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东省高考文理科状元都是女学生,这个现象符合中国高考的大趋势,即最近十多年中国高考状元越来越女性化,高考状元女学生占了绝大多数。
如果我发表评论说,这表明中国教育界智力水准的整体下滑,也许会遭来网上的板砖。
为什么高考状元女学生会占绝大多数,难道说中国的男性智力水平就不如女性吗?
非也,如果高考不能让优秀的男学生脱颖而出,那肯定是高考出题的人水平有问题,换句话说,是出高考试题的人的智商水平下降了。
为什么这样说?
我在深圳中学的超常班的招生中观察到,每年深圳中学超常班的招生,男学生是占绝对优势的。这说明智力超常的学生是以男性为主的,女生的智力水平比较平均,但是超常智力的比例不如男性。这是符合心理学研究统计数据的。
一般来说,女性的智力特点,在记忆性的方面比较有优势,如果高考试题主要考察死记硬背的功夫,那男性显然占不到优势。
根据我的观察,最近的这些年,高考试题,特别是语文作文试题的出题水平,已经越来越不敢恭维,越来越有两汉后期的那些空洞无物的“骈体文”之风。像今年的作文题目什么“隐形的翅膀”这样的莫名其妙的题目,能够考察出学生的水准吗?
如果出高考试题的人,出的都是要求学生回答一些类似于“洪秀全有多少根胡子”?“鸡儿运河是在欧洲还是美洲”?“乞你妈扎罗山是不是非洲的最高峰”?如此等等,这一类的问题,我想智力超常的男性肯定在考试中是不占优势的。
另外一个影响考察学生真实水平的因素,是高考试卷的评卷方式。
我在四川大学读研究生期间,曾经参加过一次高考的评卷,说实在话,以我自己的经历,我认为高考的评卷肯定会错杀很多考生,出现评分错误是难免的。
每年的高考评卷工作,是一项非常艰苦细致的工作,而最近几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已经超过了一千万。
试想一想,要评阅完成一千万考生的试卷,是一项多么艰苦的工作,而我们的教育部门每年能够动员多少教师参加高考的评卷?
就算参加评卷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同时也非常敬业的,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评卷老师是会疲劳的,而高考试题很多都是凭主观印象给分的,所以出现错误一定是大概率的事件。
就拿高考的作文来说,一个老师每天要改多少份作文?而给分的依据,则很难客观量化,评卷老师在看前面几份作文的时候,也许会认真看一看,到了后面越评越多的时候,基本上是什么感觉都没有了。
评卷到最后的感觉,可能就像是慰安妇接客太多的那种感觉,在那种情况下,要给出一个准确客观的分数,是很困难的。
所以总的来看,高考的分数,肯定不能完全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你比人家多两分、少两分,都无法反应出你实际的学习能力。
也许这也是中国的高考状元成才率不高的原因。
中国的高考制度已经严重落后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基本上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评价学生最为落后,最为笨拙的制度,所以我觉得肯定需要进行改革。
如何改革?
第一,需要引入更多的客观试题,出题尽量采用计算机评卷。
第二,尽量多考察学生判断、计算、分析等智力方面的问题,不出或者少出死记硬背的题目。
第三,可以引入类似于美国的sat这样的智力测验,作为大学录取学生的依据。这种类似于智力测验的考试,可以判断出学生的职业和学习能力。
一旦引入这些考试,考一次可以保留若干年有效,也就没有必要每年兴师动众。
如果采用这些改革,那么高考的方式,也许可以放到网上,或者在时间上也可以更加灵活,不一定非要在每年的六月。
各大学的录取标准,不一定需要采用完全划一。美术类专业和数学类专业,老师的评价标准,肯定是完全不同的,是不是?
这样的改革,比较考改革者的水平,不过我很怀疑当今的大学教育主管者是否有足够的智慧采纳这样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