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虎首页 加入收藏夹  
 
内部论坛会员入口: 密码: 申请入会 | 访客留言 | 好文推荐
 斑竹推荐 More...
 
[NEW!   深圳文化“十大愿景”
[㊣! 朝向一个“好商量的社会”
[㊣! 契约精神塑造城市的气质和
[㊣! 深圳“三化”改革目标不错
[HOT! 三中全会讨论:“五位一体
[NEW! 欧洲、中国货币互换,华尔
[㊣! 中国转型需要思想市场
[㊣! 地产泡沫将摧毁中国神话?
[COOL! 上大学的意义只是找份好工
[COOL! 硅谷救不了美国梦?
[COOL! 推动城镇化 要看“榨菜指
[COOL! 中国须建构理性精神
[COOL! 河内:拥抱之难
[㊣! 社区文学大赛引出“在地文
[NEW! 首届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征稿
[NEW! “红嫂”在成年男人的嗷嗷
[㊣! 中国经济好日子走到头吗?
[COOL! 为什么没有“剥削”的社会
[NEW! 外资撤离 东南亚资产大跌
[NEW! 上海拟建自贸区,前海傻眼
[㊣!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
[COOL! 曹妃甸快玩不下去了
[㊣! 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站内搜索  
 
搜索类别:
关 键 词:
搜索类型:
 
 友情链接 More...
 
杰创达科技
 ·老亨的博客  ·薛涌评论
 ·王方每周评论  ·朗咸平先生
 ·半求地产评论  ·谢国忠先生
 ·贺承军建筑评论  ·陈志武先生
 ·王绍培的菜园  ·章星球文化本位
 ·新华网深圳论坛  ·南云楼
 ·财新网  ·沈宏非
 ·凤凰网  ·参和网
 ·天涯城市社区  ·洪晃找乐
 ·深圳新闻网  ·炎黄春秋
 ·奥一深圳  ·凯迪社区
 ·深圳之窗  ·商人王石
 ·中国选举与治理  ·尚书吧
 ·金心异南方评论  ·安妮宝贝
 ·公民陈绍华博客  ·王樽之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  ·张继合
 ·韩寒  ·中国新闻网
 ·张五常先生  ·FT中文网
 ·王受之先生  ·MBA智库
 ·刘家田

美国行业协会的特点和启示
作者:国景茂
来源:WWW.InterHoo.Com   类型:国际社会 ,      2008/12/30 9:08:47 点击4939次

  

    美国现有1 0万多个行业性质的协会组织,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通过与美国有关协会的教授、专家和律师的交流,以及走访美国商务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美国电子行业协会、美国制造业协会、全美企业经济学会等,了解了美国政府对协会的管理、有关法律规定及行业协会的作用,对美国行业协会的现状、特点有了比较深的了解,结合我国行业协会的实际进行思考,有许多启示。

  一、自发组织,依法登记,税收支持

  1.为共同利益要求的企业和个人自发组织。

  在美国既有以大的产业特征进行分类的协会,如制造业协会,也有以专业特征进行分类的协会,如电子协会。美国协会的设立都是企业和个人出于自身共同利益要求组建而成,只要名字不重,均可自主设立。

    2.依法登记注册,取得合法地位。

    美国行业协会要取得合法的地位,必须依据公司法进行登记注册,这也是美国政府对协会的重要管理手段。依据公司法,行业协会注册成立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要确定行业协会的名称。行业协会的业务可以交叉,但名称上则须是独一无二的,与其他协会不能重复,且不能使人在字面上误以为营利组织。二要制定协会章程,载明协会的名称、宗旨、税收豁免情况、主要负责人和主要工作任务。三要有完善的内部工作规则,包括办公地点、财务、人事管理等事项。四要根据要求填写有关申请报表。在此基础上,将材料上报办公地点所在的州政府,由州务卿审核批准是否登记注册。

    3.政府在税收上给予免税支持。

    美国将非营利组织分为公众利益类、宗教类和互益类三种,并在税收上给予支持。美国行业协会登记注册为非营利组织之前,必须经联邦税务总局和州税务机构审核,确认执行相应的税收豁免条款。对公众利益类、宗教类和个别互益类非营利组织,联邦税法明确规定执行501(C)(3)条款,实行全部所得税豁免,包括州所得税。行业协会多属互益性的非营利组织, 由于行业协会具有代表企业利益的特征,  因此对属于互益性的行业协会,联邦税法规定执行501(C)(6)条款,对这类行业协会的所得税豁免,包括股息、利息所得税豁免,但对其收入超出支出部分及出租房屋等与协会宗旨不相关的收入仍需缴纳所得税。美国法律规定非营利组织不得办公司从事营利活动,但可以在董事会批准的情况下参股、入股获取股息收入。为防止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在确定了税收豁免后,联邦税法规定了二年的观察期,来观察协会所提供的材料是否属实,有问题的税收豁免应予取消。

  二、行业协会作用突出,影响广泛

  美国行业协会在其政治、经济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代表会员的利益,影响国会立法和政府政策的制定。

    美国政治制度使国会议员和政府比较重视公众、行业团体的意见。美行业协会利用靠近政府、贴近会员的特殊地位,及时密切关注立法和政策信息,根据会员的需要,游说国会和政府,反映会员的要求,提供相关资料,使得新出台的法规、政策的制定有利于会员的发展。很多协会都在国会中设有联络员,在华盛顿约有2万家协会及协会办事处,与国会、政府的联系非常密切。如美国制造业协会、美国电子行业协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等为保护美企业在中国的利益,在2000年国会讨论是否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法案时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当时,美国电子行业协会派出了1 3个代表在国会进行游说,反对增加附加条件;  同时发动大公司的CE0写信给国会,联系其他协会一起做国会的工作,最后使给中国永久性最惠国待遇法律在国会通过。

    2.提供会员需要的多种服务。

  美国协会都把信息咨询服务当作为会员服务的重要内容,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如美联邦国际贸易委员会(PITA)利用网络提供了40万个公司的情况,每周通过Email为会员提供贸易、政策等方面的信息,还有专门提供中国市场、贸易指南、人才流动、出口等方面的信息。咨询的内容非常广泛,有职员薪金方面的查询服务;有合作者信用的查询服务和各种专项的咨询。

    美国协会非常重视教育培训工作,把它作为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全美制造业协会非常注重技工培训,提高工人的技巧,推广非强制性的从业标准,与社区、大学联合起来培训劳工。还在1995年制定了电视广播计划,让公众了解制造业。还有一部分协会进行执业资格的培训项目,为年轻人提供助学金,培养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

    协调雇主与雇员的关系。行业协会不同于工会,它不仅代表雇员的利益,也代表雇主的利益。  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协会站在公正、公平的角度给予协调,作好服务。如为了渡过经济不景气,员工接受或自愿提出减薪计划。

    推动技术进步。美经济增长有40%来自于技术进步,如全美制造业协会经过努力,于1999年成功推动了美国税收减免计划(主要是研发基金减免税)

    为会员开拓国外市场,协调贸易争端。行业受损害的基础材料由协会搜集提交,不正当竞争、反倾销的应诉起诉也由协会出面。在开拓国外市场方面,除了提供信息,牵线搭桥,还主动推销企业、推广技术。如美国大豆协会,为减少中国大豆进入美国市场,冲击美国农民的利益,就在中国推广大豆食品加工技术和设备,宣传大豆食品的好处,尽量使中国大豆在中国消耗。而且随着大豆加工能力的增加,中国不得不从美国进口大豆维持生产。不但保护了美国豆农的利益,还开拓了中国的大豆市场。

    组织会员间的交流活动。提供各种会员需要的其他服务,如税务服务、责任保险、医疗保险计划等。

    三、自主管理,竞争发展

    1.以公司化方式运作。

    美国协会从性质上来说被定性为非营利性组织,实质是企业性质。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美国协会是按照公司化方式来运作的。

    从协会与政府的关系上来看,没有隶属关系,董事会成员由会员选举,不需向政府备案,协会为政府提供服务大都为有偿服务。

    从协会的成立程序来看,是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登记注册。一方面,不同协会间的工作内容和主要业务可以交叉重复,呈现一种良性竞争的态势;另一方面,美国企业可以自主择优选择加入一个或多个协会。

    从协会成立后政府对协会的调控手段来看,主要是通过联邦和州税法来实施管理。美国没有非营利组织的专门法律,各类条款均置于宪法、税法、商法、公司法等之中,各州关于非营利组织的法律与联邦法律相配套,切合本州实际。

    从协会成立后的运行方式来看,企业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协会从自身的生存、发展角度考虑,必须为会员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展示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由于不断有新会员加入协会,同时也不断地有老的会员退出协会,这样就导致有影响力的协会,也要不断地寻求新的会员加盟。如全美制造业协会是一个具有100多年历史、影响力十分广泛的协会,现有会员单位14000个以上,波音、杜邦、IBM等大型企业均为其会员单位,但其总部的150名工作人员中,就有25人专门负责发展新会员工作,以确保会费来源和扩展协会的影响力。

    2.领导层民主产生,专职人员精干高效。

    美国行业协会内部机构通常是由会员大会、董事会、执行主席(或总裁等)、职能部门和监事会构成。

    会员代表大会由全体会员或会员代表参加,选举产生会长、董事会成员。董事会成员一般任期三年,可连任,但只能连任二届。董事会成员视协会大小而定,董事一般都是由在行业内有影响的人士担任,义务服务,不取报酬。董事会负责审议协会工作计划和年度财务报告,并决定新一年预算方案,聘任总裁,决定专职人员的福利待遇。监事会是内部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对财务状况进行监督,监事由会员大会选任。

    美国行业协会均设有高效职能部门,专、兼职人员精干。如美国电子行业协会总部只有3035个工作人员,董事会下设执行主席(CE0)、技术总监,全美设17个办公室和2个办事处。此外,还有负责日常事务的国内事务部、国际事务部、研究部、财务总监、商务部。又如全美企业经济协会有3000名个人会员(都是经济学家),董事会由16名董事组成,会长也是经济学家,下设40个专家小组,都是义务性的,协会只有3名专职人员。

    3.经费以会费为主,会费的使用比较规范严格。

    美国协会的经费收入主要以会费为主,会费在协会经费中的比例各协会不尽相同,比例较高的如全美制造业协会在90%以上。除会费以外,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发行出版物、广告、会议、咨询(包括政府部门向协会咨询行业有关情况、信息等)、培训、展览会、保险服务、个性化服务等。

    会费收入标准各协会不完全相同。多数协会以会员年收入为收费基准,如美国大豆协会会费标准是会员年收入的5%,不分档次。也有按固定标准收取,这种收费方式多针对个人会员,如全美企业经济协会(NABE)是由个人会员组成的协会,会费标准是每人每年150美元。还有按公司人数多少划分会费档次。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1973年成立,在北京、上海设有办事处,总部设在华盛顿,200多个会员,24名工作人员,年经费收入300万美元,均为会费收入。美国电子行业协会年经费收入2500万美元,其中55%是会费收入。

    协会经费使用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由协会有关部门(或执行主席、会长)提出年度预算提交董事会审议,预算作到收支基本平衡,年度决算由协会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将结果予以公布。

  四、  启示与建议:

  1.加快行业协会立法,积极发挥我国行业协会在维护企业、行业利益、推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

  美国的行业协会在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许多方面值得我国协会发展中予以借鉴。美国政府支持行业协会的发展,企业的要求和利益也需要行业协会来反映和维护。美国协会的设立是自下而上的,  归类为非营利性组织,为了生存全身心为会员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美国行业协会所代表的是会员企业的利益,为了维护企业的利益,协会尽其所能,在国会立法、政府政策等方面努力施加影响,最终使法律和政策有利于企业、行业的发展。协会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是该协会有无影响力,能否生存的关键。同时,由于行业协会代表的是行业、一大批企业,  因此他的影响和呼声不是孤立的,作为政府和议员来说,在其决策过程中,很注意考虑和听取协会的意见,相关法律和工作程序也要求其这么做,  因此行业协会也有了相应的活动空间。

    我国的行业协会在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方面有自已的特色,为行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由于我国行业协会的设立大都是自上而下的,或由政府主管经济部门转变而来,在观念和工作方式上仍存在着不适应的方面,轻会员、重政府的现象较为普遍。借鉴美国行业协会的做法,我国的协会应牢固树立为会员服务的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协会立法,明确协会的性质,在制定政策时注意征求协会意见,要求协会提供的服务也应逐步建立有偿机制。

    2.完善协会专职人员社会保险,加强协会专职人员职业化建设。

    美国协会之所以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和兴盛,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财力;二是人才。美国协会机构人员不多,但大都是有知识、懂业务的行业专家和专门人才,其中不少是工程师、律师、硕士、博士、大学教授。而我国目前协会人才队伍中专业人才缺乏,业务力量不足,其数量和素质都远远不能适应需要,相当一些协会的从业人员大部分是离退休人员,年轻的有专业知识的人才非常少,其原因除工资福利待遇较低外,主要是从业人员无社会保险,不能解除后顾之忧。由于我国在政治体制上与美国有着本质区别,  因此,要加快协会的发展,就必须通过法律、法规将协会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之内,强制执行。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善协会从业人员的年龄、素质、结构,将高素质人才吸引进来,促进协会从业人员的职业化。

    3.国家在税收上给予协会有力支持。

我国行业协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虽然国家给予协会许多支持,但还没有通过法律加以明确,原有的一些规定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国行业协会还处于初创时期,会费来源有限,政府应加大对协会的支持力度,对协会经费给予免除一切税费的待遇,以利于协会逐步发展壮大,同时加强对协会的财务预算及使用的监督管理,促进协会建立良性循环的资金运行机制。

                                         

来源:中国建材协会网站

发 表 评 论』『打 印 本 页』『关 闭 窗 口
 相关文章 全部相关文章... 
 
 - 美国的非营利组织  - 英国行业协会:工商企业“代言人”  - 美国的农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组织
 - 美国大学和医院制度  - 美国行业协会的特点和启示  - 美国盛行小额捐
 - 当前美国的社会管理  - 美国商会的运作特点  - 美国基金会为NGO的日常开支买单
 - 美、加非营利组织管理制度考察  - 美欲加强NPO立法监管
 文章评论 全部文章评论...  
 
发 表 评 论
网上大名:  *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请不要超过500字)
*
验证码: 
       
  真情告白 |   | 访客留言 | 申请入会 | 民意调查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外贸B2C商城建设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98314号
本站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转载、合作或业务咨询邮箱:interhoo@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