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在南都和奥一网组织下,参加了所谓的珠岛“汪网会”,兹将经过记述如下:
一,预谋以及合谋
自2月底南都及奥一网“报网互动”搞出“岭南十拍”,新上任的南都总编助理兼奥一网执行总编苟骅同志,便将促成汪洋会见网友作为其策划目标。苟头当年是“我为伊狂”与于幼军会见的主要策划人之一,这回他想在更大的意义上,克隆一回2003年的成功。
3月初,南都记者在北京见到汪洋,发出了邀请,汪洋对“岭南十拍”及《南粤十一问》有相当正面评价,苟头就觉得有戏了,每次跟我见面,都会讲到汪网会的事情,并且开玩笑地让我为汪网会作准备。
我当时不想扫苟头的兴,但心里话是这样的:汪洋可不是那种你们可以主导的人,倘若汪洋真的答应跟网友会面,会面的时机、地点和主题,邀请哪些人参加,肯定都是他个人的主动性的结果。事实后来证明了我的这个判断。
4月初,苟头就告知,汪洋已通过省委办公厅确定了跟网友见面的计划,但是具体时间待定。4月5日前后,据说时间定下来在4月9日。不过临到了前一天,又说要推迟了。直到上周末,才确定下来4月17日。
不过南都和奥一网就退居次要角色了,南方报业集团已经介入作为本次座谈会的主办方,但据后来的实况判断,南方报业其实并无实际的主导权,真正主导的当然是省委办公厅和省委宣传部。
因此,我想如果奥一网和南都将这起事件描绘成他们的预谋的话,固然没有大错,但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汪洋与南都、奥一网甚至广东所有网友阳光下的合谋。
二,南方与奥一网的新闻竞争
4月16日下午4点半到了南方日报深圳办事处小楼。呙中校同学从香港赶过来,耽搁了一些时间,差不多5点10分左右两辆车才出发,又在上步路和深南中路堵了近半小时。奥一网的朋友作了一些介绍:省委办公厅敲定了邀请网友名单,大约有20多个人,奥一方面特别强调其中七成左右是奥一的网友,南方网只有几个人。从话语中已感觉到了有奥一网跟南方网互别的苗头。不过这已不是南都和奥一希望的结局,因为他们当初设想的,是汪洋会见“岭南十拍”的10位作者,而现在汪洋事实上已把它变成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跟广东网民代表的“科学发展观”座谈会。
8点之前到了广州五羊新城之长城酒店。由于正逢广交会开幕,广州酒店业举起了他们兴奋的大铡刀,向住店客人的脖子上砍去。长城酒店是我几年前到广州经常住的号称三星级其实是招待所级别的酒店,原来也就一二百块钱的价位,但现在据然要卖五七百块钱。所以奥一网方面声称为这次座谈会花了血本。
南都和奥一在长城二楼的潮中朝请从深圳来的八九位和广州本地的三四位网友晚宴,庄慎之、任天阳、苟骅等人低调地交待了明天的安排。不过一些网友已十分兴奋,在大讲特讲此事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意义,而且就广东解放思想问题作饭桌演讲。其势头已如秦琼、单雄信、王伯当等人相聚在贾家楼。
奥一网巨头们坦承到现在事情已非他们所能主导,但就希望网友们突显一下奥一网的作用。这证实了我前面的感觉,事件其实已演变成了南方报业集团旗下两大网站的策划新闻大战。
后面发生的事情将这种互别更加显性化。17日上午8点到南方报业大门口集合,南方网组织的七八个人也到了,但是大家各站成一堆,并不融合在一起。在当天上午的发言中,也有两家网站推选的网友争抢发言机会的情况出现。更加可笑的是,当天下午,南方网就已将座谈会的一些情况及照片上传,但是所上贴照片只是3位所谓“南方网”网友的发言照片及内容,好象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发言似地。我想这其实已违背了新闻的原则。由于奥一网受管制,不能及时将内容上传,也许就吃了点儿亏。
就我个人而言,其实对这种门户之争是有点儿不以为然的。两家都算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成员,奥一网是南都报系的成员,而南方网算是省委办的网站,但交给南方报业集团运作,最近省委已决定把南方网的产权也划归南方报业,它事实上已基本成为南方集团的全资格成员。我几年前其实跟南方网打过一些交道,《珠三角失去竞争力了吗?》一文除了在因特虎贴出外,南方网是我主动贴出的唯一论坛。其后他们那边的负责人跟我有过互动,并曾想邀请我去作对话,但因广深两地相隔,没有下文。我跟奥一网的“巨头”们虽然都较为熟悉,但我个人其实很少上奥一网的,而且除了这次的“岭南十拍”之《南粤十一问》,平时也基本没有在奥一网上发过贴子。互联网本就是个开放的社区,如何定义谁是哪个网的网友呢?如果非要定义,我觉得我和老亨、中校,最准确的定义应该是因特虎网友。而如果可能的话,我更愿意把自己定义为“青藤茶社”的网友。
三,珠岛红棉厅现场
在南方报业大门口换上了省委办公厅的大巴车。到了二沙岛珠岛宾馆,经过了例行的检查手续,就进了“红棉厅”会议大厅。看了一下现场,大厅中央是长方形合围的格局,可能想要营造成一种“圆桌”会议的局面。看了一下名牌的摆放,汪洋、黄华华、林雄三人的摆放在上方,26名网友则围成U形,而U形两侧各摆了两排,看了一下会议资料,除了有两位省委副秘书长和两位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其余均是省政府各厅局委办的负责人。
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在U形左侧的第一个,紧挨着林雄,我右边则是中校兄。我对面U形右侧的第一个,则是南方报业的老板杨兴锋社长。会议方面有人走过来悄声跟我说,呆会儿汪洋会点你第一个发言,每人基本设定是10分钟,你第一个可以讲15分钟左右。
我就想作点儿准备吧,考虑一下呆会儿这第一炮该怎样放:虽然我这个温和的改良主义者,一向标榜理性、建设性,但是如果表现得过于温柔的话,反而失去了应有的尖锐性,浪费了一次好机会。正在想,突然耳旁就听到了大声叫唤:“金心异!”
顺着声音扭头左看,原来汪洋、黄华华、林雄三人已从左上侧小门进来,老汪同志满面笑容状,大踏步疾走到俺跟前,好象跟俺很熟似地(这时俺就想起了周星驰的经典台词:呸,我跟你很熟吗?),两双手握在了一起。哈哈,可惜的是老汪同志从进门走到俺跟前,短短的几秒时间,现场的摄影记者根本来不及作任何反应,“汪金会”这历史性的镜头就给错过啦。
之后汪黄林三人沿着U形转了一圈,跟每个网友握手,个别还作简单交谈。落座后就立即开场。
老汪同志先作个简单开场白:“今天非常高兴,把互联网上各路豪杰,从网上请到现实中来,你们平时以虚拟身份在网上灌水,今天可以在珠岛拍砖,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增添活力,注入动力”。之后老汪回顾了从春节他和黄华华省长致网友的公开信到今天座谈会的过程,里面还承认在北京见南都的记者,是他主动托南都记者给大家捎话:“会有机会的!”他接着发挥了一下意义:在解放思想第二阶段,他有个想法是要探索一下,如何发挥网络民主平台的作用。“这是第一次,相信决不会是最后一次!”而且还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下:“在我们这个制度下,书记省长有很大的号召力,会带动全省重视互联网民意(看来老汪可能有意在鼓励各地市上行下效)”。
之后由南方报业杨老板发言,介绍了互联网参政议政的发展形势。待杨老板几分钟的讲话说完,老汪同志就指着俺道:金心异,你第一个发言!
四:金心异的第一炮
由于俺有15分钟的时间(15分钟时间,去掉口水,一般而言至少可以讲到2000字),原来准备的“三块试金石”的简短发言稿就不适应需要了,看来只能临时改弦更张,将《广东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要有新思维》顶上去了。
按说老金也算是见惯大场面的人啦,不过要开讲时还是略略有点儿紧张:“既然汪书记点俺的将,那俺就——平时在网上放肆地拍砖,今天——”这时汪洋就插话进来:你今天还可以放肆,要不你就没有风格了!我只好接着说下去:“今天就当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和省主要领导的面,稍微放肆一下。”
然后清了清嗓子:“很感谢今天有这个机会,亲历在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其中一个历史性事件。相信在座许多网友都有这样的心情。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广东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要有新思维”。
后面基本是把文章的内容扼要说了一遍,其中谈到“珠高北绿、西重东轻”、粤北和南沙采取何种发展模式是广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试金石、广东应重新重视发挥三个经济特区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的突破作用、建议设立湛江新区等四个问题时,用了较多的篇幅。
南沙中科石化项目是我的预谋,虽然我早知省政府态度已定,但还是要讲出来将一军:在珠三角的核心地区、穗深港大都会区的中心位置,是否还要搞这种石化项目?广州市领导人说这是个好项目,没错,谁也没否认这是个好项目,而且是对广东很急缺、对广东很重要的项目,但是好项目就非得放在南沙吗?广州市领导人说这个项目实际上是减少了广州的污染,这个我也不否认,但是就增加了中山、东莞、深圳等地的污染——千万别跟我说它污染很小,因为在整个石化产业链中,污染最大的就是炼油环节。我觉得宝钢广东项目是个好的解决办法,把合资公司注册地放在广州,工厂就放在湛江,中科炼油项目为什么不可以效仿一下宝钢项目,也把公司注册地放广州,而工厂放在湛江-茂名地区?
说这段时老金似乎感到一个愤青状态的金大侠悄悄在复活,而且找到了话语快感。不过我就留意到汪洋同志在听到我两次提“广州市领导人”时,苦笑了一下,而黄华华的脸色似乎不太好看。
说到发挥特区的作用时,我又慷慨激昂了一下;这几年经济特区的作用和角色淡化了,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不在中央,而在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把它淡化了。中央直到十七大报告、还有十一五规划,还在强调发挥经济特区的作用,而且放在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前面,而我们自己这十年搞了哪些改革,有哪些突破?省里这些年对经济特区也不够重视,全省的经济特区工作会议有多少年没开过了?省政府工作报告也基本不提经济特区了。这时没敢去看黄华华脸色,估计更难看了一些。
讲完重新发挥经济特区的重要作用,我有留意到林雄部长向我指了指他自己的手表,提醒我超时了。后边讲完“湛江新区”的提议,就匆匆结束了俺的长篇大论,结束时还强调了一下:今天因为有点儿激动,所以可能缺少点逻辑性——这时老汪就截了话头说:已经很有逻辑性啦!你这要不算有逻辑性,那你真的逻辑起来,那还得了啊!
之后老汪话锋一转:你对广东有这样的感情,实在难得;爱之深,责之切啊!之后就问:你是哪里人?我就说我是河南人,不过来广东已经14年了,也算广东人了。他就接着讲:“你今天讲的都很好,不过我只就你讲的发挥经济特区的作用,作一个正式的回应:省委省政府对接下来如何发挥经济特区的作用非常重视,可能今年内,还会开一个特区工作会议,研究如何发挥的问题,你可以对这个问题继续研究,贡献更多一些你自己的想法”。我就响应道:我对深圳如何和香港对接,共建国际都会的策略,写了一篇13万字的文章,回头有机会递交给您看看。他对这个就没接话。
中校跟我说,你讲了有20分钟,林雄提醒你时已讲了十七八分钟了。之所以把这个也交待一下,是因为会后有网友指责我说得太久,让别的网友没机会发言。会议方面给了我这么15分钟左右的时间,我只不过往右了几分钟而已,不能算我的错吧。而且林雄到18分钟才提醒超时,说明他还是希望我把话讲完的嘛。
五,其它网友的发言
我讲完之后,就轮到中校讲。中校开讲之前,老汪就对中校的名字很感兴,说你这个字到底念啥?我一直都不敢念你这个姓,怕念错了。中校就说念“GUO”,老汪就调侃道:那就是说,没有铁也是锅?然后又问:你这是真名还是假名?中校答道:真名;老汪问:你在部队呆过吗?“没有”;“你这个中校是空的啊!”老汪开心地大笑起来。
中校还是讲他的大三通,讲了有10分钟。
中校讲完,老汪就指名叫挨着杨兴锋社长坐的邓盛华讲(这使我相信确有指定六人先各讲10分钟的安排),新婚邓兄刚张嘴要讲,谁知就被坐在U形底部的南方网组织的网友刘国军生生抢了过去,直接就义奋填什么地讲起来,痛批湛江官场政风之差,干群关系之紧张,人民生活之疾苦。说到政风时,汪洋就略有严肃地插话:请阁下试举一例。结果这老兄也举不出具体的例子出来,只好以泛泛的评论应付过去。这老兄讲了大概有十分钟,最后是汪洋给他发出限时令:最后一分钟。刘老兄仍竭力说,我再说最后一点。等他说完,老汪就调侃道:首先还是要说话算话啊,你一共说了四次“我再说最后一点。”
之后汪洋就以主持人的姿态,要求后边每个人发言限定五分钟,并声称自己“执法如山”。不过由于刘老兄这个头一开,后边的秩序就乱了起来,大家都争着说话,由于会议厅的麦并不是排它性的,结果就老是出现三四个人大声要求说话的情形,连汪洋出来制止也压不下去。
接下来各人的发言就争相抖包袱啦,各出奇招,争奇斗艳,五花八门。来自武汉的安增科的小包袱是,开场文诌诌地念了一首诗:“千里迢迢见汪帅,千言万语要表达,知恩不提一句话,语无伦次莫见怪”。客观地说,这首诗只能算是打油诗,既不合平仄,也不押韵。老汪表扬道:你这是独具一格的开场白。安兄就一二三四地讲了来的向个目的,其中第一个是要跟汪帅握个手,老汪就笑道:你第一个任务已经完成了,我主动过去跟你们握的手。
接下来抢到的是从上海过来的“上海浪”,这老兄的“口水多过茶”这一天多时间里真是让我深刻地领教了一回。他抨击珠三角的环保问题,提到他五年前离开广东时,珠江水是什么味儿,现在还是什么味儿。老汪就调侃说:“那也有好处,至少还是熟悉的味道”。
接下来一位老兄自称是“真正的网民”,汪洋就纠正道,这些都是真正的网民。
之后是三季稻。这个家伙先玩了一招有趣的:我今天带了温度计来。省经贸委下过一个正式文件,要求空调温度不能低于26度,我测了一下,我们现在室内是24度,如果不是我的温度计有问题的话,那就说明我们没有执行规定。老汪立即道:“我们是闻过则喜,赶快调高一下!”后来在座谈会快结束时,他还又提到这件事:这个温度没感觉调上去啊,看来我们的执行效率还是有问题。
后来南方日报东莞站的同仁王晖辉抢到了话语权,但是晖辉老弟,说句打击你的话,我可真没弄明白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啊。还有一位“幽一”兄,自称是在座为数不多的广东本土人,跟谢非是老乡,而且还代表广东人民向在座的提建议的人表示感谢。他讲了三个意见,一个是说广东省的高校集中在广州、深圳(哎,老兄,啥时集中在深圳啦?),能不能搬一两所到其它地区?比如汕尾?还有一个是说,客家人为什么不可以有自己的电视台?还有一个是什么记不得了。
被《深圳青年》杂志命名为因特虎第四剑客的陈宏兄终于按捺不住,站起来高声要求:“我只要两分钟!”遗憾的是,他没有争到这两分钟。到11点半,汪洋要求最后一位发言。好象是一位叫作“善人”的老兄作了最后一位发言。
后来有人统计,26位网友里面,共有13位网友发言,其中10位是奥一网组织的网友,3位是南方网组织的网友。我觉得最为遗憾的是俺们因特虎的老亨,没有发言,无法让人一睹他金牌司仪的风采。
六;几点感受
11点35左右,老汪请黄华华省长讲话,黄花花同学照着稿子念了差不多有十几分钟,强调了网友的意见和建议都非常好,省政府会认真吸收,说这话时表扬了一些好的建议,比如“珠高北绿西重东轻”、比如“大三通”等。最后他老人家对网友提了四点希望:善于学习、增强责任、遵纪守法、注重网德。总的感觉黄花花不在状态,因为我之前采访过他,知道他也是个很能侃的人,而且喜侃实际的经济问题,今天可能是话题不对他的胃口吧?
最后老汪作总结讲话,各位可详见有关报道,我不再复述。不过就有几点深刻的感受在此说一说(也是给奥一网交规定作业):
一是,今天这个事情,重要的不是内容,重要的是形式,确确实实意味着执政党中的某些智者,看到了互联网的建设性价值,并愿意推动政府与百姓通过互联网平台增加沟通。就算你说这是作秀,我觉得这作秀也是在正确的方向上,是很有价值的,是必要的,应该鼓励的。
二是,今天亲身领教了汪帅的好口才、超强的幽默感和机智应变,不是呆官和冷官(俗话说“大官铁面”)。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我曾谈到感觉汪是一个务实、灵活、眼界开阔和有大智慧的官员,这让我再次确信,汪洋主政广东对广东来说是个重大利好,对深圳也是重大利好。
三是,在执政党的高级干部中,对互联网认识最为深刻和到位、最能跟上时代步伐的,汪洋肯定是其中之一,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他对互联网民意所抱持的平等、包容、看重其建设性的正面态度,可能代表了执政党中较有远见的一种取向。
汪讲到了互联网经济的重要性,要求广东不能在这方面落后,但他更强调了互联网社会的特点,强调广东应该占领互联网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充分发挥网络在"治政主民义主会社"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这样的表态是大胆的,但是也是符合十7大报告的精神的(讲到这个问题时,记得汪洋还特意拿出"十7大报告的单行本,念了关于"治政主民义主会社"一段;在整个讲话中,汪洋总共三次翻开念十7大报告中的原话)。
让我觉得最值得赞赏的一句话,是他提到,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我们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介入”。能这么主动进取地接受新生事物,而且以平等的心态来面对它,如此阳光的心境,让我想起了胡耀邦。
最后还要强调一下,写这个东西,而且还洋洋洒洒地写了这么长,倒真不是自己洋洋得意,想要自我表扬一番,而是觉得这个可能还真是一个重要的进展,具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还有当下的新闻价值。自己作为亲历者,让大家了解一下事情的真实情况,而不被媒体的报道所误导,应该还是有其必要性的,更何况俺还是个媒体人嘛。