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宁首次将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此次审计公告公布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数额。截止到2008年底,国库拨付的专项资金22390万元滞留在财政结算账户,未拨付到使用单位;2008年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养路费和土地租金等,年底尚有余额14438万元未及时缴入国库。此外,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方面存在执行“ 收支两条线”制度不到位、非税收入应缴未缴财政专户、专项资金拨付不及时,会议费、招待费过高等问题。审计核实,9个单位2008年支出会议费、招待费共计667万元,占商品和服务(公用经费)支出的13.46%。(见2009年10月29日《齐鲁晚报》
这是继广州市财政预算公开之后又一个敢于财政公开的城市。如果广州市财政预算不公开,公众不会知道广州市9家机关幼儿园会获得财政拨款6000万元。如果济宁市财政不公开,公众不会知道9个单位一年的会议费、招待费竟然高达667万元。也许正是因为财政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被上海说成是“国家秘密”。
广州财政预算公开,虽然因为机关幼儿园拨款6000万而被质疑,但是他们的勇气依然得到了公众的广泛好评。存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要不就不是“国家秘密”了。关键要看对待问题的态度,以后是否会避免。济宁市财政审计公开对公款招待进行了公开,在全国政府机关当中,这是头一遭。它让纳税人明白了全国一年2000亿吃喝费原来并非夸大。
自爆家丑,把不光彩的一面向公众公开,这不是花生油炸花生米——自己糟蹋自己吗?其实不然,敢于自爆家丑,说明他们有面对问题的勇气,这个勇气就是下不为例。不仅不会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反而会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赖度。对财政预算视为“国家秘密”的财政部门,是没有这个胆量的。不敢公开而以“国家秘密”为借口,证明他们的财政预算一定存在不少见不得人的问题(或者是集体腐败)。你可以用“国家秘密”掩盖自己的问题,但是在良心上是要被公众谴责的。
当别人已经认识到财政公开是对纳税人的尊重的时候,“国家秘密”的借口就会成了愚弄百姓的谎言而被唾弃。政府财政是纳税人的财政,政府有义务向纳税人说明每一笔资金的去向。如果固执地认为财政预算属于“国家秘密”而滥用纳税人缴纳的税金,那就是对纳税人的犯罪。
今年8月底,济宁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守刚在审阅济宁2008年度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后,专门对此作出批示,“审计工作卓有成效。审计结果应适时向社一个城市的政府财政敢不敢公开,不是“国家秘密”的问题,主要在于城市主要领导对政府财政预算有没有足够的底气,是否经得起纳税人的审查。会公开。”
财政公开是一个关乎思想解放的问题。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今天可以不公开,明天可以不公开,早晚是要公开的。
http://www.vankeweekly.com/Forum/answertopic.aspx?ForumID=3&TopicID=198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