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止于折腾
不管别人怎么看,吴志剑对自己的人生,从来都握着胸有成竹的一把牌,他坚信,黑暗过后一定会迎来曙光,所以那么多年,不管跌倒多少次,他都笑着爬起来重新上路,惟有最后一次,他摔得很惨,令他一头栽倒的,不是路途荆棘,而是跌进了自己亲手挖下的万丈深渊。
80年代初,吴志剑从部队回到湖南常德,没有象其他战友那样,整天忙着找工作,会朋友。而是借了他爹妈全部的积蓄,加上自己那份退伍金,红红火火地做起生意来。
那几年,吴志剑创办的实体一个紧接一个,先是电子管厂、接着养鸡场、食品厂、混凝土预制板厂、忙得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外行人看不明白,家里人清楚的很,吴志剑张罗这么多企业,不是生意有多兴隆,是从这家关闭到那家开张,吴志剑始终在创业与失败中轮回,就在他苦心经营的所有产业统统倒闭那天,吴志剑也成了彻头彻尾的光杆儿司令。
初试商场的失败,似乎让吴志剑消沉了许多,有一段日子,吴志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很长时间没有出门。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吴志剑也跟发了芽的种子一般,突然间注入了顽强的活力,开始复苏了。
那天早上,吴志剑精神面貌地从房间走出来,一本正经地洗脸刮胡子,再换上干净的衣服,站在院子里向家人宣告两件事:第一件事,这些天他呆在房间里一直在写剧本,剧情发展最后不是失败,而是凤凰涅磐,新生的开始。第二件事,他即将一路南下,奔向深圳,开始他再次创业历程。
1985年的秋天,吴志剑怀里揣着东挪西借的800元,跟着一群老乡来到了深圳。城市的新鲜感还没有消褪,吴志剑就感觉到生活的拮据,他悄悄算了一笔帐,住最便宜的招待所,口袋里的800块也维持不了多久,而住在火车站、桥洞下、这些公共场所又不踏实,说不定什么时候城管来个突击检查,就把自己送到收容遣送站。
后来,吴志剑和他的几个伙伴还真找到了一个能遮风扫雨,夜里能睡得安静的栖身之地,那地方,对吴志剑来说,什么都好,就是名字太不舒服——一废弃的公共厕所。
当时的深圳,正处在迅猛发展的初期,大批量科技人才聚集到这里,期望凭自己的一技之长抢占到商机。吴志剑知道自己的斤两,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之前的屡战屡败,更让他从“成功”他妈身上总结出,投资最忌盲目,机遇才是做好事情的前提。
住在公共厕所的日子,吴志剑每天以到酒店拣易拉罐为生,别人卖掉易拉罐后,总会花个三五块钱买瓶小酒犒劳自己,吴志剑不同,要么买份报纸,要么凑到人多的地方,寻找些可以赚钱的门路,有一回,还真让他打听到了商机。
自从知道濒于破产的华东商场打算对外承包的消息后,吴志剑立刻忙活起来,他前前后后把华东商场的底摸个清楚后,模像样地穿西装,打领带,带着住在一起的“厕友”,派头十足地迈进华东商场。
不知是合该吴志剑走运,还是华东商场的负责人急于转手,吴志剑和他的“厕友”们来往几次,用尽死缠烂打的招式,愣是空手拿到了商场的承包权,当然,商场对他的承包是有条件的,三个月内看不到起色,人家马上停止他的经营权。
吴志剑知道,造成商场亏损的核心问题是大量的库存积压,导致商场资金无法周转,所以,从走马上任第一天起,就招兵买马,聘请了一批销售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将商场的库存积压服装全部低价甩卖出去。待一批批资金回笼就位后,他再看准内地城市需要大批彩电、冰箱的行情,大刀阔斧地做起了家电生意。半年后,再看华东商场,不仅在三个月内扭亏增盈,更获得纯利润17万。
吴志剑的本事,可不仅仅是清理库存,卖家电,他的聪明之处,是利用刚刚名声雀起的华东商场,顺利地从银行贷款500万,买下一彩印厂。几个月后,稍做调整后的彩印厂又以1100万价格转手他人,吴志剑从中净赚600万。
吴志剑成功了,他把“家”从公厕搬进洋房小楼时,也大步流星地迈进深圳,他成功淘到第一桶金的时间,不到一年。
1988年,深圳出租车产业进入白热化阶段,政府将出租车牌50年的使用期公开拍卖。吴志剑又从这一制度中看到“钱途”无限,他先后奔走多个拍卖会,出手频频,最终拍得出租车牌高达478张。相继成立4家的士公司,一时间,吴志剑财源滚滚、名声大噪,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吴志剑的“政华集团”依然是深圳出租车行业的“龙头老大”。
几年间,这些不断发展壮大的士公司和极具价值的车牌成了吴志剑用来融资的“王牌”筹码。他利用这些筹码从多家银行贷款高达数亿元,有次吴志剑兴起,竟然跑到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去圈钱,神了,他还真没有空手而归。
那几年,吴志剑常以大师的身份跟周围的朋友谈生意:这是个冒险的时代,只要敢你干,赢的概率就大,谁敢于播种,谁就可以享有丰收。摆个蛋饼摊就可以成为“万元户”,一部公用电话的收入就可以按揭一套“商品房”,投资一台冷饮机,回报就是一台法拉利。你敢不?敢就去啊,还等什么?
吴志剑的名气越来越响,发展的实体也越来越大,他在深圳建起28层的政华大厦、创办23000平方米的政华科技城、一口气买下位于深圳黄金地段的48层嘉宾大厦的发展权。到了1995年,隶属政华系统的公司分布全国高达百家,总资产逾于28亿,其行业涉及高科技、商业、金融、房地产、交通、轻工等等,那一年,吴志剑的员工人数超过了1.5万。
在众人眼里,吴志剑是成功的,1996年,媒体公布他的个人资产达12亿元。他的公司也成为深圳市十大内联企业之一,而吴志剑本人也被列入了中国十大富豪榜。这算是成功吗?吴志剑撇撇嘴,生命的意义在于折腾,只要他还有心力,盘中的蛋糕就能做的大些,再大些。
世事难料,就在吴志剑想用更大的盘子盛载他规划中的蛋糕时,他的蛋糕竟意外地崩盘了,新兴起的经营项目屡战屡败,更导致原有的制衣厂、方便面、俱乐部、大酒楼、真皮厂、货运等纷纷巨亏,损失惨重。
之前有过失败的经验,吴志剑深知做生意最怕资金链断裂,为了保守旗下主营产业,他不得不将手中的车牌多次抵押向银行贷款。只可惜,待局势稍做稳定后,他没有进行内部调整、稳定局势,为了在银行“更体面”地融资,政华集团再次进行无效扩张、继续衍生行业,这样的恶性循环愈演愈烈,截止1999年,仅深圳两级法院已判决的本息达4亿多元。随即,政华集团彻底崩盘,吴志剑也在一夜间人间蒸发了。
2002年10月,在北京开公司,企图再度收笼资金,准备东山再起,化名武志坚的吴志剑被北京市公安局抓获。2003年4月,吴志剑被深圳市中院以合同诈骗罪、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等,判处有期徒刑17年。
将近十年的辉煌,一朝落败,政华集团随着吴志剑的隐去也渐渐落幕了,他光辉的一生、失败的一生,戏剧般地由折腾开始,也以折腾为结束,若干年后,人们再提起吴志剑时,总免不了感叹一句,他本来可以成就一世的,到最后还是栽在了自己亲手挖的坑里。 (《深圳青年》菁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