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在读书摘记之一的《中国会不会出来个霍梅尼》的开篇感叹:“不知精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读书” 。其实,书还是随便翻翻过不少,大多是经济类、文史类、社会类。独有对文学类,特别是小说类基本不读,甚至连随便翻翻都不翻。
莫非我平生只读圣贤书?非也!想当年,八十年代中期,当代长、中、短甚至微型小说,几乎所有名篇佳作,都难逃我的法眼。在终日奔走为稻粱谋之余,成就了数十篇小说评论,其中如《新时期小说女性悲剧形象论》,还为多家大刊所转载。
又因何故与当今小说绝缘呢?只觉得,八九年后,一切文学作品,在现实面前,都是那么苍白无力;几乎所有的作家,在真实的新闻面前,都丧失了创造力和想象力。与其读小说,不如看新闻。
然而积习难改,前两天旧病又复发了。闲逛书店随便翻翻之际,一本新书的封面封底语引起了我的注意,封面语道:
“當代作家,很多人的作品你可以不讀,但你不可不讀胡發雲!
鄧曉芒,徐友漁,丁東,謝泳,傅國湧,解璽璋,劉川鄂,張允若鼎力推薦。
胡發雲積十年之功,當代最具反思深度和力度的佳作!“
封底语道:
“在我的生命盡頭,我希望我搜集到並在隨後向讀者推薦的、在我國國家經受的殘酷的、昏暗年代裡的歷史材料、歷史題材、生命圖景和人物將留在我的同胞們的意識和記憶中。這是我們祖國痛苦的經驗,它還將幫助我們,警告並防止我們遭受毀滅性的破裂。在俄羅斯歷史上,我們多少次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精神上的堅韌,是它們搭救了我們。
──索爾仁尼琴”
而且,这本书的书名题写者,又是我十分敬重的同乡前辈,前胡风集团骨干,现民主社会主义倡导者谢韬老人。
这本书,名为《隐匿者》。
二
胡发云何许人也?
只记得两三年前,国家新闻出版最高权威当局名为“查禁”实为“推荐” 过他的书《如焉》,与他同时被“推荐”的另一作者章诒和,竟然用如此话语评价胡发云和他的《如焉》:“两晋无文,唯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当代无文,唯胡发云《如焉》而已。”
然而,我迄今未能拜读《如焉》,不予置评。
昨天,读了《隐匿者》的第-篇《隐匿者》,似乎也触击了我这个“隐匿者”的“隐匿”之处,引发了心头隐隐作痛。
《隐匿者》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副市长吉为民,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学的老校友,这所学校正准备九十年校庆,吉为民被推选为学校校友会会长。可就在校庆之前的一天,报纸上一篇文章将自己的不堪回首的往事从遥远的阴影里猛然勾回到自己的眼前。
那是文革的时候,吉为民还是一个16岁的红卫兵,他与其他两个同学一起,凶狠又愚昧地审问了自己当时的校长,他还首先打了老校长一个耳光,随后又对老校长凶残批斗,这直接导致了这位老校长回家后自杀身亡。多年后,老校长的女儿在为庆祝学校校庆而写的回忆文章里,提及了自己父亲的自杀,直到那时,父亲临死时心中的疑团还萦绕在她的心里,“问问他们,为什么打我?为什么...”
老校长的女儿在那篇文章中说,“文革结束后,父亲平了反。我们一直希望有人来说一说,希望有人能够承认这件事是他们干的,来向我父亲道一声歉,...可是,一直到今天,没有人来。那三个人仿佛永远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我不禁想到,是不是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伤害过甚至残害过别人的人,也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成了一批藏得无影无踪的隐匿者?以致我在和别人交往时,常常毫无缘由地想到,他会不会是就是打我父亲的那个人呢?他会不会是一个曾经伤害过别人,但却装得若无其事的隐匿者呢?每当这时,我的心底便立刻会充满了绝望与恐怖”。
读完这篇文章,吉为民恐惧了。《隐匿者》中的这位隐匿者,这位文革前共产党高干的红色子弟,这位文革后步步高升有可能成为省会城市市长的当红新贵,从书中写来,倒不是鸡鸣狗盗贪脏枉法之辈,按一位资深老市长的说法:“是一个好人,正派人,有良知的人……” 可以说是官场的-个特例和异端。
今天无意间读到的这篇文章,一瞬间便摧毁了吉为民数十年来小心翼翼克勤克俭积攒起来的那种道德优越感。他内心异常痛苦,一面是自己以副市长的身份兼任校友会会长,一面是多年之前少不经事的自己在荒唐岁月中随波逐流而犯下的罪恶。他感到自已回忆与现实之间是如此逼仄。
“一个人的死,与我有关,我要负我的责任。”他下定决心从隐匿处站出来,他套用谭嗣同的话:如果敝开需要流血,请自吉为民始。
吉为民首先对他引为知己的布衣高人钱老师说出来,钱老师引用马克思的话说: “你说了,你拯救了你的灵瑰。另一方面,你就要开始接受世俗的惩戒,甚至毁灭……”
他终于找到了老校长的女儿,坦白了自己当年犯下的罪恶。之后,他甚至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幸福,像警察局的一个犯人彻底坦白了自己所犯罪行后,感到无比地轻松...
那位三十二年来时刻想报杀父之仇的老校长女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参悟,理解了吉为民,让她难受的是:“一个这么好的老人,死在一个同样也很好的少年手中,死在一群很天真很热情的孩子手中,真是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事了。”“ 就这件事本身而言,今天咱们就结束它。从此不再提起。我觉得这样很圆满了。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尾。”
三
事情似乎结束了,故事似乎结尾了。
殊不知,吉为民身不由已地卷入了一场他一直害怕卷入的官场纠葛中。已退隐幕后的老头子,正准备以吉为民为核心,拉起一个本地人的“本帮”以排拒“外帮”,把吉为民安排上市长的宝座。
吉为民来到“老头子”家,向“老头子”讲述了那件被隐匿三十二年的罪过。
其实,故事现在才开始进入高潮。
老市长先是为吉为民解脱,他说:“那种时候,像你这么大的孩子,有几个不干这些事呢?他们的红司令要他们干,我们所有的教育都让他们这么干,他们能不干吗?我都被踢断过两根肋骨呢。我的几个孩子,又在外边打别人。唉,哪个有办法算得清这笔账哟!”
接着,老市长讲述了他青年时代干革命饥寒交迫之际侵占半块光洋公款的隐匿之事,然后讲出了一段震聋发聩的话:
“你想想,这几十年来,颠颠倒倒黑黑白白,有几个人敢说自己一世清白?有几个人敢说自己没干过一件昧良心的事?从红军整肃‘AB’团起,到解放以后的历次运动。除非你是桃花源中人。谁都难免做几件甚至几十件伤天害理的事。官当得越大,伤害的人就可能越多。庐山会议整彭德怀,往死里整,至今有几个人出来说说,当初我也参与了,我对不起彭老总,如果彭老总没有死,他会不会说,我挨了你们的整,其实我也是整过别人的……我跟你说,57年划右派,光我的笔下,就划出去几百。大多是本市名人。这当中有自杀了的,离了婚的,发了神经病的……这当中,有些是上面要我划的,有些是我看着不顺眼的……我就不知道这事罪孽深重?我就不知道这事越往后越要挨子孙骂?我也想过,像你这样,对自己来一次自我清洗,将当初那一批人集合起来,当众向他们说清实情,脱帽谢罪,请求原谅。追悼会的时候,让他们好说,这个小老头,还算是一条汉子,敢做敢当。可这事能做吗?要说能做,只有毛主席他老人家能做。抢救运动搞得太过头了,将人家集合起来后,脱帽赔礼,说声对不起,一风吹了。我能做吗?我做了,其他的人怎么办,我当时的那些上级怎么办?不是将他们晾在台上了嘛!这个校长女儿的文章很厉害,看起来温情脉脉,其实是点到筋了。我们都是隐匿者哟,你只是一个小隐。小隐隐于山林,大隐隐于朝廷。”
吉为民问:能永远隐下去吗?
老市长说:“你知道,我们中国人是讲现世的。没有彼岸,也不求来世。康生怎么样?谢富治怎么样?现在都是一堆臭狗屎。可是他们当初死的时候,不是享尽了盖世风光?两眼一闭,你们后来说什么,关我屁事——今天一些风光的人,难道就保准日后不挨骂?
吉为民说:“我想求来世。起码我希望我的女儿以后能说,这个老爸,还是一条汉子。”
老市长叹了口气:“我说这些,是要你做些牺牲的,甚至包括牺牲掉你女儿说你是一条汉子。为了我们的事业。光明磊落是一种快乐,我何尝不想如此呢?我这一把年纪,死也死得了。儿女都已自立,我痛痛快快一回,有什么不好?但是,痛快完了,一切也就完了。一些肖小之徒更加畅行无阻,为所欲为了。所以,在这里我又要把话说回来了,这么些年来,我们要是在每一件事上,都像圣徒一样跟自己的失误和罪过过不去,那么,我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就剩不了几个人了,也就没有今天的稳定也没有了今天的进步……这是一个大难题。从不老实到老实,是一个境界。再从老实到不老实,又是另一个境界呢。”
吉为民,这位从隐匿处走到阳光下的人,他的命运怎么样呢?正如老头子警告的:
“实际后果是,你一说出来,你就更没有资格了,连原来的资格都没有了。而那些不说的人,却比你更有资格呢。”
果然,几个月后,他被安排去了政协。他好像误入暗夜的迷魂阵中,四面响箭却又看不到一个射击者。
一颗政坛正在升起的新星殒落了!
四
“小隐隐于山林,大隐隐于朝廷。” 老头子的一番夫子自白,道尽了几十年多少见不得阳光的隐匿事!
且不说几十年间隐匿事,诸如老头子所诉说之从红军整肃A B团,延安整肃被抢救者,五十年代初整肃如潘汉年杨帆之类真正的“隐匿者”,以及众所周知的整肃胡风整肃右派整肃彭德怀集团,这其中有多少隐匿事?有多少隐匿者?如果一一追诉上去,当年从中央到地方,还有几个是阳光下的坦荡汉子?
单说文化大革命几年间,留下了几多隐匿事,隐藏着几多隐匿者?
近期间,我对文革的隐匿事作了一点发微,写了一篇题为《被妖魔化的文革造反派》的文章,搜集了一组题为《当代学者评说文革造反派》的资料。
我们知道,文革期间短命的造反派,经历了一打三反、清查五一六、清理阶级队伍的清洗,早已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下,用不着什么隐匿。
“英明领袖华主席” “抓纲治国”“搞批查”,又把他们查得过底朝天。紧接着又是什么清理“三种人”,把他们清得过无处藏。想隐匿也隐匿不了。
那么,文革中隐匿了那些事?什么人成了隐匿者?
是文革初期大抓三家村大揪小右派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政工干部!
是红八月红色恐怖中焚毁文物批斗老师残杀地富反坏右及其子女的干部子弟红卫兵!
是三月镇反一打三反中大打出手大显威风大表忠心的纳新入党者!
是批林批孔批周公反击右倾翻案风镇压四五反革命的基干骨干!
………………
正是这些在文革中伤害甚至残害过人的人,成为了文革后无影无踪的隐匿者。
这些隐匿者到那里去了呢?
其中有些人真是改名换姓隐姓埋名远走他乡了。
譬如那位中央大员之女的“宋彬彬”,这位亲手给伟大领袖戴上红卫兵袖章的老红卫兵,这位被领袖金口御赐大名的“宋要武”,这位果真要武第一个组织打死校长的凶手,据说改名为“宋岩”,投奔到“美帝国主义”怀抱里去了。
而另外一些人却真名实姓登堂入室大隐于朝小隐于市了。
就在《隐匿者》这篇小说中,当年致死老校长的三个人,一个是我们已经知道了的主人公吉为民,如果不是他良知末氓走进阳光下,他将步步高升进入更高层。另外一位张小娜现在是北京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背景和实力都很雄厚。还有一位何延辉是我国驻外使节,工作非常重要。这两位还深深地隐匿着,生怕坏了美好的名声。
我有一个爱好,爱看每届的要员们的简历,当看到某些大员于1 9 7 1年、1 9 7 4年、1 9 7 6年入党,或某校在职硕士生、在职博士生,我会禁不住会心一笑。
小隐隐于山林,大隐隐于朝廷。
五
钱老师说:“我们这个社会,有多少各种各样的隐匿者。我甚至可以说,我自己也是一个隐匿者。”
老市长也说:我们都是隐匿者哟!
是的,我们都是隐匿者!
就拿我自巳来说,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坷坷坎坎,我的身上曾经留下道道伤痕,心口淌着血水。然而,在那黑云压城的日子,在那生死存亡的路口,我有没有为求解脱而嫁祸他人?我有没有为求自保而误伤朋友?我将对这些隐匿处进行认真清理,让心中隐匿者敞开在阳光下。
近时,一些老的隐匿者被人敞开在阳光下:文怀沙事件、黄苗子事件、冯亦代事件……说实在话,我一点也不会为这些隐匿者的被揭示而欣喜,我为这些本应享受尊严与敬重的前辈被伤害而沉痛!这是谁之恶?是时代之恶!是制度之恶!
其实,那些揭示这些隐匿者的人,未必不是隐匿者。
是那个时代,那个制度,使一拨又一拨的人都成了当今社会生活的隐匿者。于是,我们的历史,成了没有人的历史,我们则成了没有历史的人……
老校长的女儿索咪咪说,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敞开总要比隐匿光明。这世界只有敞开才有亮。当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为此付出代价的时候,我们就有希望了。恐惧是人类的福音。真正令人恐惧的是,人们对什么都不恐惧了。
吉为民问:能永远隐下去么?
09清明时节于莲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