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文化本位社会研究网http://www.vankeweekly.com/Forum/answertopic.aspx?ForumID=3&TopicID=194163
周末受聘为临时保镖,陪上海来的风美女逛华强北,沿街很多乞讨者,当经过一位唱歌的残疾人时,风美女突然驻足,投下了一些零钞。风美女告诉我,碰到这些卖艺的残疾人,总是忍不住伸出施舍之手。美女的举动的启示是——文化,也是穷人的一种资本。
而作为文化本位社会理论的推广者,我更想说的是,文化乃是穷人绝不可以再失守的最后据点。
能赢得真正尊重的并不是金钱,也不是权力,而是文化。在美国,黑人不如华人有钱,但黑人却比华人更受尊重,这是因为黑人没有被贫穷打断文化的脊梁。贫困的黑人孩子走上街头,疯狂跳起了锁舞、机械舞、霹雳舞,或者“电流”,“穷人的娱乐”就这样演变成时尚、并反过来为富人所模仿,黑人正是以文化赢得了尊重。
穷是一种不幸,穷人的人生,处于社会最不利的地位。既无财富垫底,又无权力撑腰。但穷人并不是真的一无所有?人生而为“穷人”,其实是建立在他已经成而为“人”的基础上,如果你知道一条精子是如何与亿万同类竞争后得天独厚地获得了卵子而孕育生命,就会明白“穷人”的“不幸”其实是建立在生而为“人”的大幸之上。而一个人一旦成其为人,拥有作为人的健全心智,他就拥有了从人类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中尽情吸收财富、并转化为自己的人力资本的能力。
但是,当代很多穷人一个最大的不幸是,他们先后被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决定精神论和资本主义的物质主义所洗脑,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就是认为文化是一种奢侈,是要拥有了“物质基础”然后才可以追求的东西。文化,于是便沦落为物质生活的一种点缀。在这个社会的分层结构中,似乎至少要成为所谓“小资”以后,才有资格谈论文化。先有物质,后有精神,先有经济基础,然后才能追求文化品味,本应是穷人最重要的公共资源的文化资本,就这样演变成了富人区别于穷人的标签,穷人望而却步,敬而远之,竟然没意识到越是穷人越需要文化,因为你没有其它资源优势,文化就是你最后的资源,你的人生已退无可退,文化就是你最后的据点。或者——至少是你可以最低成本获得的资源,试想,在十几亿中国人当,真正买不起书的人又有几个,看书、跳舞、唱歌、体育锻炼,这些都是文化,都不需要很多成本就可以做到。
文化资本的汲取,最大的成本应该是时间,但是当代的穷人并非人们想像都是那么忙碌,有的其实很闲、闲到很无聊,忙碌的穷人虽然有,但不多,即使很忙,也并非挤不出一点时间去追求文化。
穷人啊,你可以一忍再忍,不可以在自己的文化权利上再忍,你可以一让再让,不可以再失守于文化这一最后据点。
中国的穷人们,应该像在HIP HOP的节奏中狂舞的黑人,勇敢争夺当代文化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