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而可笑的深圳市交通局(上)
难得本博出现了一股热烈的骂人势头,让一向以骂人骂得没水平为羞耻的老金也终于可以放开胆子骂一回人了,不管骂得没有水平,先骂了再说。且慢,别以为老金要去骂某一两位常来本博献丑的小孩子,骂他们还真显得老金跟他们一般了。老金要逮着这难得的可以放开骂人的机会,骂一骂深圳市交通局。
深圳公交降价丑闻风波时,老金就想放开骂一下交通局,但当时过于矜持,只遮遮掩掩地打趣了一下该局。昨天看到该局对媒体公布了深圳高速公路无法取消收费的种种理由,当时就气不打不处来,想要恶狠狠地臭骂它一通,但昨天又忙别的事情去了,还没来得及骂,不料今天一上网,就看到了酝酿已久、历经两次公开大规模听证会的出租车调价方案,心想好吧,看来深圳市交通部门是不把老金激得口吐国骂是决不善罢甘休的,那老金就让你如愿以偿吧!老金在此郑重在吐气若兰、吐故纳新、吐露心声:深圳市交通局,我草ni马!
套用本博常来骂老金的一两位小伙子的话说,见过无耻的,没见过深圳市交通局这么无耻的;或者换句话说:做人不能太深圳市交通局(那两位的原话是:见过无耻的,没见过金心异这么无耻的,不过这句式好象也不是那两位的原创,不知有几千万人这样用过了;还有一位自以为得意地说:做人不能太金心异——且慢,这好象也不是原创,也不过是效仿别人罢了,因而我这回借用,应该不算是侵犯知识产权吧?)。深圳市交通局不但无耻,而且无耻得极其好笑,不但好笑,而且好笑得比较无耻。
何故如此?让我们先看看深圳市交通局对高速公路不能取消收费的说辞:
深圳市交通局说:“如果取消这些公路的收费,政府需要按照市场化的收益现值法,用财政税收对高速公路投资方予以补偿。经初步估算,补偿费用至少在400亿元以上。”深圳市交通局说,具体赔偿金额还需与各项目业主进行艰难谈判方能确定,而谈判结果也难以预料。
(我呸!过去这么多年全市高速公路总投资才301亿元,这400亿元的补偿是怎么算出来的?深圳市交通局能不能将他们的估算方案晒出来给大家看看?)
为了论证谈判有多艰难,深圳市交通局举例说:“深圳市政府曾就梧桐山隧道的收费问题与投资方进行“艰难”谈判,最终无法就相关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深圳市政府“被迫”斥资修建深盐二通道”。
(我靠,吓人是不是?难道深圳市1000万人民都是厦门大学毕业的吗?梧桐山隧道之特殊性,不说在全国都比较罕见,至少在深圳比较罕见吧?在深圳市域范围之内,除了广深高速公路,深圳市交通局你要能再找出一个象梧桐山隧道这么难缠的主儿,我就服了你!纵观深圳市域内各高速公路,除广深高速外,无非就是几个业主:一个是深圳国资控投的深高速公司,一个是修建龙大高速的深圳市公路局,一个是修了水官高速和清平一期的华煜公司,前两者本来就是国资,无非是左口袋右口袋,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华煜公司啦,哦,原来深圳市交通局是用华煜来恐吓深圳人民啊?对于如何解决补偿问题,老金之前已有专文论述过,而且绝对不用到400亿这么多财政资金,深圳市交通局如果愿意的话,我愿意把我的方法教给你们,不收你们一文钱的专利费。)
这个还不够吓人是吧?深圳市交通局就来个更吓人的:如果要取消深圳市内的高速公路收费,不仅意味着政府要对现有高速公路的投资人予以巨额补偿,还意味着未来新建高速公路项目的融资方式也将发生根本改变:不再采用原有的BOT模式,只能依靠政府公共资金进行建设。“这将大大增加政府公共财政支出。”交通局提到,如果按照这一方式进行,在2015年前要完成原有的路网建设计划,连带补贴和建设费用初步估算约需要资金750亿元。
(少拿原来那个BOT模式来忽悠深圳人民,那里面藏了多少肮脏的交易暂且不说了,既然深圳要搞关内外一体化,全域城市化,关外的快速路或打通关内外的快速路难道不应该转变性质为市政道路,由政府公共资金来进行建设?7年时间750亿的投资,就算真的需要这么多,每年也不过100亿的高速公路投资,难道深圳就真的掏不起了?那每年800-1000亿的财政收入都用来干啥去了?何况按每公里造价2亿来估算,750亿意味着深圳未来七年要修3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天哪,把外环高速也算上的话,深圳已规划的高速公路好象总共也没有300公里啊!不知道深圳市交通局是怎么算出来的?)
750亿!还吓不倒你?那就再恐吓你一回:“公共财政在交通领域支出的大幅增加,将会影响其他公共领域(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的投入,造成财政资金在公共领域新的分配不均衡问题,影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这个就显示出市交通局的无耻和险恶用心,公共财政以交通领域支出的增加,是怎样影响了其他公共领域投入的?市交通局能不能给出数据支持一下?上述4个领域本来就不是深圳财政支出的大头,看一看每年的财政预算案就知道了)
接下来这两个理由才是市交通局无耻之极的登峰造极呢!且看:
“深圳市交通局认为,利用公共财政来取消高速公路收费,只能让部分有车居民和外地过境车辆得到实惠,对大部分无车、相对不富裕纳税人而言有失公平”。
“如果深圳实现高速公路不收费,一方面外地车辆跨区域通行门槛将显著降低,深圳以外的机动车将通过免费高速公路大量涌入,进一步加大城市环境和道路的通行压力;另一方面,取消收费后车辆的使用成本降低,不利于抑制私人小汽车的过快增长和发挥不同层次路网对交通量的调节作用,高速公路的畅通和高效作用将难以保障,不利于深圳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天哪!老金要对交通局的智商高到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而捶胸顿足啦!按照市交通局的逻辑,那么市财政不能投向教育,因为这只会让有小孩子的家庭得到实惠,对没有小孩子的家庭而言有失公平;市财政也不能投向医疗,因为这只会让生病的人得到实惠,对没有生病的人而言有失公平;市财政更不能投向政府日常开支,因为这只会让家里有人做公务员的家庭得到实惠,对家里没有人做公务员的人而言有失公平。
“取消收费后车辆的使用成本降低,不利于抑制私人小汽车的过快增长和发挥不同层次路网对交通量的调节作用,”天哪,这是什么样的阴暗心理啊!啥时侯交通局曾经热衷于抑制小汽车的过快增长啦?哦,只要不取消高速公路收费,交通局肯定热烈欢迎过快增长啦。
这么可笑的逻辑,深圳市交通局居然都敢堂而皇之地讲出来,足见其无耻到何种地步。废话少讲,废气少出,免得污染空气,老金在此只提一个建议,由深圳市委政研室主办一个“取消市域高速公路收费问题大辩论”,把市交通局的各位高智商人士们,和深圳半官方以及民间主张取消收费的人士们一起,进行连续三天的大鸣大放大辩论如何?老金第一个报名参加!
贪婪而无赖的深圳“交通系”利益团体(下)
关于出租车调价方案,虽然问题看上去有够复要,其实所有的事实都是简单的,所有的道理也都是简单的。
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这次的调价方案,除了起步价从12。5元调到10元(起步公里由3公里调到2里)外,没有任何实际的东西。也就是说,为什么会有连续两次大规模听证会?是因为广大市民对出租车价格过高不满意,所以政府因应市民的压力或要求,对出租车价格进行调整,但调整的方案几乎没有回应或满足市民的任何要求。
那还搞这么轰轰烈烈的论证干什么?这句话当然要去问深圳市交通局。
如果说,在高速公路取消收费上面,交通局是羞辱深圳市民的智商的话,到了出租车调价,市交通局就是直接给深圳市民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完之后还跟没打似地,若无其事。
兴师动众、装腔作势地搞了两轮听证会之后,出来的方案,我们看一看,相关的四个利益主体,有几个满意的?四个利益主体包括:政府、市民、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公司。
市民满意不满意,其实看看各大网络论坛的骂声就知道了。老百姓希望的是一个降价方案,而最后端出来的是一个涨价方案,你如何让老百姓满意?而且参加听证会的消费者代表,包括郑祖华和李小霞,都对媒体表示了其不满,甚至是愤怒,因为他们的任何意见或要求事实上都只是放了一个屁,让市交通局不舒服了一下,除此之外什么作用也没有起到。
出租车司机满意吗?其实看看媒体采访到的出租车司机,几乎都对调价后自己的市场前景感到悲观。大致上,出租车司机的态度可以总结为:可以降价或者应该降价(降价之后可望因刺激消费而获得增益),但同时司机的份儿钱必须减少,以为司机留出利润空间。总的来说这个调价方案让市民失望的同时,出租车司机也是不满意的。
政府满意吗?我这里说的政府不包括市交通局,因为交通局在这个事件中已经毫不遮掩地放弃了代表政府,而选择了代表出租车公司的利益。在这个事件中,市交通局已不再视自己为深圳政府的组成部分,把“政府形象”的面具扯掉不要了,亮出了自己与出租车公司结成利益共同体的本来面目。就深圳政府而言,政府满意不满意,首先要看市民满意不满意,而此方案导致的民怨如此之大,非议如此强烈,我相信政府和政府的首脑王代市长,很难对此表意满意。
一个最后定案的方案令四个主要利益主体的三个都不满意,而只令其中一个利益主体满意,那么除了说明这个方案就是该利益主体或其代言人设计并拍板决定的外,还能有什么解释?巧合?不至于那么巧吧?交通局也无奈?交通局至少应装出无奈的样子吧?但是他们连装一下也觉得太麻烦了,就干脆直接本本份份地扮凶恶了。真正无奈的其实是分管交通的副市长张思平,他的权力有限,明明拿交通局没办法,但是作为分管副市长,市民的骂声许多往往落在他头上,他挺冤的。
我要说,这个方案的出台,把市交通局的本来面目展示得一览无余,那就是它已不能代表政府,而只能代表出租车公司这个利益团体,而且它已不屑于代表政府,而要赤裸裸地代表利益团体。或者说,它本来就是属于这个利益团体的。
可是在组织听证会、推出调价方案这些事情上来说,市交通局还披着政府的外衣。或者说至少它认为自己穿着政府的外衣——虽然大家都看到它其实是光着屁股的。
剩下的事情就只有一件比较关键了:既然老百姓都已看到了事情的真相,即市交通局已把“政府”的外衣脱掉了,那么本来授权给它、要其管理好深圳的交通事务、为广大市民服务的深圳市政府,是否已看清楚了市交通局已背叛了政府这个事实?深圳市交通局既已站在了市民的对立面,同时也已站在了政府的对立面。对于这样明目张胆的背叛,深圳市政府要不要予以惩罚,或者甚至动手锄奸?
这要看新来的代市长王博士啦。说句实在话,深圳市交通局的这一记耳光,岂止是打在深圳市民的脸上,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打在市政府首脑的脸上。尤其是对王博士来说,下车伊始,已然展示了亲民形象,并且希望对民怨较大的交通问题进行整治一番,以令市民对其亲民措施满意。可是市交通局却阳奉阴违,表面上看很把代市长的话当回事儿,立即就去落实,根本上却是在拆代市长的台,让代市长在1200万市民面前出丑。
要说市交通局故意拆代市长的台,我相信他们也不至于如此不会做官。但问题的关键是在,在触及到自己的根本利益时,他们什么也顾不得啦!
我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改革开放30年,深圳在积累起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培养了大量的既得利益群体,这些利益群体中,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有合理的,也有无理的。但这些利益群体中,官商勾结的那种,一定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也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的,更不符合执政党的根本利益的。
在深圳所有官商勾结的利益群体中,民怨最大的,最厚脸无耻的,最肆无忌惮的,而且暴露得最彻底的,可能就是“交通系”了。无论是公交改革,还是出租车降价,任何对市民可以有点好处、产生“惠民生”的政治效果的改革措施,到了“交通系”这里,都好象遇到了巨大冰山,一动也别想动。他们的利益如此地根深蒂固,以至于可以根本不把市长书记当回事儿,或者说把书记市长当傻瓜,糊弄一下就过去了。
谁都知道出租车降价的最大障碍是出租车公司的利益必须得到保障,谁都知道深圳出租车运营体系的最大问题是牌照的收益,谁都知道出租车牌照都在哪些人、以哪些人为背景的公司手里,但他们一句简单的历史遗留问题,就可以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一句除了市场化的拍卖法,没有别的更好办法就可以把任何改变拒之门外。而这种说辞,不知道这回能不能糊弄到具有博士学位的王代市长?
“交通系”的利益链当然不仅仅是出租车公司,上篇中我们提到的深高速公司也好,华煜也好,都是“交通系”利益链条的一部分。至于描述出这个利益链条的整体面貌,则不是本文能承担的任务了,说句实在话,也超出了老金的个人能力。但是我想,如果市纪委愿意认真查一查的话,我相信是可以把整个利益链条查清楚的。
现在我们要问一问王博士代市长,“交通系”都已经如此明目张胆地背叛政府了,是否到了需要对“交通系”做大手术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