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深圳商报》文化广场 2009.2.24
“平协”理事会 开会到凌晨
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新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讨论未来两年发展思路
记者 金敏华



时间已经过了凌晨一点半,会议依旧没有完结的迹象。
“是不是觉得我们效率不高啊?”一周前新当选的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副主席黑
一烊笑着问记者。这是2月20日,一个周末的夜晚,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2009
会员大会经过民主选举“颠覆性地改变协会面貌”后,首次举行的理事会。
晚上八点开始,一直到凌晨两点,包括协会名誉主席王粤飞、陈绍华,蝉联的协
会主席毕学锋、秘书长孔森在内的“元老”,“由选票说话”当选的新生代设计
师代表、副主席曾军、黑一烊、冯志锋以及副秘书长龙刚、常务理事朱德才、邢
一顺、杜峰松、高鸣、黄扬、黄立光等,除了常务理事韩家英外,悉数到场。
这不仅是“平协”难得的人数如此齐全的一次工作会议,更重要的是,会上常务
理事们对协会未来两年发展的策略性建议令人振奋。毕学锋总结说:“每一个理
事的能力都充分体现出来了,这是以前任何一届理事会都没有做到的。可以看到,
新一届理事会成员的热情是不一样的。”
破天荒的,理事会允许两名非理事成员旁听。虽然最后非理事会员没有出现在会
场,但是本报记者应邀参加了会议的旁听。
理事会新成员各抒己见
以黑一烊为代表的理事会新成员(占13人中的9人)作为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
的“新血”,在当选一周之后,已经对协会未来的发展有了一个系统的思考。有
意思的是,他并没有把协会的兼职当作是包袱,而是把对协会的研究视为“对社
会研究”的一个个案,在自己公司内部组织了一场讨论,并从中提炼出一份“个
人议案”,涉及协会行政及制度建设在内的整体发展思考以及协会对外交流与经
营的相关建议,林林总总,凡数千言。
他的一些想法甚具代表性。比如他提出扩大会员覆盖面,建议面向全球招募会员;
扩展协会涵盖领域,吸纳更多创意领域的会员如广告设计、摄影师、角色设计师、
插画师等加入;对于将会员划分为普通会员、资深会员与荣誉会员,则提出在此
之前应进行采样研究,摈弃以前“摸着石头过河”的做法;建议增设真正意义上
的财务总监、法律顾问及学术顾问;建议定期召开学术年会和工作会议,以推进
会员的专业化进程;通过对深圳设计业生存现状与生态的研究,加强与政府的咨
询交流,配合政府相关文创工作的开展,主动承担政府的咨询工作;通过举办商
业论坛,加深会员与商业层面的更广泛接触,并把定点企业作为设计课题的长期
研究对象,列入调研项目;加强与国内外专业群体的交流,定期邀请国外设计师
来深举办论坛、讲座、工作营(workshop)等。总之一句话,“协会首
先是要做到严谨,然后才是专业、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
常务理事邢一顺补充提出,应将“平面设计在中国”展打造成国际平面设计界有
影响的展览品牌;协会应提炼出自己的推广口号,“以加强凝聚力和使命感,也
有利实现协会目标”;应将协会作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提升设计师在社会的地
位;在深圳加冕“设计之都”和金融海啸两大背景下,应加强不同行业的设计师
合作,以帮助城市转型。作为自荐候选人当选为常务理事的设计师朱德才则提出
可利用视频分享、微博志、FLINK、维基百科等等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手段帮
助协会进行信息沟通、学术交流和推广。
要与社会进行更广泛沟通
理事会上,新当选的理事们提出要突破以往单纯从个人美学角度思考问题的做法,
引导设计师和设计企业与社会更好、更广泛地进行沟通。“应通过调查,找到协
会新的主张和工作方向,协会的新形象与网站应与新的主张和方向一体化,有关
联”,常务理事冯志锋认为,“协会应以全新的方式、开放式的做法与社会进行
良好衔接。”黑一烊进一步建议说,协会今后可面向社会开办设计精英再教育课
程,并培养一批社会亟须的设计英才。他特别提及多样调研的目的和意义:“通
过调研不但能清晰现状,对协会和设计行业的未来起到指导作用,还能丰富平协
工作和学科建设层次,主动掌握话语权,增加协会公信力。”至于调研课题,他
表示,可以结合“设计之都”环境下设计行业或协会的定位展开调研,通过活动
“横向扩大影响力”,并经由出版“纵向引起话题”,甚至“最终成为协会学术
文献”。副秘书长龙刚则更具体地提出平面协会未来应“内外兼修,和而不同”,
成为政府文化创意发展的盟友和谋士。他特别提出了开设免费的大众化设计教育,
包括邀请市民参观本土设计公司和工作室,开展设计咨询服务等等。
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理事会未来或将分设交流出版传讯、经营、学术展览研究报
告、政府对接、公共关系以及财务等五个小组开展工作。毕学锋提醒说,以后是
要“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把协会搞上去!
追求学术性和前沿性
六个小时的马拉松会议并没有使与会者疲惫不堪。时近凌晨两点,协会名誉主席
陈绍华感慨道,他“发自内心觉得这个会开得好”,对不少新晋的理事有了新的
认识。“如黑一烊的发言,突显了其综合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他
具有作为一个公民必备的规范意识和制度观念,这些都给协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
健康积极的意义,也将使协会未来的运作趋向更完善和更成熟迈进一大步。”
陈绍华说,对于协会来说,最重要的是在学术层面上对平面设计要有新的贡献。
所以他关注的是,“吸纳那么多的年轻人,究竟能给协会带来什么样的学术新面
貌?新一届理事会的学术目标和文化定位又该是什么?”
“深圳加冕‘设计之都’后,各方面都在积极推进。作为深圳设计界的主要力量
之一,我们应该思考,‘设计之都’对这个时代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深圳设计界
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才能不辜负这个称号?现在有很多深圳人关心的是,
‘设计之都’能给深圳带来什么。但是我觉得大家更应该思考,深圳成为‘设计
之都’后究竟能够给时代、给国家、给业界输出些什么?是观念、思想还是生活
态度或是新的生活方式?深圳要思考身为‘设计之都’该做什么贡献!作为新一
届平协理事会,要思考这两年会有什么创造性的改变和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带给
社会,让全国设计界眼前一亮,在座的全体理事以及深圳中青年设计师作为一个
团队,要认真思考如何以大的动作给设计行业带来新的变化。”
(注:陈绍华本人发言部分略作了文字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