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长王荣面对着来访的“世界主流媒体看广东”采访团,就经济增长、改革开放、反腐败、深港合作和楼市等方面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这也是一个半月后,人们对深圳未来的重要观察窗口!
笔者作为城市观察者,特录一两细节点评。
据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刘戈理介绍,这次“世界主流媒体看广东”是广东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外媒采访活动,由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协作支持,19家国际知名媒体的41名记者受邀参加。尽管,深圳市代市长王荣的本次采访只被安排了一个小时,但仍是备受关注。意料之中,据媒体报道:“不少境外媒体就将焦点集中到了深圳市原市长涉嫌严重违纪被查处,事件对深圳有没有造成影响。而许宗衡案引发的如何预防惩治腐败问题,也成为境外记者关注的焦点。”
对此,王荣表示,外界对许宗衡的案件高度关注,也是因为深圳这个城市在整个中国的城市中地位相当耀眼。出现这样的事件,是深圳上上下下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中央并没有因此就否定深圳改革开放29年的巨大成就和取得的经验。中央和省也没有否定深圳领导集体和领导干部群体以及所有各个方面,深圳政府领导班子还在继续努力工作“我也不认为个别的案件会影响我们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毫无疑问,王荣对现在的领导班子及成绩给予了肯定,也传达了中央的态度。
然而,在回答其它问题,只是用了不少“可能”,一方面是让人想到代市长的儒雅与谦虚、谨慎之表,另一方面让人对深圳未来发展充满了想象空间。
一、在回答路透记者关于“未来深圳改革开放的重点在哪里”时,王荣表示,深圳对国家的贡献或者说对全国的示范,“可能” 说在改革上的意义可能大于对整个国家经济上的贡献。我想这也是国家为什么始终把深圳作为经济特区看待,我们承担着一个先行先试的工作任务。
二、深圳引领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29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改革的任务已经结束,开放的事业已经完成,“可能”面临更深层次的改革,更大程度的开放。这就是为什么今年中央专门批准了深圳市总体改革方案。
三、我们目前正在按照这个总体方案丰富其内容,寻求突破口,来进一步推动深化改革。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会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当然,远远不止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会涉及到更多的方面。我们已经制定了近三年的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深化,我想今后的若干年中我们都始终会把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让它在更高层面上往更广更深的角度推进。
四、 (深港)将来“可能”变成两地谁也离不开谁,谁都需要对方给予更多帮助,两方面现代化水平都有提高。
“肯定”也有:
一、“我们有足够信心将今年增长保持在10%以上。”
二、打击腐败是多年来各级政府一直没有放松的工作,作为代市长,一定会吸取教训,以身作则,推动制度完善;我相信全市人民团结在一起,我们的各项工作一定会向前走,不会受任何影响;
三、希望媒体和社会各界对政府多多监督,以便不辜负期望,更好地工作;
四、深圳是一个只有2000平方公里的城市,地域狭小,但经济发展迅速,人口集聚很快,土地、房地产的价格往上走的趋势是必然的。住房是所有市民的必需品,也是人们在谋生中的目标,政府有责任考虑到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
尤其是中等以下收入阶层,包括困难群体阶层,如何通过自己的劳动,同时又能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帮助,在一定条件下住房得到解决和改善,这是政府的责任。
点评:
王荣此次接受采访,应该是万众瞩目的,或许民众还有更高期待。比如,深圳的改革问题,市长的“可能”性的回答,也正说明了问题的关键:改革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谁也无法预测未来会如何?比如,金融危机的袭击了这座经济外向度高达260%的城市,成了全国重点关注的对象。到底深圳经济高于或低于全国水平,这早已成了一种改革的信号。还好,上半年全国7.9%,深圳8.5;第一季度全国6.5%,深圳6.7%。
王荣也向媒体表示:“金融危机到来之后,深圳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依然保持很好的发展态势”。他介绍说,上半年深圳GDP保持了8.5%的增长,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全市人均收入增长在9%以上。出口方面,深圳虽然受到影响,但15.8%的降幅显示“受影响程度明显小于全国水平”,“这一方面表现了深圳的经济结构、产业质量、企业素质是好的,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政府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工作相当努力,采取的措施有效。”
如果说,GDP是深圳改革的外现,这的确是一种硬实力,但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已显得微不足道,量变不能说明质变,也是不可持续的。当前的情况似乎就是这样。而改革如果是GDP的外现,GDP只是一种顺带的结果,深圳未来不妨就此转变一下,先由量变到质变,再由质变到量变。
本人在“深圳能从优秀到卓越吗”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深圳正陷入一种“自恋”,太过在于自已的“优秀”,这会让其离“卓越”越来越远,甚至会坠入平慵。
上半年的《瞭望东方周刊》作了一期《2009中国城市软实力报告》,其中无情地把深圳抛弃了,深圳本土媒体也自然没有什么报道。不管这份报告实力如何,但其列的指标却是深圳不足的。不妨反思一下。
最后,我们不妨来学习一下:
社会和谐力
社会和谐力,是一个城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总体和谐,各种社会利益冲突得到协调的程度。体现为城市与人的和谐:城市市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体现为人与人的和谐:市民的宽厚包容和亲情爱心;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社会和谐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青岛、成都、北京、大连、杭州、昆明、海口、南京、西安、上海。在这个指标上,中小型城市反而体现出一定优势。
教育发展力
教育发展力,是一个城市教育结构的设施、人员素质、人才培养等综合能力的体现。体现为一个城市已基本构建起多层次的完备教育体系,体现为一个城市能够培养大量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教育发展力还体现为一个城市极为关注并努力培养市民的现代文明素养。
“教育发展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西安、南京、长沙、成都、杭州、长春、大连、武汉。
商务吸引力
商务吸引力,是一个城市在投资、消费、贸易等方面的吸纳能力,是一个城市经济活力的体现,也是外界对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评价体现。体现为一个城市具有较为成熟的法治环境,体现为一个城市务实诚信的商业体系,体现为一个城市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现为一个城市完善的现代商务服务体系。
“商务吸引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成都、上海、北京、青岛、杭州、西安、武汉、大连、天津、长沙。总体来看,大型城市在此指标上具有一定优势。
科技创新力
科技创新力,是一个城市在各种科技产品的开发、研发、使用等方面体现出的革新与创造能力。体现为一个城市全面厚实的科技创新基础,体现为一个城市浓郁的科技创新的氛围,体现为一个城市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人才,体现为一个城市不断产出的一流科技创新成果。
“科技创新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苏州、天津、成都、南京、杭州、大连、重庆、青岛。总体来看,前十位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是非常大。
区域影响力
区域影响力,是一个城市对其地理上相近城市和相近地区的影响和辐射能力,它是一个城市在一个城市圈和区域圈中所处地位的体现。体现为一个城市在相关区域中的首位程度,体现为一个城市在相关区域中的协调能力,体现为一个城市对相关区域的影响和辐射能力。
“区域影响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青岛、西安、天津、成都、苏州、长沙、杭州、武汉。前十位城市基本上代表了不同的区域,苏州、杭州、上海都进前十,表明几个地理相近城市可以形成区域合力。
信息推动力
信息推动力,是一个城市在信息基础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方面的动力。体现为一个城市信息发展现代化的程度,体现为一个城市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体现出一个城市市民和领导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和使用效度。 “信息推动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苏州、成都、东莞、重庆、杭州、天津、长沙、昆明。■
素引:
王荣答记者问:
1
深圳官场地震是否影响政府运作?
记者:王市长你好,可否谈一下你到深圳任职后的感受。因为毕竟你是在相当特殊的情况下来到深圳,我们想问一下,近期深圳官场的地震是否会影响整个深圳政府的运作,你的到来是否意味着深圳官场的地震已经结束了?
王荣:我确实在一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时期来到深圳工作,可以进一步讲,对于到深圳工作,来之前没有做好任何准备。我能来深圳除了感到荣幸,当然更感到压力。
但是我也很有信心,因为深圳毕竟经过了29年的发展,在体制、机制,尤其是干部、群众、市民各方面,已经形成了自我发展、自我改革等等方面的意识。只要我们在中央和省的领导下,能够继续带领政府一班人,引领深圳干部群众继续向前走,我对深圳的发展充满希望。
同时,虽然没有在珠三角工作过,但我也在长三角两个城市从事管理,对城市一般管理的经验还是具有的。我个人也有和同事们相处很好的一些经验。我相信全市人民团结在一起,我们的各项工作一定会向前走,不会受任何影响。
2
如何防止腐败,避免恶性事件出现?
记者:你谈到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城市,但大多是关于经济方面的措施,深层次改革是否会增强政府的透明性,防止腐败,避免恶性事件的出现?
王荣:我同意你的观点,我们的改革绝不仅仅局限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事实上,我们要在政府内建设科学、民主的决策体系,包括透明政府,我们也在不断向前推进。我相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我相信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以及和其他各方面的进步都会全面推进。
路透:过去几个月里,中央查处了多起腐败案件,是否意味着中央对华南地区格外重视?
王荣:打击腐败是多年来各级政府一直没有放松的工作。今后中央到地方依然不会放松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和打击力度。作为代市长,我一定会吸取教训,以身作则,推动制度完善,教育部下和同事在这方面多做努力。另一方面,现在媒体对政府的监督越来越重要,希望媒体和社会各界对政府多多监督。
3
深圳下一步改革开放与过去有何不同?
韩国中央日报:我们都认为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请问深圳下一步的改革开放与过去的改革开放会有怎样的不同?
王荣:确实,深圳引领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29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改革的任务已经结束,开放的事业已经完成,可能面临更深层次的改革,更大程度的开放。这就是为什么今年中央专门批准了深圳市总体改革方案。我们目前正在按照这个总体方案丰富其内容,寻求突破口,来进一步推动深化改革。
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会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当然,远远不止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会涉及到更多的方面。我们已经制定了近三年的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深化,我想今后的若干年中我们都始终会把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让它在更高层面上往更广更深的角度推进。
深圳对国家的贡献或者说对全国的示范,在改革上的意义可能大于对整个国家经济上的贡献。我想这也是国家为什么始终把深圳作为经济特区看待,因为我们承担着一个先行先试的工作任务。
每周深评:未来深圳改革开放的重点“可能”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