对英国贸易“一边倒”,“当时每一艘英国船的货物中有百分之九十是从英国载运出来的白银。”以1751年四艘英国船为例,所载白银价值119000镑,而货物仅10842镑。以至于英国政府不得不下令,凡往中国的货船,必须载有10%以上“英国出产、生产或制造”的商品,但直至18世纪中叶没有一艘船能做到。自1792-1807年,东印度公司从广州运至伦敦的货值27157006镑,运往广州的货值只有16602388镑;1765-1766年度该公司付出为商品输入值的202%;至1785-1786年度,该差额升至328%,差额均由中国人只认的白银填充。直到英国人说明出鸦片,情况才出现逆转。

 

    应该承认,获得白银甚至获得全球的大部分硬通货是一种能力。当时中国沿海地区的产品是世界走俏商品,从福建的瓷器到苏南的棉布,行销世界。可以说,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出口产品生产区,仅凭这些产品,中国就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白银输入地。正因为如此,中国经济史上才有“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课题。

 

    但是,中国没有改变制度利用白银创造财富的能力。中国的出口贸易区从未突破东南沿海地区的狭窄范围,宋代的小说中就有福建商人下南洋的记载,到了明末,我们仍然看到相同的记载。中国狭小的商业区被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包围,略有风吹草动,这些商业区就迅速被剿灭,直到最后被剿灭干净,不得不重头再来。

 

    即便在贸易区内部,其保有财富与制度仍围绕土地运转。如明末从北京致仕退休的高官如宰相徐阶等人回到富庶的江南地区,敛财之途是大肆购买、强占良田,纵容豪仆抢掠,导致民变屡生。

 

    虽然在苏州、松江等地,我们看到了完整、较为细分的贸易链和产业链,有专门从事订单的人、有专门开厂生产丝织物的企业主、有提前预支货款的方式,所有这些都星星点点闪烁在历史的断片中,没有成为制度性的财富生成方式得到传承,社会的制度根基仍附着于土地市场,附着在农产品身上。原因就是笔者所说的支撑朝廷运作的税费制度,因为朝廷的赋税来源是农民与农业税,所以从道德上矮化所有与商业有关的人士,维持庞大的纳税群体,逼迫商人恢复小农身份,以巩固帝国的经济基础。财富的创造者不能成为财富的享用者,更不能制订财富的创造与分配制度。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中国能够逐渐走向商业工业立国之路吗?清朝不能。在上世纪初的一战以后,中国有很大的机会,但当时中国缺乏统一的政权。

 

    西班牙存在白银诅咒,他们在南美获得巨额白银之后,物价飞涨、国内穷人极度贫困而权势者穷奢极欲,他们热衷于奢侈品消费,当时没有瑞士的名表意大利的时装,西班牙统治者得到的是南美的宝石、东南亚的香料与中国的瓷器和丝绸。为了保持白银优势,西班牙王朝不得不穷兵黩武。中国同样存在白银诅咒,明末后期贫富差距分化到令人发指的程度,西北旱灾人吃人,京都与苏南的官员地主挥霍无度。权势阶层在每个消费细节上刻意与普通民众保持距离。当时关于精致消费的笔记体记载层出不穷,从食物到首饰,无所不用其极。

 

    现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美元储备国,这是一种依附于出口能力之上的财富创造能力,恍惚白银时代回归。但赚取储备的能力,迄今尚未转化为制度创造力,更没有将东南沿海的商业信用文化推广至全国,反而将官场的行政性商业规则行销到各地,反而由国企的官场文化主导了市场的行为。

 

    拥有足够多的硬通货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但不是关键因素,要打破白银或者美元魔咒需要的是制度性的创新能力,需要的是对市场文化的尊重。

发 表 评 论』『打 印 本 页』『关 闭 窗 口
 相关文章 全部相关文章... 
 
 - 37年,深圳一直是个意外!  -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 平等、民主与西方的伊斯兰难题
 - 震惊!深圳或成“最不互联网的城市  -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数”  - 中国重蹈日本覆辙
 - 企业直播:风口将至,未来已来  -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 中国是否会爆发金融危机?
 - 深圳+香港,失去想象力了吗?  - 河内:拥抱之难  -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 民营经济之中国市场地位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学”理论  - 日本的中国通与中国的日本盲
 - 社会主义制度浅议  -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  欧洲的错误给亚洲的启示
 - 超级水网:巨大包袱?天大馅饼?  -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待乳声中  - 或许中国需要撒切尔夫人式的政治家
 - 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 没有粘结在一起的金砖
 - 从1814到2014:英美靠什么  -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穷人更多  - 丧钟为谁鸣?
 - 草根评价邓小平  -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 龙象共舞——中国和印度须直面的三
 -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中国要警惕塞浦路斯式陷阱
 - 救救孩子们吧!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 “国五条”的猫鼠游戏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中国对朝鲜必须旗帜鲜明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风骨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产葡萄酒登上英国王室御用酒庄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前海期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 中国学不了新加坡
 -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的改革  - 经济改革的核心经验和教训  - 衡量通胀,看科长指数
 -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街关注!  - 中国未来成功的民众基础  - 被中国一再误读的新加坡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参与踊跃  - 中国人大:全球富人最集中的议会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 中国高调和美国不干涉的外交姿态  - 中国的国际形象危机
 -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作吗?  - 中国崛起进程中最艰难的选择  -  中国在财富面前惊慌失措
 文章评论 全部文章评论...  
 
发 表 评 论
网上大名:  *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请不要超过500字)
*
验证码: 
       
  真情告白 |   | 访客留言 | 申请入会 | 民意调查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外贸B2C商城建设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98314号
本站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转载、合作或业务咨询邮箱:interhoo@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